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權一家五名黨員“家庭黨支部”傳承好家風

新花爭向善政開,好景已隨廉風至。近日,當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走進虹橋鎮龍潭村老黨員王權家時,門口這幅紅色對聯首先映入眼簾。王權說,這副聯是他親筆所寫,意在勉勵兒女不忘初心、為民多辦實事。

一年兩次“支部會”

今年68歲的王權,是石帆霞雪小學的退休教師。王權一家有五名黨員,小兒子是民警,小兒媳是人民教師;女兒從事個體行業,平時熱心公益事業,女婿在機關部門工作。8年來,五名黨員把黨風融入家風,每年堅持召開兩次“家庭黨支部會議”,平時則是“一對一”開小會,該優良“傳統”一時被村民傳為佳話,更有鄰里鄉親稱他們為“紅色家庭”。

2012年,王權召集全家黨員,在飯桌上口頭成立了“家庭黨支部”,約定於每年正月和年底12月30日左右,召開兩次支部會議。選擇這兩個時間,主要是一家人容易聚在一起,特別是年關前後,大家可以談談工作,談談生活。

身為教育工作者,王權重視時事政治,以及一年工作總結。會上,當王權看完孩子們帶來的先進個人榮譽證書,就格外開心。這些年來,最讓他欣慰的是,子女們生活自律,工作認真。

黨員該挺身而出

庚子年正月初六晚,按照慣例,王權組織全家召開家庭會議,提出自己要求參加村口防疫卡點志願服務。“這病毒,老年人最容易感染上。”擔心父親的安危,兒女們有些猶豫不決。“國家有難,黨員就該挺身而出,幫社區做點小事,我會照顧好自己,你們放心。”王權堅定說著。猶豫間,老伴林雪迪鬆了口,表示支持。之後,兒女們也一致通過,囑咐父親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

王权一家五名党员“家庭党支部”传承好家风

王權(右)在卡點執勤。王權供圖

“父親常教育我們,黨員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黨的形象,一定要踏踏實實地工作。”小兒子王偉說,疫情期間,父親從不打擾子女工作。在王權看來,家不是負擔和累贅,家事再大都是小事,黨員就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一心一意地為民服務。正月初一14時許,王權的老母親逝世,孩子們都沒能見上奶奶最後一面,因為王權怕影響晚輩工作,沒有通知大家。他說,有愧於心,但是值得。

入黨誓言如家規

幾年前,小兒媳因工作調動,黨籍檔案意外丟失,如果要補回來,程序有點繁瑣,但王權在家開了個“小會”。“入黨來之不易,是多麼光榮的一件事啊!”他苦口婆心地勸導兒媳,“黨籍丟了太可惜,補回來,不要怕麻煩。”隨後一週,王權和小兒子王偉一起跑遍鄉鎮、村社,準備材料、上報,最終補回了黨籍。

“履行黨員義務,嚴守黨的紀律……”王權把對黨的誓言像家規一樣無時不刻灌輸給子女。孩子們進步了,王權會第一個上去“潑冷水”,教育他們戒驕戒躁,砥礪前行,嚴肅地叮囑:“工作中如果幫別人辦事,不能收禮,‘趕’也要把人‘趕’出門外!”

在他的“紅色”薰陶下,兒子、兒媳、女婿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很優秀,多次獲得市級以上先進榮譽。

老爸每天來電話

王權在村口防疫卡點執勤的第一天,小兒媳發了高燒。王權處變不驚,當即熬製冬桑葉、薑片和醋混合的偏方,外蒸,內服。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小兒媳第二天便退了燒。不久後,身為教師的小兒媳開始線上授課,投入工作。

正月初二,家住市區的女兒王珍突發低燒。王權安慰她說:“做好心理準備,居家觀察,沒有接觸史,一定放寬心。”在父親的安慰下,王珍放下心思和擔憂,體溫很快恢復正常,並積極參與社區防疫志願活動。

“老爸每天會給我打電話,問體溫,讓我勤洗手、多喝水。”小兒子王偉回憶,過去一個多月在一線,每天凌晨0時許後回家,父親總是在家等著他,將一碗熱乎乎的雞蛋湯和西洋參等補品端至跟前。王權對子女的關愛,在這一刻簡單深沉。

“我長大了要入黨”

提起王權,老伴林雪迪說:“一萬天都說不完他的故事。”上世紀80年代,王權每月工資只有27元工資,麵攤上三元的面捨不得吃,150元就是全家五口人一年的全部開支。但當他聽說南嶽有一位貧困小夥要去上海尋親,正為沒錢而發愁時,當即慷慨解囊,送上30元錢幫助那小夥子,買了張去上海尋親的火車票。

1984年,王權乘綠皮火車去新疆經商,途經酒泉站,看到鄰座四川夫婦的孩子正發高燒,躊躇不決時,熱心腸的王權幫他們做決定:“下車!拖下去不是辦法,走,我陪你們看病去。”當發現夫婦兩人身無長物,王權咬咬牙,從口袋裡掏出褶皺的一打零錢,墊付了80元醫藥費,這些可都是他做生意的本錢啊。時至今日,王權已默默資助過五名貧困大學生。提起這些,他說,資助的事就別提了,這樣會影響大學生的心情。

龍潭村村委調解員、民兵連長陳益其說,“疫情有所好轉,王老師問我,你那邊卡點拆了沒?沒拆我就再去執勤。平時,村裡的大事小事,他都積極參與,總想著幫助別人。”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用王權的話說,他最大的心願是,在有生之年走遍祖國“紅色的地方”。近幾年,他帶領石帆退休教師一起重走革命之路,雁蕩烈士墓、永嘉紅十三軍舊址……都有他們的身影。“接下來,我還要去江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瞻仰革命聖地,探尋紅色足跡!”王權一臉嚮往地說著。

“外公,長大後,我也要入黨!”採訪要結束時,只聽到14歲的外孫女葉凌華拉著王權的袖襟說著。或許,祖輩、父輩對黨員的自我要求,早已在葉凌華的內心,深深埋下一顆鮮紅的火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