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五十多歲的媽媽,不知道怎麼和二十多歲的女兒相處?說不得訓不得管不得?

落花為泥香如故


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你和女兒的相處將會變得越來越融洽,你和女兒的關係也會越來越親密。

尊重

共賞一段紀伯倫的詩歌《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

是的,作為父母一定要明白,你的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她和你是平等的要想和她和諧相處,首先你要尊重她。不要覺得你是她的媽媽,就可以像高高在上的皇帝,可以隨意說她、訓她、管她。因為她不是你的附屬品,更不是你的僕人。媽媽想和女兒交流,前提是女兒也得想和媽媽交流,如果女兒不想和媽媽交流,媽媽就不能強迫女兒和自己交流,事實上,強迫也強迫不來。所以,面對二十多歲的女兒,如果你想和她溝通,請以她能接受的方式(這個方式一定不是命令和逼迫)徵求她的意見,如果她願意,就可以溝通;如果她不願意,請等待下一個時機。

信任

女兒都二十多歲了,早已成年。請相信她會對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判斷,即便是錯誤的,那也是她人生中必須經歷的失敗和挫折。只有讓她自己去經歷、去體會,她才會真正長大。早失敗要比晚失敗好,因為她還年輕,跌倒了,有的是機會爬起來,繼續前行。你若遲遲不肯放手,只能阻礙她成長的步伐。並且,總有一天,作為媽媽,你不得不離開她,如果不讓她及早開始獨立面對自己的生活,你離開的時候,她就成了一個手足無措的孩子了,那樣豈不是害了她。所以,

她自己的人生,就讓她自己去走吧。作為媽媽,你只需要告訴她:女兒,媽媽永遠在這裡,需要幫助的時候,來找我。

等待

播下一粒種子,還要慢慢等待它生根、發芽,才能開花、結果,急不得。人也一樣,人要達到成熟長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學習,要思考,要實踐,要反思,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但請相信,你的孩子一定會在她的頻道按照她的速度一步步實現目標,作為媽媽,請記得一定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地等待她。人生不是百米賽,人生是場馬拉松。

春天有蘭,夏天有荷,秋天有菊,冬天有梅。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節奏和步伐,萬不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啊。

感謝

父母的感謝會讓孩子體會到她生命的價值,從而使她更加熱愛生活,勇於負責。

人生本無意義,但因為有了孩子,我們的生命變得豐盈充實,所以,請感謝我們的孩子!

感謝孩子,讓我們見證了一個生命的成長,從呀呀學語天真無邪,到青春奔放成熟長大,一路同行而來,帶給我們的欣喜歡樂和苦惱困惑,填滿了人生的日日夜夜,我們的人生也因此變得不再空虛,不再寂寞。

親,喜歡點個贊吧,你的鼓勵讓我歡喜,謝謝你


從零開始1


我也是女兒,今年也是二十多,我的媽媽五十多了,突然覺得我們好類似啊。說說我這幾年跟媽媽的相處吧,大學幾年和工作這幾年我都是在其他城市度過的,離家談不上遠,但是我回家的次數也不多,偶爾節假日我會回去。每次回去父母都挺開心的。但是在外讀書和工作的日子我也很少打電話給家人,不是覺得不掛念,而是有時候覺得不知道要跟父母聊什麼會覺得很尷尬,而我們都是不善於表達的人。有時候父母也覺得我這個女兒不夠關心他們,會跟其他人抱怨我,而我也只是笑笑,有時候我也反思過我自己,但是依然不知道如何改變現狀,也許要等我結婚以後吧。

有時候,親子關係不好不是由孩子一個人造成的,而且父母都有責任。不要只怪孩子不懂事,你們也要適時地關心關心孩子,特別現在的大學生,其實也真的非常不容易,要各種考證,應付期末考,還要為未來做計劃,看著輕鬆,實際非常累,我試過很長一段時間每天寫作業到十一點,真的身心疲憊。

而孩子不想你說她可能也是覺得你不理解她吧,可能你一開口就是給她壓力,或者各種說教,畢竟她已經成年了,適當地放手吧,不要管得太多,不過關心還是需要的。試著跟女兒和平相處,跟她分享你的想法,傾聽她的不愉快和壓力,跟她成為朋友,也許你們之間會更加愉快。


回憶已情靡


昨天早上做完女兒要帶的午飯後,沒有把午餐袋掛在門邊。女兒出門上班忘拿了,等我發現時她已經在公車上。我只好跟她約個時間,幫她送過去。

女兒上班的地方是在一棟高樓大廈裡。前兩個月我曾給她送過她忘拿的眼鏡。我並不知道她的公司在幾樓,她也不告訴我,只讓我在一樓大堂等。她們應該每天都有晨會,不能接電話。那次我等了她快一個小時,這次我到大樓打電話,她依舊沒接。跟大堂保安說明情況,他告訴我樓層,叫我直接上去把飯盒交給前臺就行了。當我下樓走出電梯,看到女兒得知我已經把飯盒交給前臺,她臉上掠過了一絲不悅。道別後走出大樓,我不禁思緒萬千。

我生性較為敏感,更年期應該更嚴重。女兒的微微嘟嘴皺眉讓我最先想到影視劇裡的農民父母到城裡看望孩子,卻被子女們一臉嫌棄,甚至被認為影響了他們的前程。這是我第一次與農民父母有這樣的感同身受。好在女兒下班回家沒再提及這件事,而我也不問,也許是我多心了吧!

不知是不是現在的90後都非常獨立有頭腦,我甚至感覺到女兒比我這當媽的還成熟。前兩年就對我說出“一個人不開心,都是他/她自己的問題。”這樣的大道理來。我很奇怪,她長大後很少看小說了,特別是上大學後,基本沒摸過課外書。和我的大學時代完全不同,當年我如飢似渴地讀小說,一直以為我的三觀就是受此影響的。或許是我錯了,有些東西真的是天生的。就像江德華那樣,沒有文化,不認識字,但並不妨礙她的伶牙俐齒。

女兒18歲前還聽點勸,有時也會來徵求意見。上大學後一切都她自己拿主意了,父母多說兩句她會嫌煩。不過,想想自己當年不也是這樣對待父母的嗎?何況“人微言輕”,子女翅膀硬了,地位已經發生變化。只是作為父母,就希望把我們的人生經驗教訓傳授給下一代,讓他們少走彎路。所以,說還是要說的,但說一遍即可,儘量避免引起孩子們的煩躁。

我們顯然是很愛子女的,可如果因一句“都是為你好”而令他們視父母為仇人,實在得不償失,簡直虧到姥姥家。

放手吧!慢慢等待他們成熟。



妮呢128


我的女兒24歲了,工作兩年了。我的女兒從小就是慢性子,不論什麼事,你都急得火上房了,但是她從來都是不慌不忙,即便是上學,眼看要遲到了,她也能做到不緊不慢,無論你怎麼說她,也沒有絲毫的改變,後來我索性不說了,比如上學遲到,我催她多少次,但每次她都是老樣子,所以我最後一次跟她講了,如果還是這樣,遲到了,老師可能完批評你,甚至要處罰你做值日,你要為你自己的行為負責,承擔行為後果。收拾衛生,我只能告訴你應該怎麼做,但我不會替你做(女兒高興了會做),我只是把客廳和我們的臥室衛生打掃了就行,至於她的臥室,你自己能看的下去,怎麼亂那是你的事。你的同學朋友來了,只能笑話你。

所以,在她上了初中以後,一直到高中,大學,她自身要是有什麼問題,我只是把我的想法說出來,給她提個建議,她要怎麼處理是她自己的事,只要不是原則問題,我不會無休止的囉嗦,當然了即便是原則問題,也要給她發聲的機會,不能一棒子打死,畢竟她也是有思想的一個個體,而且也是成年人了,有權利決定自己的事情。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有一首詩

致孩子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那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與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以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廕庇,卻不可以廕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相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

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無窮之間看定了目標,

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

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遙遠地射了出去

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

因為他愛那飛出去的箭,也愛那靜止的弓。

所以作為母親,我們只要把我們的思想傳達給孩子,但不要替他/她做任何決定,畢竟我們陪伴他/她們的時日有限,更多的光陰還是需要他們自己去面對,該放手時就放手,我不能既要讓他飛翔,又要剪去他的翅膀。


飛旋的花兒


我差不多五十了,孩子高二,我說一下我和孩子的相處之道。

第一次感覺孩子叛逆是初三的時候,孩子有自殘,甚至想過自殺。因為孩子一直是別人眼中的孩子,老師的重點培養對象,非常乖巧懂事,這時突然變了,對我直接摔門,吼叫,對老師表面謙卑實際所說的話能噎死人,老師氣的差點吐血。我只能一邊和老師道歉,告訴老師,謝謝他們的悉心教導,但是孩子如果不想學,就放棄吧(無奈之舉),一邊告訴孩子,人生不一定非要出人頭地,也可以普普通通,只要快樂健康就好,我自己的目標自己會去努力,沒有想讓孩子替我完成的心願,她只要做好自己就好了。

中考不出意料沒考好,全區三萬五千多人考了五千多名,沒關係,有學校要的,還是有書讀的。高一我只要有時間就跑去學校給孩子送點好吃的,孩子有一點心情不好我就安靜的傾聽,幫孩子分析原因,同仇敵駭,理解她,把自己想成十六七歲的孩子,不要說對錯,不要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我們只是傾聽者,一個情感的垃圾桶。

我引導孩子找途徑發洩不滿情緒,跆拳道,古箏,聽鋼琴曲,玩遊戲,高一又渾渾噩噩結束了,暑假的時候做了幾次小模特(讓孩子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的路,不要侷限在一個範圍內),打遊戲認識了幾個985的哥哥姐姐,開學前幾天告訴我,媽媽,給我找幾個老師吧,我想好好學習,我覺得還是適合學術圈,模特遊戲圈不適合我。

經過一兩年的努力,我現在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了,學校不許帶手機,但有固話可以使用,孩子幾乎每天一個電話給我,和我說身邊的事,學習情況,心情等等,最後一句一定是:媽媽,我愛你,媽媽晚安。

這是我的經歷,希望幫到你


yg3006


謝謝各位朋友的回答。我知道自己的問題:急躁、要強、愛乾淨;可我女兒偏偏都避開了這些,就是現在所說的佛系青年,安靜、宅、無慾無求,不收拾房間。我總希望女孩子要獨立自強,乾淨利索,到了談戀愛的時候就談戀愛,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可是你看著著急一點用都沒有。我不是嘮嘮叨叨的中年婦女,曾經苦口婆心的說過,但是沒有用。所以我現在儘量不去想不去說,已經放棄了以前的想法和希望,管好自己就OK啦!

我跟老公說:你得好好活著,我以後就指你陪伴了,你多好!我說什麼都可以,不會有那麼多的禁忌。


落花為泥香如故


我為自己的女兒驕傲,女兒從讀小學到大學衣食住行全是我抄辦,沒要她動過手。可沒讓我想到的是出嫁的女兒不但家裡收拾乾乾淨淨,還經常發一些做飯的視頻給我和她爸爸,炒菜、發饅頭、包子。看到視頻自覺不敢相信,給她點贊。我由衷感到高興。有這樣的女兒太讓放心了。


Ly691006


我姑娘18歲,大二,上大學以前我說的話基本聽,她嘗試過各種反抗,都被我鐵血壓下,到去年高考後和我翻臉,因為報志願鬥爭到底,結果我敗北,後來的後來,我一直被她壓制,最生氣的時候我微信電話qq拉黑她,氣的她哭笑不得,她給她爸打電話找我,因為我掌管財政大權,她需要我經濟資助,我就趁機提要求,能利用的時間太有限了,等人畢業,估計我這媽的話更不管用了,不過,等她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她思想年齡也足夠成熟了,到時我聽她的算了。現在的孩子,人家說的話不一定不對,即使不對,也得讓她碰碰壁,作為自己人生的寶貴財富!


光怪流璃的人生


我曾經調節過一對,母女關係,女孩二十歲,上技校的,女孩的爸爸常年不在家,外出打工,這對母女不合的原因,就是母女無法正常勾通, 她媽媽找到我以後的,第1句話就說我姑娘不聽我話,聽後我笑了,我說聽話,你說的話都是正確的嗎?孩子這麼大了,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不對的她知道怎麼做,在說當著姑娘面這麼說,這隻能激化矛盾,女孩回家後,和她媽說,阿姨是個好人,媽你跟她好好處,其實我想說,孩子是自己的,什麼脾氣秉性,當媽的應該瞭解,怎樣和他溝通,你也應該知道,尤其是孩子大了,當媽的不要要求這要求那,即使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你也不要要求孩子事事聽你的去做,又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無話不說,慢慢的孩子就把你當成朋友了,什麼話都跟你說,溝通也已經沒有障礙了。


Q好運2020


獨養的女兒,從小嬌生慣養,“富養”的女兒,寵了再說,認為就算寵溺壞了,禍害的也是婆家。

沒有想到這杯自己釀的苦酒,還是要自己先喝,這就悲催了。

現在的女孩,有許多不僅對自己的父母不尊重、不關愛、不理解,還經常給他們帶去傷害。現在懂事、尊重父母的男孩遠遠多於女孩,因為許多父母知道寵子不發,男孩要“窮養”的道理,而女孩父母大多是給予了物質上的“富養”,多的是百依百順,不少家庭父母認為,反正女兒以後要嫁出去的,不會家務、脾氣差點反而男人會更包容,男人動手做家務也會更多一點。而且,一般來說,父親比母親更寵女兒,因為是前世的“小情人”,寵溺會更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