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上完美團,美團不讓上餓了麼有什麼解決辦法呢?

可信任


潛規則方法:找餓了麼業務員,可以選擇換個類似門頭,隔壁地址。(小知識點:餓了麼業務員可以讓美團的人推薦給你)。

上線了,也必須跟美團平臺的業務員關係打好一點,業務員也是因為有上級業績和指標考核才逼迫商家。他們只是執行層面的人,多交流多溝通,如果實在交流不了的,就以不得罪為主,伸手不打笑臉人。或者人情不行,小錢可以。總之,一切以和氣生財為原則。

最後,如果真鬧翻臉了,別指望換業務員可以解決問題,只能硬氣到底,例如問他抗不抗揍。當然,非最後時刻,不建議採用,採用了就必須達到效果,不然就準備換區域開店吧。



未一食記


作為一個過來人為您解答一下,美團業務員在與你簽訂合同的時候有明確的一條,簽約獨家的話抽取訂單金額的百分之八,簽訂多家的話是抽取金額的百分之十(具體的需要看合同吧)

這個其實屬於霸王條款吧,其實不用太在意,我當時也籤的百分之八。美團上線後你可以直接上餓了嗎,過段時間美團業務員肯定會打電話叫你把餓了嗎下線,餓了嗎一開始剛上的時候訂單量肯定不會太多,你可以選擇下線四五天時間,然後再繼續上,如果美團業務員再打你電話你再下線一下,間隔兩三天就行,這時上線後就別再下線了,如果美團業務員還打你電話態度可以強硬點了,你直接跟美團業務員說不行我就把美團下了,專職做餓了嗎,他以後基本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畢竟他也需要業務量。

外賣平臺上一定要保證質量,如果有差評及時跟買家溝通,這將決定你後期生意的好壞,細心一點,你的生意不會差!



建築工程微分享


關注南城騎士,帶你瞭解外賣行業的各種資訊和內幕。

一般來說,美團雖然會讓商家做選擇,但這種選擇並非是強制性的,所以提主想要做兩個平臺也是可以的。只不過,美團針對這種情況也是有所應對的:獨家抽成低一些,多平臺抽成高一些。

因此,提主如果考慮多平臺開店的話,那麼就要跟美團的業務經歷協商了。只要提主能夠接受高抽成的話,態度再強硬一點,那麼美團這邊基本上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南城騎士


美團就是"萬惡"的資本家,這一點都不為過,應該是恰當的、當之無愧的冠名。

資本家榨取的是剩餘價值,但是也是在適當的範圍之內。無可非議,市場經濟的運行就是這樣子的。但是,過了,過分了,就是萬惡的資本家。我也是餐飲工作者,我知道餐飲的利潤就是最多百分之五十到六十,這是毛利,還要除去房租水電費人員工資等等一系列費用。純利潤就是百分之二十。美團外賣的費用如果加上百分之二十二(現在基本上都是)商家基本上就是沒錢賺,學雷鋒。或者賺最多百分之五,說心裡話,就是萬惡的資本家都沒有這樣的,心之黑可見一斑。從一方面來講是榨取了商家的利潤,讓商家苦不堪言。但是也是榨取了廣大消費者和員工的血汗錢。大家可以想見,本來賣十塊錢的東西,因為商家被美團逼得沒辦法,就必須提高菜品的價格,上調三到五塊錢。誰買單?是不是消費者。買外賣的都是什麼人,絕大多數還是咱們小老百姓,一個月收入就是幾千塊錢。員工本來老闆可以多發一些福利獎金。現在老闆都入不敷出來,在美團的壓榨下苦苦掙扎,哪裡有錢給員工發呢!

我是一直堅決不上美團外賣的,雖然他們經常找我,但是我知道這是砸自己的鍋的事情。為什麼要讓我的顧客買超出本來價格的菜品?為什麼我要給你美團助紂為虐,成為你的幫兇?上美團就是害人害己。

市場本來就應該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可是,美團因為自己已經一家做大,形成規模化了,就刻意打壓排斥異己。你上美團就不能上餓了麼等其它品牌,為什麼?憑什麼?這是不是不正當競爭!為什麼沒有人管?國家應該出手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管制制約外賣價格,還市場一個明淨的天空。

現在疫情期間,所有的餐飲都是外賣平臺,餐飲企業只能外賣,因為美團這個高榨取的原因,大家為了生存,只能一個勁打價格戰,現在的外賣平臺就是一個瘋狂的戰場,沒辦法,賠本也要生存。唉!希望國家有關部門管一管這個事。


蘭州王校長


這個非常簡單,找餓了麼業務經理聊聊,他會告訴你怎麼辦。目前餓了麼勢頭很猛,阿里巴巴,支付寶,淘寶,天貓,各大銀行app都可用餓了麼點餐,強勢灌輸流量。只靠一個美團,會讓你感覺到很被動,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希望對你有考慮的幫助。


鄭州外賣中哥


這就是美團的風格 沒有商家誰知道美團


年少峰狂6666


加一個店招,換一個店名就可以了。


詩恩神


我目前也是這種情況,所以我決定不屌美團了,讓他隨便玩


餐飲創業者瘋子


退出美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