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疫情期間,我能不能回家,小程序說了算

每天下班經過小區門崗,我需要出示以下的APP信息,否則就無法進門,其他智人同胞,你們呢?

《智能時代》:疫情期間,我能不能回家,小程序說了算

好吧,大數據和機器智能在幫助我們篩查可能的感染危險,我慶幸有它們幫忙的同時,不得不瞭解我們所處的時代正以飛快的速度走向我們似乎無法掌控的未來。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是近些年熱詞中的熱詞,因為它們統統指向人人都想提前知道的未來。那麼大數據是什麼,人工智能又是什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有什麼關聯?智能革命又是怎樣的呢,我們將不得不迎接一個怎樣的未來,未來我們當何去何從?“2%的人將控制未來,成為他們或者被淘汰”,這是真的嗎?

吳軍博士的《智能時代:大數據與智能革命重新定義未來》,作為大數據、智能革命、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普圖書,將給出以上問題的解讀。該書於2016年8月首版刊印,得到了包括鄔賀銓院士,羅振宇,李善友,雷軍和塗子沛的聯袂推薦,創造了“羅輯思維”8小時售罄的記錄。

《智能時代》:疫情期間,我能不能回家,小程序說了算

《智能時代》

1. 作者

吳軍,畢業於清華大學和美國約翰·霍普斯金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JHU),計算機科學博士。前谷歌中日韓算法主要設計者,自然語言處理和搜索專家,曾輾轉於騰訊和谷歌等頂尖級優秀科技企業,始終致力於計算機搜索專業。2014年,與人合夥創立了豐元創投。著有《數學之美》,《智能時代》,《態度》,《見識》等多部暢銷書,獲“文津圖書獎”。

《智能時代》:疫情期間,我能不能回家,小程序說了算

吳軍

2. 導讀

2.1 什麼是大數據?

要搞清楚大數據,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數據。所謂數據,除狹義的數字外,還包含任何文字,圖紙,圖片和音頻,視頻文件,物品屬性,路徑記錄等。我們身邊的一切,包括我們本身都可以被數據化。

大數據(Big Data)是指具備大量性,多維性完備性特徵的數據。這些特徵關乎從數據得到信息的能力,比如一個人的基因組信息可能達到1TB,不可說不大,但由於缺乏多維性的統計學價值,能得出來的信息量很有限;對於大數據的完備性,作者則列舉了2012年內德·斯維爾利用網絡社交平臺的大數據成功預測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例子。。大數據的本質就是:以信息論為科學基礎,利用信息消除不確定性。

可以說,誰獲得了有提煉有效信息的數據,誰就擁有了把握未來的機會

《智能時代》:疫情期間,我能不能回家,小程序說了算

克勞迪·香農

信息論創始人克勞迪·香農借用了熱力學裡熵的概念,並用熵描述一個信息系統的不確定性,指出信息量與不確定性有關:如果我們需要知道一件不確定性很大的事情,那麼我們需要大量信息;相反,如果我們很熟悉一件事情,那麼我們就不需要太多信息量就能把它搞清楚。

2.2 大數據帶來了什麼樣的思維革命?

上一次思維革命,源自笛卡爾“大膽假設,小小求證”的科學思想,集大成於牛頓三大定律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人們發現了一個因果規律支撐的機械思維的方法論體系,找到了一個又一個普遍規律,一次又一次宣稱自己找到了永恆的、不變的真理,當然也一再創造產業革命的輝煌。然而,他們並不總是正確的,今天的人們發現,這個世界充滿著不確定性——上帝原來擲骰子

目前,大數據正在引發新一輪思維上的革命:在不確定性成為新常態時,因果關係不再那麼好地被確認,這時候大數據為我們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它可以用強的相關性代替直接的因果關係,進而幫助我們消除不確定性——這就是大數據思維的核心。谷歌,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這些網絡科技公司似乎一夜之間全部成了數據公司。

數據是人類建造文明的基石,也將成為下一次技術革命和社會變革的核心動力。

2.3 什麼是人工智能?

人類進步的歷程,是不斷尋找更強大工具的歷程。這些工具,有的成了手的延伸,有的成了腳的升級,有的則成了大腦的補充,補充大腦工作的工具從簡單的算盤發展到現在的機器智能。

《智能時代》:疫情期間,我能不能回家,小程序說了算

AlphaGo對弈李世石

從1946年,人類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誕生,到2016年AlphaGo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70年的時間,人類用自己創造的機器擊敗了他們自己,

這是機器的勝利,更是人類的勝利。人類從來都不是做大量重複性計算工作的能手,而這正是機器最願意做的事,對AlphaGo使用幾十萬盤的人類圍棋的數據進行訓練,再在此基礎上開展機器的自我訓練,最後獲得了的“算無遺策”的“智能”。

AlphaGo的兩個關鍵技術:1)把當前棋局變成一個獲勝概率的數學模型;2)用啟發式搜索算法找到勝率最高的下一手下法。

2.4 人工智能背後的大數據如何改變商業模式?

大數據可以通過分析用戶的用電數據判斷出罪犯在別墅中私種大麻,大數據還可以讓塔吉特超市比十幾歲女孩的父親更早知道他的孩子懷孕,當然京東知道你想買遊戲本,淘寶知道你需要女士內衣。只要人們能夠把世界變成機器喜聞樂見的數據,機器就能知道如何將自己變得“智能”。

從歷史經驗可以看到,每一次技術革命帶動的商業變革可以歸納為:新技術+原有產業=新產業

蒸汽機+原有產業=第一次產業革命,

電動機+原有產業=第二次產業革命,

摩爾定律+原有產業=第三次產業革命。

而未來將是:大數據/機器智能+現有產業=新產業。那時商家不得不在產品質量之上,提供越來越多的基於大數據的服務,所有產業要麼加入大數據和機器智能,要麼被時代所淘汰。

2.5 未來的大數據和智能革命將會帶來什麼?

寫這本書的時候已經晚了,讀這本書就太晚,我們的未來早已到來。大數據已經通過電腦/互聯網、RFID芯片物聯網轉錄已有文獻的方式實現了幾何級數的增長,人工智能也處在超越人類智能的拐點。

《智能時代》:疫情期間,我能不能回家,小程序說了算

書中配圖

未來的農業,製造業,體育,醫療,律師,甚至編輯記者都會迎來嶄新的業態。以色列的機器智能的滴灌系統讓這個沙漠之國變成了世界第二大花卉供應國;曾經的“魚腩球隊”——金州勇士隊用大數據創造了82場72勝的NBA記錄;特斯拉超級工廠裡的裝配線,已經看不到工人的身影;“達·芬奇”智能機器人手術系統,已經完成了300萬臺手術;大數據幫助律師提高500倍的工作效率,打官司的成本下降99%;未來記者和編輯的工作很可能被深度學習的機器人代替……

《智能時代》:疫情期間,我能不能回家,小程序說了算

特斯拉工廠裝配線

大數據將改變我們對世界客觀規律的探索路徑,讓社會各領域都趨於透明,無隱私的社會會隨之到來,增加共享資源的利用,降低反恐和反腐的難度。人工智能將代替90%以上的人類勞動(包括相當部分的腦力勞動),曾經的“無產階級”有可能變成社會的“無用階級”。人們能做的僅僅剩下創造性思維和顛覆性算法,為機器智能的進化提供人類僅剩的價值。

3. 結語

吳軍《智能時代:大數據與智能革命重新定義未來》發出了“2%的人將掌握世界,成為他們或者被淘汰”的呼喊,大數據和機器智能無疑已經開啟了一輪全新的技術革命,這項革命將帶動各領域的產業升級,未完成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原有產業將迅速凋亡,沒有適應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環境的人也同樣會將被無情淘汰。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選擇可能只有兩個:1)成為每個行業的尖端,讓機器學習永遠停在我們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之後;2)加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浪潮,學習和掌握機器智能的優勢,用它來幫助我們彌補智力的不足。

這可能是人類始終駕馭工具,而不被工具所取代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