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大字好寫還是小字好寫?

洪福書畫


大字好寫還是小字好寫?

從歷代開宗立派的大宗師來看,他們全部都是寫的小字。以大字名世的人,古代部分一個也沒有。而當代有名的書法家中,基本上寫的是大字,寫小字的很少。你說是大字難還是小字難?是當代書法家水平高,還是古代書法家水平高?


古代書法家為什麼我們見不到他們的大字?是不他們不會寫大字?還是如有人認為的那樣古代沒有寫大字的紙?

古代確實因技術的原因造不出太大的紙。不過,並不妨礙他們寫大字。富貴人家的門前都有一面寬大的牆壁。塗上石灰,作畫寫字都可以。王獻之八歲的時候,就曾用掃把在牆壁上狂塗,連往京城回來的王羲之都驚異是誰寫的。家奴回答說是七郎所書。


古人寫的大字都是在建築物上。建築物基本上都毀於戰火、天然災害、自然損壞。保存下來的很少。比如故宮,仍然可見到乾隆皇帝題寫的匾額。所以說,古代書法家不是不會寫大字,而是他們寫的大字沒有保存下來。

現代書法家為什麼很少有人寫小字?因為現在的書法主要用途是懸掛在牆壁上看。小字掛在牆上視覺效果不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寫小字不可以胡來。我們可以查查看,凡是亂來的,百分百的全部都是寫大字的人。在寫小字的人當中,一個胡來的人都沒有。為什麼?因為寫小字要付出的精力不是一般的艱辛。誰會用自己的心血來糟蹋的?由此可知,小字的艱難,不是大字可以比的。


子衿書法


首先要搞清楚,大字、小字寫法是不一樣的,使用的書寫訓練用具材質性能有所不同,技法訓練操作方法在細節上有差別,字體功能性和適用領域也是有區別的,屬於兩個書法種類,各自有相對獨立的運行體系。

對於初學者來講,大字難寫,小字好寫。如果換一個角度說,硬筆字好寫還是毛筆好寫? 毫無疑問,相比之下,肯定是硬筆字比毛筆字容易一些。因為,毛筆小字和硬筆字大小相仿,書寫技法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筆不同。小字比大字訓練難度要小很多,因為,寫大字肯定得用大號的毛筆,筆法動作幅度大,筆法動作和字體結構也難把握。所以,技法訓練難易程度主要體現在筆的操作技法上,其次是訓練用具配置是否合適,訓練方法套路是否科學。

實驗證明,如果訓練方法不科學、不正確、不專業,從起步入門開始就一真照著字帖寫,無論是大字小字,練哪個都覺得難。總之,不注重基本功練習,只顧埋頭抄帖是絕對不行的!正規系統的訓練套路是這樣的。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程序

如圖所示,每一訓練環節之間是工序關係、因果關係,缺一不可。請大家仔細看看,當今書法界有多少人是這樣練的?

學習書法猶如企業製造產品,不但要有精良的生產工藝流水線,還要有嚴格的操作規程和具體技術要求,之所以很多人練了很久不理想,原因是方法不對。

有人認為初學者宜練大字,不宜練小字,誤以為大楷容易小楷難,純粹是無稽之談,說明對傳統書寫技法沒有深入研究過。試問:王羲之、趙孟頫等歷代書法大師們,哪個是先練大字後練小字的?相反,他們都特別精熟小楷。見到的古帖當中絕大多數是小楷、中楷,沒有大楷(個別摩崖石刻除外)。只有當代人好大厭小,喜歡練大字,實際上,所謂的大楷是當代人為追求展廳效果偽造出來的大字體,都是模擬中楷碑帖放大幾倍寫的,是假大楷,而且有很多筆法動作是錯誤的,筆畫稜角是描畫出來的,並不是純正的傳統書法意義上所說的自然書寫而成。

據我所知,目前為止,大楷技法理論和訓練方法體系處於萌芽狀態,學術性理論尚在探索實驗中,還沒有形成公認的權威性科學定論,試想,零基礎初學者練這樣的大字有什麼用?

關於大字好寫、小字好寫問題,只要是對傳統書寫技法專門的深入研究過,大楷技法、小楷技法都精通才知道其中奧妙。很多人不相信寫小楷容易,是因為審美標準有偏見,不喜歡小楷,也不練小楷……殊不知,先練大楷是本末倒置,自討苦吃。當然了,如果是為了揣摩範本法度,適當的放大典型的筆畫或幾個字用於專門研究筆法,這樣的作法是非常正確的、必要的,但是,弄明白之後,要按原碑字體大小對等練習,意在將刀痕變成筆痕,還原書丹,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原作的筆法、字法,深刻領悟到形質與神采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如圖:



圖為本人的《修繕本九成宮》

古帖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小楷,字體大小約1釐米左右。另一個是中楷,字體大小約2~3釐米左右。小楷多為字帖(手寫體規範字),中楷多為碑帖(刀刻的工藝字),它們是兩個書法系統,書寫技法有很大區別,字體功能性特點各有所長,適用領域不一樣,因此,初學書法,首先要了解各種字體的屬性特徵,熟悉書法技術原理,而後,有針對性的選擇範本,並且採用相應的訓練方法,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練習。

書寫技法、訓練方法是永恆的主題,書法實驗尤為重要,凡事不要憑空想象

以上是我的教學研究心得,僅供參考。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翻閱之前發佈的相關練字論述,我的抖音、火山裡有小視頻可以看看,興許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謝謝支持!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學習書法要先大後小 就是說先學大楷,然後再寫中楷和小楷,特別青少年。

原因在於初學書法這都書法知識和手上腕底功夫,眼睛的觀察力不夠,心和手對於技法和字形的駕馭力不夠。寫太小的字,執筆不穩就有可能基本字形和點畫都無法寫出來。初學書法寫大字,大約拳頭大小一以上的字為好,特別是青少年。當然字帖上的字也以大字為好。無論是描紅或對臨學習,易於過觀察,比較小的點畫,也能夠看清用筆軌跡,書寫時用筆動作幅度大,更容易掌握其運筆過程。如果字形太小,或者點畫太小,一個點畫運筆過程的起筆行筆和收筆動作非常細微,沒有一定的臨摹基礎,是不可能寫完成較短促的點畫的運筆動作的。

在就是初學書法,觀察力不夠,還不懂如何讀帖,字形小,對於字形或點畫細節過程不到,感覺不準。

初學書法,心與手不合,就是通過讀帖能夠掌握一些書法的技法和字形,也無法自如的臨摹到紙上,因為根本不能精準自如的控制毛筆按照範字要求去臨摹。字形越小,動作越細微。如果字形略帶一些,我們就有幾會把點畫的整體到細節表現出來。

在隨著技法和臨摹練習功夫的不斷提高,心和手能夠準確表達點畫形態與位置時,在寫中楷字,用筆技法也就不會太困難的,甚至一些細微的微妙的筆法都能夠表達出來。


翰墨書道


以我過往的經歷認為小字好寫。

我以前是臘月寫對聯在街上賣的,那時還沒有出現印刷體對聯。對聯分大門聯、中門聯和房的聯,字體依次從大到小。

從多年的書寫情況看,小的對聯字比中聯字寫起來好看,中門聯字比大門聯字寫起來好看。同樣的字,越小越好寫,放大後感覺不一樣,難寫好。



我試圖換個毛筆,以為是筆的原因,結果不是,無論換什麼樣的筆,大字始終寫不好。

我認為可能是小字範圍小,結構緊揍,只要筆峰粗細變化不大,寫出來比較勻稱,間距合理,寫出的字就好看。特別是許多字連成一豎排,看不出難看的樣子。由於字體比較小,所以總體效果還可以。



大字就不行,字被放大後,字的筆畫間距就大,整過字很難寫勻稱和協調,沒有一定書寫功底的人,是很難把握好的。

這個也好理解,越小的東西越看不出細微和差距,經過放大,問題就突現了、清楚了。

可能是我小字寫的多,大字寫的少也有原因。因為一副大門對聯至今要搭配五副房門對聯。同樣的字,我大字寫的比小字差。



總之我認為學書法還是小字好寫。就象筆畫少的字比筆畫多的字難寫好一樣。我們看到書法家的作品中,特別是字數少而大的橫幅,筆畫少的字一般都用繁體字代替。


大山之林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學書法應該從大字開始寫,但也不能過於大,5cm左右比較合適。以下是本人學習書法的一些經驗,僅供參考。

一、寫小字因為字體小,初學者對於筆畫來說,不方便看清楚,對於不足之處不便修正。

二、一般我們學習字貼上的字在3cm左右,臨寫的時候5cm比較容易看清楚結構以及筆畫的對錯,便於觀察與修正。

三、大字筆畫之間的來龍去脈相對比較清晰可見,字與字之間的連貫性一目瞭然,因為不論草楷行都講究行氣。

四、練大字也不是越大越好,就是要和原字帖差不多大小,練好之後方便與原貼對比較。

五、現在網絡學習也很方便,練大字拍照比較清晰,便於發圖給老師或者道友指導。

六、練好大字後可以大小交替練。

以上是自己學習中的一些心得,希望說的這些對你有用。


月是故鄉明啊


毫無疑問,肯定是大字難,因為俗話常說:大字不識幾個!字都不認識,肯定寫不好啊!哈哈哈😄😄

開個玩笑,言歸正傳!

個人認為,書法,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既然是技術,那就有規程規範,只要按章操作,反覆操練,熟能生巧,精益求精,自然無論大小都能通吃啦!哈哈😄😄

當然,大字、小字確實是各有特點,各有難度,都必須要想通悟透,要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方能遊刃有餘。

大字,大字看結構,看筆鋒。

寫大字,首先一定要把握好框架結構,要知道一個字的中心筆畫,要樹立中心,突出重點。不能給人有頭重腳輕,東倒西歪,懶懶散散的感覺。其次是筆鋒,大字的筆鋒起起落落一定既要剛勁有力,又要飄逸優雅,做到剛柔並濟。

小字,小字看整體,看細節。

小字一般一眼就能盡收眼底,所以整體結構一定要協調緊湊,主筆畫沒有大字那麼要求突出,講究的是整體效果,筆畫要連貫流暢自然。其次一定要注意處理好細節,要處理好每一個點,每一個筆畫,因為小字的每一個敗筆都會影響一個字甚至一個作品的效果,因此要求細節一定要處理到位。

綜上所述,大字小字各有特色,各有難度,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言,既然書法是一門技術,只要熟練掌握規程規範,按章操作,反覆操練,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相信,終有一天一定會大小通吃的!

附上我的幾幅習作,歡迎留言點評交流!

歡迎➕關注,期待推薦分享!


qddc奔騰的駿馬


大字,難度大,大字能寫好,則小字就相對比較容易。

所謂大字難度大,主要是字形的空間結構的佈局。首先,是單個字體內部筆畫位置的相對佈局,其次,是在一個篇章之中,行文的各個字相對的佈局。

書法對於筆畫的基本功紮實之後,要提升書法的藝術性,就是字體和文體的空間佈局,氣和勢的錯落有致。



爵爺楚門


學習書法是一項艱苦而耗時的活動。無論練習寫大字還是寫小字,都需要學習者自身具備持之以恆的精神。書法能夠獨立成為一門藝術精湛的學問、一項文化領域的傳承和一類博大精深的文明造詣,就在於掌握它獨具深邃的內涵、韻味和韻律。通俗講就是“非下苦功夫方能寫好”!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練習書法把水池染黑成為“墨池”,下了何等功夫。“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在學習之前要設定目標、找好定位、排好時間,後面就是咬緊牙關,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勇氣、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方法學有所感、學有所思、學有所成!



漁陽掛月


學書法大字好寫。這是因為:

1.字大筆畫大,行程也長,書寫時,能夠從容體會書寫的過程,裡面的細節也能夠交待清楚。反之小字筆畫細小,起筆、收筆動作很小,不容易掌握。

2.寫大字時,全身放鬆,揮筆自如。反之寫小字,屏氣凝神,容易拘束。

3.字大動作就大,毛筆提得起,按得下,手裡感覺就很充分。反之字小動作也小,剛起即要收,沒有一定的功力,容易含糊其事。

4.字大看得清,一筆一劃,何處歪了,何處斜了,一目瞭然,容易發現問題,在上面塗塗改改也容易。反之小字筆畫緊密,間不容針,稍有不慎,便成墨團難辨,有些筆畫飄了,也不易察覺。

5.大字寫好了,筆放得開,再寫小字,沒有拘束之態。而先寫小字再學大字,不容易放開,侷促小氣。

綜上所述,大字較小字好寫。





日月墨兒香


小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