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揭榜制”“包乾制”,堅決“改”“放”“融”
以高質量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 本報記者 王亞楠 王原 馬海燕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日前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堅定躋身創新型省份前列目標,讓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為創新“策源地”,以高質量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為實現“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提供強大動能。
該改的堅決改
“改”出科技攻關新動力
改革是最大的紅利。科技攻關“揭榜制”、首席專家“組閣制”、項目經費“包乾制”……大會提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備受關注。
“這些舉措正是基層一線急需的。”齊魯工業大學(省科學院)黨委書記王英龍說,工大(科院)已設立科—教—產基金,今年要拿出一部分項目試點包乾,“追求真正的成果,而不是發了多少論文。”
省科技廳資源配置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揭榜制”是對項目遴選方式的重大創新,“榜”來自科技部門向企業界、產業界徵集的重大攻關需求,“揭榜”打破了以往財政科技資金基本不出省的侷限,能者皆可“揭”之。首席專家“組閣制”賦予首席專家較大的自主權。“包乾制”則是對科研人員的進一步鬆綁,賦予項目負責人經費自主使用權。
事實上,這些創新舉措在今年稍早時候啟動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技術攻關及集成應用”重大科技創新工程中就已開始應用,由衛健委發榜,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所副所長劉倜就是其中一個項目的負責人,他表示,“揭榜制”和首席專家制從疫情防控的最大需求出發,縮短審批時間、快速組建科研團隊,快速審批、快速進入研究狀態,及時開展與疫情防控相關的應急、實用科學研究。
省科技廳廳長唐波表示,全省科技系統要以科教改革攻堅行動為動力,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拓創新,堅定產學研用一體化,力爭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加快推動核心技術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該放的堅決放
“放”出教學科研新活力
“放”是需求,“放”出活力。在山東理工大學,學歷不達標,也有機會評教授。該校畢玉遂教授團隊研發的“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以5.2億元的成果轉化額創下“中國記錄”,作為主要發明人之一的畢戈華就是一位“成果轉化型教授”。
從制度上做文章,去行政化、創新學術評價制度不僅能釋放科教活力,更能成為教育改革攻堅的重要推手。省教育廳廳長鄧雲鋒表示,全省教育系統將以教育制度創新和流程再造激發內生動力,為全省重點工作攻堅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放下人員評聘的‘包袱’,科研人員一身輕鬆、全身心搞科研,才更有可能出成果、更大程度釋放科技創新活力。”畢戈華直言。通過推進學術評價改革,山東理工大學創新設置了“成果轉化型教授”和“學術特區”制度,對事業發展急需的高水平人才可直聘為教授或副教授,目前已成功引進26人。
“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業科研工作者,感到由衷振奮和鼓舞。”省農科院資環所副所長、農業面源汙染防控學科帶頭人李彥說,大會讓科研人員能夠拋開顧慮、穩定方向、潛心研究,解決生產實踐問題。
該融的堅決融,“融”出產學研新合力
創新要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的各方面。“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探索院所一體化運行、二級學院自主權下放,調整績效評價和分配,融出產學研新合力。”王英龍說,現在正在全面梳理團隊、成果,將通過資金的配套強化和公司運作,把成熟的成果加快推向市場。
該融的堅決融。“從項目選題到成果轉換,各個層面‘智囊團’出謀劃策,多元要素力量集結。”魯東大學服務新舊動能轉換辦公室主任李志大說,在魯東大學,“企業出題、高校解題、政府助題”的合作新模式,深度推動了產學研融合發展,校地合作中發現的關鍵共性技術、“卡脖子”技術,“搬到”學校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一線聯合攻關。濟南大學教授鄭庚修認為,要在需和用上多下功夫,推動產學研的深度融合,“今後核心技術的突破和壟斷最終是以形成核心產品為目標”。
省農科院副院長張立明表示,圍繞新時代農業產業的新問題、新需求,省農科院將充分發揮創新、人才優勢,聚集優勢科技資源、科學配置創新要素,創新支撐山東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我省,以培養技能人才為主的職業教育佔據“半壁江山”。“為經濟社會、國家發展培育更多的‘能工巧匠’是職業教育開展的目標,職業院校把工匠精神的培育納入教育教學。”濟南職業學院智能製造工程學院院長王平嶂表示。
閱讀更多 大眾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