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倆捅馬蜂窩,蟄得爸媽差點認不出,爸媽:不該笑但沒忍住

要說孩子們最喜歡的日子莫過於是假期,因為在假期完成作業之後,可以無憂無慮地玩耍。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可以去圖書館、科技館、動物園去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夠學習到一些課外知識。那麼相比較農村的孩子,他們能夠有時間去接觸大自然,呼吸新鮮的空氣,見到自己從課本上沒有見到的生物。

很多城市中的小孩子都非常羨慕農村的小孩子。因為在農村,你可以掏鳥蛋、下河道路等。能夠將自己完全置身於大自然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感受的同時也要懂得去敬畏大自然。

兄妹倆捅馬蜂窩,蟄得爸媽差點認不出,爸媽:不該笑但沒忍住

有一對“熊孩子”兄妹從城市中跟隨父母回到農村探親。剛回去的第一天,親戚們就告訴他們,附近有個比較大的馬蜂窩,千萬不要去觸碰。

可是架不住孩子們好奇,熊孩子就想要為民除害。兄妹倆就去捅了馬蜂窩,著可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由於冬天身上穿的比較厚,其他部位沒有受傷,唯獨兄妹兩人的臉,被馬蜂蟄成了“豬頭”,然後,二人灰溜溜地回到家中,父母看到之後表示:“差點認不出是自家娃,心裡既是心疼、生氣,不該笑但沒忍住,哈哈哈哈……”

兄妹倆捅馬蜂窩,蟄得爸媽差點認不出,爸媽:不該笑但沒忍住

那麼,在孩子進行一些原生態的戶外活動時,家長們該如何給孩子做好保護呢?

①敬畏大自然。

大多數孩子生長的環境都比較固定,基本上都是兩點一線,家中、學校。那麼當有機會去接觸大自然的時候,對於戶外未知的生物也會有非常大的探索慾望。

的確,大自然很吸引人,但是他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當孩子外出接觸大自然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再三強調:對於未知生物要有敬畏之心,不要隨意玩弄;發現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可以詢問父母以及同行的朋友,不要輕易的觸碰,因為會有未知的危險。

兄妹倆捅馬蜂窩,蟄得爸媽差點認不出,爸媽:不該笑但沒忍住

②教孩子識別危險。

在孩子外出接觸大自然之前,父母一定要將大自然中存在的危險告知孩子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馬蜂窩,大自然中還有毒蛇、蜈蚣、蠍子等。如果在大自然中見到這些生物,一定要及時避開,如果不小心被他們咬到,應該立即尋求父母的幫助,然後送去醫院救治。

③遇到困難保持冷靜。

和大自然親密接觸,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困難。比方說春遊的時候,有些小朋友調皮,可能會脫離大隊伍的步伐,遇到這種情況就非常的危險,他們可能迷路。

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要自亂陣腳,及時尋求周圍人的幫助,或者可以想其他辦法找到正確的道路。

兄妹倆捅馬蜂窩,蟄得爸媽差點認不出,爸媽:不該笑但沒忍住

④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

孩子去接觸大自然,除了掌握生存技能之外,同時也要保證自己的身體素質足夠強大。在大自然這個複雜的環境當中,如果真的遇到危險,千萬不要寄希望於其他人,如果有強健的體力,他將會幫助你脫離困難,所以父母在生活中要多讓孩子進行體育鍛煉,以免遇到危險,孩子體力跟不上,就尷尬了。

兄妹倆捅馬蜂窩,蟄得爸媽差點認不出,爸媽:不該笑但沒忍住

總結:

無論孩子有沒有機會去接觸大自然,這些必要的基本知識,父母還是要傳授給他們,因為畢竟他們會有長大的一天,當他能有這樣的機會去接觸大自然,他們也有一定的求生技能,以防萬一。

你有對孩子進行過戶外活動安全教育嗎?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