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穩健理財“國壽安鑫利”出現虧損,投資者三問為什麼

投資理財,只講理論不行,還需要實戰!今天的 知識分享,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支付寶穩健理財——國壽安鑫利,出現虧損的幾個問題解答以及聊一聊關於淨值型理財產品很重要的事。

前言

支付寶穩健理財出現虧損,國壽安鑫利並不是第一個,早在2019年6月份,支付寶穩健理財——平安金通就曾經出現類似的虧損。

筆者在百度貼吧逛了逛,發現投資者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接下來一一解讀。

問題一:支付寶顯示年化利率5%,是不是存在欺騙消費者

年化利率5%和出現虧損,兩者形成鮮明對比,這應該是投資者最疑惑的問題了。

首先,5%的收益率不存在欺騙消費者的行為。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是根據產品實際收益情況計算出來的,是真實的。但是投資者沒有真正的搞清楚“成立以來年化增長率”的含義。

理財產品有各種各樣的收益表現形式,包括七日年化收益率、近一個月收益率以及成立以來年化增長率等。

成立以來年化增長率的含義大可顧名思義,即理財產品成立到現在的總收益率,是一個平均收益率的概念,代表了產品總體收益情況;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理財產品2018年初成立,2018年收益率100%,2019年虧損40%,理財產品2019年末顯示的成立以來年化增長率為10%(簡化為算術平均值)。

問題二:會不會虧本金

理財產品的風險主要取決於投資標的物,假如投資高風險標的(例如股票)的比例很高,出現本金虧損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至於國壽安鑫利是否會虧損本金?從短期來看,個別投資者已然出現本金虧損;從長期來看,個人認為本金損失可能性不是很大,有以下兩個理由:

1、從產品層面來看,支付寶合作的理財產品大都是穩健型理財,並不是高風險理財產品,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支付寶平臺已經發行了多款理財產品,總體收益還可以;

2、從歷史業績看,國壽安鑫利淨值走勢比較穩健,並沒有出現大幅度波動的情形,因此判斷權益類產品的比例應該不大。

問題三:出現虧損是因為股票嗎

有一定的可能性,但股票不是唯一因素。

找不到理財產品投資運作報告,理財產品投資了什麼無從知曉,但是出現虧損並不一定是股票的緣故,主要有一個理由:

1、咱們假設國壽安鑫利投資股票的比例比較高,那麼結合近期股票走勢情況,理財產品應該出現較大幅度的虧損。事實上並沒有。

關於淨值型理財很重要的事

有一部分折戟國壽安鑫利的投資者表示:再也不購買國壽理財產品、再也不購買淨值型理財產品。但是,假如不真正理解淨值型理財產品,這只是治標不治本。

淨值型理財產品的解讀並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但個人認為有一點至關重要,那就是理財產品的估值方法:攤餘成本法和市價法。

舉個例子來說明:

1萬元的本金投資了一個債券,第二天,債券漲了3.65%,攤餘成本法估值的投資者A第二天贖回了本金1萬元,拿到手1萬元本金和1元利息;市價法估值的投資者B贖回了1萬份份額,拿到了1萬元和365元利息!

當天投資者C和D投入1萬元,第三天債券下跌了1.8%,攤餘成本法估值的投資者C贖回1萬元,拿到手1萬元本金和0.5元利息,市價法估值的投資者D拿回9820元,虧損180元。

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波動,一方面取決於投資標的物的波動,另一方面取決於採用市價法估值的投資標的物比例。

最簡單明瞭的案例就是債券基金了,絕大部分債券基金都採用市價法估值,因此債券基金的收益波動也就習以為常了。

最後,給淨值型理財投資者一個簡單明瞭的投資建議:

一、看投資範圍:投資者應當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瞭解理財產品的投資範圍包括估值方法;

二、看淨值走勢:把理財產品成立至今的淨值走勢看一眼,就能直觀的瞭解理財產品收益是否穩健、是否有大幅度的波動情形;

三、不斷學習:淨值型理財產品新產品會越來越多,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舉一反三、以不變應萬變。

PS.毛遂自薦:專欄《淨值型理財訓練營》,實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