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你被道德綁架過嗎?

近幾年,道德綁架一詞興起,主要是指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準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

公交地鐵上,霸道老人撕扯年輕人衣角,批評其不讓座不尊重老人;網絡朋友圈裡,形成“不轉、不讚不是積極良好員工”的工作風氣;大齡女青年,“高學歷、經濟獨立、不婚不孕”被認為是不孝順父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上演著形形色色的道德綁架故事。

女人,你被道德綁架過嗎?

圍繞在女性身邊的“剩女”標籤

在女性思想轉變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女性在最好的年紀選擇讀書、提升自我,不再將婚姻作為第一選擇,久而久之變成了“大齡未婚女性”。也許她們是某位公司的高管,又或是某位知名大V,她們生活灑脫自由,經濟獨立,但都逃脫不了來自家人的“催婚”壓力,社會質疑的眼光。

一部名為《剩女》的紀錄片,真實的反映了“大齡未婚女性”在各種壓力之下的掙扎、妥協,影片映射出綁架在“大齡未婚女性”身上的道德標籤,讓人氣憤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思考。

女人,你被道德綁架過嗎?

女主之一的華梅,是一名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律師,34歲的她,迫於家裡的催婚壓力,來到某婚戀網站相親。但初次與諮詢師對話,就讓人氣到爆炸。

華梅在提出自己的擇偶要求後,諮詢師做的第一件事是讓她認清現實,“我說話可能稍微直接一些,從外形來看,你不是什麼美女,不漂亮,而且你年齡真的很大了。”

女人,你被道德綁架過嗎?

沒想到,華梅根本不買賬,她回覆道“我覺得自己的年齡很好啊。”

隨後,諮詢師為了儘快讓這個34歲的的女性向現實低頭,語氣變得咄咄逼人。

“你不要想我現在狀態很好,自己覺得很年輕。這都是自欺欺人的,都是你自己覺得的。”“你要現在談戀愛,最快36生孩子,也算高齡產婦了。”

“什麼?你還想過不生孩子?既然你選擇婚姻,那你就不能不生孩子。”

在這短短几分鐘的對話中,我們看到了婚姻市場對女性的道德綁架:高齡是婚姻的絆腳石;晚育是女性的大敵;結婚是為了生孩子。


什麼才是女性的價值所在?

實際上,傳統的觀念裡“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齡要步入婚姻殿堂,同時婚後兩三年要生子延綿後代、迴歸家庭“相夫教子”。

係數看來,這些貌似都與女性的年齡息息相關,適齡結婚、適齡生子、適齡育兒,若女性的人生軌跡在時間上有任何偏差,她們就會被綁上“剩女”、“沒孩子”這些帶有負面色彩的身份標籤,如同犯了什麼錯似的要接受他人的指責。

女人,你被道德綁架過嗎?

但年齡是一個人一生的“社會時鐘”,至於在不同階段描繪什麼樣的生命色彩,扮演何種社會角色,是由自己決定的。作為獨立的個體,我們的價值不應該被他人定義,年齡、婚姻、生子都不能成為束縛我們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