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不好看,編劇六六真的再也寫不出《蝸居》了嗎?

2020年,六六再次迴歸“房子”這一話題,視角從購房者轉向賣房中介,看到更多人的焦慮。

但豆瓣評分6.2分,不復過去的優異。

是觀眾的口味變了,還是六六退步了?場記覺得,二者皆有。

《安家》不好看,編劇六六真的再也寫不出《蝸居》了嗎?

爆款締造者六六

十三年前,短短22集的《雙面膠》種下很多人的“婚姻噩夢”——鳳凰男和富家女的愛情悲劇,隱含了飛速發展的社會下無形的階層壁壘。

婆媳矛盾、生活觀差異以及“結婚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更是兩個家庭、兩種文化的結合。”都道出無數家庭的心酸。

《安家》不好看,編劇六六真的再也寫不出《蝸居》了嗎?

考慮到觀眾的承受能力,電視劇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亞平的母親患病去世,無人知道麗鵑和亞平是否複合。

原著小說結局更黑暗:麗鵑威脅要收回給與亞平家的一切,亞平怒極,當著襁褓中的兒子砸死了妻子,亞平的母親就在旁邊助威吶喊。

《安家》不好看,編劇六六真的再也寫不出《蝸居》了嗎?

十一年前,《蝸居》看到:飆升的房價背後,是焦慮的年輕人終其一生也攢不出一個首付。

“買房焦慮”折射了我們文化中對土地的寄託——房子是歸處,更是家。《蝸居》刺痛了無數國人對房子的可望而不可得的心。

《安家》不好看,編劇六六真的再也寫不出《蝸居》了嗎?

出乎六六意料的是宋思明——這個勾結地產商在江州呼風喚雨的偽君子——走紅了。六六說,宋思明的受歡迎是拜金主義的悲哀,作為創作者她是清醒的。


觀眾的品味提升

十幾年一晃而過,同類型題材作品層出不窮,如《歡樂頌》和《都挺好》。他們都講原生家庭的悲劇,但矛盾雖多,並非全然一地狗血。

《安家》不好看,編劇六六真的再也寫不出《蝸居》了嗎?

樊勝美的母親會一邊壓榨女兒一邊心懷愧疚,因為她本身就是時代的受害者;蘇明玉會和患病的父親重歸於好,因為面對病痛內心深處對親情的渴望已壓制不住。

《安家》不好看,編劇六六真的再也寫不出《蝸居》了嗎?

樊勝美母親

這些大熱劇點出矛盾,也看到衝突背後的辛酸。相較之下,《安家》大篇幅的哭泣與憤怒不太討好。

六六沉迷舊有元素

以炒菜來比喻寫劇本的話,六六是一位喜歡重油重鹽、大火爆炒的廚師。她深諳群眾痛點,知道菜滿盤紅油最吸引人。

激烈的衝突能輕易挑起觀眾情緒:重男輕女的父母、喜當爹的男主、假離婚後出軌的妻子......這些奇葩角色讓人目不暇接,《安家》是集六六爆款元素的大成者。

《安家》不好看,編劇六六真的再也寫不出《蝸居》了嗎?

六六在這一段的臺詞很有意思

但是問題背後的情感才是矛盾的核心,愛和恨是兩面一體的。缺乏深入挖掘矛盾的成因,情就容易“空"。

換言之,六六的重口味固然獵奇,亦失了回味無窮的醇厚。太滿足於過去的成就,沒有走出創作舒適圈,這是她的遺憾。

《安家》不好看,編劇六六真的再也寫不出《蝸居》了嗎?

十三年來,六六和她引領的現實主義題材的變化,折射出我們觀念的改變——從共鳴產生憤怒,到如今追問問題背後的為什麼,影視行業越來越成熟,觀眾也越來越理智。

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編劇們能帶著現實主義題材走得更深更遠。

《安家》不好看,編劇六六真的再也寫不出《蝸居》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