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塊錢“撿漏”的古書法,送去拍賣後拍出3個億,物主:我不想賣了

5塊錢“撿漏”的古書法,送去拍賣後拍出3個億,物主:我不想賣了

唐宋緣明清

導語:書法是中國文化中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是我國重要的傳承文化之一,對我國的影響非常深遠。這一項文化的出現衍生出了很多有名的書法家,其中最為有名的就屬東晉時期的書法家王羲之,他素來就有“書聖”之稱,是其隸、草、楷、行各體集於一身的書法家。他的書法精研體勢、廣採眾長、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很多後人看過他的書法後都覺得受益匪淺。

5塊錢“撿漏”的古書法,送去拍賣後拍出3個億,物主:我不想賣了

在王羲之眾多的作品中,最有名的是《蘭亭序》,它被譽為“談下第一行書”,人們常常用“翩若驚鴻,矯若遊龍”來形容《蘭亭序》中的書法,它是我國極為珍貴的書法鉅作之一。但非常可惜的是這部鉅作隨著時間的發展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現如今流傳下來的全部都是後人臨摹的,雖然有一定的價值,但和真跡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但在現如今這個極為重視文物的時代,即便是臨摹作品也是極受歡迎的。

5塊錢“撿漏”的古書法,送去拍賣後拍出3個億,物主:我不想賣了

王羲之作品《平安帖》出現在拍賣場

書法作品在我國市場一直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很多的書法隨便一拍就能夠拍出非常昂貴的價格,就像是後人臨摹的《平安帖》一樣,原本只花了5元錢“撿漏”的古書法,送到拍賣場上竟然拍出了3億的天價,但物主隨後卻表示:我不想賣了。2010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一幅名為《平安帖》的書法出現在拍賣會上,很多收藏家聽到這個名字都非常驚訝,要知道這幅作品可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佳作,如果能夠將其拍下不論是收藏價值還是經濟價值都非常可貴。

5塊錢“撿漏”的古書法,送去拍賣後拍出3個億,物主:我不想賣了

在這一誘惑之下,各路買家紛紛舉起手中的牌子參加競拍,經過半小時的激烈競爭後被一個名為劉益謙的收藏家以3.08億元的高價拍下。按理說買家一旦確認買下,那麼雙方之間的交易就已經生效,但就在文物被拍下的那一刻,物主卻反悔表示不賣了。要知道交易是雙方之間的,如果在這個時候返回不僅錢拿不到,原本已經交好的保證金也拿不回去了。且不說錢拿不到個人信譽也會受到很嚴重的影響。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意外?難道是因為物主嫌棄文物拍出的價錢太少嗎?

5塊錢“撿漏”的古書法,送去拍賣後拍出3個億,物主:我不想賣了

一份書法引發的家庭爭紛

其實並不是,只是因為家庭內部鬥爭產生的問題。原來這件《平安帖》文物並不是真跡,只是物主的父親上世紀在文物市場上花5元錢買下的贗品。後來這部書法作品就一直珍藏在家中,前不久的時候父親去世了,家裡的每個兄弟都分到了合理的財產,而這部書法則是家裡的兄弟們共享的,但物主卻在沒有其他兄弟同意的情況之下,私自拿到拍賣場上競拍,這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5塊錢“撿漏”的古書法,送去拍賣後拍出3個億,物主:我不想賣了

家庭問題拍賣公司當然不好管,但現如今這部書法已經拍出,想要拿回只能親自找拍主商量。其實物主真正想要拿回的並不是畫,只是不想將這筆錢分給自己的家人。都說親兄弟明算賬,這件事情就是一個遍最好的例子,為了分掉這3億元,幾兄弟鬧得非常大,一家人甚至鬧上了法院,成為了一場笑話。

結語

一直到2015年的時候這場鬧劇才正式結束,他們如願的分掉了合理的錢,劉益謙先生也如願買下了這幅畫,但幾兄弟之間的感情卻怎麼也無法修復了。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裡,認為小編寫的還可以的話,請點擊小程序看一看。您的點擊,就是我最大的支持,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