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李鴻章是中國歷史上籤訂辱約最多的歷史罪人,並吃重金回扣!可為什麼還有人為其洗白?

齷齪劉世雄


少年不知李鴻章,老來方知真中堂。我已人近中年,雖未到老年,已然能夠感覺到中堂大人的不易。任何人不要再站在道義的制高點,站著說話不腰疼了。城下之盟,各種信息又極不對等,中堂能賣出的價格,你讓翁同龢那樣的清流賣一個?關鍵是前提都沒有,人家根本只看的起中堂,只和中堂談判。再說在日本捱了槍,一下就少了一億兩,然後斡旋又拿回遼東半島;為了簽訂辛丑條約,中堂大人冒著生命危險,在俄國軍隊掩護下才到達談判地點,然後挑撥離間各國關係,才把價格還下來,大家有空可以看看當年談判的條約初稿。不可否認中堂大人有其歷史的侷限性,但中堂的能力,見識以及膽魄,時至今日,個人認為依然舉世無雙。


用戶60721356344


沒聽說李鴻章吃了回扣。甲午兵敗,李鴻章和日本的伊騰博文討價還價,說討點回國路費,其實並沒放進自己腰包。李鴻章是簽了許多賣國條約,但好像他是管外交這一塊的。那時候的外交部長沒有今天好當喲,清政府已腐朽透頂,被洋人打趴了,沒一點胡攪蠻纏的本事,還真的幹不了這幾乎天天向洋人求饒的差事。我觀察,李鴻章好像是為了止損,儘量輸的少一點。記得古人有專文論述止損的問題,估計李鴻章學到家了。不管是誰,遇上慈禧這麼個主子,想有所作為,比登天還難喲。從歷史上看,清廷這艘破船,經滅李鴻章一折騰,沉的更快了,這從另一面倒有功於中華民族。我為什麼這樣說呢?李鴻章一直以裱糊匠自居,主觀上沒有挽救清朝的意圖,他所做的,是儘量讓老百姓少受點罪,勉力為之。孫中山曾上門勸李鴻章反清,李鴻章沒答應,但也沒加害孫中山之意,只是說,一代人只做一代人的事。也許,人老了,都這樣,一個人其實什麼也改變不了,歷史就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我只是一滴露水,太陽一出來,我便化為了水氣,或滑入小溪,我便不存在了。在後人看來,李鴻章當時很厲害,握有北洋水師,那都不是李鴻章的。北洋水師之敗,清廷不給銀子,炮彈裡是砂子,焉能不敗?袁世凱稱帝,之前也以為穩操勝券,結果,一夜之間,化為冰山。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我估計,當年曾國藩尚且沒敢而代之,李鴻章也沒這心思。在李鴻章看來,作為是大清之臣,不願留下“亂臣賊子”之名,吳三桂反清,也沒有得到漢人的支持。李鴻章想做封建皇帝的忠臣,他把忠君與忠於國混為一體了,慈禧要廢光緒,李鴻章是反對的,這是中國古人知識分子的文化桎梏,也是死穴。為什麼打倒一個皇帝,又立一個新皇帝,皇帝是封建知識分子精神信仰,就像老百姓拜菩薩一樣,這樣循環往復,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旋渦,走不出來,因為知識分子想做忠臣,這就是封建文化作用的結果。



朵朵佬爺


李鴻章是中國清朝末年乃至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賣國賊,經他手簽訂的兩大重要的賣國條約所賠款項達到6.5億兩白銀,割讓的領土為中國歷史上所罕見。李鴻章的賣國行經,其膽大妄為是中國歷史之最。縱觀中國歷史上的不平等條約,唯李鴻章簽訂的條約金額最大,惡劣影響最廣,給國家造成的損失最重。

就在《馬關條約》簽訂後,李鴻章不敢前去臺灣與日本方面交割,而派其子李經方前去,李經方在看到臺灣老百姓欲找他算賬的紙條後,不敢下船。最後以字據的方式將臺灣的權益全部出賣。老百姓們說,老子籤條約,兒子來執行,父子同賣國。

李鴻章吃重金回扣是在《馬關條約》簽訂的第二年,帝國主義俄國看到日本侵佔中國如此大的利益就以邀請李鴻章訪問俄國的方式,重金收買李鴻章,讓李鴻章與俄國簽訂出賣中國更多權益的條約,這其中最主要的是允許俄國在中國東北修建中東鐵路。中東鐵路,是俄國霸佔中國東北的鐵證,是中國人民的恥辱象徵。也是李鴻章賣國的標誌。俄國帝國主義修中東鐵路的目的就要與日本競爭,共同霸佔中國領土,奴役中國人民。

李鴻章恬不知恥的大肆出賣國家利益,慷國家之大慨以富其一家,大發國難之財,為世人所不恥。

那麼,現在為什麼仍然有人替他洗白呢?我下面說說這個問題,請大家來指正。

李鴻章,這個從簽訂《中法新約》起家,出賣鎮南關大捷死難將士的中國頭號賣國賊,卻有人要替他翻案,這是些什麼人呢,這不由讓我想起妄圖想讓跪在民族英雄岳飛廟前的南宋賣國賊秦檜站起來的那些人。

首先,這類人與出賣國家利益的賣國賊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繫,或是他的後人,或是賣國政府的後裔,作為清朝賣國政府的後裔,必定是一些滿族親貴的後人,這些人不反思自己的祖輩出賣國家的骯髒行經,相反企圖給李鴻章翻案達到給自己祖輩洗白的目的,一箭雙鵰,欲達到連鎖反應。賣國賊本人的後人就更不為奇了,沒有任何的榮辱觀,對自己的家族是以賣國起家,花的是賣國的錢,吃的是賣國的飯沒有任何恥辱感,想想自己的祖先是賣國賊,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想替李鴻章洗白,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李鴻章是一個標籤,是出賣國家利益的標籤,他永遠的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其次,這些人為李鴻章洗白企圖達到某種歷史效應。李鴻章是清朝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而洋務運動是清朝這個腐爛政權唯一能夠炫耀一下的遮羞布。但是他們忘記了,甲午戰爭,清朝慘敗,簽訂《馬關條約》,已經宣告了這場欺騙國人的洋務運動的徹底破產。《馬關條約》猶如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洋務運動這個欺騙世人、辱國而肥己的腐爛之物的臉上。讓世人都看清李鴻章們所搞的洋務運動是個什麼東西。為了洗白李鴻章,就可以達到洗白清朝政府、洗白滿清貴族、洗白清朝賣國曆史的多重效應,何樂而不為呢。


優秀的米老鼠96


這問題分三個方面講。

第一,李鴻章吃回扣。

李鴻章是大清的官員,大清是腐敗的封建王朝。封建王朝的官員,最大的特點,就是腐敗。一個大清朝的官員,吃回扣才正常,不吃回扣才不正常。

指責一個腐敗政權的官員腐敗,笑話啦,人家天天收回扣。

第二,籤屈辱的條約。

大清國不是李鴻章的,是大清國滿族統治者的。李鴻章就是一個高級打工的。條約是派了李鴻章去籤,但大清國肯定是給李鴻章劃了一二三四的底線的。如果超過了大清國滿族統治者的底線,李鴻章是要回去請示的。過界他是不敢籤的。

籤這個條約,李鴻章只是一個高級打工的。真正屈辱的不是打工的李鴻章,是僱傭李鴻章的大清國滿族統治者。

第三,大清國不籤可以不?

封建王朝,皇帝就不是好東西。皇帝欺壓咱們老百姓。但對外,皇帝打不過人家的時候,他就慫。所以一般外國侵略者,他要欺負一個國家,他第一時間就會去打皇帝。就像宋朝靖康之恥,抓了你的皇帝,你就完了。

大清國滿族統治者他也怕啊。他的兵打不過人家,如果不籤賣國條約,人家外國侵略者就直接抓皇帝。皇帝為了保自己,出賣國家,也可以理解。

講完123,李鴻章確實該罵,但我們罵打工的李鴻章之前,是不是應該先罵請李鴻章打工的大清國滿族統治者呢?


春暖花開003


評價一個人,首先要從當時的社會環境,全面客觀的了結一下。

當時的清政府,只剩下一點封建主義的光輝,還隨時搖搖欲墜,已經是疾病難反,無力迴天了。

李鴻章號稱大清的“裱糊匠”,在當時的幾千年封建社會侷限下,他也算是睜眼看世界的開明人士

李鴻章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蹟,如在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戰爭處於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等,都是他衛國有利的一面。

但後人也多詬病李鴻章曾作出的錯誤決策。如過於避戰和重視海防而願意犧牲整個新疆放棄疆防;

1885年在完勝日本的情況下籤訂的《中日天津會議專條》,給予了日本可以派兵進入朝鮮的權利;

與日本的中日甲午戰爭中的指揮失誤導致軍艦在威海衛被全殲,雖說這不是他一個人的責任

中法戰爭勝利後反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等。

雖然這些不利條約和做法受制於各種客觀條件,但他依然要為這些事件的誤國行為承擔很重的責任。

俄羅斯歷史解密李鴻章簽定賣國條約時收受銀兩,無論任何人也改變不了他貪腐的事實,他給子孫留下幾千萬兩銀子。

另外在早期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他殺人過多。洋務運動和他的一系列措施並沒有改變中國繼續淪落,也讓他的功勞並不顯著。

梁啟超認為李“有才氣而無學識,有閱歷而無血性”,他說“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

既肯定又批評,屬於中肯的評價。



藺MG


李鴻章算的上是中國近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從歷史課本上讀到他的大致是這些。

功:1.興辦洋務運動,這是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了不起的推動,很多企業,設施都是首創(雖然多是借鑑西方,但是相對那些整天只知道喝喝茶,拍拍馬屁,搞點政治鬥爭的老頑固要有遠見的多。這裡提一下輪船招商局,輪船招商局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早的股份制形式的企業了。1909年,輪船招商局更名為招商局股份有限公司。改革開放以後,於1978年開發蛇口工業區,並於1986年收購香港友聯銀行,成為中國首家擁有銀行的非金融企業。次年又創辦中國首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1988年創辦中國首家股份制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同時,招商局也是中國首家在境外發行債券的非金融公司、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資企業。

2.建立海防,北洋海軍,雖然中看不中用。

3.發展教育,向海外派遣留學生。老人家早就發現光在那裡背詩寫小楷是不當飯吃的,想要國家強大就得有人才。

4.為海外華工爭取權利

當年十萬在秘魯華工在外邊出苦力,啃樹皮,日子不好過。是李鴻章為他們爭取到權利,當時的秘魯使者很是驚訝,驚訝一個備受侵略的國家,他的臣子能表現的如此強硬。

過:

1.甲午海戰避戰保船導致中日戰爭失敗。(但是真是這樣嗎?)

2.在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上簽字。(但是你能賴他嗎?人家都已經捱了小日本的槍子了,他不過是個替罪羊,最該口誅筆伐的應該是慈大媽,那真是個禍國殃民的老太太。

3.中日朝鮮問題上的妥協和簽訂中俄密約。這個才真算的上他一生的敗筆,在外交上只知道用古老戰國策裡聯縱交橫的把戲而辨不清世界形勢。七十多歲的時候還犯糊塗簽了中俄密約,結果鑄成大錯。是書上有的說他是收了俄國佬的盧布,要真的是這樣的話,那真是晚節不保,讓人扼腕了。

總之,他是個很受爭議的人,想要給他蓋棺定論真的很不容易。你對他了解的越多,當然認識也就越深刻了,可能每一次瞭解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帥氣的老臘肉


你的智商只夠當噴子的,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發起人之一,那時候清政府知道落後又不敢放開資本主義,於是就有了李鴻章這種官督商辦,類似於現在主抓經濟的常務副市長,幕後老闆當然是認命督辦官員的清政府,這就是個折中方案。李鴻章是清朝的官,鎮壓內亂,辦洋務,建海軍是分內的事,清朝不是中國嗎,什麼走狗,腦殘嗎,清朝是窩囊,哪個封建王朝沒有衰落的時候,滿族人不是中國人?作為中國人知史競進,而不是隻會罵古人,明朝時候新疆蒙古可不是中國領土,是你們看不上的滿清打出來的。李鴻章畢竟是個人不是神,他沒能化腐朽為神奇,確是把清朝延續了幾十年,馬關條約在談判桌上他把遼東半島保住,還少賠了2.5億兩白銀,要知道他傾盡一生心血的北洋水師剛被對手打沒了,70多歲還要厚著臉談判。如果當權的不是清朝是洪秀全,那中國早就被瓜分乾淨了,洪秀全不光是個忽悠,墮落反叛分子,還是個徹頭徹尾的人渣,他斂財禍害的能力比清朝厲害多了,給中國樹敵多少列強,到時候列強瞄上的不是經濟利益而是政權領土。


般若287238703


李鴻章是罪人,但只是清王朝的罪人,只是他擋不住歷史的滾滾車輪,當時的清王朝已經危在旦夕,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當時的清王朝已經是個空殼子,還是冥頑不靈,頑固不化。



當時李鴻章站出來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方法,興辦洋務,建立北洋水師,更是促進了近代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延續了清朝的國運。



當時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李鴻章去簽訂《馬關條約》,和日本反覆談判時,盡最大的力量能夠減少一些錢,第三次談判,李鴻章被刺,世界輿論譁然,日本最終賠償中國兩億五千萬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和臺灣澎湖列島等不在讓步。



二十世紀元年,也就是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逃離北京城,命令李鴻章談判,從廣東到北京,連續的奔波導致李鴻章到了北京就病倒了,八國聯軍怕沒人談判,定下了議和大綱,甚至當時的國人在罵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



李鴻章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病榻之下指揮下級把十億兩白銀降低到四億五千多兩白銀,簽訂了《辛丑條約》,之後,李鴻章病逝。



可以說李鴻章是當時的罪人,他是清王朝的罪人,替慈禧背了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他是愚忠,悲哀的人物,忠於清廷,毀於清廷。

我是獨坐靜飲閱盡世態炎涼,喜歡歷史的請關注我吧,我會給你帶來最好的問答。


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前面的一句就是翁同龢諷刺李鴻章的,而後面的一句則是李鴻章給翁同龢的回應。



宰相合肥天下瘦,說的就是李鴻章中飽私囊,但是翁同龢和李鴻章之間的矛盾幾乎是不可調和的,以至於翁同龢連同李鴻章的北洋水師的軍費都敢苛刻,再加上他自己的德行確實也是有些問題,從他的言語中去判斷李鴻章難免有失偏頗。


李鴻章辦理洋務,確實也是從中間拿了不少的回扣,這是不爭的事實。就像是在《中俄密約》簽訂之前,李鴻章出訪俄國的時候就收了他們三百萬的金盧布。還有1900年收了俄國人五十萬兩白銀,採購德國軍艦的時候也是吃了回扣。

所以李鴻章貪汙,吃回扣這一件事情幾乎是無可辯駁的。但是要是將他的全部家財都歸結到這個上面也是不可以的。


其實大家都知道,李鴻章是北洋名臣。所以對於他的貪腐多少也是直到一些的,但是我們再思考一下,李鴻章他還有多少的資產是他自己掙的。

大清朝在面對著外來的屈辱之後,為了自強,他們也開始尋找出路,在一開始他們認為是器械上不如人,於是就有了師夷長技以制夷,於是洋務運動就轟轟烈烈的展開了,當時的北洋重臣幾乎個個都是在開辦工廠,像是張之洞就開建了漢陽鐵廠,左宗棠也是創辦了福州船政局。



李鴻章呢?他更是創辦了諸多的企業,江南製造廠,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電報總局,機器織布局等等,還有他還創辦了軍工企業,近代四大軍工企業 李鴻章一人就創辦了三個。輪船招商局也是近代最大的民用企業,還有掌控了電報也是極大的貢獻。


所以說錢,李鴻章不應該缺錢,當時的大清國企業五百強,可以說是隻要是李鴻章創建的公司基本上都可以擠的進去,前十甚至他可以佔了七八個,前一百也絕對佔了有十之七八。所以他有錢也是應該的。

還有就是他對大清朝的貢獻,且不說他背的鍋了,就從上面這麼多的工廠,他也是功不可沒,他還組建了北洋水師,這是亞洲第一水師。前面的功績還有組建淮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還沒算上外交生涯。



李鴻章不是聖人,世間也沒有聖人。他做的夠好了,那我們就應該去認可他,至於他的過錯,警醒就行,也不至於過度強調。人無完人,何必那麼嚴格的要求別人,最後還不是和翁同龢一樣,自己也是有著不可推卸的問題。


眾森淼


我還真不知道誰在洗白李鴻章?為什麼要洗白李鴻章?李鴻章黑嗎?他需要洗嗎?

說李鴻章簽訂入辱權喪國條約,還帶吃回扣,那是典型的對歷史無知,對史學方法也無知。李鴻章位極人臣,洋務運動中還開辦了很多企業,無論怎麼說,也不會相信他缺錢。到目前我所讀過的史料裡面,尚末見過說李鴻章貪墨。

李鴻章簽訂入辱權喪國條約,在1985年以前在中學歷史裡面,一般把它評價為“賣國賊”,1985年高考增加了一條標準答案:洋務運動帶來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如果完整的閱讀李鴻章的傳記、清朝史稿,以及哈弗大學的中國晚清史,可能對李鴻章就是另一種看法與評價。

根本上來說,李鴻章沒有黑的白的,他是封建專制主義制度下的產物。因為李鴻章簽訂入辱權喪國條約,是大廈將傾,獨木難支。放在那一套封建體制之下,沒有李鴻章,就有張鴻章、王鴻章、馬鴻章,總得有清朝代表簽下字吧。

李鴻章最大的歷史罪人角色,應該是位極人臣而不能糾正皇帝、慈禧那瘋婆子的錯誤,這就是在其位沒有謀其政的歷史罪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