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400多字的《桃花源記》,他用28字的七言絕句概括出來

張旭(約675年-約750年),唐代書法家,史稱"草聖"。他的草書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 。張旭官至金吾長史,人稱"張長史"。張旭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與李白、賀知章相友善,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後懷素繼承和發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並稱"顛張醉素"。

其實,張旭,不僅擅長草書,寫的詩歌也別具一格。比較有名的詩歌有“仙童扶下紫雲來,不辨東西與南北。一飲千鍾百首詩,草書亂散縱橫劃”的《醉歌行》,有“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的《山行留客》,還有“情知海上三年別,不寄雲間一紙書”的《春草》,更有“須倩東風吹散雨,明朝卻待入華園”的《春夜值雨》。不過,這麼多詩中,就數他的《桃花溪》最為清新脫俗。

陶淵明400多字的《桃花源記》,他用28字的七言絕句概括出來


《桃花溪》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我們從前學習《桃花源記》的時候,開頭就有一段寫景的描述,“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陶淵明400多字的《桃花源記》,他用28字的七言絕句概括出來


這就是我們嚮往的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怡然自樂。陶淵明創造了這麼一個美好的桃花源,是人們心之嚮往之地,也是詩人們的詩歌創作源泉。而張旭這首《桃花溪》就是基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基礎上再創作的,有人說這是《桃花源記》的詩歌版本。

"隱隱飛橋隔野煙",深山野谷,雲煙繚繞;透過雲煙望去,那橫跨山溪之上的長橋,忽隱忽現,似有似無,彷彿在虛空裡飛騰,朦朦朧朧,如入仙境。

陶淵明400多字的《桃花源記》,他用28字的七言絕句概括出來


“石磯西畔問漁船”,遠處雲霞縹緲,近處則是溪水潺潺。飛濺的溪水中露出嶙峋岩石,那漂流著片片落花的溪水西畔,有一艘小漁船在輕搖,景色清幽明麗。詩人佇立在石磯旁,望著眼前亦真有幻的情景出神,恍惚間,他似乎把眼前的漁人當作當年曾經進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漁人。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但見一片片桃花瓣隨著清澈的溪水不斷漂流出山谷,流向遠方,卻不知那理想的世外桃源洞在清溪的什麼地方呢?

陶淵明400多字的《桃花源記》,他用28字的七言絕句概括出來


這首詩創作於唐玄宗天寶年間,此時唐朝已經由繁盛走向衰敗。或許張旭已經看到了唐王朝極盡奢華的背後暗藏的危機,又想到了陶淵明的桃花源,嚮往桃花源裡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因此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通過對桃花溪幽美景色的描寫和對漁人的詢問,抒寫了作者一種嚮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全詩意境深邃,設置巧妙,既有動,也有靜,最畫龍點睛的地方在於第二句的一個“問”字,用詞相當輕快灑脫,構思佈局相當新穎。因整首詩描寫的景色虛虛實實,顯得縹緲又空靈,創造了一個富有山水畫意而又充滿情趣的幽深境界。

無怪清代《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孫洙評論此詩說:“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一番品味下來,確實耐人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