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孩子偷錢,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王新阿寶


孩子偷錢該如何處理呢?

和本老師認為,

很多家長沒搞懂事情的重點在哪裡。

很多家長認為,

孩子【偷錢】的行為,

是很嚴重的道德問題。

不過在心理諮詢師的角度看,

孩子【為什麼】要偷錢,

這才是一個最核心的關鍵。

和本老師做過7年的心理諮詢,

在學校裡接待一些學生來訪者;

也是管理學博士,

在學校外接待一些成功的企業家,

其中不少家長會諮詢孩子的問題。

和本老師就發現,

很多時候大人們,

在以大人的角度,

去解決孩子們的問題。

往往解決不好,

經常不到點子上,

甚至處理糟糕的家長,

還造成了孩子們新的問題。

那麼該如何解決孩子偷錢的問題呢?

重點就不能集中在【偷錢】上,

而是應該集中在【為什麼】上。

01

基於三個很多人忽略,

但是確實你不得不承認的基本事實

我們去分析,孩子們為什麼偷錢?

第一個基本事實,

孩子偷錢不是為了錢,

孩子們不想要錢,

孩子偷錢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某種需求。

第二個基本事實,

孩子通過了各種嘗試,

才發現了一個事實,

錢確實能夠滿足孩子的這個需求。

第三個基本事實,

孩子認為到,

通過溝通、交流等,

符合價值觀父母的方式,

孩子TA無法獲得錢。

而且,第四個基本事實,

大部分家長肯定是發現孩子屢次不改,

才會尋找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偶然為之,或者孩子不懂事的情況,

是沒有必要特意找答案的。

所以,我們要認識到,

很多孩子偷錢,

並不是道德有問題,

而是因為需求沒有滿足。

而且孩子要麼是,

沒有意識這件事情,

需要和家長溝通,

要麼是和家長溝通失敗了。

處於這幾個事實,

孩子出現偷錢有三種可能性。

02

第一種可能性,

是因為小時候家長太從容孩子了。

在孩子小的時候,

家長太過於滿足孩子,

長大以後,

家長突然停止滿足,

或者孩子的慾望家長滿足不了。

比如,

孩子要買玩具、買好吃的,

小孩子的滿足,

無非是幾塊錢的零食,

貴點也就是買個玩具幾十塊、幾百塊。

能滿足就滿足了,

但是這給孩子一種錯覺,

“我的要求不會被拒絕”,

而長期之後,

孩子就覺得家長同意是合理的。

當形成了這種觀念,

孩子被拒絕的時候,

就會覺得不可思議,

自己居然被拒絕了,

為了抵消這種痛苦的感覺,

孩子就會偷錢,

來滿足自己的慾望。

另外一種情形,

就是孩子小時候家庭富裕,

而長大了之後,

家庭變得不富裕了,

孩子心理落差很大,

還保持著原來的幻想。

對於這種情況,

我們要讓孩子意識到,

不是絕對不能買,

而是“為什麼不能買”。

如果要求孩子懂事,

只說不買,孩子就會有絕望感,

這就很容易引發偷盜行為。

而如果告訴他,

在什麼情況下能滿足他,

為什麼現在不能滿足他,

該如何滿足,有沒有替代方案?

這些事情如果和孩子好好討論,

我相信不僅可以解決問題,

還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思考能力。

03

另外一個因素,

就是家長的關心不夠。

每個人一生都在做的一件事情,

就是渴望得到被看見和被回應。

現代很多人吐槽,

孩子一玩電子產品就忘記爹孃,

但是反過來,不也是一樣嗎?

與嬰兒期相比,

兒童的身體在不斷成長,

心理需求也在不斷成長,

很多大人以外孩子長大了,

就可以輕鬆了。

但是孩子對被關注和回應的渴求,

並不會隨著長大減少,

在沒有獨立之前,都是很飢渴的。

根本不能夠能達到家長的預期,

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很多家長工作時間長比較晚到家,

回家又看手機,

會讓孩子誤以為家長不愛自己。

當沒有正面的回應時,

孩子就會尋求負面的回應。

因為負面的回應,

要遠遠好於正面的回應,

沒有“聲音”,不被聽見,

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

需要通過大人的回應,

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04

最後一種常見的可能性,

千萬要注意了,

孩子偷錢還可能是,

因為遇到了自己解決不了問題,

——霸凌、敲詐勒索、社交問題。

被霸凌和敲詐勒索,

這種情況,

往往發生得很突然。

比如孩子平時零花錢都給得很足,

突然被人盯上了,

別人欺負他、威脅他,

如果家長再慫恿、恐嚇孩子,

不僅什麼都問不出,

甚至也沒有了精神寄託。

所以一定要耐心傾聽孩子說的話,

對於青春期,初高中的孩子更是要注意,

本來聽話懂事的孩子,

突然偷錢,很可能是遇到了這樣情況,

如果霸凌、敲詐勒索真的屬實,

一定要及時聯繫專業人士處理,

給予孩子安全感,告訴他是被保護的。

另外一種處理不了的情況,

就是社交問題,

很多孩子想和別人搭建友誼,

建立起親密的友誼關係,

但是並不是值得該如何是好。

於是就通過請客吃飯的方式,

這樣的心智確實非常不成熟。

但是這可能是因為父母,

沒有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

也沒有給孩子帶來良好的金錢觀,

才導致的社交問題。

這兩個事情很相識,

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被朋友勒索,

但是區別在於,

一個是孩子被動的被勒索,

另外一個是孩子主動討好。

家長要注意區分一下,

免得破壞了孩子的友誼,

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和本博士積極智慧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偷錢之後,採取的措施不是打就是罵,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害怕,將來不敢再繼續偷,結果往往是孩子跟家長鬥智鬥勇,“偷錢”的小動作越來越多。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他們偷東西或許有自認為非常正當的理由,所以我們的傾聽和理解是讓孩子改正的前提。孩子偷錢,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孩子為什麼偷錢呢?

第一、父母沒有給孩子沒有零花錢

第二、孩子想要買喜歡的東西發現不夠錢

第三、沒有正確的金錢觀,認為父母的就是自己的

父母發現孩子偷錢之後,要先問原因,或者觀察孩子是不是有其他需求,再來想怎麼處理這件事情。

第一:不要打罵孩子,孩子小的時候,對是非黑白的界限不清,對人家喜歡他還是討厭他會更在乎。問清楚孩子偷的原因之後,跟孩子認真說明一下:偷錢的小孩子是大家不喜歡的。

第二:引導孩子自己說出解決方法。比如:“如果爸爸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偷偷拿了你的東西你覺得好不好?孩子回答不好,再反過來問,你在爸爸不知道的情況下拿了爸爸的東西呢等等這些問題。”孩子就會跟你說以後他要怎麼做,通過引導對答的方式,孩子得到了尊重,也知道了解決方法。如果孩子一聲不吭,父母可以平靜地告訴孩子:錢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賺來的,你如果想要買你想要的東西,可以通過勞動獲得,或者跟我商量一下。不要和孩子爭論,也不要懇求孩子坦白。

第三:父母錢財放置問題:很多父母都是把錢包隨意放在桌上,或者是放在其他孩子能輕易看到的地方,甚至是零錢到處放一點,這給孩子偷錢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錢很容易拿!拿了也不容易被發現!因此,父母的錢財一定要放好,零錢也不要隨意放。

第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父母也要適當給予孩子零花錢,讓孩子擁有自己可支配的資金。並且告訴孩子,每週只給你這一些,花光了就沒有了,孩子就會很珍惜。

最後一點,就是要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有些孩子啊,一直認為錢是從爸爸媽媽錢包裡出來的,爸爸媽媽的錢是銀行裡取出來的,來得很容易,所以他覺得在家裡拿了幾十塊錢也沒什麼影響。那我們這個時候呢,就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的錢是勞動得來的,可以帶孩子去看一下自己的工作內容,讓孩子知道賺錢是很辛苦的,孩子想要多拿點零花錢也可以,但是要靠勞動換取。

孩子偷這件事可大可小,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呢,就是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揪著這件事情不放,有些父母啊,發現孩子偷錢以後,對孩子的態度很差,家裡一有東西丟了就直接說是孩子偷的,這是萬萬不能的。本來孩子打算改過自新了,被你這樣一說,他乾脆破罐子破摔。孩子犯錯了,是可以改正的,關鍵看父母怎麼去引導,怎麼去教育。


廖老思


這個問題我的看法很簡單。孩子為啥會撒謊?是因為他一旦犯錯你就採取責罰乃至毆打和辱罵,趨利避害自保等心理迫使他撒謊,我面對他們的錯誤或者我認為的壞習慣,一直是指出錯誤告知正確方法,絕不毆打也不配合學校配合老師秋後算賬,所以他們沒有撒謊的習慣。

同樣道理,小孩偷東西,基本上都是物質要求未能滿足。我對他們兩兄弟一貫是菩薩心腸哈哈,基本有求必應,只要不違法不出格。你要跟學校團體遊,去。你要搞套山地裝備泡妞,好。只要開口,基本都滿足了的。他們哪裡還有偷東西的想法?但是,每當跟他們交流或者玩耍的閒暇時候,我都會對他們倒苦水,說明掙錢的不易乃至我財務狀況如何糟糕。害得他倆兄弟一到暑假就打工,有一年暑假我叫苦過度,他們無工可打了老大居然想去工地搬磚,很讓我感動了一把。當老大大學即將畢業,我讓他自己去選個車,他開始不要,後來也一直在10來萬車中間尋覓。我告訴他老爹沒有那麼糟糕,他都半信半疑了好久。

對天發誓,我兩孩子從來沒有打罵,跟我感情極深,也從不偷錢撒謊。

所以我堅決反對打罵孩子,一直鄙視那個黃金棍出好人的謬論。覺得教好孩子需要注意幾點:永遠樹立正面形象,做孩子榜樣。在讀書的階段高中畢業以前,不要讓孩子覺得你有錢,讓他染上很多紈絝子弟的惡習。不要把自己當成家長當成權威,跟他們像朋友一樣相處,讓他覺得你值得信賴,是不錯的帶頭大哥。感情有了,一切好辦。


高興高興高興高興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當聽到某某小孩偷拿家裡的錢了,家長會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跟那個孩子玩了,他是不壞孩子,是小偷;

當自己的孩子偷拿錢了,家長會給孩子扣上“小偷”“扒手”的帽子,並且不管什麼原因,孩子都會得到一頓痛打;

……

是的,“偷錢”這個行為,在中國傳統的觀念中是不可容忍的,人們甚至覺得幹了這種事情的人,會永遠的被恥笑,會永遠的抬不了頭。但是,各位家長請注意,這是針對成人的標準!請不要用來衡量一個孩子,因為這不能一概而論!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孩子十二歲之前,孩子的道德觀念還沒有完全形成,還分不清善惡,兒童尤其是尚未建立財產所有權的概念,有的是為了好奇、好玩、模仿同伴等,拿別人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還有的稍微大點的孩子,可能是交友不善被人脅迫等去偷錢,是孩子不能解決的,有孩子的無奈因素在裡面。

美國一位教育學家調查統計:在兒童中約有63%的人均有這樣的行為。所以,對於孩子偷錢這件事,家長們不能盲目定性,更不能隨隨便便的進行人身攻擊。

那麼,孩子容易在哪些情況下產生“偷錢”的行為呢?

01 因為一句玩笑話

部分孩子偷錢,只是因為證明自己不懦弱。

明明和濤濤是好朋友,每天上學放學都一起。一天,明明說他什麼事情都不怕,什麼事情都敢做,因為自己很勇敢。濤濤不信了,我媽媽說了,像拿家裡的錢這種事情我就不敢做。明明拍拍胸脯說,這有什麼啊,我就敢!

果然,第二天明明從家裡拿了十元錢到濤濤面前,為了證明自己很勇敢,有本事,他還把錢花完了。

生活中,還有孩子拿別人的錢或者某樣東西,只是為了惡作劇一下,這並不算偷盜行為,只是孩子的頑皮表現罷了。很多家長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喜歡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的行為,上綱上線,嚴厲呵斥,懲罰孩子,甚至將孩子的行為公諸於眾,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不僅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02 模仿同伴

12歲以前的孩子,沒有形成完整的道德意識,對偷拿別人的錢這種事情並未有認識到道德這樣的高度,他們只是認為自己從別人那裡拿了自己需要的東西。

部分孩子,看著別人也在通過這樣的方式拿別人東西,於是自己並不認為這是不可取的,純粹的模仿同伴的行為而已。畢竟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一樣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都是通過模仿而來了。

03 分不清你我的界限

歡歡是家族中最小的孩子,在整個院子裡,所有人都很喜歡她,她想要什麼吃的東西,就自己隨便拿。因為大家都沒有把她當外人。她感覺整個院子都是自己的家,分不清你我,沒有這個界限,所以上了幼兒園之後,同學的東西她也照樣拿來自己用。

事實上,歡歡的這個情況是很自然的行為,沒有道德色彩,多發生在幼兒園的孩子身上。所以,這並不算偷盜行為。

04 被人脅迫

總有那麼一些大孩子,喜歡欺負弱小。所以見著哪個孩子平日裡喜歡吃零食,或者有好玩的東西帶到學校,就開始欺負人家,不是逼迫人家交出零食和東西,就是脅迫別人回家偷錢。

這種情況,其實非常常見。這種情況下的孩子,由於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再加上人家的威脅,就更不敢把這個事情告訴家長了。所以只能硬著頭皮乖乖地從家裡拿錢來,然後上繳。

05 栽贓嫁禍

有的孩子比較調皮,自己看著別的同學有好吃的,就開始嘴饞。明明是自己偷偷吃了某一個同學的零食,卻把吃完的袋子放到另外一個孩子的位置上。

老師發現以後,通常情況下都不願意相信被冤枉的那個孩子,畢竟有證據嘛。所以這個時候老師的引導很重要,不要把這種事情立刻請家長,因為這不僅會助長那個調皮孩子的不良習慣,也讓這個無辜的孩子身心受到傷害。


虎爸育兒師


對於這樣的孩子首先要弄清楚他為什麼要拿錢、拿錢去幹什麼?而對這樣的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應該是宜疏導而不宜打罵的,一般的人小時候都有偷拿家裡錢的行為,但大多數都是偶爾的行為,如果有些孩子已經形成了花錢大手大腳和偷錢成惡性循環,形成壞習慣後,就需要家長耐心地說教,採取適當的方法糾正孩子的行為偏差。要尊重孩子正確引導,不要輕易在孩子面用“偷”這個字,這樣在心理上對孩子壓力小些,有利於教育。

首先,家長髮現問題後,不要怒不可遏,連打帶罵,而應儘量控制自己。把孩子叫來,坐下來認真交談。讓孩子談是怎麼樣想的,花錢買了什麼東西,怎麼處理的。根據實情,給孩子重點分析兩方面問題:一是是非問題。聯繫實際,給孩子講清如何對待錢會反映一個人的品質,小的毛病發展下去,會鑄成大錯。二是想花錢應該怎麼辦。告訴孩子,想買什麼跟家長說,家長給錢或不給錢是經過思考的,要錢就給對孩子成長沒有好處。如果家長平時忽視了孩子的某些合理需要,應該向孩子做自我檢討,讓孩子服氣。 \n\n 其次,家長做好理財榜樣。有的孩子偷拿家裡的錢是發現家長對自己的錢沒有清楚概念,以為自己拿了家長也不知道,讓孩子鑽了空子。所以家長有必要當著孩子的面對家庭收入支出,做比較詳細的記錄。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理財習慣,另一方面,讓孩子知道自家的經濟情況,培養合理用錢意識。還有,應該給孩子適度的零花錢。給零花錢多少要從實際出發看家庭經濟條件和孩子實際需要,而且要指導孩子怎樣花錢。 \n \n 要想改變孩子拿家裡錢的行為,出發點首先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切不可一下子把孩子看扁了,而且切忌不要當著外人的面來處理這件事,更不要把孩子曾經偷錢的事情掛在嘴邊,時不時“揭孩子的短”,隨意懲治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只有這樣,才利於孩子改掉自己的毛病。


永朔


我小時候有一段時間經常偷拿我媽媽錢包裡的錢,開始是2毛5毛的拿,後來看我媽沒什麼反應,膽子也大了,1塊2塊的拿,那時候記得爸媽工資一個月也就幾百塊,所以很快就被我媽媽發現了。記得特別清楚,一天中午上學前又從我媽錢包裡拿了2塊錢,我媽估計早就在觀察我了,我拿完剛要出門,就被我媽叫住了,問我:“迪迪,媽媽錢包裡錢少了,你看見有人進房間拿了嗎?”我支吾的答:“不知道,沒看見。”我媽說:“這就真奇怪了,錢怎麼不見了!”然後我媽拿出2塊錢給我,說:“以後想買什麼和媽媽說,這錢你拿去買吃的吧。”我聽了完,那一刻,我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嘴裡答應著:知道了。轉頭上學去了,在上學的路上我就對自己說,媽媽明明知道是我拿的,不批評我,還給我錢花,以後再也不能這樣了,爸媽賺錢不容易。自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偷過錢。


生活統計學


孩子偷錢父母需要認真對待這件事情。可以暗中觀察孩子拿了錢是幹什麼事情,絕對不可以打孩子辱罵孩子偷錢,如果詢問孩子也要說“拿錢”不可以給孩子灌輸“偷”的意識,再想想自己平時有沒有給孩子零花錢或者給孩子自由選擇他想要的零食、玩具、文具。如果孩子是拿錢買東西吃,可以在放學接他的時候帶他去超市,告訴他:“想買什麼自己去拿吧,以後想買什麼東西告訴媽媽,或者以後每個星期去一次超市。”就算不提偷錢的事情,我想孩子心裡也什麼都清楚了,不需要任何責備質問,孩子不會再出現偷錢現象了。現在還有一些校園敲詐勒索,這類情況孩子偷錢就一定要和學校一起介入調查了。


用戶51535446476


孩子小時候難免都會有偷大人錢的時候,要麼是為了買吃的玩的,要麼就是被其他小朋友慫恿,但是不管是什麼原因,在發現孩子偷錢這一舉動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簡單粗暴的應對方式,要麼是罵罵咧咧,更有甚者乾脆就是拳打腳踢,這麼簡單的處理辦法並沒有起到批評教育的意義,反而讓他們本就對世界感知不強的內心產生更多的叛逆感,反而與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最好最適合的方法就是不要用大人的口吻去質詢他們,而是降低自己的姿態,以他們小夥伴的角色融入他們的內心,試著跟他們溝通,看看他們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去偷錢。這樣才能對症下藥,進而藥到病除,並且根治!


面具郭先生


孩子偷錢的行為被發現作為家長肯定要嚴肅對待,指出孩子的錯誤之處,引導孩子認識並改正。這個過程中特別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了解孩子偷錢的原因是什麼?這是癥結所在,一定要弄清楚.然後根據偷錢的原因,制定不同的策略進行後續的行為引導。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孩子偷錢的行為,引導他走上正確的道路。

孩子之所以偷拿父母的錢,原因可能要考慮這兩方面:

一方面,孩子有一些願望你無法滿足,他只能通過偷錢自己去實現。比如說,他偷錢可能只是因為想買一些小玩具,你不給他買。他想吃一些零食,你不讓他吃。瞭解到這些情況,你可以適時的去滿足他的這些要求。這個當然也不是讓你完全聽他的想要什麼買什麼,只是你可以靈活的進行取捨。比如,想吃一些我們所謂的“垃圾食品”,你不能因此讓他隨意去吃,但可以約定一週吃兩次。這樣他的需求也解決了,又何必再去偷錢呢。弄清偷錢的原因很重要,然後對症下藥,有後續的行為約定。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教訓了孩子就結束了這麼簡單。

另一方面,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認識到了金錢的力量,對金錢會有控制慾和支配欲。會感到花錢的感覺很爽,總買一些沒用的東西,會有消費衝動。進而沒錢買時控制不住消費衝動就偷錢買。這種情況你要引導孩子進入理性的消費觀念,培養他的理財觀念。這個可以從讓他管理零用錢開始,孩子的理財觀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而不是到長大了再說。一直都花錢沒數,大手大腳的,長大了就更不好控制或者說改正了。


九鬥學生心理


孩子還小,根本不明白什麼原則問題,是非觀也不深,才會很輕易地做出這些事情來。家長,你要做的不是打罵孩子,而是要好好教育他。

面對孩子第一次偷錢,父母應該這樣做

第一、不要用有色眼鏡看孩子

很多父母往往認為“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因此在孩子第一次偷錢後,父母就開始用“有色眼鏡”看孩子,認為孩子的品行不好。實際上,這樣容易加劇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越這樣看我,我就越這樣做!其實,家長應該冷靜下來,問清楚孩子偷錢背後的原因,是零錢不夠?還是故意跟家長做對?問清原因後及時調整對孩子的態度。

第二、正確引導孩子的慾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對外部世界產生慾望,當孩子發現錢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他當然無法抗拒這種好處,而希望能拿到越多錢越好。爸媽要尊重並正確引導孩子的慾望,比如像例子中的桐桐媽就時時和孩子保持交流:“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如果想要,就要問別人能不能給我們,這才是有禮貌的孩子。我希望我們都能做到,好嗎?”

爸媽也可以通過觀察瞭解孩子想要什麼,並告訴他怎麼樣才能得到它。如果爸媽都置之不理,那孩子自然就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獲取。那“偷錢”的行為,可能就是這樣產生的。

一個好的父母,懂得把每一個孩子的錯誤轉化成教育他們的契機。孩子犯了錯誤,你才會知道你的教育在哪一方面還有缺失,在哪一點上還需要補充,然後一起尋找積極的方法,幫助孩子成就更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