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和買在底部區域

大家最近都在討論關於底部的問題,週三那天,我也正好通過估值寫了一篇關於底部的文章。文章裡要表達的意思很簡單,目前A股2728(當天收盤最低2728)屬於底部區域。當然,這並不能滿足大部分人的要求,因為對於你們很多人來說,底部應該是一個點位,一個我可以提前告訴你的位置,比如說2600或者2580。再精確一點,最好是告訴你未來的哪一天見底,以便於你滿倉抄底。

如果說有這些想法的都是春節後剛進入市場的新股民,那我覺得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這看起來好像不難——因為不知道準確預知未來很難,所以以為不難。

但是,這裡面竟然也夾了很多炒股老手,有些人炒股十年八年居然還是熱衷於研究這種滿倉抄底的問題,這就讓人非常無奈。難道你們十年或者八年的經驗裡,真的做對過這種事情嗎?

依照個人近十年來的經驗看,底部從來都不是一個點位,或者有精確的時間可以提前知道。它更多的情況下,大概就是一個區域,或者說是一個區間。

一,2018年的底部

給新股民補充一點知識,也帶著老股民回顧一下,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全年下跌——2018年熊市。

抄底和買在底部區域

如果我們只能看到2440這個位置然後反彈到2600附近,我們誰能100%確認這裡就是最低點?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記得,當時我還在跟我的一個朋友聊天,我說“大盤這個位置性價比很高了,你可以嘗試性建倉買入了,如果後續突破2700大概就問題不大了”。

發現沒有,我沒有說2440就是最低點,然後讓朋友去滿倉抄底。為什麼呢?

因為從投資策略來講,我們所有人都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叫剛性策略,也就是我滿倉賭2440是底部去全倉買入券商股或者其它任何一隻股票;

第二個叫柔性策略,也就是我覺得風險偏小機會偏大,我半倉以內的先去進場,然後市場繼續往上我在擴大持倉。

哪一種方法更好呢?

二、2440之後

抄底和買在底部區域

從結果上來看,選擇剛性策略的利潤必然是更高的,因為在2600滿倉顯然是一個最優的方案。對比2600半倉和突破2700加倉來看,很顯然前者賺的更多。

好像,我們講到這裡就可以了,因為只要我們可以確認最低點在哪兒,那麼永遠都是滿倉買入收益最高。

但是,實際市場情況會如此每一次都這麼順利嗎?

三、2646之後

抄底和買在底部區域

比如說,我們今天收盤後所看到的盤面結構。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擺在你們面前,你們覺得2646是這一波的最低點,並且未來一個月內一定突破3070位置嗎?

我們還是回到剛性策略和柔性策略的思路上來。

第一種,採取剛性策略。直接在此位置滿倉,只要大盤未來不突破2646,我就一直持有,除非跌穿2646我就全部賣出離場。

如果在此位置滿倉,並且跌破2646位置不離場的,這叫沒有策略,這叫死扛。

第二種,採取柔性策略,在我說的這個底部區域,儘量持有5G股票操作,以半倉為參考。

總結

今天是週五了,我覺得週三的文章就是我希望大家近期可以參考的主要邏輯。所以,我就直接把週三的圖表和理解,以及個人對於2700點附近如何去交易直接搬過來了。

抄底和買在底部區域

週三的原話是“如果我們看估值的話,很明顯這裡就是底部區域。(我很難保證這裡是最低點)

估值這是一個理性的歷史跟蹤,當然這也是所謂的價值所在。

對於,長線投資而言,這個位置附近覺得是找機會的時候,不是割肉的位置。

當然,找機會不等於滿倉,長線價值不等於追高一隻天上的個股。

在這個動盪的過程中,底部不是一個點位2700或者2600。我估計是一個區域,這個區域距離2700應該是特別接近的。”

對於我們主要關注的行業板塊以及操作方法,我也說的非常明確了。

第一,倉位儘量控制在50%上下,有能力就大跌後做T:

第二、持股儘量控制在1-2只股票上,而且儘量挑選新基建5G這種政策上有支撐的行業:

第三,少做短線和概念股,不要輕易追高去頻繁割肉,不然本金越來越少,未來即使牛市來了,也跟你無關。

最後,說一下很多人喜歡追高被套後問我如何處理。我就單獨挑一個來回答一下吧。

抄底和買在底部區域

問題“老師,宇環數控我被套15%,應該如何處理?”

坦白來講,我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原因有以下三個:

第一,該股8個億流通市值,很明顯是袖珍盤,大概率被莊家控制,所以走勢怪異:

第二,兩個漲停後,直接追進去,大概率是覺得可能繼續漲停,結果直接低開被套15個點。直接賣吧,擔心漲;拿著吧,擔心跌;

第三,除非我能把股價拉昇上去,不然的話,我也不能再實質性上幫助你。

所以,我能給的建議是什麼呢?我不能讓你割肉,必須讓你拿著,為什麼呢?因為讓你割肉如果後面漲了,你一定會把虧損責任推到我身上。如果讓你割肉,後面果然下跌了,你也不會因為少虧錢而獲得什麼。

那麼,為什麼我前面講的農業(北大荒,蘇墾農發,輝隆股份,大北農,揚農化工)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們我買了蘇墾農發呢?半導體那一批,我可以明確告訴你我買了北方華創或者中國長城呢?又或者近期的5G政策裡歌華有線和長飛光纖這批,我也可以明確告訴你買點、倉位、錯了如何指數,對了如何做T和止盈?

因為,我的選股+交易,這是一個完整的策略。我只是日復一日的通過政策選擇行業,通過基本面選擇長線,通過漲停情緒選擇短線,通過均線或者中樞選擇買點。

然後,首次建倉1-2成,對了就做T為主,始終持有底倉。所以到現在為止你們很多人發現,我蘇墾農發和北方華創還是一成倉,歌華有線我也沒必要買三成倉。你們覺得滿倉賺錢快,我的十年經驗告訴我6-8成倉最舒服,滿倉就等於無法動彈。

宇環數控既不符合我的選股邏輯,也不符合我的交易邏輯,所以我能幫你的地方就比較有限。我因為不是很熟悉這類股票,所以我說讓你賣,也許後面連續漲停了,我說讓你拿著,也許它就真的漲不動。

最後,你們會發現,賺錢的人,其實一直在做自己熟悉的交易方式。我們把這種熟悉的東西,叫做交易模式。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