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佈朋友圈四階段透視個人“自我-從眾-迷茫-和解”的成長過程

導語

翻一翻朋友圈,會覺得很多現象非常耐人尋味:

第一,設置朋友圈開放期限:全部開放有之、半年可見有之、僅三天可見也大有人在;

第二,發了朋友圈,過一兩天就刪除;半夜發的走心動態,第二天一早就消失不見;

第三,有的人喜歡批閱奏摺似的挨個點贊,有的因為互相點贊名列前茅儼然一對點贊“CP”;

第四,偶爾在幾年前的一條動態上,詐屍似地蹦出一個贊,或者發佈人在很久之前的一條動態上自己給自己補個贊;

第五,有兩種情況必須共享位置:一種是旅遊時,一種是加班時。

……

從發佈朋友圈四階段透視個人“自我-從眾-迷茫-和解”的成長過程

每個朋友圈成年累月連結起來,像一副心電圖,高低起伏的走向見證著主人心境的轉變和思維方式的進化。

通過翻閱朋友圈,即使是剛認識的朋友,也能把其家庭、工作、喜好、性格瞭解大概。

但近來,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感慨,發朋友圈之前要想很久,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不發了。

愛也朋友圈,怕也朋友圈。

那到底“朋友圈”是個什麼圈呢,我將從角色扮演、情感維護、過度呈現引發社交恐懼及發朋友圈的四個階段等角度進行分析。

01現實與理想並存的角色扮演

疫情期間,很多網民都說:微博上、微信朋友圈及一些官媒平臺,所呈現出的完全是三個不同的世界。

有人說了解真實的疫情,去微博看。

其實不是的,微博上更多的是個人的主觀表達,而所有信息只要帶著情緒,就遠離了真相。

疫情期間的朋友圈,基本被最新疫情動態和逆行壯舉所刷屏。分享涼皮製作、掃帚站立、花式看娃反而成了感動和焦慮之外,為數不多的活潑。

與微博更像“日記本”、“樹洞”相比,朋友圈中的自己,更像現實中的自己,也更接近於“理想”中的自己。既有人類個體的喜怒哀樂,更多了一份身為國家公民面對災難所油然而生的人間大愛。

之所以存在使用體驗的差別,原因在於微信朋友圈的“強社交性”

相比於微博等其他平臺的匿名性,微信好友大部分來自於身邊的人。添加好友方式有通過通訊錄、搜索電話號碼、直接搜索微信號、掃碼、好友推薦、群聊等,每一種方式都多多少少帶著點已有關係的鋪墊

對應於其他平臺的開放性,朋友圈則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圈子,圈子裡的人與人之間織就的虛擬網和生活中的真實網有很大的重疊性。這些都彰顯了朋友圈的“現實”屬性。


從發佈朋友圈四階段透視個人“自我-從眾-迷茫-和解”的成長過程

有社交的地方就有“人設”,有“人設”勢必有美化、有烘托、有遮掩、有保留。

社會學家戈夫曼的“自我呈現理論”中提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均帶有表演性質,可能是為了符合社會規範,也可能是想得到自己預期的評價。

朋友圈的各種“秀曬炫”就是一種加了修飾處理的理想化的自我呈現。

著有《群體性孤獨》的雪莉特克爾教授也曾說:“我們貌似真實身份出現,而實際上卻往往在簡介上把自己美化包裝成另外的人——我們想要成為的人。

朋友圈中發佈的不同內容背後都是不同的角色扮演,有學者將用戶在朋友圈中扮演的角色分為四種類型:分享體驗型、能力顯示型、自我反思型和示弱求助型。

就拿我自己來說,有時我是被孩子作業逼瘋的暴躁家長,有時是沉迷閱讀與寫作的斜槓青年,有時又是沒黑沒白開啟加班模式的三好員工,有時又自詡一邊崩潰一邊療愈的成年人。

每一個角色都是我,都是在特定情境下,以或引起共鳴、或發洩情緒為目的,所扮演的“理想”的我。這些又彰顯出朋友圈的“理想”屬性。

02私密與公開並存的關係維護

社會學者對朋友圈“點贊”行為曾做出研究,他們認為:點贊是與朋友圈友人自我表達最簡單的互動方式,包括什麼都給贊、禮尚往來贊、深有同感贊、我在關注你等主動點贊,同時包括受朋友發來點贊請求,尤其在眾多共同好友都已點贊時,礙於情面等原因而被動點贊。

朋友圈點贊,不需要消耗寒暄的時間,也可以避免聊天聊不下去的尷尬,可以有效降低交往成本,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關係維護的首推社交方式。

關於點贊,很多細節的不同,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有一天一位好友私聊我:“給自己好幾年前的朋友圈點贊,你是想召喚誰呢?”

事實上,我是在翻找三年前一次聚會的照片,不小心給自己點讚了。

朋友的話啟發了我:如果想要跟某個人建立一種微妙的連結,卻又不太方便大張旗鼓的問候,還可以在其點贊過的朋友圈下,假裝不經意卻又別有用心的補個贊。

“贊”的數量很大程度上與受關注度息息相關。我們在實施點贊這一行為時,也會做出自己的判斷:張三昨天剛給我點了贊,今天必須回贊;“老鐵”發的動態,不點贊也說不過去;李四這條動態朋友們幾乎都點讚了,我也不能落下;王五這條動態是上班時間發的,再等等看看……

一系列操作背後,包含著縝密的大腦思維運作和抽絲剝繭、環環相扣的“小心機”,不僅映射出個人的性格、期待及生活態度,還向朋友傳遞了自己的情感關注。


從發佈朋友圈四階段透視個人“自我-從眾-迷茫-和解”的成長過程

朋友圈中選擇信息分享對象時,可以分組可見、不對誰可見及只對誰可見,這體現了其信息傳播的私密性。

有時對於同一個人,同事和朋友看到的朋友圈“人設”完全不同,動若脫兔是她、靜如處子也是她,陽春白雪是他、下里巴人也是他,而且這並不影響他同時擁有值得信任的同事關係和值得交心的朋友關係。

在朋友圈中,共同好友都可以相互看到彼此的評論內容或者參與接龍式的評論,這體現了在一定程度上朋友圈信息傳播的公開性。

朋友圈裡的共同好友就像現實中的熟人圈子,不需要特意的名目網絡聚集,每一個能看見的頭像都在向朋友們道一句:噢,原來你也在這裡!

03虛擬的過度呈現與現實的社交恐懼

在朋友圈發佈信息分享,或多或少期待得到關注或做出回應。

而人們又總是對神秘的事物更加好奇,後果就是:頻繁的自我呈現,所得到的回應不斷遞減。

“期待破壞理論”中提到:如果期待得以滿足,那麼他人的行為就可以得到正面的評價;反之,如果被破壞,那麼其行為就會被判為負面的。

都說:若是一個經常發朋友圈的人,突然間一言不發,說明他一定經歷了一些無法訴說的事情;一個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突然頻繁地發朋友圈,他一定也產生了一些無處安放的憂愁。

這些都跟“期待破壞”有關,如果特定的個體或群體認可自己分享的信息,爭相點贊或評論,就會產生存在感和滿足感;如果無人問津,心中難免失落,甚至產生很強烈的孤獨感。

身邊這樣的案例也有很多:A責怪B,為什麼給C的朋友圈點贊,而不給自己點。本是B的無意之舉,A卻做了過多的揣摩,索性將B清除出好友列表。

呈現自我沒有錯,怕的是對他人的關注產生過高的期待,過於在意虛擬的認可,忘了發朋友圈的初心,對自己和外界的距離產生質疑,進而使人際關係發生異化。

從發佈朋友圈四階段透視個人“自我-從眾-迷茫-和解”的成長過程

在現實生活中,圍坐一圈各自刷各自的朋友圈的現象已經是老生常談。

明明圍坐在一起所形成生活圈,才更有溫度也更靈動。伸出一隻手,就有人跟你擊掌;抬起胳膊,便有人將你擁抱,對這樣的溫暖置若罔聞,卻在網絡上尋找存在感。

線上的親密無法代替線下的孤單,過分在意朋友圈裡的呼聲,甚至會引發真實世界裡的社交恐懼。

04從發佈朋友圈四階段透視個人自我-從眾-迷茫-和解的自洽過程

很多選擇不完全開放朋友圈的朋友,都說無法直視自己的“黑歷史”,但又捨不得刪掉,就讓那些現在看起來幼稚可笑的狀態隨著一條橫線被塵封起來。

然而如果你有空往前翻一翻,回想當時的心境,則可以把發佈朋友圈的狀態分為四個階段,卻也像極了我們每個人心智成長的四個過程:

第一階段,新鮮、狂熱——對應初出茅廬時的自我。

剛剛接觸微信時,什麼事情都要在朋友圈裡嘮叨兩句。那時候留言也都很“水”,比如:“哈哈”、“飄過”、“美女”、“帥哥”,諸如此類也能互動好幾個來回,發一條朋友圈,一眾的捧哏,大家都很爽。

第二階段,慣性、內斂——對應環視一週後的從眾。

經過了第一階段的探索,很多人也意識到當初的自己的確傻的可以,開始以圖片來代替囉嗦的文字,內心OS:“你猜,我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留言的人開始慢慢減少,贊也非常集中在平日裡相互捧場的那一小撮,帶著狂熱過後的慣性,同時又有些疲憊。

第三階段,沉寂、嚴肅——對應用力過猛、出師未捷後的迷茫。

這時自媒體文興起,關於“那些一有事就發朋友圈的人是否代表沒見過世面”的討論從未斷過。

開始揣摩別人的心思,覺得似乎什麼都不說更有神秘感,更不容易被人看穿,藏匿在三天可見裡,只留出一雙眼睛旁觀別人更安全。

第四階段,迴歸、放鬆——對應迴歸自我、重拾初心後的和解。

曾經在凌晨三點看到朋友發表生活艱難的感言,第二天八點再看刪的乾乾淨淨。像極了《人間失格》中那句:“僅一夜之隔,我心竟判若兩人。”也看過太多朋友圈裡的誓言到最後啪啪打臉,徒留幾條毫不相干的動態裝點門面。

朋友圈裡的絢爛與清淨,說到底只是一個表達自我、聯絡互動的平臺,它的精彩代替不了自己內心真正的快樂。開始意識到,如果發朋友圈能夠讓我多一份快樂,那就發吧;過幾天看著不順眼了,那就刪啊。

如果連自己的朋友圈都無法隨心而動,那我們的人生,又能掌握在誰的手裡?

結語

從發佈朋友圈四階段透視個人“自我-從眾-迷茫-和解”的成長過程

有“朋友”有“圈”方為朋友圈。

在這個圈裡,我們是觀眾,也是表演者。

作為觀眾時,我們可以選擇坐著看、歪著看,面無表情的看、淚流滿面的看、齜牙咧嘴的看,也可以選擇不看。

作為表演者時,我們可以選擇直抒胸臆、嬉笑怒罵,可以裝傻裝笨甚至裝死,也可以當個一晃而過的路人甲。

害怕表達的太多被人看穿?只有做了壞事的人,才怕被人識破伎倆。天真、坦誠、簡單,這些就是你啊,你怎麼知道沒有人喜歡看?

害怕自己頻繁互動降了格調?我一直堅信一句話:“你喜歡讚美別人,不是別人有多好,而是你很好。懂得一個人舞蹈的寂寞,才心甘情願做一個站在舞臺下面鼓掌喝彩的人。

朋友圈裡,有“曬”,曬出了現實與理想的輝映;有“贊”,贊出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欲說還休;有愛恨交織的狂歡;也有“容器人”隔靴搔癢的恐慌。

有的人站在“圈”的邊緣來去自如,有的人被套在了“圈”裡寸步難行,也許,這就是朋友圈的魔力吧。


周核桃,一枚“抗摔打、耐咀嚼、有營養、圓潤、堅硬”的“核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