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戲曲課怎麼上?唱唸做打在“雲”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對於習慣了以“口傳心授”“面對面教學”傳統方式為主的戲曲專業的師生來說,“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是一個難題。記者日前從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獲悉,這所學校從2月中旬開始就使用網絡平臺組織戲曲教學,對學生進行專業輔導。

疫情期间戏曲课怎么上?唱念做打在“云”上

圖為教師在家上課。學校供圖

京劇名師沈綺琅,是一名70歲的老教師,退休多年卻從未脫離教學崗位,培養出很多優秀的戲曲新人。三週網課上下來,她深有體會,“網課對文戲摳戲,效果非常好,進度快。”

這學期18京班教學計劃是教授梅派劇目《坐宮》一折。《坐宮》唱唸是重中之重,沈綺琅先將所學段落的唱唸錄音發給學生,規定時間,讓學生學會並將錄音發給老師。她收到學生們的錄音後,仔細將每個學生錄音裡的問題用紙筆記錄下來,以微信語音形式針對“節奏、氣口、行腔及語氣”逐個講解,並要求學生根據她的講解與再次示範,記錄學習心得和問題總結,達到及時發現、糾正、解決問題又能使學生加強記憶的教學目的。

疫情期间戏曲课怎么上?唱念做打在“云”上

圖為教師授課視頻截屏。學校供圖

除老年教師外,青年教師也在戲曲網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音樂專業老師王雲鵬分別給浙江溫嶺、上海閔行等地學生連線上笛子課, “我們提前半個月就開始演練。”

比起講解PPT、點名學生髮言,戲曲線上教學有著獨特性。王雲鵬說,大課以講內容為主,一對一、一對二的專業課相對特殊,每個學生需要演奏後,再由老師逐一指導,比如掰正手指手型。面對面教學時一蹴而就的動作,放到線上遠程教育,難度倍增,“在可行性測試中,我們遇到過網絡卡頓,音頻、視頻不同步等問題,反覆換了好幾個軟件。”

王雲鵬注意到,在備課中,不少老師比以往更“火眼金睛”“聽風辨音”,從略微晃動的屏幕分辨孩子彈撥樂器的手指位置,判斷線上傳輸微微變形的聲音是否卡上正確的節奏點。

疫情期间戏曲课怎么上?唱念做打在“云”上

圖為教師線上佈置作業、批改作業。學校供圖

李名揚是一位青年武丑任課教師。武丑,通常以跌、打、翻、撲為主。為了達到線上教學的最佳狀態,使部分訓練、教學內容不受環境影響,他將訓練內容與教學內容整理出來。武丑行當很多“小跟頭”要求做到輕、漂、溜,如扎頭旋子、雙飛燕、案頭、蹦高等,這些小跟頭可以在家中訓練。為此他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訓練數量,達到“從量到質”的變化。

京劇教研室老師石曉珺認為這次線上課程是一次“被動而成功”的嘗試,打破了固有的教學模式,打開了新的教學思路,“開拓了教師在不同領域的教學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