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美股第一人”的桂冠到底應該給利佛莫爾還是給巴菲特?誰更成功?影響力更大?

瓜太郎


毫無疑問,我認為巴菲特是比傑西·利弗莫爾更優秀的投資者!原因可以通過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第一個原因,兩個人的結果不同

比傑西·利弗莫爾

他的一生一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就算你有99次的成功,可能都會因為一次的失敗而前功盡棄,甚至導致永遠的離開。

比傑西·利弗莫爾在1877年7月26日出生,(獅子座);

1891年的時候開始打工;

1898年的時候就闖入了華爾街;

1906年的時候,他因為優秀的表現被晉級;

1925 年的時候,據說傑西已擁有 2500 萬美元以上的錢財;

1929年之後,他買開始賣空當時的美股股災,造就了他的巔峰;

但是在1931年底的時候,因為風險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損失了將近一半的江山;

1933年的時候,他虧損了全部的家當;

1934年的時候申請破產;當時的傑西已成為一名醉鬼。債務達 226 萬美元。而他剩下的錢,只有 18.4 美元。人們看到他穿著邋遢的衣服,喝得醉醺醺的,瘋瘋癲癲地出現在股票交易大廳裡。

1940年的時候,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沃倫·巴菲特

而巴菲特則不同,巴菲特的財富曲線是一個穩步的複利和滾雪球過程,可能相比比傑西·利弗莫爾52年的時間達到人生的巔峰,巴菲特則是用了更長的一個時間,但是同樣的,他也更持久。

1930年8月30日,巴菲特出生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

1935年的時候,也就是巴菲特五歲的時候,就已經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

1941年,日本轟炸珍珠港同一年,巴菲特買入人生第一隻股票,開啟了自己的投資之旅;

1946年,16歲掘金彈子機防止在理髮店,按小時收費,和店老闆五五分成;

1956年,26歲成立巴菲特合夥公司;

1969年,39歲在經濟危機前解散合夥公司,早已躋身千萬富翁。

1973年43歲投資《波士頓還球》和《華盛頓日報》;

1980年50歲投資可口可樂;

1988年,房地美1.08億美元,持有13年;

1989年59歲斥6億美元投資吉列;

1992年62歲投資通用動力公司。

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財富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在第十一屆慈善募捐中,巴菲特的午餐拍賣到263萬美元。
2010年7月,沃倫·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機構捐贈股票,依當前市值計算相當於19.3億美元。這是巴菲特2006年開始捐出99%資產以來,金額第三高的捐款。
2011年2月15日,獲得象徵美國最高平民榮譽的自由勳章。
2011年3月10日,2011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在紐約發佈,巴菲特以身價500億排名第三。
2011年3月26日,《巴倫週刊》網絡版評出了2011年度全球30大最佳CEO,排名第三。
2011年12月,巴菲特宣佈,他的兒子霍華德會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中扮演繼承人的角色。
2012年4月,患前列腺病,尚未威脅生命。
2013年福布斯財富榜以530億美元排名第四位。
2013年2月28日,2013胡潤全球富豪榜,巴菲特排名第二。
2015年3月2日,福布斯發佈2015全球富豪榜。

而他的財富增值軌跡,我們也可以看出,是一個時間越長,滾雪球效應更大的結果!

13歲:5000美元 (以下單位都是美元) 19歲:1萬 21歲:2萬 26歲:14萬 30歲:100萬 35歲:700萬 39歲:2500萬 44歲:1900萬(回撤了!) 47歲:6700萬 52歲:3.76億 56歲:14億 59歲:38億 66歲:170億 72歲:360億 83歲:585億!

如今的巴菲特已經89歲了,他的財富達到了840億美元,位居2018年福布斯富豪榜的第三位,而從巴菲特整個一生的投資來看,他的財富增長曲線是非常可怕的,並且90%以上財富都是60歲以後獲得的!

第二個原因,兩個人的策略不同

傑西·利弗莫爾

利弗莫爾的操作策略更多的是一種趨勢性的投機策略,賺則大賺,虧則小虧,迅速積累了大量財富。當然,他的暴富也和保證金交易的高槓杆屬性有關,這對於廣大投資者來說很難吸收,並且無法有效模仿。

如果從利弗莫爾踏入華爾街的1898年,直至1929年的巔峰時期來計算的話,傑西·利弗莫爾的年回報率可能搞到100%以上,相當的恐怖!!但是如果以1934年的破產作為最後的統計數據來看的話,他的年收益率就是為負的。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其實非常簡單易懂,但是難點就在於你能否“自律”,能否從知道轉變為做到!

而從收益率上來看,巴菲特的年收益率從他開始炒股至今,幾十年的歲月下來,是達到了一個年收益率20%左右的水平,真的非常了不起!!

不得不說,利弗莫爾確實是投機天才,短線王,一天之內,就可以反覆炒作,賺取數倍收益,但是結果卻是失敗的。而對於巴菲特來說,確實是股神的代言人,做的雖然是簡單易懂的長線投資,可能需要一個長年累月的複利,但是時間越長,收益越大,相對的風險越小,最後的結果是成功。

所以說,不管做什麼都不要急於要求回報,因為播種更收穫本來就不是在同一個季節!巴菲特的例子和利弗莫爾的反面教材都是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那麼自然巴菲特的理念就更受大家歡迎了!

第三個原因,受歡迎程度,以及富裕後對社會的貢獻

比傑西·利弗莫爾

在利弗莫爾最輝煌的時候,他所做的行為是毫無節制的消費,貪婪,以及自律!在記錄中,利弗莫爾自然也講起了當時自己富豪的排場:一所在曼哈頓的漂亮的公寓,一節自用的鐵路客車車廂,在歐洲有別墅,在紐約長島北岸有一所週末住宅 …… 他還擁有那個時代幾乎聞所未聞的一架自用的私家飛機;

而他給予後人最大的影響和收益,其實就是自己所寫的、著名的《股票作手回憶錄》!目前還廣為流傳,這也是利弗莫爾給予大家唯一的,也是最寶貴的回饋和貢獻了吧。

沃倫·巴菲特

而對於巴菲特來說,他的貢獻就太多了!

1)首先,巴菲特每年都會給予自己公司股東上一堂“深動的教訓課(股東大會)”,並且在課上巴菲特會毫無保留的傳授自己價值投資的策略和建議,給予許多投資者學習的機會;

2)其次,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爾股價已經達到了30萬美元/股,給予了相信價值投資者很大的回報,還給予了美股市場一個重量級的“定海神針”效應

3)最後,巴菲特還不斷地在做公益事業,最具影響力的就是巴菲特的午餐,募集的資金已經高達數千萬美元,並且巴菲特全部作為慈善資金捐給了慈善基金,真的是造富大眾的舉動!

所以,從巴菲特的貢獻,影響力來看,一定是更大的,更受人歡迎的,他的富有並沒有過多的糜爛,沉醉於物質上,而更多的是奉獻給了國家,社會,以及投資者!!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尊敬!

最後的結論

比傑西·利弗莫爾

我們可以看到,利弗莫爾最輝煌的一戰是1929年時,在有史以來世界股市最大崩盤中賺了1億美元,摺合到現在,價值超過一百億美金。他算是華爾街第一位神話人物,其中破產三次,在第四次破產之前說了一句,我的人生是失敗的一生。最終以失敗告終!

沃倫·巴菲特

而巴菲特的巔峰市值是在2018年的840億美元,通過的也是一個長期滾雪球和複利的高回報率所完成的壯舉。並且這種趨勢可能會在2019年,2020年以後更多,因為巴菲特已經很好的控制了風險,在他未來的道路上,只要不犯錯,就是最大的進步!!

“新手死於追高,老手死於抄底,高手死於槓桿,價值投資者死於滿倉死扛。”昨天是V,今天是A,天天上演“AV”……股市,專治各種不服!

利弗莫爾的例子,很好的告訴了我們,就算是高手,也可能因為自己的自負,貪婪,甚至對於風險的把控不足而導致失敗。但是巴菲特的例子卻告訴我們,在股市裡做投資,就得把它看成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賽。

所以,兩者相比後的結果就是:

巴菲特的財富更多一些,持續時間更長一些,比傑西·利弗莫爾雖然“登峰造極”過,但是財富排名並沒有超越過巴菲特,甚至持續力和影響力也遠遠沒有巴菲特長久,深淵,就憑藉這幾點來看,都是巴菲特完勝。真的是應徵了中國的一句俗話“誰笑到最後,誰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百年美股第一人”,這個問題往小了說,代表的是個人成就,往大了說,代表的就是投機於投資的較量,並不是那麼好評價,甚至說,對於利弗莫爾跟巴菲特,代表的是兩個不同的極端一個在


投機一路上,具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實力,另一個卻是在投資一路上,成為了神一般的人物……

我心目中的百年美股第一人—傑西·利弗莫爾

有句俗語叫做: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在我看來,巴菲特是在用時間,向我們證明公司的價值;利弗莫爾卻是用生命,告訴我們資本市場存在的風險……

孰輕孰重,想必你已經能從上面這句話看出來了吧,是的,如果非要把“百年美股第一人”這個稱號給一個人的話,我個人選擇利弗莫爾,當然了,你一定會有你自己的答案。

誰更成功

想必在你心裡,更成功的肯定是巴菲特吧,畢竟這是現實存在的股神,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巴菲特甚至做到了世界首富的位置,而利弗莫爾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人都已經死了,哪還有什麼成功呢?

但我的理解卻不是這樣的,投資也好,投機也罷,第一件需要考慮的事情是什麼?你或許會說那當然是賺錢了,實際上你這樣想確實沒錯,任何人的投資都是為了賺錢,老巴如此,傑西依舊如此。

但實際上,我們為什麼要分析自己的投資?那是因為風險,為什麼巴菲特選股的一大標準是公司連續5年的ROE必須大於等於25%?那是因為低於這個數字會有風險,你的投資回報率會降低,於是才有了這樣的標準,所以,投資的第一要素,是看風險,其次才是賺錢,而傑西用生命告訴了我們什麼是風險……

傑西有一本書,叫做《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這本書不管是投資也好,投機也罷,你必須看,先不管這本書是不是投資者“聖經”,實際上這本書確實被後人推崇為投資者“聖經”,因為這本書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風險,風險,風險。

然而你如果認真研究過傑西或者巴菲特,你會發現在老巴這裡,你依舊能看到風險,可是沒那麼徹底,沒有傑西那麼深刻,當然,這不是說認識風險必須付出生命的代價,而是說我們看到的巴菲特是股神,是金融圈子裡邊價值投資做的最好的人,他似乎代表的就是炒股的成功,就是讓我們充分認識到炒股可以實現財務自由的最好案例。

雖然巴菲特教會了我們什麼是價值投資,但是,我個人在每一筆投資的時候,最先考慮的就是風險,有時候風險佔比大於了50%,我可能依舊會參與,但是我卻時刻牢記著傑西的教訓,所以,在我這類投資者眼裡,傑西恐怕是更成功的。

有的時候我自己也在想,明明作為一名價值投資者,最推崇的卻並非巴菲特,對此我也苦笑不已……

誰的影響力更大

這個問題還真是不太好回答,我也只能分開來述說了。

站在風險的角度,影響力更大的應該是傑西·利弗莫爾。

對於這點的理由,上文中提到的內容足以說明了,或者說,在相當一部分專業投資者眼裡,風險絕對是排在第一位的,而受到傑西的影響,不敢說遠高於老巴,但以生命為代價告訴我們的風險,絕對大於任何一名歷史人物……

站在價值投資的角度上,影響力更大的應該是巴菲特。

實際上以價值投資為主旋律的投資者,絕不單單是巴菲特,其80%的老師格雷厄姆,其20%的菲利普·費雪,有”雙擊“之稱的戴維斯,這些人都是在價值投資領域數一數二的巔峰強者,哪一個不是在價值投資的道路上,引領後來者前行的指路人呢?

巴菲特只是在財富上,更為脫穎而出了,所以,論價投,影響力最大的首選只能是巴菲特。

在全世界的投資者中,不管是專業的還是非專業的,你可以沒聽說過傑西·利弗莫爾,可以沒聽說過格雷厄姆,可以沒聽說過查理·芒格,但是你一定聽說過沃倫·巴菲特,這就是影響力,為什麼多數投資者都知道巴菲特?

理由很簡單,因為他以投資者的身份,走到了曾經世界首富的位置,讓無數投資者在投資一路上,堅信可以靠炒股賺錢,同時也催生了一堆投資者,被人們堪稱是不務正業,因為曾經有這樣一句話,說巴菲特都能靠炒股成為世界首富,我為什麼不能通過炒股賺錢?

我一向把這句話當成是反面教材,重點在於巴菲特足夠專業,屬於時代催生下的投資神話,而絕大多數普通人,而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很難在專業的角度上超過巴菲特,所以,上面那句俗語無疑是譁眾取寵,為自己的遊手好閒找了一個合理的接口而已……

總結

在資本市場,不論是美股第一人也好,股神也罷,他們無疑擁有者幾乎所有投資者都不具備的能力,就算你已經在投機一路上趕上了傑西,在投資一路的理論上趕上了巴菲特,你也成不了他們。

實際上傑西也好,巴菲特也罷,他們都在自己的書裡邊講述了自己的投資,就算你知道了巴菲特選擇公司的標準,你依舊成不了巴菲特,因為這些技巧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了,可為什麼就是成不了呢?很簡單,你耐不住寂寞……

時間是很枯燥的,巴菲特早年跟中年的時間,可以說並不是什麼股神,但後二十年,卻成為了投資界推崇的對象,也就是說巴菲特的財富積累用了幾十年的時間,而絕大多數的投資者,往往想的都是在短時間內暴富,實現財務自由,可能嗎?所以,你知道了巴菲特所有的標準,依舊成不了巴菲特。

傑西又何嘗不是呢?實際上在證券市場法律越發健全的情況下,這個時代已經很難走出通過傑西曾經用的方法稱為超級富豪的人了,亦或者說這個時代已經不具備當時傑西參與美國股市那混亂的市場投機了。

換言之,過去已經過去,不管誰是美股第一人,隨著時代的變遷,資本市場的無情永遠不會改變,風險永遠都會存在,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在賺錢的基礎上,相對的把控風險,讓自己的財富實現”戴維斯雙擊,實現財務自由,儘管路途艱險,但我們依舊希望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關注螺絲釘,為您帶來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易論招財圈


禮佛摩爾那時候都沒有電腦,他可以賺1億美金……現在有電腦,技術分析對他來說1年隨便賺幾百億美金……,

巴菲特只是價值投資的實行者,技術不如禮佛摩爾……


我只是個投機客


結果其實很明白了,利弗莫爾最終虧的所剩無幾、已無再戰的勇氣了。當然若以經歷論英雄,利弗莫爾在單次或短期內比巴菲特賺的多。投機來的快去的也快,有效的投資才是穩定的。

另外,看到有人提了以前沒電腦什麼的,所以現在更好做。其實並不能這麼說,因為有電腦技術了,更容易找到規律了,反而不好做了。正因為現在信息更透明更快,或許更不好做了;


a見路不走


李佛摩爾,有書傳世。巴菲特,卻是胡扯八道價值投資,哪有價值投資那回事,純盤扯,高調的跟他吃一頓午餐多少錢。禮佛摩爾,如果不是後期有太多家庭的衝擊導致他發狂,他完全可以高光隱退。


赤木狼王


當然是禮佛了,巴菲特生為富二代,使用的低利率保險資金,從事一級市場為主,二級市場為輔的操作,對99.99999%人沒有價值。


漂泊流浪149511046


巴菲特與利弗莫爾都是投資界的傳奇人物,但相比之下,利弗莫爾的人生更是經歷了大起大落,充滿了傳奇。

實際上,曾經的輝煌只是短暫的過去,終究還是需要看最終的結果。相比於利弗莫爾,巴菲特的人生比較順利,而巴菲特的投資神話更是建立在美股市場數十年牛市的基礎上,而期間的1987年、2008年股市大波動,都是具有一定短暫性,隨後市場很快又會恢復到創新高的趨勢之中。由此可見,作為價值投資者,巴菲特順應了經濟發展趨勢,長期看好股市、堅定持股,也是看好本土經濟的真實寫照。

與利弗莫爾充滿傳奇、大起大落的人生相比,巴菲特的投資神話更讓人佩服,也是經濟持續發展時代下的幸運兒。


郭施亮


這兩個人好比朱元璋李世民,都是天縱英才,一個泥腿子要飯的出身一個關隴貴族富二代,真要論牛逼還是朱元璋,起點就是天差地別


匿名人士稱廣


利佛摩爾 沒文化 窮小子 靠自己驚天逆轉 是我等投機客的精神支柱


嶽小芡


前者就一賭徒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