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家網課,應該給家長髮放補貼嗎?

eosearth看世界


疫情期間,學生通過網課學習,增加了家長的工作量,但是教師的工作量也沒減少,所以沒法發補貼。

由於肺炎疫情的影響,教育部要求全國中小學延遲開學,具體開學時間是疫情發展而定。

並且,教育部要求各學校貫徹停課不停學的原則,通過網絡開展學習。


第一,網課學習增加了家長的工作量。

網課學習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

(1)對小學、幼兒園階段的學生來說,需要父母幫忙打卡。

小學幼兒園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很難自己通過網絡進行學習,也不能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任務。

需要家長在旁邊進行輔助,並且需要家長進行拍照錄視頻,將老師佈置的作業發給教師,供教師批作業。


(2)對於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需要父母監督引導。

網絡學習階段,教師通過屏幕無法進行課堂管理,也無法及時跟學生互動交流。

對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很難進行自律、按時的學習,需要家長提醒起床,並且監督學生能自律的學習,不要通過網絡玩遊戲等。

第二,網課學習沒有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

如果是給家長髮補貼,肯定是從老師的工作里扣,因為大家都認為: 家長的工作,是分擔了老師的部分工作量。

但實際上,在網課期間,老師的工作量沒有減少,並且有增加的趨勢。

(1)老師需要適應網絡講課,學習各種網絡軟件。剛開始網絡教學時,很容易出現教學事故。


(2)老師講課的時候,因為不能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並且還要等待學生上線,每次講課時間要超時。

(3)老師除了上課,還要統計班級學生的身體狀況,每天要按時上報,這是教育部發的規定。有的家長或學生不配合,完成上報工作很困難。

所以,網絡教學時,家長的工作,並沒有分擔老師的工作量;而是網絡教學增加了額外的家長工作量,也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

所以沒法給家長髮放補貼。


牽牛花牽牛郎


學生在家網課,應該給家長髮放補貼嗎?

這個問題提得太有水平了,特殊時期特殊對待嘛,由於疫情,不得不延遲開學,“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孩子居家上網課,家長成為了孩子貨真價實的“班主任”老師,吃喝拉撒睡,再加上學習輔導及管理,啥事都得管,確實是操心費力了很多,應該有人應該站出來給家長髮補貼!可是應該由誰來發呢?


如果孩子是老公自己的,那就讓老公多發些補貼吧。一般老公發補貼,除了工資卡要無保留上交以外,還要仔細查查他有沒有個人私設小金庫,有沒有其他額外收益瞞著你,發現一處沒收一處;然後再狠下心來,斷絕了他的菸酒錢,僅留下幾個生活費,就可以了,必須想方設法“榨乾”他,作為你居家幫著孩子上網課的補貼!

如果孩子是隔壁老王的,那就狠狠宰隔壁老王幾刀。這種幾率其實也不小,隔壁老王在忘乎所以的時候,給你留下了這麼一個小崽子,自己撒手自在逍遙去了,弄得你成天提心吊膽不說,趕上這倒黴的疫情時期,延遲開學還要上網課;你這麼勞心費力侍候孩子,怎麼著也得讓隔壁老王多出點血啊,偷偷地發個微信,@隔壁老王,讓他必須多給些錢,作為補貼!



如果孩子確實是自己的,那就好好地自己獎勵一下自己。通常孩子是自己親生的幾率會更大一些,其他無關人員不會毫無緣由地給你發什麼補貼的;實際上,那也是有辦法的,咱就自己給自己發唄!等疫情過後,多出去逛逛商場超市,狂購一番,或者多去幾個好景點旅遊一下,讓自己狠狠地舒爽舒爽,這算是讓自己得到補貼了,心裡平衡了就好!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學生在家網課,應該給家長髮放補貼嗎”,這真的是一個特別有意思和非常好的問題,至於這“補貼”該找誰要,各人視情況不同而定吧!


自在人生wub


別逗了,我兒子今年大二了,這次疫情是我們和他呆在家裡最長的時間,也是我最累的幾個月,一家人整天吃吃喝喝,他都當大廚了,每天的家務活都是他幹,烤肉烤蛋糕全學會,他奶奶吃到他烤的蛋糕高興了,發個朋友圈全是點讚的,嚇得我都不敢發了,昨晚還有朋友打電話叫我教他們做蛋糕麼!


心態50248


學生在家上網課,給家長髮點兒補助,這想法兒好。讓人覺得心裡有點兒美。

學生在家上網課,家長那可不是一般地累。除了自己的常務工作,監管孩子學習也正式納入了常規工作範圍。有的脾氣不怎麼好的還經常和孩子弄得雞飛狗跳的,真是太累了。若有人給家長髮點兒補助,還真是能舒緩一下家長們又煩又累的心情。

至於說老師減輕了負擔,有點兒不公平。老師平時講一節校內的公開課都要花費幾倍的努力去完成。而現實講網課那是天天公開課,並且是面向社會的。累的程度可想而知,再說了,家長只是監管一兩個孩子上網課。可一個老師要監管幾十個孩子上網課,還要一一批改上傳的作業並反饋。究竟誰累不言而喻。

培養孩子本來就是家長與學校共同的任務,並不存在誰把責任轉嫁給誰的問題。況且孩子是你自己的,家長是孩子教育成果的最大受益者,即使多花點兒氣力,難道不應該嗎?

非常時期,國家的困難是有目共睹的。學校老師也不是一般地累。作為家長,在自己不容易的同時,也要想到國家的不容易,老師們的不容易。也許這樣,你才能心平氣和地監管孩子上網課。才不至於覺得自己委曲。至於發補助的事,想想可以,因為它畢竟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天涼好個秋A


這位家長可能看自家孩子太累了。

疫情特殊時間,學校不得不延遲開學,但是為了不讓孩子落下課程,老師只能變成主播在線上上課。我們都知道,教育問題是一個家庭的重要問題之一,但是孩子的教育不是隻靠學校就能完成的,應該是學校和家庭聯合起來共同完成。而家長作為孩子的直接監護人,照顧培養孩子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

特殊時間,線上上課期間老師對孩子無法進行正常有效監督,而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又是直接監護人,現在在家照顧下孩子學習,卻想讓國家發補貼給自己。我不知道這位家長是如何想的,可能是這段時間在家照顧孩子被家裡的熊孩子給整蒙圈了。

確實照顧孩子很辛苦,但是這段時間來,不應該能換位思考下老師崗位的不容易嗎?老師為了孩子的學習,寧可化成主播,卻無怨無悔;有些家長還不配合,沒有監督孩子學按時交作業,有些甚至不交作業,老師知道後心急如焚,生怕孩子網課沒學到;當老師收齊作業後一個個都興奮不已,甚至還不忘曬朋友圈。

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孩子教育不是靠學校單邊,特別是特殊時期,家長更應該要全心全意配合老師並主動監督。


萌檬龍籠


當然該發,且數目不小呢。老祖宗發,老祖宗看房子冒青煙。國家發,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接班人。學校發,本來是自家工廠老師們的責任,挪到無辜的家庭了。丈夫發,妻說你下的劣種你發。妻子發,夫說你的沼澤地你發。老王發,老王說我發你們不要想多了。新冠病毒發,病毒說都怪我過來沒給武漢市領導彙報闖下大禍憑身份證號到新冠銀行領可要戴口罩穿防護服啊。一筆一萬,算算多少了?


語文創客


這個問得好啊!呵呵,先去做個親子吧,非親生的應該讓孩子的生父或者是生母給補貼!是親生的就只有自己管囉!


完畢業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我個人覺得不應該給家長髮放補貼,原因有以下幾點!

1.這次上網課的原因是因為疫情,這次的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太嚴重了,孩子們本身抵抗力就弱,更加容易感染。教育局停課是為了防控疫情的發展,這應當屬於自然災害!上網課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2.因為這次疫情,我們家長都在家陪孩子,教孩子,這讓我們家長有機會陪孩子一起學習,更加了解自己孩子對學習的態度,對學習的興趣!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想大多數的家長都是,只知道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知道自己孩子對學習的態度。

3.對於上網課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其實並沒有減少多少!我有一個朋友是老師,他說每天都要在網上開直播講課,不好管理,讓他很頭疼,感覺壓力很大,並不比在學校裡輕鬆。

4.遇到這種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我們家長有義務教育孩子,也有責任陪孩子學習!這是我們家長的責任和義務!

不要計較得與失,放平心態,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能夠幸福的生活!

以上就是我個人總結的幾點,望採納!如有不對的還請賜教!



老田觀世界


哈哈,這個問題好,想法是好,但是誰給發呢,貌似也沒有這種職能部門管理這件事啊。

比如企業的社保政府給減免了,個人的都沒減免,在家辭職照顧孩子的家長們是有苦說不出啊,你說的兩個人辭職一個還是比較不錯的,有的甚至倆人都沒工作了,公司倒閉了,關鍵時刻也不好找工作啊。

好像這件事還沒有人給政府反應,估計反應也是白搭,政府夠忙的了,我們就少添點亂吧。😄

謝謝



終生難忘的歲月


有人說,學生在家上網課,應該給家長髮放補貼。我想問,孩子在家上網課,為什麼要給家長髮放補貼呢?

很顯然,這是從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出發,來理解這個問題。學生和教師應該是課堂教學的主客體,孩子和家長是家庭教育的主客體。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該擺正自己的心態,認清自己的角色——“你是家長”。作為家長在教育和監督自己的孩子,難道不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情嗎?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教育談何要求別人?你還應該向誰要取補貼呢?

這次疫情,讓我們從學校的課堂教育,迴歸到了家庭教育。請問我們有多久沒有給孩子檢查一次作業了?有多久沒有幫助孩子聽寫英語單詞了?有多久沒有和孩子一起進行一次頭腦風暴了?……可每當你拿起手機刷抖音,三更半夜追熱播電視劇,滿嘴油膩的在外面喝酒應酬時,你是否想過給自己的孩子留一點陪伴的時間,讓我們坐下來聽聽孩子的心聲,聽聽孩子的訴求。

很多孩子都會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其實這些都是有原因的。讓我們靜下心來坐在一起,放下手中的手機,珍惜這次特殊的機會,也許你會有新的發展和體驗:

1、多瞭解孩子

孩子對哪個科目的學習感興趣呢?為什麼對這個科目感興趣呢?討厭上哪個科目呢?為什麼討厭呢?今天的學習任務孩子完成了嗎?完成的情況如何呢?這次考試孩子的成績出來了嗎?是進步了還是下降了呢?作為家長我應該怎樣幫助孩子呢?孩子在生活上還需要什麼東西嗎?……

2、多理解老師

作為家長,我們在家教育的是一個孩子;而作為老師,除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外,還要教育班上那一群孩子。有時候,在工作中可能有所疏忽,希望您多點理解;有時候,也許會給您打電話詢問孩子在家的表現和情況,希望您多點耐心。

3、孩子的成長就是家長最大的回報

多和孩子相處,多點時間陪伴孩子,多傾聽孩子的心聲,現在我們思考的是“做”、“怎麼做”、“如何做得更好”的問題,而不是“我會得到什麼”。所以,當孩子一次次突出的表現,一個個驚人的變化,一份份滿意的答卷,這些才是家長最大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