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最近看了一部紀錄片——

《風味原產地·雲南》。該紀錄片與豆瓣9.1的《風味人間》、8.5的《風味原產地·潮汕》同屬“風味IP”,總監製是吃貨大拿陳曉卿。


身為土生土長的雲南人,看完之後我只想說,雲南美食原來這麼野!以後可別再吹什麼廣東人敢吃了,來嚐嚐咱們彩雲之南的地道美食,什麼蟲子宴那只是重口味的冰水一角,等你吃過各種撒、漆油、鮓、生皮等,才知道什麼叫“暗黑料理”,也才能自稱真正的“吃貨”。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作為國產美食片鼻祖的《舌尖上的中國》,在7年前播出時,就令無數國人望之垂涎。豆瓣上超過13萬人評出9.4的高分,是迄今評分最高的國產美食片。


《舌尖》系列的前兩部導演是陳曉卿,號稱是“全中國最會吃的男人”。在沉寂了一段時間後,去年年底,陳曉卿帶著全新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重回觀眾視野。今年年初,同屬“風味”系列IP,由他監製的《風味原產地·潮汕》也正式播出,獲得無數好評。


前不久,這個系列的最新一部作品又來了——《風味原產地·雲南》,講的正是我的家鄉——雲南的美食。


該系列片一共10集,每集只有10分鐘,可以用短小精悍來形容。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陳曉卿喜歡通過食物來解讀“人與地的故事”。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這一季會把鏡頭對準雲南。


一方面,雲南地形氣候多變,各種植動物在大山深處、川流之間野蠻生長;另一方面,多民族聚居的文化背景,使得不同地區的烹飪手法、食物風格天差地別。


而所謂“風味原產地”,就是到了原產地才能吃到的風味。也因此,裡面提到像喃、撒、漆等這類東西食物,就連我這個雲南人都未曾全部見過和吃過。


01 / 撒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覺得最重口味的——

,傣語中生食、涼拌的意思。


具體制作過程為:先準備豬血,炙烤半小時的豬,剖肚取血,待豬血呈半凝固的狀態。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此時,加上切碎的茴香、小米椒、大蒜去腥消毒,再淋上酸菜水。不友好的生腥,和不友好的巨酸混合,就成了待客佳品:“血撒”。


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兩小時內入口,才能趕上“最佳風味”。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太血腥了對吧?我也覺得。那試試用生牛肉做的“苦撒”如何?


首先,需要捶打新鮮牛裡脊半小時。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再切上一些香料:香蓼、刺芫荽、野韭菜後捏成圓圓的肉糜。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這道菜名字叫做“苦撒”,苦如何體現?它來自黃牛的苦腸!這是隻有老主顧才能買到的食材(一般人恐怕也不敢買)。這也是這道菜的最後一道工序。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需要花兩小時的時間來熬製醬汁。


經過熬製,苦腸中所包裹的黃牛胃液、膽汁還有青草混合物,散發出濃郁的“自然的味道”。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半小時捶打的肉糜遇上兩小時熬製的醬汁,苦撒終於完成。雲南傣家的狂野性格,就化作這盤菜,擺在你的面前。


這道菜一出,號稱”什麼都吃“的廣東人在彈幕裡紛紛表示:輸了輸了!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有被嚇到還是饞到?來看個更厲害的!


螞蟻吃過嗎?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雲南還有用螞蟻做成的撒。其食材就是雲南境內個頭特別大的螞蟻:酸螞蟻。


來了解一下這道瘋狂的菜怎麼做。


——幾乎沒有工序。


焯水,配香料和半發酵的水醃菜。一道精美的“螞蟻撒”就出爐了!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02 / 喃撇


我猜你們現在覺得有點驚悚——你們雲南人吃的這麼可怕?不愧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雲南人。”


那帶你們來了解一下比較容易接受的好了。


喃撇”,同樣深受傣族人民喜愛。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這是一種由不同的食材和香料,經過舂制而做成的涼菜。不同的食材搭配上不同的佐料,就能製作出不同的喃撇。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最簡單的,當屬開胃小涼菜“苦子喃撇”。


苦子是當地的一種果實,經過高溫水煮後,不僅苦味淡去,外皮也變得柔軟。將煮過的苦子放入器皿中,再加入荊芥、香草的香料,一同舂制。


只需10分鐘,一道清新悅目、清涼爽口的“苦子喃撇”就做好了。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比“苦子喃撇”更復雜一點的,是“魚喃撇”。


製作魚喃撇時,在食材選用上相當嚴苛。


首先,要選用當地的樹番茄,它們比一般的番茄個頭小,但是更加酸甜多汁。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將樹番茄放入灶膛的餘燼中,利用餘溫烤制。被烤過的樹番茄表皮炸裂,可輕易剝離,而果肉則呈半透明狀,富有彈性。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此外,製作魚喃撇的魚也大有講究。當地的馬鬃魚刺少且肥腴,可以說是首選。


將馬鬃魚處理後進行烤制,魚肉在火的作用下大量風味物質聚集,散發出濃郁焦香。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接下來,將魚骨剔除,取肉質最緊實的魚腹部分,和備好的樹番茄一起舂碎。


最後,再加上小米辣、蒜片、香柳等香料,在器皿裡反覆舂制。一道蓬鬆綿糯、口齒留香的魚喃撇就做好了。


一口吃下去,芬芳尖銳的香料佔據鼻腔,隨之而來的是魚肉油脂的豐腴。二者相得益彰,成為當地人飯桌上最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03 / 宣威火腿


眾所周知,雲南的火腿很出名,尤以宣威為最。


宣威之所以能夠產出最為頂級的火腿,在各個環節都頗有講究,可謂是“氣候成就風味”的代表作。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首先是豬肉的選擇,一定要用養滿一年的宣和豬。它們細膩緊實、脂肪均勻,是製作火腿的最佳選擇。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除了在選材上苛刻,打造優質的火腿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步驟——

風乾


首先,要將切好的豬腿進行鹽漬。這一步需要對其進行反覆搓揉按壓,這樣既不破壞豬肉纖維 ,又能讓鹽分均勻深入。


待豬腿緩慢脫水後,肌肉組織逐漸變得嚴密緊實,可以減少細菌滋生,這是火腿風味形成和長期貯存的關鍵。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五個月後,鹹腿表面長出粉狀青黴菌,這是腿肉保護完好的標誌。


而在鹹腿的內部,酵母菌將蛋白質分解為鮮美的氨基酸,不飽和脂肪分解後散發出複合香味,此時距離成功又進了一步。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直至12個月後,一塊正宗的宣威火腿才算真正製作完成。


此時的火腿肉,脂肪雪白,肌肉粉嫩,呈現大理石般優美的紋理。光是看上去,就讓人充滿食慾。


而在製作美食時,當地人對火腿也有不同的利用方法——


將火腿切片後清蒸,可保留最大的香度,鹹香醇厚。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將火腿切丁與雞蛋同蒸 ,嫩滑細膩,餘韻鮮甜。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而作為糕餅餡料的火腿,口感香軟油潤,這是雲南人別出心裁的特色小食。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當然,當地人還有一種最簡單直接的食用方法。


取火腿中下部,這部分的肉質油脂分佈均勻,鹽分沉積適中。不加任何佐料,放入清水中燉3小時即可成就美味。


此時的火腿酥軟剔透,脂香裹挾著豐富的滋味,入口豐腴彈嫩。直接切厚片食用,就是一道絕佳的下飯菜。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04 / 有“毒”食物

可能看完了喃撇和火腿,一開始被各種撒勸退的各位又恢復過來一點,覺得“雲南的食物也不是那麼野嘛!”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雲南最野的食物,必須有“毒”。


網上廣為流傳一個雲南人吃毒蘑菇後致幻的段子:


“奶奶,看見我下午採回來的蘑菇了嗎,有點靛藍色那個。”

“先別他媽提什麼蘑菇了!快去叫你爺爺來廚房抓龍!”


哈哈哈。


別笑,真實場景可能比這個還誇張。


“被菌鬧著”這個肯定不是刻意而為,但要說到吃“毒”植物,雲南人可是專業的。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漆樹,一般人看見就要繞道而行,因為隨時會過敏。但在雲南,它是可以用來煉油的寶貝。


半分鐘,上樹,取漆樹果實——漆籽。


用漆籽榨出的漆油,可以保存一整年,但是最新鮮的口感,只有剛榨出的十幾天可以嚐到。


要好好品味這份新鮮的味道,又要深入密林中。


“蜂蛹俠拉”——漆油,和林間的土蜂蛹,絕佳搭配。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漆油炸過的土蜂蛹,再和米酒一起煮。


食材難得,格外生野,是當地最高規格的待客之物。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05 / 結語



除了以上提到的食材和美食之外,《風味原產地·雲南》還講述了數十種別具特色的食材,以及他們所呈現的獨特味道。


多樣的地理和水熱條件,造就了雲南豐富的自然食材。


而云南人就地取材,將一個個不起眼的山野之物,化身為飯桌上的一道道匠心佳餚。


生、野、等待、傳承。


這就是雲南人的美食哲學——生活中目之所及,皆可入食。


自然是風味,時間是佐料,智慧是品質。


原產地的風味,外鄉人極有可能難以接受。但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我們而言——


這風味,就是故鄉。


這風味,就是家。


雲南美食這麼野?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驚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