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當城市按下了啟動鍵,飯店、快遞、藥店……

疫情來襲,原本喧囂的城市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而當各行各業開始陸續復工復產後,人們停擺的生活也被重新激活了:餐飲恢復營業了,快遞、外賣有人送了,洗車行營業了,買藥不是難題了……城市開始逐漸復甦,市民的生活也逐漸恢復了常態。

飯店:堂食迎來首撥“饞嘴”客

宅家的那段時期,到飯店吃大餐是許多市民的願望。記者瞭解到,近日,我市一些餐飲店開始逐漸恢復堂食,迎來了復工後第一撥“饞嘴”食客。

市民在恢復堂食的飯店用餐有哪些流程?

顧客之間安全距離如何把握?

食品衛生和用餐安全如何保障?

記者對此問題進行了探訪。


齊齊哈爾:當城市按下了啟動鍵,飯店、快遞、藥店……

在建華區一家燒烤店內,進店堂食的顧客正在掃“龍江健康碼”。

在建華區一家燒烤店,記者看到一行三人在服務員的引導下,先進行了測體溫、掃描“龍江健康碼”、進行手部消毒後走進餐廳。餐廳客人很少,服務員將他們引導到一個可容納十多人就餐的大桌前,讓三人分開就坐。“這麼大個餐桌,就我們三個人呀?”客人疑惑地問,“按要求,每桌客人的就餐人數不能超過三人。”服務員回答。

據這家餐廳的工作人員介紹,為讓顧客安心享受美食,店裡每天都會對就餐吧檯、座椅、後廚、餐廳地面等進行細緻地消毒,每桌顧客離開後則要對其所在區域重新消毒。室內每天至少通風3次,以確保空氣流通,工作人員每次進入後廚前,全身工裝噴灑一遍消毒液。

隨後,記者來到萬達廣場,看到這裡有十幾家餐飲店已恢復堂食,但就餐的人數並不多,有的店整個中午僅有一兩桌人就餐。


齊齊哈爾:當城市按下了啟動鍵,飯店、快遞、藥店……

服務員為前來用餐的食客測體溫。

恢復堂食無疑是給久宅家中的市民一個驚喜,但開展堂食服務的門店卻絲毫不敢放鬆。萬達廣場一家餐飲店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店裡在餐具和公共區域日常全面消毒的基礎上,還嚴格對食材把關,做到無接觸收貨,食物烹飪至全熟。所有員工戴口罩、持“龍江健康碼”綠碼上崗。同時,店裡配備測溫儀、口罩和消毒洗手液,服務員對每一位進店的顧客提示戴口罩、餐前洗手及保持用餐距離;所有進店就餐的顧客需出示“龍江 健康碼”並在測溫正常後才能進入。此外,收銀提倡線上支付。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我市目前恢復堂食的飯店只是一少部分,相當一部分餐飲店並未恢復堂食,只提供外賣服務,還有一些飯店正在做恢復堂食的準備工作。


01

快遞:進小區送貨方便居民

疫情期間,

不少待在家裡的市民各種“買買買”,

不過很快他們就遇到了一個問題,

東西買完了快遞送不了,

有人等快遞望眼欲穿,

有人取快遞跨越“萬水千山”。

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快遞陸續送到市民手中,一些小區開始允許快遞員進出小區,小區居民取快遞、發快遞都更方便了。

記者採訪瞭解到,目前我市各小區對快遞員能否進小區送快遞要求不一樣,有的小區允許快遞員進小區派送快遞,有的小區目前還只是允許快遞員在小區門口或是指定地點送快遞,但是快遞員都被允許進入快遞網點所在小區工作了。申通快遞員盧先生說:“之前各小區實行封閉管理,一些在小區裡的快遞點就沒辦法辦理業務了。現在復工復產了,憑藉復工證明,快遞員可以掃碼進出工作小區,這對我們和居民來說都方便了不少。”


齊齊哈爾:當城市按下了啟動鍵,飯店、快遞、藥店……

快遞員進小區送件。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與你的快遞一個在小區東門,一個在小區西門。”這是於婉對小區封閉管理期間取快遞的調侃。前段時間,於婉從網上購買了麵條、巴沙魚等食物。於婉住在龍沙區青雲小區,快遞寄到時小區還在封閉管理,快遞員讓她到小區東門去取快遞,而她住在小區的西門附近,為了取快遞她不得不穿過整個小區,更讓她崩潰的是快遞是兩個大箱子。當時她自己一個人在家,她只好連搬帶扛,走一會歇一會,取一次快遞她用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這幾天,於婉發現取快遞方便很多了,快遞員能進小區了。

前段時間,快遞員無法進入小區,居民取快遞不方便,發快遞也不方便。居民寄快遞的時間不是固定的,為了方便取走各個小區要發走的快遞,一些快遞員只好讓寄快遞的居民也統一時間到小區門口發快遞,錯過這個時間的居民就要等第二天。“現在就方便很多了,我們能進入小區內的網點工作,居民就可以隨時到網點發快遞了。”快遞員盧先生說。


02

洗車行:“洗車+消毒”車主可放心

隨著我市各行各業陸續復工復產,

道路上的車輛也逐漸多了起來。

市民們除了在意自己的形象,

在家落灰的愛車也急需“洗洗澡”。

近日,記者在一家洗車行看到,多名戴著口罩的洗車工正在緊張忙碌地清洗車輛,同時,還有一名工作人員正拿著噴壺對每一臺前來清洗的車輛進行消毒。場地旁邊還有幾位車主排隊等候洗車。洗車行工作人員胡女士告訴記者:“現在洗車的價格和原來沒有變化。店裡購進了除菌率達99.9%的空氣淨化劑,可以為清洗的車輛進行免費消毒。‘洗車+消毒’,讓車主更安心。”


齊齊哈爾:當城市按下了啟動鍵,飯店、快遞、藥店……

洗車行員工正在對前來清洗的車輛進行消毒。

隨後,記者又來到工人文化宮附近的一家洗車行,洗車行老闆忙裡偷閒地告訴記者:“這幾天來洗車的人特別多,從早上開門一直忙碌到晚上下班,還有許多老顧客紛紛打電話預約洗車。店裡兩個車位同時洗車,一天下來能洗30多臺車。”坐在休息區等待洗車的劉女士說:“我的車已經兩個月沒洗了。車停在小區院裡,已經髒得慘不忍睹,聽說洗車行現在開業了,我便趕緊過來了。”

“現在活多雖然累點兒,但是這種感覺挺好,在家裡宅了這麼長時間,感覺體力都下降了。現在忙起來有錢賺,還可以舒展筋骨,讓人身心暢快。店裡對於車輛消毒和人員管理都比較嚴格,顧客可以提前預約服務,錯開時段洗車,只要做好個人防護,健康安全就會得到保障,我們希望盡最大努力讓每位顧客滿意。”洗車行工作人員說。


03

藥店:脫下“防護服”讓人心安

雖然我市的多數藥店一直未停止營業,

但是疫情期間,

藥店都穿上了“防護服”

店家用塑料布把藥店銷售區隔離出來,

市民買藥只能隔著塑料布和售貨員交流。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藥店,發現目前藥店已經撤掉了塑料布恢復正常營業了,市民購買退燒藥、止咳藥等,掃描二維碼並填寫相關信息,就可以購買。

“現在藥店正常營業,我也不用擔心斷藥了,心裡踏實多了。”建華區育英小區的陸先生說。陸先生需要常年服用降壓藥,他擔心疫情期間藥店停業,提前備出了一個月的藥。更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前段時間他去藥店買藥時,藥店只留了門口的狹小空間讓人們買藥、付款。


齊齊哈爾:當城市按下了啟動鍵,飯店、快遞、藥店……

市民進入藥店購藥。


李慧敏家裡有個小藥箱,她習慣在裡面放一些治頭痛腦熱的常用藥,以備不時之需。前段時間, 她整理藥箱時發現一些感冒藥已經過期了,就打算去藥店買一些備用。可是,她去藥店買藥時售貨員卻告訴她不賣感冒藥、退燒藥、咳嗽藥等。“我之前聽說買感冒藥、退燒藥之類要實名登記,沒想到後來都買不到,雖然我不是因為生病才買藥,但是買不到藥總感覺心裡沒底。”李慧敏說,除了買不到藥沒有安全感,藥店用塑料布封起來還讓人感覺到疫情的嚴峻,“現在藥店都‘敞亮’起來,感覺離疫情結束可能也不遠了。”


前段時間,張瑩在小區當志願者,每天要在小區門口站兩個小時,每次出門前她都要裡三層外三層地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張瑩說:“我平時不太習慣戴帽子,但每次出去站崗我都會帶上帽子。有時戴一層帽子不夠,還要把羽絨服的帽子也戴上,不只是因為感覺冷,更重要的是怕被凍感冒,感冒了沒地方買藥,就只能去醫院了。”這幾天,聽說藥店恢復正常營業,即使自己不買藥,張瑩也感覺心裡踏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