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在任曲協主席時,對曲協工作都做出哪些成績?

會火A


客觀的說,剛當上主席那會,我記得為了相聲也做了很多事情,無奈那時候相聲已經沒落,他又能力有限,只能漠視相聲持續衰落。

郭德綱的德雲社出現後,相聲又開始重新走進大眾視線,姜昆做為行業領導做了什麼?反三俗,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詞的時候想到的不是德雲社而就是姜昆他們這些人,他們說的相聲就是最大的媚俗。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有人拿三俗說事,可見這些人的“功勞”,當然德雲社的火爆也說明老百姓眼睛是雪亮的,觀眾不是這麼好騙的。

到近期招籠的什麼博士,誰都知道他和相聲就沒啥關係,還有那個在微博天天滿嘴噴糞的馬票友,姜昆做了什麼就不用說了。

在這之前我一直認為姜昆之前也給觀眾帶來過快樂,不會基本功不全是他的錯,和當時的環境有關係,但是做為一個行業領導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實在是下作。


記憶深處94


中國的曲藝家協會主席至今已有很多任,姜昆應該是任職期間遭受爭議最大的一位。按理說不管是從個人影響還是能力範圍姜昆是他們那一代相聲演員當中最適合做這項工作的一位,但為什麼還遭遇這樣的情況?最主要的是他面臨的局面比以往更為複雜,處理這樣的情況並不容易。

以往的曲協主席,面對的絕大多數都是體制內曲藝團體,一項工作需要展開,一種精神需要傳達,一紙文件一個會議就可以解決問題。

而2005年郭德綱領導的德雲社走紅全國之後,其影響力和關注度遠遠大於體制內團體,加上郭德綱本人的性格使然,曲協作為領導機構很難想過去那樣發號施令做工作,曲協的權威性受到極大挑戰。

不管是民心所向,還是水軍作梗,總之德雲社和曲協幾乎形成一種對立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曲協無論做什麼,民間都會認為這是對德雲社的一種傷害。其實曲協作為管理機構反對相聲表演過於粗俗有問題嗎?相聲不應該總是製造廉價笑聲有問題嗎?本質上沒有問題,有些德雲社的迷應該也承認,但局勢已然到了這一步,就只能死扛到底。

相聲將來會不會完全市場化,就像音樂等眾多藝術行業一樣?這不太好說。在可以預見的時間之內,體制內院團依然存在,民營院團也到處開花,曲協作為管理機構工作還是不會太好做。姜昆之後,誰來當這個差事也不會太舒服。這不是個人能力決定的,而是當前形成的大局面決定的。

姜昆如今已經年近70,不出意外的話明年將會從曲協主席的位置上退休。可以說姜昆在職期間為中國曲藝事業還是做出很大貢獻,只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民間將其和德雲社及郭德綱對立起來,顯得非常被動,而他又對此很少解釋。

現實總是複雜的,這個世界遠比網絡世界錯綜複雜,不是網友眼中的非黑即白。



鄭捕頭


說句實話,姜昆走上曲協主席這個位子也是無奈,但沒錯,當時的他就是應該走這步,但是錯在不該打壓老郭!打壓老郭也可能並非他一人所願,“體制內”他是帶頭人,老郭的出現威脅到整個系統的生存空間,而且想盡辦法打壓老郭,就像老郭說當時想給他們當狗啊,他們不要,要是當時收了老郭那有現在的境遇!格局太小,而且從那時候到現在一直在親近和老郭為敵的人,從而讓人更加的看不起!一步錯了,然後還步步錯,還有商演(就是那個姜昆說相聲,好像是叫這個名字),怎麼和老郭的商演對比。既然錯了(當然即使不是錯)也改變一下策略,為什麼就這麼難呢!非要一直為敵下去?

現在相聲圈可以說就是三方鼎力,郭德綱德雲社,姜昆體制內,各個地方小團體,無論從哪方面看,老郭都是老大,可老郭只能在自己的地盤活動!這個對中國曲藝發展其實是不利的!老郭一直在強調自己在挖掘保護傳統曲藝,可個人的能力有限,而且沒有國家單位的支持就很難!

還是希望大家都能化干戈為玉帛,共同努力吧!不過從現階段看很難!(標點,斷句都有錯誤,見諒!!!)


留下文武


發揚相聲,繼承相聲,說好相聲是姜昆的夢想,現實是自己說不好相聲還打壓說好相聲的人


新哥97017


這麼多年了,網上一直都有人在說姜昆和曲協在打壓德雲社打壓郭德綱,我想知道這個事情有實錘沒有?如果有,是什麼?如果沒有,是誰在四處帶節奏混淆視聽?


言之852


回家養老多好呢,給後人多積德,現在這麼多人都講你,不知你家人怎麼想。


STEVEWANG


你是出於什麼目的問這個問題


檢測認證的方方面面


成績多多,而且光華奪目。

1、高舉反三俗大旗,並以痛打落水狗之勢,對三俗代表人物郭德綱一打到底,絕不姑息;

2、對三俗的大毒瘤——德雲社採取外嚴打內深挖的戰略部署,成功地剷除了德雲社當時極具影響幾個代表人物。並險些徹底瓦解德雲社。

3、樹立了一批苦海無涯回頭是岸的典型。把一部分離開德雲社的關鍵人物賦予新的政治生命,委以重任,並先後推上春晚及其他重要演出舞臺。向德雲社發出正義的吶喊!

4、採取統一戰線的策略,走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路線,先後凝聚了萬莫旗(万俟卨)苗教授、公式相聲李博士等人徹底孤立德雲社。並形成“只要敢罵郭德綱,立刻把官當”的曲藝發展新氛圍,鼓勵並積極支持一部分演員與三俗代表為敵,緊密團結在曲協周圍!

5、確立了不商演,只研討的發展新的盈利模式。相聲工作者無須自己演出賺錢,國家給錢;不需創作和演出,開會研討和抨擊三俗就好的新的盈利模式。

6、確立公費出國推廣傳統文化的演藝模式。我們不商演依舊可以巡演,我們不賺錢,國家可以貼錢。德雲社出國演出,曲協依然可以做到更好,也藉此園一些人的出國夢。

7、建立以文化項目名義開發地產模式。宜興笑劇場的建立就是相聲與地產結合的典範。


誰將舊事忘江湖


1,編輯的200萬字的《中國傳統相聲大全》,成為研究中國相聲珍貴的權威性資料。2,他創作的《姜昆相聲集》是中國相聲人手一冊的教科書。3,1998年他出版的自傳體的《笑面人生》一書,第一年銷售突破四十五萬冊大關,在中國銷售排行榜上名列第二。4,1998年,年近五十的姜昆又有了新的安排:創辦中國相聲網,把世界的笑引向中國,把中國的笑灑向世界。5,2009年被中國名人報道中國相聲小品人才庫收錄。015年10月3日—7日,應澳大利亞移民時報傳媒集團邀請,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率中國相聲演出團訪問墨爾本,演出團成員包括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戴志誠、鄭健及青年相聲演員李丁、陳印泉、遲永志、應寧、周春曉、侯振鵬、趙津生、周旭和董建春等。相聲藝術團在墨爾本出席了華僑華人舉辦的歡迎活動,與當地藝術家進行了交流,並在墨爾本女王劇院舉行了《姜昆“說”相聲》專場演出。藝術家的表演幽默歡暢、精彩難忘,博得了劇場內1600名觀眾的陣陣歡笑和掌聲。6,2016年6月28日,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舉行第六屆校友會換屆大會,姜昆當選為會長。



姜老師的最大貢獻就是看中了交大博士夫妻,讓我們知道小學生水準的相聲也能登堂入室,讓我們這批沒有基本功的人也有了走上臺的決心,感謝姜老師。

圖片文字源於網絡


90後煮男


姜主席在任上主要反三俗,相聲創新改革!把相聲改成小品了!取消了三俗等於取消了相聲的精髓,取消了相聲的靈魂。真正的相聲是地攤貨,接地氣,不是擺在高檔商場裡的中看不中用而且價格還高的奢侈品,《老梁故事匯》曾說過,電視挽救了相聲,更是毀了相聲。本身不是高雅的東西非把擺在高雅的殿堂,不倫不類。好的相聲演員並不是站在臺上背詞,而是有很多臨場發揮的東西,和臺下觀眾形成互動。相聲本質也不是唱讚歌,而是搞笑諷刺。每個藝術形式都有自己的觀眾圈,鋼琴固然高雅,但喜歡相聲的不一定喜歡它。整天打著反三俗旗號的所謂相聲演員不一定懂得相聲的真諦,目的就是想把自己標榜的高雅一些,和所謂的三俗有些明顯的劃分,與其說相聲中的高雅和三俗的區分,不如說體制和民間的劃分,反三俗就是標榜自己是在體制內的隊伍中,假如取消曲協,讓所有的相聲演員都去謀生,就會都俗,甚至俗過德雲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