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張豐:為什麼說東京奧運會必須成功

夜讀丨張豐:為什麼說東京奧運會必須成功

評論君說

這屆奧運會不但可能“雖遲但到”,也意味著“新的身體狀況”下的奧運會。人類需要展示“更高更快更強”的身體和精神。

夜读丨张丰:为什么说东京奥运会必须成功

作者 |張豐

延期舉辦,大概率是這屆東京奧運會的結局。

今天,加拿大、澳大利亞“逼宮”國際奧委會:若奧運會不推遲,就不派運動員參與。加拿大說得直接:推遲一年。澳大利亞委婉但堅定:已經做好了在2021年參加東京奧運會的準備。

之前,國際奧委會的態度有點曖昧。儘管早就有延期的說法,但由於安倍政府態度堅決,國際奧委會沒有明確表態。最新說法是,國際奧委會和安倍都稱可以考慮延期,前者將在4周內作出決定。不過,也有消息說,2020夏季奧運會計劃於2020年7月舉行。

不管怎樣,“明確不取消,我們很高興”,成了日本各方“最後的倔強”。

作為一個體育新聞愛好者,我最近兩週才感受到疫情的影響。意甲停擺,NBA停擺,接著是歐冠、西甲、英超……過去的賽事新聞,都讓位給各種體育明星確診的消息了。NBA排名前三的球星杜蘭特確診,中國足球“全村的希望”武磊也確診。

好像只剩下奧運會了。

安倍的態度可以理解。雖然與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相比,此次奧運會是特別“日常”的一屆,日本國民早沒那麼好奇和自豪,想向世界展示自己,但日本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延期,不但要多花錢,也要面對很多的麻煩。

奧運會主場館本來有一個宏大的設計,採用全球招標設計方案的辦法,最後一看預算太大,日本政府不得不違約,賠給設計師團隊一筆錢,重新規劃一個更環保更節約的方案。這可以看作是東京準備奧運會的一個縮影,細緻、精確、務實。發現不對就及時叫停,更換方案。

現在只欠東風了,卻猝不及防來了一個通知:也許要明年才能舉辦。這可不像叫停一項工程那麼簡單。

奧運會是一個複雜的工程。去年7月底倒計時一週年時,東京演練過“交通方案”,包括各種造勢和配合活動,都是按照今年7月舉辦奧運會的“最後期限”準備的。如果延期,有相當一部分工作要重新開始,相關環節都要重新啟動、磨合。

更重要的是,對安倍來說,因延期要多花的一筆錢從哪出?去年10月,日本政府把消費稅從8%提到10%,隨之為了鼓勵生育,又將多收的稅中很大一部分,補貼給了多生孩子的家庭。發錢的時候,都是“福利”,但是每一次增稅卻都困難,國會都有曠日持久的辯論和爭吵。

對安倍來說,已經沒什麼辦法了。就像考試一樣,延期幾乎是鐵板釘釘的結果。現在要做的,就是重新考慮方案,將損失壓到最低,將效果呈現最大最優。在日本和國際奧委會宣佈新的舉辦日期後,各國運動隊也要調整訓練方案,好在奧運會舉辦時展示身體狀態的高峰。

對日本來說,這是一次真正的意外。這個國家和國民,很長時間裡都給人“按部就班”的印象,有時候缺乏激情。但如果人們能在今年戰勝新冠疫情,2021年必將是激情的一年。如果安倍能夠想到這一點,或許就不再那麼愁容滿面了。或許奧運會的延遲會帶來新的可能性,這對日本社會也是很好的刺激。

對人類來說,這屆奧運會註定不同尋常。不但可能“雖遲但到”,也意味著“新的身體狀況”下的奧運會。全球感染肺炎的人數還在增加,最終有多少人受到影響還很難說。新冠病毒瞄準人的肺而來,影響呼吸和生命,而體育則是要增強人的體質體能,當然也包括增加人類的肺活量。

因此,在所有意義上,2020年或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必須成功,人類需要展示“更高更快更強”的身體和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