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緩後,“心理重建”不可少

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逐漸趨緩,確診病例“清零”的地區越來越多,復工復產的步伐越來越快。專家指出,疫情之下的壓力和恐慌,給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會帶來紊亂,使很多人陷入“心理危機”狀態。隨著復工復產,很多人可能會遭遇新的心理困擾。

在疫情趨緩的形勢下,如何進行心理重建?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心理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陳虹與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心理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吳文慶。

陪伴支持,助其做出行為改變

記者: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持續到復工復產階段。如果身邊人有心理困擾,我們如何給予安慰和幫助?

陳虹:讓被幫助的人感覺到自己被關心非常重要。所以,可以告訴對方:我是你的好朋友,或我是你的鐵桿閨蜜,有什麼事,可以和我說說。耐心地聽他們講述遇到了什麼事、在什麼地方發生的事、看見了什麼、發現了什麼等,讓他們說出什麼事或什麼人令其感到不舒服。有人聆聽,他們會感到被理解。他們講的話,講的事,一定不要轉述給別人(除非萬不得已,比如對方有自殺傾向),更不能當成笑話四處張揚,一定要讓被幫助的人產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感受到心理支持。

吳文慶:要了解他們當時的感覺和心情具體如何,並問問這種感覺或心情持續多久了,什麼時候開始的,然後溝通怎麼辦。要用積極語言給被幫助的人傳遞希望,讓他們覺得“這個坎我是可以過去的”。比如可以跟他們說,“我看你好多了,沒事兒了吧”,“走,和我打球去(我請你吃大餐)”,“你比我強多了,輪到我早不知如何是好了”,“你已經非常棒了,一定會克服的(一定會過去的)”……用鼓勵的話語撫慰人的心靈,減輕人的內心不適之感,給人帶來歡娛和希望。

記者:疫情期間的心理問題比較普遍,但疫情過後,同樣不可忽視。疫情減輕以及復工復產後,如果發現他人看上去像有心理問題,我們能做什麼?

陳虹:疫情之後,如果發現有人情緒不高、不快樂、不合群、有時發呆、老說“煩”、還特“懶”,對什麼都無所謂,這時要注意了。要關注他們,給予心理援助,幫助他們心理重建,支持他們做出行為改變。

我們可以先聽他們講講什麼原因讓其不爽,為什麼這個事讓其不適。如果好幾件事都讓其不舒服,最困擾的事是什麼。要對他們現在的狀況表示理解,可以告訴他們,其他人遇到這種情況可能也是這樣,所以他們的身心反應是正常的,使他們覺得自己和他人是一樣的。然後,幫助他們梳理思路,接下來有什麼想法,可能會有什麼應對策略,在多大程度上能接受這個現實等,比如:你有什麼打算?有什麼想法?最想做什麼?下一步從哪裡做起?我能幫你做點什麼,緩解他們內心的不適感。

吳文慶:還要給予對方一定的陪伴支持。我們應該多陪陪他們,比如一起吃飯,一起到花園裡或操場上瘋一瘋,一路一起回家或一起購物等,讓他們對身邊的人、事、物慢慢產生興趣,提升他們的快樂感和自信心。

設計未來,恢復正常生活

記者:越來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迴歸正常生活。與這些治癒患者相處,我們應該怎麼做?

吳文慶:如果需要與患病治癒的人有接觸,我們儘量不要當面拒絕,而是該打招呼打招呼,該合作就合作,該吃飯就吃飯,該玩就玩,不要顯示出取笑、鬨鬧、歧視、疏遠等,不必特殊看待他們或議論他們。相信醫學,相信政府,既然已經出院,或者復工、復學,說明他們和我們一樣是健康的。

陳虹:人都是有自尊的。感染病毒並患病本身就是經歷了一場危機,治癒之後內心多少會擔憂和恐懼新冠肺炎的後遺症,以及被同事、同學、友人冷漠或難堪,所以,他們需要我們的理解和尊重。我們自己先做到不對他們冷漠,有機會的時候也會勸周圍人不要冷漠。他們在做事情、學技能、辦公、學習等方面可能並不需要幫助,但從心理方面有被幫助和被理解的需求。我們能做的就是主動跟他們說說話,比如可以對他們說:“沒事的,已經好了就沒事了。”

如果勸說之後對方還處於原來的情緒中,我們可以先離開一會兒,給他們一些自己調整的時間,相信他們可以恢復過來。由於每個人的性格氣質不同,所以恢復的時間長短各異。

記者:經歷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危機事件,人們的心理一般會有什麼訴求?怎麼應對?

陳虹:遇到危機事件,人們首先一般都會想提升確定感和控制感,能夠主動控制和支配時間、空間和事物,恢復原有的心理平衡狀態。也就是減少恐慌,增加安全感。目前來看,新冠肺炎疫情總體都在控制中,這一點,人們的願望初步實現了。

我們要擴大與社會的接觸,獲得來自多方情緒情感上的支持、物質資源方面的援助和精神信念方面的幫助,更多地感受社會群體、同伴、家人,甚至陌生人的友愛互助以及親密關係,儘快擺脫無依無靠感。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從國家、社會、群體到個人都在盡全力,實現著人們增加社會連接的願望。

吳文慶:大型危機之後,人們渴望重新設計未來,恢復正常生活。很多人在經歷了處理危機、親歷一線之後,渴望得到精神上的昇華、意志上的磨礪、能力上的提高,從危機中找到蘊含的機會,能夠更好地適應生活。(記者 陳海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