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柏拉圖,趣談理想國(二)——北師大哲學讀書會解讀經典

主編/梅明


對話柏拉圖,趣談理想國(二)——北師大哲學讀書會解讀經典


北師大哲學讀書會轟轟烈烈地辦起來了,原以為曲高和寡,哪知道精彩紛呈,好評如潮!

讀書會大致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精讀《理想國》半個月:葉穎老師主講,多名教師輔導。

200名校友分成28組,兩兩PK,預賽決出14強。

葉穎老師不斷解答疑問,輔導老師分兩組,一組負責組織空中讀書會的開展,一組負責整理同學們的優秀髮言,彙編成章。

第二階段空中決賽,第三階段暫時保密。

《對話柏拉圖》旨在用《理想國》的思辨對話模式,探究西方文明能代代革新、不斷前進的奧秘,用對比、選擇性吸收、重構的方式,提煉一些對大家有所啟發的思維方式。

導師指引的眾籌式寫作:

感謝校友們的熱烈討論!文章、發言、視頻花樣百出,新觀點、新角度目不暇接,如一座富礦不斷噴吐知識的黃金。

簡而言之,第一階段空中讀書會之熱烈,已經讓一個驚喜接著另一個驚喜,一個高潮又接著下一個意料之外的高潮,知識的飛躍,靈魂的昇華,柏拉圖所說的的哲人追求真知的最高幸福,已經有200同學沉浸其中……


對話柏拉圖,趣談理想國(二)——北師大哲學讀書會解讀經典


對話各方:

1、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所有人物辯論後所形成的觀點。

2、北師大哲學讀書會:摘錄同學們的讀後感,起到類似於朋友的作用,讓柏拉圖的觀點更豐富。後面簡稱讀書會。

3、驚歎號:從不同角度解讀柏拉圖的觀點,挨著柏拉圖搭建不一樣的風景。

4、主持人:用相對客觀的語調,銜接三方的對話。




對話柏拉圖,趣談理想國(二)——北師大哲學讀書會解讀經典


  • 第二場:論對手價值和師學傳承
  • 第一幕 再論對手

(柏拉圖):辯論對手第一篇已經談過了,怎麼又提一次?

(讀書會):第一篇裡面沒有深入分析,發展學術需要怎麼樣的對手?

(柏拉圖):你們中國的學者之間,也有對手戲啊!比如紀曉嵐與和珅兩人,鐵齒銅牙鬥了兩百集,比《荷馬史詩》長多了,據說半個亞洲的收視率都爆棚。


對話柏拉圖,趣談理想國(二)——北師大哲學讀書會解讀經典

劇照 李越華


(主持人):柏叔,此對手非彼對手啊!這兩對手恨不得一口吃了對方,一棍子打死,哪有空閒來促進學術發展。紀曉嵐還好,好歹《四庫全書》編出來了;和珅呢?貪汙所得相當於清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縱然抄家讓嘉慶一時緩解了財政難題,可風氣已壞,根基已爛,按柏叔您的話講,叫正義不彰,清政府還不江河日下?

(驚歎號):中國歷史上生死對手促進學問發展的例子勉強也可以找到,可惜是個心酸的小短篇,沒法和理想國的10卷合30萬字比。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對話柏拉圖,趣談理想國(二)——北師大哲學讀書會解讀經典


  • 第二幕 最佳對手
  • (讀書會):總結《理想國》中辯論對手的優點,除了98分的水平外,還有如下:

    1、君子之風,絕對不會中途打斷對手的講話,絕對不會惱羞成怒,華山論劍在前,惺惺相惜在後。

    2、準確地找出你的漏洞,讓你及時彌補漏洞,最終讓你沒有任何漏洞。

    3、當你已經沒什麼可說時,及時地拋出下一個高質量的問題,讓對話繼續下去。

    (驚歎號):有同學講,柏叔一堆書,一本《理想國》的字數就快趕上了同時代諸子百家的總和,負責拋磚引玉的對手,實在功不可沒。

    這樣的最佳對手,我要哪裡去找?難道只在書中存在?

    (柏拉圖):聽說你們有首夢的歌,不知可否解憂?

    我有一簾幽夢
      不知與誰能共
      多少秘密在其中
      欲訴無人能懂
      窗外更深露凍
      今夜落花成冢
      春來春去俱無蹤
      徒留一簾幽夢
      誰能解我情衷
      誰將柔情深種
      若能相知又相逢


      共此一簾幽夢


    對話柏拉圖,趣談理想國(二)——北師大哲學讀書會解讀經典


  • 第三幕 更愛真理
  • (讀書會):我有個問題一直想問柏叔,您的得意弟子亞里士多德說:“吾愛吾師,更愛真理”。您生氣嗎?在中國文化裡,否定老師可是人儘可誅的大罪。

    (柏拉圖):這個問題簡單。學生如果發展了老師的理論,是一種拓展;如果否定了老師的理論,會是一個更大的拓展。如果沒有老師的理論在前,他否定什麼呢?客觀的講,否定容易走得更遠,也更需要天賦。

    作為真知的追求者,不在乎幾許虛名,更在乎又向真理邁進了一步。套用你們的話講,昨日亞里士多德以柏拉圖為榮,今日柏拉圖以亞里士多德為榮!

    (主持人):我們選幾句亞里士多德的話吧,為能互為最佳對手的師生喝彩!

    真正的朋友,是一個靈魂孕育在兩個軀體裡。

    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為必要;在幸運中,高尚的朋友更為必要。在不幸中,尋找朋友出於必需;在幸運中,尋找朋友出於高尚。


    對話柏拉圖,趣談理想國(二)——北師大哲學讀書會解讀經典


  • 第四幕 交相輝映
  • (柏拉圖):能給我講一箇中國式師生傳承故事嗎?

    (讀書會):那太簡單了,我們師大人天天從陳垣像和啟功像前走過。

    “如蘭如芝,亦父亦師”的師徒兩人,更多的是才學上的相互欣賞,而沒有傳統師徒的人身依附。

    陳垣不論文憑,破格提拔培養人才;啟功以老師書齋之名設立“勵耘獎學金”,百年後依舊鼓勵後世未曾謀面的學生,是現代大學師道傳承的成功做法。


    對話柏拉圖,趣談理想國(二)——北師大哲學讀書會解讀經典


    (柏拉圖):他們誰的學術成就更大?

    (讀書會):這?師生放在一起比較,犯了中國人的忌諱,好在您是外國人。

    他們研究方向不一樣,陳垣長於史學,啟功畫畫好一點吧(陳垣書法功底在啟功之上)!不過可惜的是,年輕人知道啟功的更多一些。他們因為啟功字畫值錢而關注,不知道那只是啟功教授的副業而已。

    (主持人):在陳垣校長的眾多學生之中,啟功不一定是學問最高的,但他的墓誌銘讓啟功寫,按中國人的說法,是啟功的人品得到了大家的公認。

    在中國人心目中,作為教師,師德比能力更重要,就像《理想國》中反覆強調正義的重要性。


    對話柏拉圖,趣談理想國(二)——北師大哲學讀書會解讀經典


    (驚歎號):陳垣校長的墓誌銘,梅明同學把它改編成了歌曲《陳垣頌》,更方便傳頌。

    啟功撰原文節選:

    世紀新天,師大百年。

    勵耘教澤,永世綿延。


    對話柏拉圖,趣談理想國(二)——北師大哲學讀書會解讀經典


    《陳垣頌》節選:

    勵耘杏壇植慧,百年歲月悠悠;

    中華盛世再起,京師學子競風流!


    對話柏拉圖,趣談理想國(二)——北師大哲學讀書會解讀經典


    對話柏拉圖,趣談理想國(二)——北師大哲學讀書會解讀經典

    北師大攝影 梅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