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盼花開 董穎夫抗擊疫情詩歌選


我盼花開     董穎夫抗擊疫情詩歌選

(一)

在2020年除夕,春節,

這個萬家團圓,萬眾歡樂的時節,

突然間,

一群看不見面目的惡魔,

專家們稱之為——

新型冠狀肺炎的怪物,

攜風帶雨般的

闖進了我們神聖的家園。

他張牙舞爪,肆虐瘋狂地

吞噬人類脆弱的生命。

這個怪物

行無影,去無蹤,

靠飛沫傳播,

誰觸碰,

誰中招。

霎時間——

一排排的生命倒下,

一群群的重患呼鳴。

天昏地暗,周天寒砌,

世界好像霎時間停擺。

武漢告急!湖北告急!中國告急!

天地間,

一聲春雷炸響,

一個聲音

從神州的中南海發出:

眾志成城,

萬眾一心,

挽救生命,

抗擊疫情!

中華民族,

是不屈的民族!

中華兒女,

從來就沒有被災難擊倒。

雄壯的國歌響起:

“冒著敵人的炮火:

前進,前進,進!……”

我盼花開     董穎夫抗擊疫情詩歌選


(二)

整整一個春節,

我們焦急、我們不安,

我們愁心,我們揪心。

全國四萬多醫護人員急馳湖北武漢,

與病毒抗爭。

疫情什麼時候能夠過去?

生活什麼時候能夠恢復正常?!

2月4日“立春”,天還寒冷。

專家告訴我們:堅持,等待。

“等到春暖花開時,疫情就會過去。

我們再出遊賞春、看花。”

於是我們天天期盼天氣暖和,我們天天期盼花開,花豔。

第一個十四天過去了,元宵節到了。

疫情卻還在蔓延,確診病例卻還在猛增,

確診病例還在飆升,

元宵節到了,迎春花開了,

確診病例還在增加,疫情卻還沒有拐點。

人們又在第二個,第三個十四天裡煎熬、期盼、等待。

白衣天使,心懷錦緞。

面對瘟疫高呼,“我豁出去了!”。

撼天動地,風湧雲移。

仁者仁心,山河無恙。

2月19日,“雨水”節氣過了。

3月5日,“驚蟄”時令到了。

終於盼來玉蘭花開了,南方的早櫻花開了。

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梨花、油菜花……開了,

從祖國的南方到祖國的北方,

從東海之濱到天山腳下。

神州大地陸續花開。

百花吐豔,繁花似錦。

陝西關中的桃花、丁香花也開了。

春天到了,春天到了!百花開了,開了!

風和日麗,春意怏然。

花香驅散了惡魔,

春風蕩盡了瘟疫。

全國日增加病例“清零!”

疫情的拐點到了,

支援江城的140個醫療隊陸續先後凱旋迴撤。

在鮮花盛開的時候回家,

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重聚。

歡送和迎接的人群,

我盼花開     董穎夫抗擊疫情詩歌選


手捧著鮮花,揮舞著國旗,

臉上洋溢著春天般的喜悅,

雙眼流淌著激動幸福的淚花。

這是涅槃重生的綻放,

這是戰後重聚的慶功。

像一朵朵、一片片絢麗的山花,在萬花叢中喜慶。

正是“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3月20日,正是“春分”節氣,

適逢和疫情分手的時候,

道聲:“魔怪,滾蛋!”

我盼花開     董穎夫抗擊疫情詩歌選


(三)

風雷吼,

旌旗動,

威武雄兵,

人民安好,

江山永靠,

江上汽笛長鳴,

日出東方,

船過青山,

神州迎來又一個黎明。

耳旁響起一位偉人的詩句:

春風楊柳萬千條,

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

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

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

紙船明燭照天燒。

2020年3月20日於長安嘉華小區

我盼花開     董穎夫抗擊疫情詩歌選


董穎夫,又名董影福,筆名:灃浪,陝西長安馬王村人,1973年開始在"西安晚報"發表作品,陸續有《真實的故事》《鋼錠子和刃片子》《分家》《石榴花》《野菊花》等文學作品50萬字發表並多次獲獎。曾為長安文化館專職幹部,負責全縣文學創作,1989年下海創辦三家造紙廠,後擔任長安建瓦開發集團公司副經理,長安區工商聯常委,副會長,長安政協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屆委員,1992年發起創辦長安作家協會,任理事.副主席多年,1996年自費徵地建修柳青墓園,策劃柳青廣場,柳青紀念館,柳青雕像建設,舉辦柳青誕辰90週年紀念活動,捐款和籌集了100萬元設立陝西省柳青文學研究會,出刊《秦嶺》會刊,二十年間先後策劃編輯了《民營企業家專輯》《創業者風釆》《長安百村1一4部》《老長安1一3部》《柳青在長安》《辛亥革命與長安》《紀念朱子橋專輯》等大型文史叢書.任主編,多種文史資料.政協提案.報告110份.多數被政府採納,個人事蹟被《人民日報》《陝西日報》《各界導報》等多家道報刊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