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節如何祭掃?預約、限量、分時、錯峰祭掃 每個墓位祭掃人員不超過三人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文

清明節即將來臨,今年清明如何祭掃?24日,市民政局召開2020年全市清明祭掃工作新聞通氣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全市公墓(陵園)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從3月25日開始有序開展現場祭掃服務,根據承載量,嚴格實行預約、限量、分時、錯峰祭掃。

25日起開始有序祭掃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清明節祭掃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分類開展多樣化祭掃服務。

一是實行分類施策。按4類管理,即全市所有殯葬服務機構暫停組織集中祭掃、集中公祭、公益性安葬、現場宣傳展示和農村清明會等集體性活動;全市骨灰寄存堂、骨灰塔陵園等相對封閉的室內祭掃場所暫停現場祭掃服務;全市公墓(陵園)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從3月25日開始有序開展現場祭掃服務,根據承載量,嚴格實行預約、限量、分時、錯峰祭掃;對農村散墳、歷史埋葬點群眾祭掃加強宣傳引導,壓實基層責任,防止人員扎堆聚集。

沒有預約不得進入現場

二是提供多樣化服務。提供現場祭掃的殯葬服務機構,實行每日分時段預約祭掃,沒有預約的不得進入現場,具體預約數量、方法、途徑由各區縣、各殯葬服務機構結合實際確定並公佈。暫停現場祭掃的殯葬服務機構提供集體祭掃服務,集體祭掃由殯葬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為安葬逝者舉辦集體紀念儀式。代客祭掃是指有需求的群眾可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委託殯葬服務機構代為祭奠親人,並反饋代為祭掃服務視頻或照片。大力倡導網絡祭掃服務,要求各地充分利用殯葬服務在線平臺,開發推廣網上祭掃、遠程告別等在線服務項目,開通殯葬服務機構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服務渠道,開展多種形式的網絡祭掃,為群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祭掃服務。

每個墓位祭掃不超3人

據介紹,在落實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措施方面,提供現場祭掃服務的殯葬服務機構,應根據安葬量、空間面積、停車數量等因素,確定預約限定每日入園人數上限。每個墓位祭掃人員不超過3人。

殯葬服務機構還應加強人流引導,縮短園內停留時間,防止人員聚集。在入口處設立1米線、配備測溫槍或紅外線測溫儀等設備。所有進入人員佩戴口罩、檢測體溫、實名登記。此外,殯葬服務機構還對祭掃場所、道路等實行全方位消毒,在公共衛生間、露天洗手池等場所,免費提供洗手液、擦手紙,方便群眾使用。

此外,主城區衛生健康部門在4月4日至6日期間,將向所在地每個公墓機構派出1名醫務人員負責疫情防控工作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