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參當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沒辦,胡吃海喝,死後為何還被千古傳誦?

Doris-萌


《史記·曹相國世家》記載:“(曹)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後面還有一段故事說漢惠帝懷疑曹參對自己不夠忠誠,不支持自己的工作,而曹參卻說自己的能力不及蕭何,而皇帝的能力又不及高祖,所以“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這也就是成語“蕭規曹隨”的來歷。

我們一直都把“蕭規曹隨”解釋為曹參有自知之明,以國家大局為重,並且身在高位卻甘願低調做人。

但是呢,明末清初著名史學家王夫之卻在他的《讀通鑑論》中做出了另外一個分析,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蕭規曹隨是出於曹參的無奈。

首先,曹參任相國之時,劉邦剛剛駕崩,漢惠帝劉盈雖然是皇帝,但是一切權利都在呂太后手中。曹參雖然是相國,但他又有多大的權力呢?如果不遵循高祖和蕭何制定的法令,他還想幹什麼?

其次,漢朝剛剛建立,雖然“頗有所改”,但基本上是“漢承秦制”。在當時來說,漢朝的制度已經十分完備了,並且相對寬鬆以與民休息。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制度啊,很利於社會的恢復和發展啊。在這種情況下,曹參又能幹什麼呢?他能做的只是謹小慎微,否則就容易畫蛇添足。


國史通論


有人醉生夢死而棄世,曹參醉酒治天下。他主張的“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最小限度的干預老百姓,最大限度地釋放了社會生產力。


曹參執政核心思想便是:蕭規曹隨。

這四個字看起來很簡單,甚至有點窩囊的感覺,執政為官,最難的不是大幹快乾,而是剋制大幹一番的衝動,儘量保持前任好的制度,而蕭何當時定下的輕徭薄賦、減輕刑法、與民生息等,無為而治的政策符合了漢初的環境。曹參堅持了這一政策不變,到了文帝、景帝兩代的發展西漢已漸漸繁榮起來。



在歷史上文治武功能與曹丞相相比的,不是很多見,太史公曰:曹相國參攻城野戰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及信已滅,而列侯成功,唯獨參擅其名。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合道。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



大凡歷史上留名的好官,要麼是清正廉明的如包拯、海瑞。要麼是敢於諫言不懼權威如魏徵,要麼是拯救國家於危難力挽狂瀾如於謙,或者將國家的衰落恢復到中興水平如張居正,他們都是以自己的心血奉獻於國家,但是有這麼一個人,他當宰相時期,什麼事都沒幹,整天只知道喝酒赴宴,卻能被後世的人稱為一代賢相,他就是曹參。


劉邦死後沒兩年蕭何也走了,曹參接替了蕭何的位置,按道理應該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政策要換,人員要換吧!但曹參並沒有,原班人馬和政策基本保持不變,同時從各郡和諸侯國中挑選一些質樸而不善文辭的厚道人,立即召來任命為丞相的屬官。對官吏中那些言語文字苛求細微末節,想一味追求聲譽的人,就斥退攆走他們。



睿讀西遊


先說曹參是誰,西漢名將,繼蕭何之後的西漢第二位宰相。

很多人現在對曹參有很大的誤解,認為曹參接替蕭何以後,整整三年毫無建樹,實際上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

為何看起來曹參像是“在其位不謀其事”,我個人看法,是兩個原因導致的“假象”:

第一,蕭何臨終前,已經將西漢未來數十年的基本國策制定完備,作為接替者,曹參只需要嚴格遵守即可。

記錄曹參生平的史料《史記·曹相國世家》中,曾如此總結曹參:

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

這句話字不多,但說的簡單直白。

曹參代替蕭何擔任大漢宰相,凡國事沒有任何變更,一直遵照蕭何制定的計劃實施。

總的來說,我們把大漢開國之初的蕭何,看作是改革的總設計師,制定出未來數十年的發展藍圖,只要不犯大錯誤,按照他制定的發展路線平穩的走下去,便會使大漢一直興旺發達,國泰民安。

所以曹參就是將蕭何所制定的計劃,嚴格執行下去的那個人。

他清楚蕭何的治國策略有用,自己不需要進行任何更改,只要看著國策平穩的實施,就能使國家越來越好,所以曹參在任三年,看似沒有任何政績,實際上他最大的功勞,就是確保了國策實施與經濟發展的順利,從而沒有“出錯”。

這就體現出蕭何對當時的國家發展形勢,以及經濟發展形勢,有著無比清醒的認知,同時他對蕭何也非常信任,因為秦末天下大亂,戰火四起,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急需休養生息安定下來,而蕭何看準了國家發展的根源問題,採取“休養生息”的基本國策,與此同時曹參也不是泛泛之輩,也堅定不移的認同這一點,所以二人各自擔任宰相的期間,實際上遵守的都是相同的國策,那就是讓老百姓好好地休養生息,輕徭薄稅,儘快從戰亂的動盪中恢復過來。

反過來說,很多開國之初的功臣,都想著做一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豐功偉業,不等國家形勢全面穩定下來,就直接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結果老百姓得不到休養不說,還鬧得民怨沸騰,甚至適得其反。

而蕭何所採取的政策,正是讓老百姓先休息,畢竟秦末大亂,民不聊生,所以漢初最適合發展的路線,就是兩個字:休息。

曹參也清晰認識到“休息”的重要性,所以即使擔任宰相,他也並未改變原有的既定方針,反而仍舊遵照蕭何的規劃切實履行。

這就給人一種,好像曹參啥都沒幹的假象。

實則不然,但凡一國之策,在實行過程中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阻力,而能使國策平穩的一直推進,必然是經過當政者在各個方面的保護與執行,否則也不會順遂的向前發展。

第二,曹參對自己的地位,未來,以及從政的高度,有著非比尋常的清晰認知。

要想搞明白這個問題,首先得說一段對話:

劉邦的兒子劉盈即位,稱漢惠帝,某天,漢惠帝與曹參商討政事,倆人聊著聊著,曹參突然問惠帝:“陛下以為,您和漢高祖比,誰更有治國才能?”漢惠帝大呼:“朕哪敢跟先帝相提並論?!”

曹參又問:“那陛下你覺得,臣和蕭何比,誰更具備賢才?”

漢惠帝想了想說:“你似乎不如蕭何。”

曹參說:“陛下所言極是,臣的確不如蕭何,當年高祖與蕭何共定天下,法令嚴明,今天陛下即位,我曹參擔任守成一職,遵守高祖與蕭何定下的國策,使其不出差池,如此便可以了。”

惠帝立即誇讚曹參心裡明白的很吶!

《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上曰:“君似不及也。”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如此可見,其實曹參對自己的才能,有著非常清晰的認知,他知道蕭何已經做的足夠好,而且“法令既明”,自己再多做任何事,都是畫蛇添足,甚至搞不好,還會弄巧成拙,萬一中間因為自己的瞎搞再出了差池,那可就成了大麻煩,還不如遵照蕭何留下的計劃,認認真真的貫徹執行下去,確保國策不出任何紕漏,如此便是最大的功勞。

其實這樣看,曹參能如此客觀評價自己,實則的確是從大局出發,把國家放在首位,若擱其他人身上,很可能剛當宰相就想著鞏固權力,建立豐功偉業,搞不好再破壞了好不容易制定的國策,那才是最大的失職。

所以,真不是曹參一事無成,反而是他這三年為相,做好了最大的一件事,確保一國之策不出任何紕漏,使國家大計平穩順利的向前推進,這才是他最大的功勞。

正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蕭何或許是創業的那個人,但曹參,卻是守業的那個人,創業固然偉大,守業的責任,也同樣不小。

歷史上多少帝王基業,都是敗在守業之君或臣子手中,而曹參卻能清楚認識到守業的重要性,在他那個位置上來說,著實不易吶。


錢品聚


曹參當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沒辦,胡吃海喝,死後為何還被千古傳頌?

不得不說,值得傳頌。 任何一名宰相或者一個政權,從制定方針到全國推行,都包含有前期研究、形成思路、建議起草、審議批准、正式公佈、規劃實施等多個步驟。


這絕對不是一個人一拍腦袋瓜子就能想出來的,而是要經過一群精英人物通過一系列的會議,才能形成決策。

況且大國執政,最忌朝令夕改,最講究政策的穩定性和持續性,“蕭規曹隨”就是體現出了這種國策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歷史太多人亡政息的典故了,比如宋之王安石,明之張居正。

明明都是利國之舉,卻因為後來繼任者非要體現出與前任“特立獨行”之處,他們或是清算前任,或是另闢蹊徑,到最後都因為朝局動盪不安而變成了害民之法。

太多的精英人物,都擺脫不了“要幹出一蕃大成績然後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的固定思路,即使身在工業化時代的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去維護制度良好的運行以及日復一日地去認真地完成工作,這才是最辛苦的地方。


“蕭規曹隨”這個成語典故出自於《史記 曹相國世家》,“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

並且還略含貶義。 這個典故講的是,漢惠帝即位二年,蕭何也死了,蕭何臨死之前力推曹參為賢。

所以,曹參當相國之後,所有事務都沒有改變,完全遵守蕭何之前制定規約。

其一,選擇呆板而言語鈍拙的忠厚長者,為郡或封國的官史。

其二,說話經過雕琢、妄測上意,或嚴酷苛刻、追求名聲而不務實者,通通不用。

其三,天天喝酒。

惠帝發覺之後,便質問曹參為何日日喝酒卻不理國事,曹參便說道,“蕭何幫助高皇帝平定天下,我自認為能力是比不上蕭何的。


然而蕭何定下的法令已經很明確,只要陛下垂拱而治,我等恪守職責,天下肯定就會安定”。

惠帝一聽,果然覺得有道理。

其實,劉邦在位期間發生了“白登山之圍”之敗,漢朝還賠償了一大筆錢糧給匈奴。

等到劉邦去世之後,朝堂上有呂后的強勢,下有東方各諸侯國的陰奉陽違,外有匈奴入侵,而漢朝又歷經了後戰國時代的戰亂,人口基數也降到了新低,可謂國家疲弊,民生艱難。

怎麼樣的一個階段就做怎麼樣的事,曹參其實挺實事求事的,他不亂折騰。其時這個的時候的漢朝能做的也就是休養生息,舔好自己的傷口。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曹參“蕭規曹隨”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蕭何去世,曹參進京當宰相。在他擔任宰相的三年時間裡,一切都遵循蕭何生前曾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不予改變。這一件事,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名聲。

(曹參劇照)

學者們普遍認為,曹參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看到了當時由於經歷了數年的秦末亂世及楚漢相爭,國計民生已被大量破壞。作為朝廷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實施“休養生息”的政策,放手讓老百姓從事生產勞動,不能折騰他們。所以曹參才不變換政策。

而曹參所採用的政策,顯然與此後的“文景之治”是一脈相承的。可以說,曹參的“蕭規曹隨”,其實是“文景之治”的濫觴。正是因為有“蕭規曹隨”開了一個好頭,因此,才造成了後面在“文景之治”中,漢朝經濟的全面復甦,為大漢帝國的締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學者們的所說當然是很有道理的。不過,學者們所講的,實際上是從結果來考慮的。也就是因為最終出現了“文景之治”,倒推過去,由此肯定曹參的歷史功績。但這種研究方式,多少有些事後諸葛亮的味道。那麼,當初曹參在實施“蕭規曹隨”的時候,真的是這麼想的嗎?

我們不能不說曹參沒這麼想過。但是,這多少有些拔高曹參的嫌疑。曹參作為一個歷史人物,而且作為一名武將,也沒多少文化的武將,讓他進行這樣深遠的歷史思考,確實有拔高他的嫌疑。

為了搞清楚曹參當時這種舉動的真實想法,我們需要回到歷史現場。

(蕭何劇照)

在這裡,我們還需要注意一個細節。什麼細節呢?當時蕭何去世,消息剛傳到齊國,曹參就說,宰相將由他來擔任,讓家人收拾好行李。家裡人都不信。但結果是任命書果然很快就下來了。那麼曹參哪裡來的自信,認為宰相應該由他來擔任呢?

我們注意到,在劉邦去世的時候,曾把呂后叫道床前,交代過後事。呂后問劉邦,蕭何去世後誰當宰相,劉邦說曹參。呂后又問,曹參去世後呢?劉邦說王陵,不過需要用陳平來輔佐他。

那麼,是不是劉邦給呂后的吩咐,傳到曹參的耳朵裡了,他才會這麼說呢?顯然不是的,劉邦給呂后的託孤顯然是秘密的,外人是不知道的。這種人事安排,外人如果知道,對朝廷肯定是不利的,這一點是常識。再說了,如果這個話傳出去了,曹參的家人肯定就知道了,但曹參的家人並不知道啊。

所以,這裡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呂后提前把這個話告訴曹參了,讓曹參有個心理準備。還有一種是曹參根據對朝廷人物進行分析,認為呂后最終會選自己為宰相。

無論是呂后提前告訴曹參,還是曹參自行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都說明一點,曹參是最符合呂后心意的那個人。

既然曹參明白,自己是最符合呂后心意的那個人,因此,他在當宰相後,肯定一切都會按照呂后的吩咐來做事情了。

(劉盈劇照)

我們再來看看劉盈和曹參的那段對話。當時是劉盈讓曹參的兒子曹窋回去勸一下曹參:“若歸,試私從容問而父曰:‘高帝新棄群臣,帝富於春秋,君為相,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乎?’然無言吾告若也。”就是說,你回去問一下你爹,高帝剛去世,一切百廢待興,他作為宰相,為什麼整天只是喝酒,也沒見他來向我彙報啊?劉盈特別交代,你回去千萬別說我讓你問他的。

曹窋回去一問,誰知道曹參大怒,說你小孩子懂得什麼,把他打了一頓。

劉盈見曹窋被打,生氣地召曹參來說,你為什麼打曹窋?是我讓他回來問你的!

於是,才有了曹參與劉盈的一段對話。最後曹參對劉盈說,我不如蕭丞相,你不如高帝,我們就按照他們制定的規矩幹就是了,為什麼要另搞一套呢?

這裡,其實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劉盈說的“無所請事”這句話。這句話是劉盈責備曹參不向他請示,那麼曹參究竟向誰請示了呢?很簡單,他向呂后請示了。

我們還得再注意“然無言吾告若也”這句話。劉盈為什麼讓曹窋別說是自己問他的呢?這是因為劉盈對這件事不滿,他認為自己作為一個皇帝,朝廷的事情應該自己做主,應該自己來辦。但是一切都是呂后做主,曹參也只聽呂后的,因此劉盈很不滿。但劉盈性格荏弱,他不滿,又不敢說,只能這麼試探一下。

曹參在回答劉盈的時候,也很有技巧。他並沒有說他必須一切都得聽呂后的,他拿高帝來說事。拿高帝來說事,劉盈自然就無話可說了。

可以說,這一次對話,是劉盈希望有所作為的一次嘗試,可惜曹參破滅了他的夢想。再加上後來“人彘”事件出現後。劉盈徹底自暴自棄,草草了結了自己一生……


張生全精彩歷史


曹參:沒有作為,就是你最大的作為。

曹參字敬伯,泗水沛(今江蘇沛縣)人,西漢開國功臣,名將,是繼蕭何後的漢代第二位相國。劉邦稱帝后,對有功之臣,論功行賞,曹參功居第二,賜爵平陽侯。


他之所以被千古傳誦就是因為他“無所作為”當然這裡所說的無所作為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不作為。作為丞相曹參是一個恪盡職守的好官,絕對不是尸位素餐濫竽充數。這裡所說的不作為是不亂作為不胡作為,用一個成語來說,曹參為什麼能背千古傳誦與看出三節之一的蕭何相提並論,最最重要的就是因為4個字“蕭規曹隨”

秦末由於群雄逐鹿,戰火弄得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所以西漢初期採用的是黃老之學及道家的無為而治思想。“致大國若烹小鮮”“清靜無為”“無為而治”成了當時時代政治發展的主流。而曹參則很好的貫徹了“無為而治”這一治國理念。再加上漢代初期的一切事宜都由他的前任,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蕭何蕭丞相都給安排好了。所以不需要曹參再去大規模的改動,操大心了。由於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蕭何蕭丞相的法度來治理國家,一切秩序井然一切安然無恙。這當然比任何作為都要好。



當時人們這樣說:“蕭何制定法令,明確劃一;曹參接替蕭何為相,遵守蕭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變。曹參施行他那清淨無為的做法,百姓因而安寧不亂。”曹參繼相三年病逝,漢史上與蕭何齊名,“蕭規曹隨”一辭遂成為歷史上的佳話。


舊事舊人歷史說


為官者,識時務者為俊傑!曹參為官之道研究得很深。

早在齊國任相國之時,對於齊國的治理方法,他請了一大頓人來商量,結果眾說紛紜,搞得他頭都大,然後他再請了一個精通黃老學說的蓋(gě)公來指點他,蓋公對曹參說,治理國家的辦法貴在清淨無為,讓百姓們自行安定。依靠這套理論,齊國在他的管理下安定繁榮。



後來蕭何死去,他被調任宰相,還是依靠這個方法來治理國家。那麼他為什麼要用這個方法呢?

首先,他有自知之明。

曹參本來就是一個武將,而蕭何是一個文臣,他們跟隨劉邦打天下的時候,曹參負責攻城拔寨,蕭何負責糧草週轉、調兵遣將,曹參雖然立功無數,但是他的位置還是可以有人代替,但是蕭何這個位置就沒人代替得了,漢少一曹參尚不至敗,缺一蕭何卻滿盤皆輸。所以在治理國家這方面,他是自認為不如蕭何的,所以之前由蕭何指定的各種規章制度,他全部照著執行就行了,這就是“蕭規曹隨”。



其次,受到政治環境影響。

當時漢朝政權初定,劉邦好猜忌,韓信、彭越、英布等有功之臣都被劉邦殺死,連蕭何都差一點翻船。劉邦死後,呂后更是一個刻薄寡恩,好妒多猜的人,這時候曹參哪裡敢做出頭鳥,還是學張良無為而治。


博古論今天


曹參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他一共攻下過兩個國家,還有百餘個縣,但是在他身任丞相的時候卻又是碌碌無為,不過僅此戰功倒也是足以讓他傳頌千古的了。



曹參是蕭何後的漢代的第二位相國,他從沛縣的時候就跟隨劉邦一起起兵反秦,身經百戰,歷練無數。算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功臣,更是最有地位的元老級別人物,在劉邦定天下的時候,曹參以其赫赫戰功位居眾多功臣中第二的位置。被賜為平陽侯。他死後,爵位由他的長子接替了他的地位。


漢高祖二年的時候,曹參被拜為左丞相。領兵駐紮在了關中,之後他更是平定了叛亂,攻打下了五十二座城邑。之後他又去攻打夏說的軍隊,直到後來到了敖倉漢王的營地,而在此期間,韓信已經打敗了趙國,做了相國。此時他隸屬於韓信的手下,之後又打下了七十餘座縣。

在此,連上後來的一些時間,他一共做了九年的左丞相。


之後,蕭何去世之前,已經到了孝惠帝的時候,在蕭何的舉薦之下,他再度為相。這一次曹參又做了三年的丞相。

這裡的三年為相,應該就是題目中所提到的三年。在這三年之中,雖然曹參並沒有做出來像他戰爭的時候都那樣的豐功偉績,但是也是留下了許多的佳話。像是“蕭規曹隨”就是最廣為流傳的一個。


在那個時代,幾乎沒有人不歌頌“蕭規曹隨”的。在民間,百姓們都說

“蕭何制定法令,明確劃一;曹參接替蕭何為相,遵守蕭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變。曹參施行他那清淨無為的做法,百姓因而安寧不亂。”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一段佳話都廣為流傳,即使時至今日,曹參的這一做法也是十分先進的,多少地方人的做法還不及這位千百年前的人。

其實遵循前法也沒有什麼不好的。世人都知道蕭何是舉世少有的一個大才。他前面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的法規制度必然會有他的可取之處。而且世人必然也已經熟悉了這樣的行事。再去修改又有何用?豈不是大動干戈嗎?



就像是地方官員到任的時候,每換一個人,就先換一種樹。空耗財力不說。也可惜了前面種下的那些樹苗。感情連最簡單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他都不懂。


眾森淼


所謂的蕭規曹隨是傳統社會的一種處事智慧,以不變應萬變,以不變而變化的應對措施!農耕文明高度發達的傳統中國,社會生活節奏慢,在儒家思想統治力遍佈全國的情況中抑農輕商,注重經學禮儀,忌諱僭越!在家天下的整體建構下,君臣父子夫婦,推己及人,講究血統傳承祖制,對傳統的認同傳承到了形成規則規矩制度的地步,所謂天下歸心!對變革抵制排斥,甚至是認為有違天意會遭天譴,稍有些天氣異常,社會紛亂就會被用作抵制排斥變革的手段!而農耕社會生活的安定平穩,也正是生產力得到改善恢復發展的最好時代,最好時機!所以平穩安定的社會生活是人心向往的盛世,而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生氣之聲相聞而老死不相往來的社會常識決定了人們對於變革的排斥抵制!對穩定不變的嚮往,甚至推崇,所以才會有蕭規曹隨的歷代傳頌!這是農耕社會的生產力和社會結構社會思想觀念甚至社會理想所構成的結果,社會常識,思想結晶!雖然有一定的借鑑意義,但對於當今社會已經不適用了!只是個歷史故事罷了😁


俗世邊的灰塵


一勺歷史,為您解答。

曹參在相位待了三年,所謂的“胡吃海喝”,只不過是嗜酒如命而已,並非是那種腰纏萬貫、揮金如土的土豪現象。死後的曹參仍然被千古傳誦成為一代名相,的確是實至名歸,這就不得不提及“蕭規曹隨”這一成語了!

曹參和蕭何一樣,都是從沛縣起就一直追隨著劉邦,從一起擁立劉邦為沛公,到跟隨劉邦東征西討,腥風血雨這麼多年,曹參對漢高祖的忠心與出色的個人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西漢建立後,曹參在齊地為相又逐漸顯露出他治國理政這方面的卓越才華。

劉邦死後,生性柔弱的劉盈繼位,而此時的蕭何也已經年邁到老病纏身。因為在漢高祖劉邦臨終前,就曾留下讓曹參接替蕭何為相的旨意,所以當漢惠帝劉盈問起蕭何誰人能夠接替相位時,蕭何首推曹參。就這樣,曹參開始了為期三年的國相生涯。

因為曹參非常喜歡喝酒,經常喝得爛醉如泥,為相期間常常日上三竿了還在呼呼大睡。所以就有人議論說曹參喝酒誤事,嗜酒如命,這種經常迷迷糊糊的狀態怎麼能管理好國家?也有人說曹參能力不足,只知道拾蕭何牙慧什麼的。

這些話傳到曹參耳朵裡,於是他自己上朝時主動向漢惠帝請罪說自己能力有限,拿不出比“蕭規”更先進更有效的政令來。主要還是因為蕭何高瞻遠矚,各方面已經考慮得相當清楚,曹參他自己只想按蕭何得方法認真執行就能事半功倍,照做就好,不失職即可種種!

漢惠帝覺得曹參說得有道理,也就不再幹涉了。這就是“蕭規曹隨”的由來!

看似庸碌無為的曹參,其實這才是真正的慧眼,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無為而治”。他知道什麼事可為什麼事不可為,如果非要逼自己拿出另一套治國方案,無疑是畫蛇添足。漢初時期,奉行的是休養生息的政策,這一點在高祖和蕭何為相期間就開始實行而且效果十分顯著。曹參不是不喜歡折騰,而是知道只有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蕭何制定的政策得到延續,國家的經濟才能繁榮起來,人民才會更加安定。

畢竟蕭何為相期間制定的諸項政策,對於初建的漢朝帝國的統一與安定、經濟的復甦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更有利於百姓的休養生息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們都知道,為政期間,最忌諱的莫過是朝令夕改。一個優良的政策就需要保持延續性,如果換一個人換一種想法,信譽則會隨之流失,資源會遭到浪費,百姓會跟著吃苦。

曹參為相三年,甘願揹負“不作為”的罵名,也一直堅持著“蕭規曹隨”,儘自己的能力延續著前任名相蕭何留下來的規章制度,幫助漢惠帝安定民眾,減輕百姓的負擔,對內鼓勵農民增加生產,扶持商賈繁榮經濟,對外採取“和親”安撫匈奴。就這樣,積貧積弱的西漢帝國迅速強盛起來,為之後的中國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就是為什麼曹參能夠成為千古傳誦的一代名相的緣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