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在蘇聯的寒冬中凍死幾萬人,他們為什麼不燃燒樹木取暖?

西米168008538


蘇聯戰場上,德軍勢如破竹的攻勢被一場早到的大雪給遏制住了,德軍的士兵凍死的人數不斷地增加。即便如此,借他們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燃燒樹木取暖,那可是會出人命的事情。

早在德國將帥制定“巴巴羅薩”計劃的時候,考慮到拿破崙在俄國遭遇的嚴寒天氣,希特勒希望德軍能夠在冬天來臨之前攻下蘇聯,於是德軍的戰前準備都是按照冬天前攻下蘇聯而準備,他們沒有趕製過冬的棉衣。如果按照德軍前期的攻勢,他們確實能夠在冬天來臨前拿下莫斯科,可惜1941年俄羅斯的初雪來得太早了,一下子打亂了德軍的計劃,包括後勤計劃。

德軍戰前會議的時候,希特勒明確指出,德軍在冬天來臨前,至少要打到伏爾加河,這樣才能確保戰爭開始後,柏林與西里西亞工業區免遭蘇聯報復性的轟炸,而後備軍總司令弗羅姆立刻報告了後勤補給的難度。弗羅姆告訴希特勒,德軍按照希特勒的計劃實行攻擊的話,這段攻擊區域無法靠鐵路進行補給,只能靠汽車,而德國國內的燃料儲備嚴重不足,汽油儲備只有3個月,柴油儲備只有1個月,提供給機械部隊後,留給後勤部隊的燃料少之又少。

弗羅姆早早提醒過希特勒,但是希特勒被前期的勝利衝了昏頭,他對於在冬天前攻下蘇聯抱有絕對的信心。1941年10月6日,俄羅斯的初雪來臨,此時德軍正在對蘇聯進攻總攻擊,這場初雪比往年要早,如果不是初雪提前的話,蘇聯的莫斯科城真的可能會被德軍攻下,僅僅只是差了二十天的時間而已。

初雪到來後,俄羅斯的溫度降低到了零下,身穿夏裝的德國士兵在嚴寒中凍得發抖,但是他們只能寄希望於後勤送上棉衣,他們根本不敢生火取暖,這件事情關乎到性命。德軍向莫斯科推進時,斯大林實行了“空室清野”政策,他要求莫斯科城區域內的大批民眾轉移到後方,轉移的時候必須帶走一切物資並燒掉房屋。絕大部分的民眾轉移的時燒了自己的房屋,只有個別民眾捨不得燒房子,但是屋內物品全部被帶走,包括柴火在內。

德軍如果要生火取暖,只能是砍伐莫斯科城外已經被蘇聯砍得所剩無幾的樹木後,燃燒樹木來取暖,可是這個方法當時真沒人敢用。俄羅斯大雪來臨後,緊接著雨季也來了,要想讓潮溼的樹木燃燒起來,唯有淋上汽油或者柴油,德國之所以能夠快速在蘇聯土地上推進,完全是靠機械部隊的力量,汽油和柴油是機械部隊的“血液”,如果拿來生火的話,他們會被希特勒槍斃掉。

當大雪來臨後,希特勒雖然知道前線的士兵在面臨著嚴寒的傷害,但是他沒有要求前線部隊停止進攻的意思,他在不斷地催促前線部隊向莫斯科城發動攻擊。嚴寒之下,汽油和柴油被凍得黏稠起來,如果用來燃燒樹木取暖的話,需要用的量會比平時要多,這肯定會造成機械部隊缺乏燃料而戰鬥力削減,那麼德軍戰敗的可能性幾乎高達100%。希特勒戰後要是知道德軍軍官讓士兵用汽油和柴油來燃燒樹木取暖,那他會送這些軍官上軍事法庭,等待這些軍官的命運只能是槍斃。

即便希特勒放棄進攻計劃,允許前線德軍能夠原地休整,那麼德軍軍官也不敢讓士兵燃燒樹木取暖,因為這會召來蘇聯飛機的瘋狂轟炸。莫斯科戰役中,朱可夫元帥手下一共有677架飛機,他們僅僅在初雪到來的十月份就出動了2.6萬次。如果德軍以汽油和柴油來燃燒樹木取暖,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光源和濃煙會暴露德軍的駐紮地,蘇軍的轟炸機會藉此對德軍的指揮系統進行空中打擊,沒有軍官會拿自己的命開玩笑,而且指揮系統被摧毀,德軍可能不戰自潰,幾十萬人會被蘇聯殲滅掉。

雨雪交加之下,只有用汽油和柴油才能讓樹木燃燒起來,可是這樣機械部隊的戰鬥力會削弱,如果因此而戰敗的話,希特勒真的會把同意士兵這樣乾的所有軍官槍斃掉,即便希特勒不槍斃他們,他們也難逃追蹤煙火而來的蘇軍戰機的轟炸。橫豎這件事情都關係到自己的生命,沒人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世界近代史觀察員


其實德國兵也沒少燒,很多東西其實都是錯覺。

很多時候,人們對德國兵凍死會有疑問,為何不搶俄國人的棉衣。但是忽略一個問題,有棉衣就凍不死麼?珠穆朗瑪峰上面那些死人估計得跳出來打死你,誰告訴你有棉衣就凍不死了?

德國人有棉衣,棉衣數量其實並不少,有一些蘇軍士兵還從德軍死屍上扒衣服穿呢。至於燒不燒樹,這個其實沒什麼糾結的,凍死的都是不能燒樹的,或者沒樹燒的,就這麼簡單,但凡可以燒,都凍不死。

燒樹這種事,德國人其實沒少幹,德國兵取暖做飯都是燒木頭的,莫斯科戰役的時候,汽油都被他們燒了取暖了,就別說樹了。燒樹,一個前提條件,不打仗,遠離敵方重兵集團。離近了,燒樹,這不找死呢麼。敵方觀察哨,正愁找不到目標呢,你倒好,一把火點了,還是有煙的那種,喀秋莎一輪齊射,全報銷。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人一般是怎麼凍死的?

老家那邊,邊防哨卡,士兵戶外站崗,冬天的時候,有個亭子,可以進去暖和一下,但是不允許待時間長,老班長講的原因是,裡面暖和,可能會睡著,睡著了容易凍傷。

▲注意著兩個人的姿勢和表情

很多時候,人凍死,並不是你走著走著,突然一翻白眼就凍死了,這十有八九是中槍了或者猝死。自己要是知道自己一會兒會凍死,就有補救措施了,但是很遺憾,這都是不經意間就凍死的。別問我為啥,我見過凍死的,打個盹,休息一下,沒準就凍死了,你就別說燒樹了,燒啥都沒用。

其實沒那麼多客觀條件,現在凍死的,都是意外,意外,當時,也一樣,你凍死了,為啥別人沒凍死?還不是發生意外了。


軍武文齋


燒木頭,穿皮衣棉衣,吃足夠熱量的食物,德國人大多數都做了。然而,如果你以為僅靠這些措施就能輕鬆抵抗零下40度的嚴寒,那也太小看大自然了。


真正穩妥的禦寒措施,是要在保溫的密閉室內,有著足夠的吃穿和燃料,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然而,蘇聯和德國兩軍卻是在打仗,打仗是不可能躲在屋裡的,必然時刻蹲在野外工事內。在野外燒木頭,即使燒得再多也難以做到室內的取暖效果,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此外,不斷地炮火和戰鬥,也會時不時破壞掉雙方的禦寒措施,包括房屋和火堆,以及各種補給品。所以,戰爭期間很難確保給士兵提供十足的防寒條件。


所以說,除非兩軍在寒冬時候不打仗,全都躲在屋裡,只要打仗必然會面臨凍死凍傷的危險。



不僅僅是人員,雙方的武器裝備也要忍受極度嚴寒的考驗。包括裝甲車、火炮、彈藥等,都可能在低溫下失靈,需要士兵親自冒著寒冷去修理和搬運,這就進一步增加了凍死凍傷的風險。


可見,德軍在一個寒冬季節裡僅僅凍死幾萬人,其實算是少的了。(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就這事?一句話的事,老毛子那地真叫地大物博,就那森林多的跟那螞蟻窩似的密密麻麻,瞅著都滲人。那麼德國人為嘛不會燒樹木呢?老梁一本正經的說道,這事因為老毛子用德文和俄文雙文字擱森林邊上寫著警示語——擅自伐木烤火者,抓一個罰五千。

而德國佬這邊向來以嚴謹著稱,所以呢……

“啪!”估計俺剛說道這裡,小夥伴那大耳瓜子就撩俺大臉蛋上了,後槽牙都能給整飛了:“整個一胡說八道,喝多了是咋的?鬧幾呢?”

不是,這題主問的就有問題,啥不燒樹木取暖?那也得有才成啊!順嘴就逗大傢伙一樂呵,畢竟他開玩笑在先不是。

好了,咱還是嚴肅點。啊!嗯!就這問題咱先把背景簡單的交代一下,然後再來說這事。

背景

想當年,小個子希特勒,扛著槍拉著炮,和歐洲這幫子老鄰居玩閃電戰,一傢伙下去把這幫子老鄰居給整懵圈了,雞飛狗跳的這就把歐洲這塊給踩在了自己個腳底板底下。

那麼這個時候,小個子希特勒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渡過英吉利海峽把那蹦著跳著想要和他死磕的大胖子丘吉爾掐死在搖籃裡,另一個就是轉過頭來奔著西伯利亞的方向和大鬍子斯大林帶著的老毛子死磕。

就這選擇題二選一?所以人都認為希特勒這小子一準往大英帝國那破島子上摸,畢竟希特勒和丘吉爾擱著一條海峽吼了老半天了,飛機大炮都架起來天天的相互丟炸彈不是,而且那法國佬的逃兵還都在那破島子上虎視眈眈的,隨時準備登陸和希特勒死磕。

但出人意料的是希特勒玩了一出障眼法,抽調兵力這就和斯大林槓上了。

這就是有名的巴巴羅薩計劃,當時整這計劃的時候,希特勒想的挺美,用最多十個星期就想把老毛子幹趴下。

可他那幫手意大利就不給力,被人家欺負了,希特勒想著自己的朋友被欺負了,這就要幫著朋友找回面子,回頭在收拾斯大林。

好傢伙幫忙幫完了,希特勒瞅著烏克蘭這地不錯,不管別人咋勸阻,丟下主要目標莫斯科,直接去懟烏克蘭。

話說這烏克蘭這地的老毛子也不給力,攤上一個無能的元帥一傢伙就被希特勒掀翻了。

說道這裡,瞭解歷史的人就說了:“要不是因為這兩件事耽誤時間,讓希特勒碰上了西伯利亞那吹來的寒流,斯大林和希特勒掰手腕子指不定啥結果呢?”

您這說的也是個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希特勒這小子好好利用烏克蘭這地的人力資源,他也不會輸的那麼慘。希特勒這小子打心眼瞧不上斯拉夫人,認為斯拉夫人是天生的奴隸,只配被踩到腳底下,舔腳指頭。

而那個時候,烏克蘭這地的人那是把德國人當成瞭解放者來歡迎的,但希特勒的態度直接就讓烏克蘭人認識到,自己個就那最傻的傻蛋。

後來反抗希特勒的那叫個此起彼伏,弄的希特勒那叫個焦頭爛額的,就差整根大繩子把自己個吊起來了。

這後來呢?希特勒為了實現他那十個星期幹掉老毛子的計劃,這就不管後邊已經制作完成了一百多萬件的禦寒大衣,提著大兵這就玩命的懟。

後勤的事

這一傢伙希特勒算是撞上了鐵板,這年的冬天那叫個罕見的冷啊,冷風透著骨頭縫裡往裡吹。

德國大頭兵的後勤那叫個悽慘,啥也運不上來。

為嘛用不上來呢?老毛子他那嘎達根本就沒有啥公路,全是土渣滓路,那雪水和著土變成的泥,把他那搞運輸的汽車都陷進去了。

咋說汽車被陷進去了,以為這就陷進去一軲轆,可到了老毛子這地,一陷進去這就陷進去半輛車,你說這車咋撈?

更加要命的事,這車一停,您別管是水箱還是油箱,就那天氣,咔咔的給你凍上了,走啥走,老老實實的待著去吧。

這一傢伙下來,德國佬的一線部隊啥都缺,帽子鞋襪軍大衣,子彈炮彈外加航空彈。

就那麼點運力你用了子彈炮彈,就運不了帽子鞋襪軍大衣,你運了帽子鞋襪軍大衣,就用不了子彈炮彈。

禦寒

所以這就有了題主的問題。因為那會德國佬把那身上穿的單衣往夾層裡塞破報紙爛草根子,這玩意麵對西伯利亞歷史上最殘酷的寒流,根本就不頂事。

那為嘛德國佬不把森林裡的木頭砍下來燒火取暖呢?前頭咱不是說了嗎,你的有這物件才成啊!

老毛子的地界森林是多,但希特勒前頭不是去搞烏克蘭去了嗎?

斯大林就利用這點時間,玩了個堅壁清野,城市外邊啥也沒有留,能搬走的一股腦全給你搬走,連棵草都不給你留。就題主說的森林,早砍的成了禿子,你找根木頭試試?拉倒吧,就這難度比找根草都難。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近的木頭沒有,咱擱遠一點去取,去砍總成吧!”

成!這想法不錯,俺就問一下,您把這木頭咋往回拉,汽油都沒有德國佬那坦克都趴窩了,汽車都擱公路上歇菜的呢?還拉木頭?這不是瞎想嗎?

行!有人就又說了:“人過去不就得了嗎?”

人過去?您這戰場在那?森林邊上?這不胡咧咧嗎?人跑去砍木頭取暖,戰場不要了,分分鐘鍾就讓斯大林待住機會,攆著屁股後頭玩命的抽你,你信不信!

所以,木頭能燒嗎?能!但這東西壓根就沒有!你也燒不成不是!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史


蘇德戰場是二戰的轉折點,都說德國輸在了寒冬之中,蘇聯的冬天打贏了德軍,把德軍幾乎凍死了,當然德軍輸了,天氣是個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明知道寒冷,德軍為什麼沒有禦寒的衣物,甚至燃燒樹木取火呢?

有個笑話說德軍為什麼不燃燒樹木取火,因為蘇聯境內的樹木都掛有牌子,上面寫道“砍伐樹木,罰款三千”,嚴謹的德軍怕罰款,所以沒有砍伐樹木取暖了,當然這只是個笑話,死腦筋才不會砍伐樹木呢,這麼冷什麼取暖的方法都用上,砍樹那是小意思。雖說蘇軍採取堅壁清野的戰術,有價值的東西全部搬走,不留一根毛給德軍,當然樹木也是資源啊,只是蘇聯的樹木太多了,砍不完呢,不可能蘇軍所有士兵都去砍樹,目的就是為了不讓德軍烤火取暖吧,這也不現實嘛,所以德軍入侵蘇聯,樹木還是有的,還是可以砍來取暖,之所以不那麼做,實在有苦衷啊!剛砍下的樹還是生的,不能一下子用來烤火,但是火旺生樹還是能燒起來的,問題是哪來的旺火啊,德軍可以用旺火,唯一的辦法那就是用坦克的汽油來燒樹木,肯定火夠旺,樹木絕對燒得起來,問題是用汽油來燒柴,是不是太浪費,太大材小用了吧,汽油都用來烤火取暖,那坦克怎麼用啊,還怎麼打仗呢,德軍那麼牛不就是閃電戰的坦克洪流那,汽油都拿來烤火了,坦克不就成了廢鐵,還怎麼打仗呢,乾脆回家算了,所以砍樹燃燒取暖不是不可以,只是要用到汽油,那就是飲鴆止渴,得不償失啊,因此就不用砍樹取暖了,只能依靠衣物來取暖了。



希特勒煩了一個戰略錯誤,他以為先拿下烏克蘭,再打莫斯科時間來得及,沒想到拿下烏克蘭後,時間就到了1941年的九月份了,蘇聯的冬天就快要來了,德軍是充分考慮到蘇聯的寒冬的,也作出充分準備,禦寒衣物,手套,皮靴,帽子都已經在後方做好了,就等著運去蘇聯。問題就在這裡了,衣物太多,就是運不出去,怪就怪蘇聯的道路設施太爛了,德軍沒有注意到這個情況。蘇聯的公路設施太落後了,路上基本是土路,公路沒有幾條,一下雨,土路變成泥潭,卡車開過去就陷進去了,九頭牛都拉不出來,路太難走了,導致後方囤積的衣物就是運不了多少出去,路實在太難走了。公路不行,鐵路宗行吧,蘇軍早想到了,鐵路早破壞了,一根鐵軌都收走,不給你留著,那真是悲催啊,所以蘇聯的道路設施實在太爛,讓德軍的衣物遲遲運不上去,到了冬天,零下三四十度,實在太冷了,德軍就這樣凍死了幾萬人,坦克的汽油也被凍住了,開不動,成了廢鐵。而冬天給了蘇聯調兵遣將的時間,蘇軍調集兵力,反力一擊,打的德軍節節慘敗,最終輸了,雖說後來的衣物終於運上去了,但一切都於事無補了,德軍的士氣已經崩潰了,戰場的態勢都反轉過來了,一切都晚了!



德軍在蘇聯的寒冬中輸了,雖說天氣幫了忙,那為什麼蘇軍就能頂得住寒冷,德軍就不行了呢,雖說體質有點差距,但不是根因,關鍵在於人對惡劣的情況缺乏最關鍵的判斷,沒有做好最充分的準備,都說做事要有最壞的打算,戰爭也是先謀敗後謀算,德軍輸在面對惡劣的天氣情況沒有做出最充分的準備,想到前面,沒想到後面,面對蘇聯最冷的寒冬,什麼最壞的情況都要考慮到,災難來臨時才能不會犯必要的錯誤,你不敬畏大自然,最後只有苦果自己吞!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我們在冬季收聽天氣預報的時候,都忘不了氣象預報員那句耳熟能詳的話:“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冷空氣集團”。

都說蘇聯有三狠:斯大林的暴脾氣、布哈林的腳氣和西伯利亞的冷空氣。隨便哪一樣都叫人受不了。


蘇聯到底有多冷,沒去過的人當然無法想象,但可以告訴你一個抽象的數據:德國人在啟動巴巴羅薩計劃向蘇聯進攻抵達烏克蘭的時候,曾經遇到過零下71度的極端低溫,而中國北部城市哈爾濱冬天的最低氣溫才零下三十度左右。

如果不是該死的天氣,燃油問題就不會對德軍那麼重要,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就會運行自如,就不會到處拋錨。

更要命的是,蘇聯的鬼天氣把德軍士兵直接凍趴下,死於寒冷的德軍士兵數以萬計。因為嚴寒而失去戰鬥力的士兵更是多達幾十萬。

德軍一個統帥就把德國在蘇聯的失利歸咎於天氣,他說,我們在蘇聯栽跟頭不是德軍無能,而是冷空氣太厲害了。

希特勒在進攻蘇聯的時候不會不知道寒冷,在前線的德軍士兵也不是傻子,難道他們沒有棉衣可以禦寒嗎?原始人都知道鑽木取火,他們為什麼不燒火禦寒呢?

遇到嚴寒的時候,凍得全身發抖,冷徹心扉,手腳凍僵,臉都凍壞。而蘇聯地大物博,森林一望無際、樹木隨處可見,德軍完全可以就地取材燒火取暖,為什麼還是凍死那麼多人呢?

在二戰初期,蘇軍雖然打不過德國人,但他們躲得過。

斯大林指揮戰鬥不行,但作戰決心是有的。每當德軍將要進攻到哪裡的時候,斯大林就下令把吃的、用的和戰備物資全都帶走,不能帶走的一把火燒掉,連一根木柴都沒有給德國人留下。心說,老子非讓你們凍死不可,德國人別想在蘇聯的土地上獲得一點補充。


有人說了,斯大林沒有給德國人留下木柴,但還有那麼多森林,斯大林帶不走也燒不掉吧?

不錯,累死斯大林,那些森林也帶不走,更不能燒。

德國士兵凍得要死要活的時候也去砍伐樹木,可是那些樹木都是溼的,燃點太高,想盡辦法就是點不著,把德國兵急得抓耳撓腮。

沒有足夠的引火,剛砍伐下的帶著冰雪的樹木根本就不會燃燒。不怪天、不怪地、只怪蘇聯人太狠心,連根乾柴都沒有留下,都說乾柴烈火,沒有乾柴何來烈火?

看到這裡,聰明的讀者就會想起一個妙招,我有辦法,用汽油,再難燃燒的木頭經不住汽油的高溫。德國兵為什麼不用汽油呢?


我們想到的,很多德軍士兵也不會沒想到。

可是燃油是機械化部隊的血液,而裝甲集群是德軍戰爭的靈魂,那些運兵車更是德軍通向戰場的動脈。

坦克和裝甲車的油箱巴掌大的地方,就裝那麼點燃油。一旦用來點燃木頭,往哪裡加油補充?車沒有了燃油不就成了一段廢鐵嗎?

既然不能燒火取暖,禦寒的房屋都被蘇聯人燒掉,不行軍的時候,就只能待在帳篷裡,靠著身上的衣服抵抗寒流了。

但是,德國軍隊是來打仗的,不是來旅遊的。為了避寒,士兵們可以躲進帳篷裡。但是蘇軍反攻的時候,難道士兵們要躲在帳篷裡還擊嗎?

更糟糕的是,德軍在最需要衣服的時候,沒有棉衣穿。

蘇德戰爭是夏天打響的,當時德軍沒有穿冬衣,等到了冬天,棉衣又運不過來。

為什麼呢,和德國、英國這些工業化發達國家相比,蘇聯是歐落後的國家。鐵路毀掉了不說了,公路網也不發達,再加上被蘇聯人破壞一部分,後勤供應跟不上。嚴寒來臨的時候,運送棉衣的車隊才斷斷續續抵達前線,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德國軍人不能及時領到棉衣。

而且到後來氣溫達到零下幾十度的時候,油箱裡的汽油也凝固了,運輸車輛都趴下了,棉衣就更沒有指望了,嚴寒面前,那些德國士兵沒有別的選擇,也只有凍死、凍傷了。


小約翰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其實,我想德國人肯定會想到這一點的。那麼面對擁有廣袤的原始森林的蘇聯。這些德國士兵為何不砍伐森林生火取暖呢?

而1941年秋天的莫斯科卻迎來了長達六個月的漫長秋雨季節,蘇聯本身的交通系統就比較落後,在漫長的雨季,交通變得泥濘不堪。

這樣的惡劣的戰場環境嚴重滯緩了德軍進攻的速度和後勤的補給,而隨著冬季的到來。準備不夠充分的德國士兵已經來了另外一個難題:如何抵禦寒冷的冬季和低溫?

由於後勤補給的困難和最初考慮欠周全,許多德國士兵身上依然穿著較為單薄的軍裝。

且不說砍伐森林生活,取暖的難度有多大,但是生火取暖只能夠解決停戰時期一時的問題,並不能夠解決戰場上的問題。

總不能讓前線的德國士兵一邊打仗一邊燃起熊熊的大火吧。


也就是說,通過伐木生火取暖根本無法解決德國士兵過冬物資匱乏的根本問題。巴巴羅薩計劃的推遲、莫斯科城外惡劣的自然天氣,納粹德國高層對莫斯科的輕視以及蘇聯紅軍的拼死抵抗,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導致了莫斯科保衛戰中納粹德國失敗的結局。

巴巴羅薩計劃之所以被推遲一個多月全是因為納粹德國的盟友墨索里尼統治下的意大利在南部戰場遭遇挫折。因此希特勒不得不臨時去幫助意大利而耽誤了進攻蘇聯的時間和計劃。

德國人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穿著單薄的軍裝怎麼肯能打得贏全副武裝的蘇聯紅軍呢?這可能也是天意,1941年的冬天還特別的冷,邪惡永遠不可能戰勝正義吧!


江水趣談


蘇德戰爭是二戰歐洲戰場上規模最大,戰況最激烈的戰爭。在莫斯科城保衛戰中,蘇聯紅軍和莫斯科人民經過艱苦奮戰最終打贏了德軍。

在那次戰役中,德軍不但損失慘重,還凍死幾萬人。那麼,問題來了,德軍在蘇聯的寒冬中凍死幾萬人,他們為什麼不燃燒樹木取暖?下面有書君給家分析分析:

1.天氣惡劣

在攻打莫斯科之前,德軍集結了500多萬兵力,計劃兵分三路,北方集團軍攻打聖彼得堡,南方集團軍攻打烏克蘭,中路軍團攻打莫斯科。

當初,希特勒因為堅信自己的閃電戰術,誇下海口 說三個月就能攻下蘇聯,所以士兵們也就沒帶冬季裝備,最厚的衣服,也只不過是些秋裝。

而莫斯科的冬天溫度平均在零下30多度左右,士兵們穿的又少,伸手拿槍恐怕都很費勁,更別說砍樹了。

2.沒有工具

在那個年代人們打仗,為了輕裝上陣,士兵身上通常只有一些簡單的乾糧,一杆槍,誰還能隨誰帶著一把斧頭?沒有伐木工具,又如何砍樹燒火?

再加上這場戰爭先是經過了蘇聯長達六個月的雨季,然後進入寒冬。由於雨季的澆灌草木變得溼潤,即便砍下來想要點火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3.注意隱蔽性

陸戰講究隱蔽性,在冰天雪地裡生火很容易暴露自己,這是戰鬥常識。《兄弟連》中在巴斯通戰役中,極寒的環境下有戰士忍不住生了火,沒過幾分鐘就被炮彈打中了。

4.兵力不足

這次戰爭,蘇聯採取了當年對抗拿破崙法軍的方法——堅璧清野,將一切能帶走的物資都帶走了,帶不走的就焚燒,德軍在蘇聯腹地,要人無人,要糧無糧,要物資無物資,即便有樹可砍,經過這麼長的戰爭,德軍的物資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

這種情況下德軍想要物資,就只能從本土運輸,但在蘇聯零下三十多度的寒冷天氣,交通又不便利的情況下,汽車運輸不但慢還可能別蘇聯部隊繳獲或者襲擊。

所以,德軍因為物資緊缺,長時間的飢餓和戰爭導致傷亡慘重,為了戰爭,他們要保存實力,沒有多餘的兵力去砍樹。

綜上所述,有書君覺得,德軍之所以在蘇聯的寒冬中凍死幾萬人,都不燃燒樹木取暖,一個是因為環境不允許;另一個,即便是砍了樹,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德軍在蘇聯的寒冬中凍死幾萬人,他們為什麼不燃燒樹木取暖?我是以史鑑今朝我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1941年6月22日德國對蘇聯發動了以“巴巴羅薩”為代號的侵略戰爭,戰爭初期德軍一路高歌猛進、連戰連捷但到莫斯科城下的時候德軍的進攻鋒芒就被制止住了。也就在這時莫斯科又下起了大雪氣溫驟降,以至於德軍光凍死的就有無以數計的人。至於此時的德軍為什麼不砍伐樹木來取暖我感覺有以下原因。

由於是在戰時德軍沒有那麼多的人和時間為幾十萬人專門砍伐樹木來取暖,因為每一名士兵都是不可多得的資源。而且就算是有了樹木也不一定能點的著,因為當時的風很大稍微有那麼一點火都會被吹滅,雖然當時有汽油但也不可能讓你多用,因為坦克、汽車、裝甲車都要用這些油,而且就算你能點著火取暖冒出那麼大的煙也很容易成為蘇軍炮兵的打擊目標。與其砍了不能燒還不如不砍,所以這也就能說明德軍為什麼不砍伐樹木取暖。

造成這樣的後果其實是希特勒準備不足,他原本是想通過閃電戰在幾個月內打敗蘇聯,但他卻輕視了蘇聯軍民的抵抗意志,而且蘇聯國內的一些泥泥道路也極大的遲滯了他機械化部隊進攻的速度。






以史鑑今朝


就事論史,孤妄揣測。圍困莫斯科的德軍是集團大軍,人數太多,零下三十度的極端天氣環境肯定會考慮取暖問題,而且能燒的東西肯定會拿來燒,更不要說伐木燒樹,問題是數十萬大軍在蘇軍焦土政策下,根本沒有房子可住,沒有糧食和乾淨水源,也不會有能燒火取暖的東西了,德軍雖然越冬物資奇缺,但說幾萬人完全是凍死的我看也未必,多數是嚴寒導致很多人生病得不到及時醫治而亡的。非戰鬥性減員在如此惡劣環境,蘇德雙方肯定都遇到了,只是德軍被誇大和魔化了。嚴寒主要是使得飛機坦克甚至汽車都無法用了,軍隊完全喪失大規模機動作戰優勢了,德軍如有神助的閃電戰無法達成,加上蘇軍在絕不後退半步的強大意志抵抗下,頑強反攻而失敗的……作戰中取暖問題,德軍不可能派大量人員去伐木劈柴吧,就算可以,那將大量樹木分配到每個人頭,運輸好解決嗎?無論白天黑夜燒火取暖都會暴露目標,不怕轟炸嗎? 所以說運氣好可以伐木取暖,多數沒法做到那就等著挨凍吧……畢竟德軍是來打仗的,不是進森林打獵,想生火就生火,也想得太美了吧……這樣解釋也許合情合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