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外星人》

2019年賀歲檔激烈的廝殺已經到了第八天,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預售票房排名第一、當前總票房排名第二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正在面臨低評分危機,從2月5日6.9的豆瓣評分一路跌至6.4,這讓導演甯浩受到不少外界的質疑。

《瘋狂的外星人》| 最瘋狂的“爛片”

一路直下的評分,有辱主權國家國格、改編《鄉村教師》的偏差、虐待動物等批評聲蜂擁而至,但是這些更深層次的內容,你看出來了嗎?


文 | 痞山


01層出不窮的諷刺

甯浩對各種中外電影的致敬和現實的諷刺信手拈來,和開心麻花標誌性平鋪直敘的笑點不同,他更偏向於對幽默的提煉和隱藏,外部表現為一種黑色幽默的荒誕感,這點在《瘋狂的外星人》中得到突出的體現。

首先是對氾濫的超英電影的諷刺。影片開始特工John欺辱小胖子的片段除了塑造出特工John蠻不講理、毫無人權意識的反面形象,還隱藏了更深刻的主題——高級力量救贖論。高級力量救贖論帶有一定宗教色彩,是指當你無法解決問題時,就讓一個更高的力量替你解決問題,即The God thing,higher power.超級英雄電影的內核大同小異,但是殊不知,現實法則是物競天擇,高級力量對於低級力量更多是打擊、毀滅、掠奪和侵略,就像現實中的戰爭,就像特工John對小胖子的欺辱。

《瘋狂的外星人》| 最瘋狂的“爛片”

黑人特工說粵語也是一大笑點。這裡諷刺了美國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由於最早去美國的移民來自廣東沿海地區,因此廣東文化在美國的認同度比內陸文化更高。並且,這裡“刻板印象”的諷刺或許多多少少暗示了茶葉蛋事件。

《瘋狂的外星人》| 最瘋狂的“爛片”

“都在酒裡面了。”這句貫穿影片的臺詞成為經典。實質上這是一種對“成,酒也;敗,酒也。”的調侃,也是對

中國酒桌文化的輸出。除此之外,彙集世界各大景點的遊樂場除了象徵了世界之窗,也可以理解為對某山寨大國的暗中諷刺。

《瘋狂的外星人》| 最瘋狂的“爛片”

當然,影片也具有部分正面意義,任何事物來到中國都會被中國化。外星人變成的猴子在中國也都是孫悟空;C國特工來到中國後,也要敲鑼打鼓地去剛果。甯浩賦予了影片真正且真實的中國內核。

《瘋狂的外星人》| 最瘋狂的“爛片”

這部電影還有著現實意義的荒誕與諷刺。我們知道,這部電影在2018年上半年拍攝完畢,但是卻很巧妙地出現了諷刺六學事件、孟晚舟事件、美軍抖音洩露機密事件的片段,成為“神預言”,更讓我們認識到:荒誕不僅出現在影片中,現實本就很荒誕。


02 循環的鄙視鏈

全片的骨幹結構就是一條循環的鄙視鏈

最開始,以外星人為代表的高級文明鄙視人類這種低級文明,之後自譽為高級文明的外星人卻被兩個普通小市民玩弄於鼓掌之中,被迫表演騎自行車、金槍鎖喉等雜技。與此同時,C國特工鄙視其他國家文明,卻要被耍猴的小市民所救。

影片完成了這一條鄙視鏈的閉環,即猴子—耍猴人—C國特工—外星人。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耍”與“被耍”的對象,每一個人都像一個笑話。一個人是笑話,它就只是笑話,但每個人都是笑話,它就成了荒誕。從某種意義來看,這倒是實現了耿浩在電影中所說的“平等”。

這條鄙視鏈不僅諷刺了“優越感”和“文化階層論”,也將荒誕與現實相結合,影片中所述的荒誕何不是我們所處的現實?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在耍猴的同時,也在被猴耍。或許我們並不因此捧腹,反倒覺得無奈與荒涼。


03 失效的巴甫洛夫

馴猴所用的巴甫洛夫理論貫穿整部電影,承擔了不少笑點,也承載了導演不少的心思。

由於巴甫洛夫理論,馴猴得以成功,外星人最終得以被打敗,但是在這次風波之後,人類並沒有因此而改變。耿浩依舊在不斷尋求別人對耍猴的職業認同,大飛依舊一門心思想著賺錢,C國特工也沒有反思自我,依舊驕傲自大,甚至帶著鑼去剛果尋找外星人。

《瘋狂的外星人》| 最瘋狂的“爛片”

為什麼一貫管用的巴甫洛夫理論在人類身上失了效?人類為何麻木不仁,難以改變?這恐怕是我們最該認真反思的。



有人對《瘋狂的外星人》表示失望和批評,因為甯浩在這部影片中放棄了他最有特色的多線敘事,採用平鋪直敘的方式。但是取而代之的是火力十足的機關槍,是酣暢淋漓的表達。整部片子沒有一個正面形象,甯浩把“黑”做到極致,將荒誕做到微妙。不可否認,影片的確存在邏輯硬傷,但是它做到了真正的“瘋狂”

值得思考的是,這樣一部不算差勁的影片為何遭遇差評危機?或許部分原因還是,自信爆棚的觀眾不願意接受我們現實存在的一些缺點。《戰狼Ⅱ》的高票房讓我們反思,這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