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與城市之反思

疫情與城市之反思

最近有幾個詞總是在腦袋裡晃來晃去,趕都趕不走

疫情與城市

疫情與居住

疫情與生活

現在城市越攤越大,似乎沒有邊界沒有限制。農村人呢也擠破腦袋往城市裡鑽,城市不堪重負,農村空巢無人。大災來臨,驚慌失措,避難都來不及。

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城市與農村的關係到底應該怎樣?

我認為我們的城市規劃已經與時代發展嚴重脫節,中國千城一面不僅僅是指建築形式,城市形象,連城市功能、城市嚴重雷同,

一個城市必須要有自己的氣質,氣質來源於城市規劃的幾個重要環節

一是城市定位。城市定位必須遵循歷史、文化傳承、分析其擁有的資源、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區域競爭關係。比如深圳、東莞、廣州三個城市同屬珠三角,城市緊鄰,但三個城市定位不一樣(深圳高科技產業集群、東莞製造業基地、廣州商貿會展),發展的路子各不相同,但都發展的挺好。

二是城市價值。沒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價值,但是並不是沒一個城市都清楚自己的價值。城市價值很重要,不僅決定你的發展前景,還決定你的江湖地位。我們現在很多城市的價值就是居住,就是土地集中買賣,但到底有什麼價值卻不知道,比如經濟價值、文化價值、旅遊價值、自然資源價值……前兩年有個現象,就是全國各地都在央視新聞聯播前後宣傳自己的城市,而所有城市的宣傳點都是“旅遊”價值,真的是這樣嗎?還有這兩年的特色小鎮,沒有任何自然資源,也要定位文旅小鎮,這都是不清楚自己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三是城市功能。城市之所以吸引人,無非就是資源集中,比如醫療、教育、商業、文化、交通……但是,一個城市的發展比的不應該是你擁有的資源有多少,而是對資源的分佈和排序,縱使你資源再多,雜亂無章、重複無序、頭重腳輕、野蠻衝動,都會使城市陷入胡亂不堪狀態。現在就醫難、上學難、交通難都是城市規劃無能的表現。一個城市的發展必須清楚生活和生產的邏輯關係。

四是城市邊際。城市規模、人口、交通、排汙、垃圾、醫療、教育、治安、接待量、地產開發量、商業商務服務總量……所有的城市需求都必須做好邊際規劃,不能無序無限制發展,否則就是今天中國所有城市都在所難免的“城市病”。

五是城市危機機制。任何災難都是讓人始料不及的,突發事件的本質就是突如其來。因此,城市的危機處理機制不健全或者不結合城市實際的紙面機制都是會出大事的。此次疫情爆發大家看的很清楚。

六是城市智能。現在有個詞叫的很響亮“智慧城市”,但是真正理解的卻沒有幾個人。最近,國家又提出新基建,其實都是強調城市的智能化水平。然而,我們連一個交通燈智能化都解決不了,談其他城市智能是不是概念多於實幹呢?此次疫情,如果我們在智能化方面有實打實的表現,不會出現那麼多的無奈。

今天聊到這裡,下次聊疫情與居住。

(陳仁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