疫情期間,你和家裡的“神獸”是怎麼過的?有沒有期待孩子開學?

薇霆


我兒子高二,從1月11日放假到現在,時間確實太長了。上網課初期的幾天,覺得新鮮,基本上能按時上課,作業也基本能按時完成。大約堅持了兩個星期左右吧,開始抱怨,說什麼盯著電腦頭暈,胃不舒服,不按時打開電腦,總要拖點時間才上課,還好,老師反饋上課的狀態還不錯,作業完成的質量也還不錯。

但是,這神獸上完課,做完作業後,一般都是門一關,在房間裡呼朋喚友,他的聯合網絡遊戲王者榮耀就在他的誇張音效下開始了。暈死我了,他怎麼就不知道多用點時間在學習上啊。

現在的情況是,我急他不急。但是,換位思考一下,這麼長時間的關在家裡上網課,孩子確實也容易疲勞,適當換換腦筋也未嘗不可。

總之,希望早點開學吧,讓我們這些家長心目中的神獸門早點回籠,期待中……相信這一天不遠了。


鵬鵬媽媽


現在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趕緊開學,因為家裡的“小神獸”每天除了上網課,做完老師佈置的作業以後,就開始在群裡呼朋喚友的開始聯機遊戲,不是玩王者就吃玩吃雞……再有一個就是吃完了也不去鍛鍊身體,所以也從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帥哥變成了一隻圓滾滾的“小肥豬”了。


李柒月


疫情期間,你和家裡的神獸是怎麼相處的?這句話裡面包含了三個因素,天時,地利,人和。我是從這三方面展開思考和行動,然後跟家裡的神獸進行相處。疫情期間,安全健康是第一位,在這期間,首先在生活中,確保神獸的安全,並且以身作則,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健康,關注社會大眾健康安全,儘量少給社會添亂,讓疫情早日結束,迴歸我們正常的學習生活,取得天時之利。其次,疫情期間我們是居家學習,引導神獸一起佈置好居家環境,讓神獸在整潔乾淨有序的居家環境中,獲得好心情。還可以在家裡bore擺放一些神獸喜歡的一些小玩意玩具等等讓讓他獲得喜悅感,營造地利之利。再次就是跟神獸相處,在尊重傾聽的前提條件下,儘量少說話,多觀察,多以行動引導,尤其是處以青春期叛逆期的神獸,多聽少說,多行動,引導他們或者是引誘他們多幹家務,從而取得人和之利。總結一下,與神獸相處,寬容,耐心,平靜,讚美儘量多一點。




看了又看IT


每天都會按正常在校時間起床,跟著網課時間走,該學習的時間學習,該放鬆的時候就出外運動一會,鍛鍊身體,其實網課有他的好處,能讓孩子更自覺學會自己去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能培養孩子自立自主能力!當然也希望能回校上課,畢竟人是群體物種,回校能增加與人交流!


娛樂快訊小知道識


我相信所有的家長都是希望孩子上學的,因為在家學習對孩子的全面成長是不利的。所謂術業有專攻啊,在學校每個學科都由專業的老師講學,有非常規律的作息時間。在家基本是做不到的,家裡畢竟不能代替學校這個功能。還有孩子學習也是需要一個環境。需要一個約束力,但在家孩子的隨意性太強,約束力太差。另外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有時間陪孩子在家裡學習。我是希望孩子早日開學。


牛回頭


特別討厭把孩子叫“神獸”,那稱呼者就是“禽獸”。發明這詞兒的人本身就很傻&逼,草“你們“媽。什麼是個“神獸”?解釋一下,你們媒體人不要和社會上這些人瞎學,出來個詞就當網絡新詞去新鮮的用。我斷定小編你沒有孩子,也不一定結過婚,別瞎學哈,叔奉勸你


春無及


在小區內和小朋友們自由玩耍!

放養式。

都開學就上學。

每個愉快的當下決定孩子的未來

而不是學習成績決定孩子的未來


用戶3531221200288868


家裡沒有“神獸”所以不需要跟“神獸”打交道。但是,很期盼開學。


令狐青雲89088282


疫情期間,孩子如何管理?

疫情期間,延期開學,停課不停學,孩子們整個假期大部分時間宅在家裡上網課、看電視、看手機,眼睛長時間近距離注視電子產品,極易引起視疲勞,導致視力下降。且放假期間孩子睡眠、飲食往往不規律,不能出門,活動範圍小,運動少,這樣會引起體質下降。因此提出以下建議,健康管理孩子的飲食起居。

①愛護眼睛

小年齡段的孩子,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總時間小於1.5小時,每次最長不超過15分鐘。

大年齡段孩子課程多,學習30-40分鐘,應該休息、遠眺10-20分鐘,做一下眼保健操。

看書學習時保持正確的坐姿,眼睛與書本的距離適當。

②飲食有節,保護好孩子的脾胃

看到很多家長的朋友圈在說假期孩子不停地在吃零食、水果,因此提醒大家假期孩子要飲食有節。孩子一直吃零食,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不停吃大量水果會導致脾胃寒涼,引起腹瀉。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很多健康問題其實都跟脾胃有關。要想孩子身體健康不生病,最重要的就是要養護好脾胃。要注意胃腸功能的保養,切忌過飽、多食寒涼之物。

如果在孩子3歲之前,能夠把胃腸保護好,以後孩子就能少病少痛。年長兒飲食有節同樣重要。

③定期運動,保證睡眠,早睡早起。

不要一直躺著、坐著,父母可以每天堅持帶著孩子做一些室內可以進行的運動,避免孩子長期不運動導致體質下降。例如家庭健身操、跳繩、仰臥起坐、平板支撐等。

④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

維生素D是一種食物來源極少,只能通過日曬在皮膚合成的一種維生素。疫情期間長期室內活動,不能或很少接受陽光照射,無論成年人、年長兒、幼兒都建議補充維生素D來促進鈣吸收。


兒科醫生邵天偉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期,各省市都陸續發佈了延遲開學的公告,全國孩子紛紛開啟“在家上學”模式。雖說這寒假時間充足了,但是等到開學之後,學習的時間必然比以前更緊張、更讓人焦慮。

所以,如何幫助孩子在家合理利用時間,做到“停課不停學”,一下子成了不少家長頭疼的難題。

說到學習時間緊張,很多家長首先會想到的就是怎麼擠時間——壓縮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

但是,老師上課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還要佈置一些家庭作業,每天連作業都做不完,哪裡來的時間去自己學習?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幾乎達到了人的生理極限了,不太可能再擠得出什麼時間出來了,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

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書做題的時候,有些成績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學卻似乎很悠閒的樣子。如果時間利用都到了這步田地,自己還有再改進的餘地嗎?

對於這些問題,用一句話解釋:“時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01

學習時間

也有“馬太效應”

排名靠後的同學總是抱怨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除了做作業,根本沒時間自己學習;

而排名靠前的同學,則認為老師佈置的作業其實沒多少,每天放學之前就已經把家庭作業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時間可以自己找點題來做找點書來看,還可以小小的休閒娛樂一下。

排名靠後的同學總是抱怨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除了做作業,根本沒時間自己學習;

而排名靠前的同學,則認為老師佈置的作業其實沒多少,每天放學之前就已經把家庭作業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時間可以自己找點題來做找點書來看,還可以小小的休閒娛樂一下。

對於那些希望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改變現狀的同學而言,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局面。

對於這種現象,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學習時間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社會現象。

學習好的人,因為看書做題很輕鬆,時間剩下很多,可以用來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而為學習苦惱的人,因為看書做題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連老師佈置的作業都難以完成,根本擠不出時間來進行其它的學習,只能越來越痛苦。

學習成績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單純靠擠時間是沒用的——就像窮人單純靠節約儲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一樣,

我們必須記住世界上有比時間更重要的東西:效率。

眼睛只看著時間,是無法逃脫“馬太效應”的陷阱的。

在管理時間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記住: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再怎麼擠也有限;但是時間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間很大。

當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時間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樣去從哪裡“摳”時間,而是怎樣提高現有的時間利用效率。

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處好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把這句話的思想用在時間管理上,也可以說:“利用好時間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02

利用時間的高手,

一定懂得如何捨棄

學生學習的壓力很大,很多人被弄得手忙腳亂。

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面前總放著一大堆書,但你每次只能拿起一本書,認真閱讀,而不是同時拿起十幾本書隨意瀏覽——這是一種最浪費時間的學習方法。

只有讀完一本之後,再去拿起另一本來閱讀。

那麼,該選擇哪一本呢?答案很簡單:最重要的那本。

對第二重要的那本,堅決不看。當你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後,第二重要的,也就變成了最重要的了。

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在被高效地利用。

03

要學會放棄

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在有限的時間內尋找最重要的事情來做,要放棄的東西,不僅是那些看起來不太有價值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一道難度極高的題目,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去挑戰一下。

如果你在做完高考試卷前面的題目之後,還有充足的時間去解決最後一道難題,這樣的難題當然值得去挑戰,因為它會給你加分。

但是,如果你前面的題目做起來都很困難,那麼,挑戰這樣的難題,不僅不會有結果,還是讓你減分——因為你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做那些你本來可以拿分的題目。

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所以,對於那些剛開始制定計劃的人來講,計劃應該定得適度低於而不是高於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預計自己複習某一部分的內容需要一個小時,那麼你可以計劃用80分鐘。

讓時間寬裕一些,但儘量保證每天給自己規定的任務都能完成。

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前一天所計劃的事情都做完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可以給你繼續制定和執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

這樣循序漸進,再慢慢地提高標準,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時間。

04

根據不同內容的學習特點

安排時間

“沒有人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是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的名言。

那麼,我們也可以說:“沒有人能兩次度過同一個小時。”

每一個小時都是很獨特的,在每一個小時裡面,我們周圍的環境、我們自己的生理心理狀態,都會發生變化。

上課的時間和在家自習的時間,顯然是各不相同的。我們不能簡單的把24個小時進行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格子,然後往裡填充內容,然後就管這叫“時間計劃”。我們必須學會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

面對那些需要大量的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就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

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用來做什麼呢?

用來做題。

因為做題的時候需要動筆演算,可以強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圍環境比較吵鬧,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達到練習的效果。

05

除了擠時間學習,

還要學習擠時間休息

要想把時間利用好,除了要擠時間學習外,還要學習擠時間休息。

有很多同學在喜歡熬夜,因為夜裡安靜,有利於學習。但這樣就會影響白天的精神,上課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師發現,睡得很不安穩,於是課沒有聽好,覺也沒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

其實,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

要浪費時間很容易,一晃就過去了;

要努力學習也足夠長,學習任務重的時候偶爾熬夜可以,長期如此肯定堅持不住。

06

學會執行,

執行力是第一生產力

把良好的計劃變成現實就跟我們學習需要預習和複習一樣,計劃既需要每天執行之前牢記在心,也應該在每天執行之後進行檢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自己,持之以恆。

關於如何進行時間管理教給大家了,現在告訴大家怎麼樣列一張如何安排時間的表格。

實際上,這可能是在時間計劃中最不重要的一個方面了。你只要拿出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填滿整張表格,但裡面的東西可能對學習毫無幫助。

我們都知道,同樣是一張寫滿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試卷,有的能得到150分,有的只能得零分。

所以,把試卷寫滿不是本事,知道該寫上什麼正確的內容才是本事。

時間管理也是一樣,列出表格把時間填滿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間填入正確的內容,然後認真執行,這才是真正的本事。

闡述這麼多,無非是想向大家說明:孩子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最後,也請家長朋友們務必明白一點,如果孩子看上去特別勤奮,甚至犧牲了一大把玩的時間,可成績還是有點不忍直視的時候。

請不要先懷疑孩子的聰明,一定要主動跟孩子溝通,看看孩子是不是在“時間管理”這個環節滯後了。如果是,快快教孩子一些時間管理的方法吧。

本文綜合自網絡,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