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國前世今生之今生:蒲類國

蒲類國,王治天山西疏榆谷。有325戶人家,2332口人,勝兵799人。設置了輔國候、左右將、左右都尉各一人。蒲類為山北諸行國最東邊之國,東北面與匈奴接,其地域範圍大略在當今巴里坤湖東南的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這裡最初是匈奴的勢力範圍,蒲類國也從屬於匈奴,在匈奴的勢力退出了巴里坤湖一帶之後,蒲類國才接受了漢朝的統治。但是後面幾番反覆,到了王莽統治時期,就完全和中原政權隔絕了。

到了東漢時期,因為匈奴經常掠奪邊境居民,謁者僕射耿秉多次請求漢明帝進攻北匈奴。明帝因為竇固曾在河西跟隨過伯父竇融,熟悉邊疆事務,便讓竇固和耿秉、太僕祭肜、虎賁中郎將馬廖、下博侯劉張、好畤侯耿忠等人共同會商。竇固對明帝說:“塞外水草豐美,此次出征可以不用帶戰馬的糧草。”

明帝任命耿秉為駙馬都尉,竇固為奉車都尉,騎都尉秦彭為耿秉的副手,耿忠為竇固的副手,竇固等人都可以設置從事中郎、司馬等屬官,出京屯駐涼州酒泉郡,積極部署對北匈奴的進攻。

公元73年2月,漢軍分四路出擊,其中竇固與耿忠率酒泉、敦煌、張掖士兵及盧水羌兵12000騎出酒泉塞;耿秉、秦彭率武威、隴西、天水士兵及羌兵騎兵萬人出居延塞;祭肜、吳棠率河東北地、西河羌兵及南單于兵11000騎兵出高闕塞;騎都尉來苗、護烏桓校尉文穆率太原、雁門、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定襄郡兵及烏桓、鮮卑兵11000騎出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塞。竇固和耿忠從伊吾路線,進攻北匈奴呼衍王,斬殺一千餘人。匈奴敗退,漢軍由一個下級官吏假司馬率領一路軍隊追擊追擊到蒲類海,再次打敗匈奴,設置了宜禾都尉,在伊吾盧城留下將士開荒屯墾。蒲類國從這時候開始重新歸屬漢朝。

竇固見到班超有膽識,又讓他出使西域,招降西域諸國。於是,這就有了班超經營西域三十年、打通絲綢之路南北道的壯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