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也是一種慢性病

小博士論壇:

學齡前幼兒的心臟血管疾病大致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所謂“先天性心臟病”指的是與生俱來的心臟血管構造異常。在每1000個嬰兒當中,大約會有6~10個嬰兒會罹患此病。“後天性心臟病”則是指心肌炎、心包膜炎、心肌病變等,對幼兒而言,後天性心臟病的好發率遠低於先天性心臟病。

由於患病種類的不同,先天性心臟病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心臟衰竭和發紺。心臟衰竭的表現是:心臟擴大、肺水腫、心跳呼吸加速。發紺的表現:肝臟腫大和嘴唇和四肢末梢的發黑發紫,這通常是因為到肺部進行氣體交換的血液過少所致,但也有肺部血液迴流增多卻依然發黑者。

1歲以內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死亡率很高。所以說,對於嬰兒期病童的照顧特別重要。在出生後的第1年內,大約會有1/4的病痛需要藉助藥物或手術治療。至於是否必須進行手術、何時進行手術,則是因人因病而異,必須由專業醫師進行長期的固定的跟蹤觀察才能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摘自《兒童健康紅寶書-幼兒篇》,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年,王新良主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