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上的"蟲二"兩字是什麼意思?

嘰嘰咕咕歪歪


做風月無邊解,似乎有點道理。問題在於它的意思鍥不鍥合當時的意境。

說老實話,泰山離我老家不遠,回老家探親時也在去濟南遊玩時經過泰山腳下,但沒有爬泰山。

如果這塊刻了蟲二的石碑,確實風景極為秀麗,這種歲月無邊的解釋,應該是最好的解釋。

但是,如果石碑旁風大,且書寫者憤世嫉俗,能不能做風無邊,仁無人解呢?

所以,理解這二字的真正意思,要結合實地和作者的背景。


宋思考


據我所知,全國有“蟲二”石刻遺蹟有兩處,一處在杭州西湖湖心亭裡有一石碑,據說是清乾隆手書的(如圖)



另一處在泰山萬仙樓北側,盤山路之西一摩崖石刻著“蟲二”,左邊刻著“歷下劉廷桂立,右邊刻著“巳亥夏六月”(如圖)



據歷史記載,這是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山東濟南歷城才子,外號叫“劉十二”的劉廷桂和朋友一起遊泰山時所題。

當時幾個人談論起西湖湖心亭乾隆手書的“蟲二”石碑,劉廷桂不以為然的說:“西湖風景怎比得上泰山”,於是寫下了“蟲二”。

說了半天,“蟲二”是什麼意思呢?

“蟲二”是風月無邊的意思,其實叫“蟲二”不太準確,石刻的“蟲”上面還有“撇”,“蟲二”兩字正好是“風月”的芯,去掉邊框則成了“蟲二”,寓意風月無邊。

“蟲二”是個謎面,謎底就是“風月無邊”。意思是說景色秀麗,令人心曠神怡。



劉廷桂顯然是效仿了乾隆,因為乾隆早他一百年就在遊覽西湖時題刻了“蟲二”。也許是光緒年間山東泰山的地方官為了吸引遊客而故意製造的噱頭,仔細想來也不對啊,清光緒年間泰山根本不收門票,不存在著提高收入的目的。

不是圖錢就是圖名,後者劉廷桂做到了,人們只知道乾隆怎麼會知道還有個劉廷桂呢?

從種種傳說也說明劉廷桂有炒作之嫌,據傳劉廷桂在登泰山時向尼姑要水喝,尼姑不給他喝,於是劉廷桂一氣之下就刻了“蟲二”這兩個字,寓意諷刺尼姑是風月之人。泰山上有尼姑庵嗎?

有一點毋庸置疑,“蟲二”的原創屬於乾隆皇帝,劉廷桂有抄襲之嫌。


秉燭讀春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一行專家訪華時曾登上泰山,遊覽過程中看見了那塊刻著“蟲二”的奇石,隨後他們僅從字面上對其進行了解讀,結果誤以為中國人是在故意侮辱他們。當場隨行的中國學者一時半會也給不出解釋,場面陷入了尷尬。無可奈何之下他們邀來了大才子郭沫若,只見他用手在石頭上比劃了幾下,寫下“風月”二字,隨後給出瞭解釋:“蟲二”取自典故“風月無邊”,蟲是繁體字“風”的一部分,二則是月字的一部分,意為泰山得風光無限美,並無半點日本專家誤解的侮辱之意。聽了他這麼一解釋,眾人紛紛點頭贊成、甚至是喜笑顏開。郭沫若先生的解釋顯然不錯,但若要追根溯源,泰山上的“蟲二”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一切還要從清朝說起。當時有一位年僅12歲就考上秀才的風流才子,本名劉廷桂,人稱“劉十二”,一次與友人共登泰山,由於對當地尼姑的風流之事略有耳聞,隨後又親眼目睹了他們的勾當,很想借機諷刺她們。但如果直言不諱又顯得不尊重,另外,古人講究與地位尊貴之人有所避諱,劉廷桂就是為了與乾隆皇帝曾經說過的“風月無邊”相避諱,索性玩起了拆字法,便有了我們今日所見這二字。這二字妙就妙在一語雙關,既讚美了泰山、又暗諷了不正經的尼姑。


o靜夜思


有意思的問題。我專門向了山東的朋友打聽了,他們告訴我泰山上的確存在這一塊石頭,上面寫著兩個字。然而,煩請題主和答友們看看那兩個字,並不是“蟲二”。那兩個字寫於清代,當時人用的繁體字,蟲字的繁體字是

看這兩個字,分明是“風”(風的繁體字)裡面部分和“二”字。其實一模一樣的題字在其他地方也出現了,比如下圖。

泰山上那兩個字的作者是劉廷桂,是清代光緒年間濟南當地的一位名士(在當時全國範圍來看並不出名),己亥年是清光緒二十五年,即1899年。

對這兩個字的解讀目前最權威的就是要數大文學家原中科院院長郭沫若先生了,他在兩個字上面分別加上兩筆就變成了“風月”,他認為劉廷桂去掉兩邊是取“風月無邊”之意,這種解釋讓人佩服。

所以,劉廷桂可能是故意為之,不過用這種方式把自己的名字也留在了歷史當中也算是一種策略。像這種有意寫錯字的景點還有好幾處呢。趵突泉的突字少了上面那一點,避暑山莊的避字多了一橫,還有杭州西湖的花港觀魚的魚字底部寫成了三點水(魚的繁體字下面是四點水),西安碑林的碑字少一撇等等。


文史工作坊


泰山作為“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古代皇帝封禪之地,文化價值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泰山上歷朝歷代的石刻眾多,其中5元紙幣背面圖案“五嶽獨尊”更是被大眾所熟知。除此之外,還有一塊石刻也非常有意思,石碑上刻了兩個字——“蟲二”。

上世紀某一年,日本學者到中國學習考察中華文化,在導遊的陪伴下,登上了泰山,被這刻有“蟲二”兩字的石碑吸引。幾位精通中文的日本學者實在無法猜測出這“蟲二”究竟有何含義,一行人圍繞著二字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終也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

後來,解開這個文字謎題的人是郭沫若,他有次登泰山時,有學者請教“蟲二”的含義。郭沫若看了半天,然後用手在“蟲二”兩字上各加了兩筆,於是就變成了“風月”二字,郭沫若笑著說這是“風月無邊”之意。

據歷史記載,“蟲二”兩字乃是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的濟南名士劉廷桂和朋友到泰山遊玩時所刻。至於劉廷桂為何要刻這兩個字,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說是劉廷桂在泰山問尼姑要水喝,尼姑不給他喝,於是劉廷桂一氣之下就刻了這兩個字,寓意諷刺尼姑是風月之人。

另一種說法是劉廷桂看到泰山的風景後本想題“風月”的,但想到當年乾隆皇帝曾經在西湖題過“無邊風月”四個字,為了避諱,劉廷桂靈機一動,就只題了風月兩個字的字心。表達身心舒適的意境,又是中國人含蓄性格的體現。

清人平步青在《霞外捃屑》也曾寫到:徐天池遊西湖,題某扁曰“蟲二”,詰之,曰“風月無邊也”。

其實,“蟲二”的用法早在清朝之前就出現了,明代唐伯虎題妓湘英家扁雲:“風月無邊。” 祝枝山見之曰:“此嘲汝輩為蟲二也。”湘英問其義,枝山曰:“風月無邊,非蟲二乎?”

更早的傳說還跟大詩人李白有關。湖南美術出版社1985年版的《巴陵勝狀》一書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說岳陽樓三樓的木壁上,本來曾有三個隱約可見的字跡:一、蟲、二。人們一直不解其義。後來李白遊岳陽樓,看出這是一副字謎對聯,即“水天一色,風月無邊”,並當即寫下了這副對聯。

此事雖是傳說,穿鑿附會的痕跡明顯。不過,李白到過岳陽樓倒是確有其事,有李白自己的詩為證。詩云: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蟲二”兩字本無意,但被文人雅士演繹得如此意蘊豐厚,華夏文字文化之博大精深,從中可見一斑。


壹號收藏


那年我在上海一家刊物獲獎,刊物組織我們獲獎作家到西湖採風,那是我第一次到西湖,眼裡的美景看不盡,至今還記得一些著名景點。

比如在西湖湖心亭小島上,在幾棵樹木掩映之下,一座不規則石碑,石碑上刻有蟲二兩字,這兩個字讓我們獲獎作者大為不解,旁邊遊人解說說:“不要小看這兩個字,這是皇上寫的。”

我們很不解,一是皇上寫的這兩個字,太抽象,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便問是哪個皇上,遊客說是乾隆,我們便恍然大悟,乾隆呀乾隆,你是滿人,你以為你的滿文化能同化漢人嗎?你寫了到這兒多少年了,我們漢人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我們的感嘆被那位遊客聽到了,笑我們:“那一年乾隆下江南,晚上吃得太撐,便遊湖消食,到了湖心亭,月朗星稀,春風和煦,皇上心情大好,大聲呼號要文房四寶,就在月光之下,題寫了‘蟲二’二字,那意思就是‘風月無邊’。”

我們笑了,這扯得上嗎?歲月無邊和蟲二有毛線關係!

那人慢條斯理地在地上寫了兩個字:風月。風字寫的是繁體,即風,他隨即把風月二字的邊框抹掉,便剩下蟲二。

我這才恍然大悟:“哦,好一個歲月無邊!”

前年中國作協組織我們去遊泰山,到了泰山萬仙樓北側,在盤路西邊,見一幅摩崖石刻,寫的也是蟲二,泰山上游人到處照像排隊,而在這個景點前,人們猶豫不決,有人乾脆一哼鼻子:“什麼玩藝!”

我怕大家錯過好機會,便向大家說了歲月無邊的意思,大家一聽,這是好意思,便開始照像,很快也排起隊來。


鄭彥英


泰山上的“蟲二”兩字,蘊含“風月無邊”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很多也都見過泰山上的“蟲二”石,很多人起初不知道,以為是“兩條蟲子爬泰山到此一遊”的意思。事實上,這叫“風月無邊”。我們寫簡化字,當然會對此產生疑惑。但如果寫古字,繁體字,一切就都很明瞭了。

風月無邊”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風景美麗,“無邊”就是“十分”“沒邊了”,“風月”就是“風景”,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這風景也是沒誰了”。宋代朱熹《六先生畫像》中說“風月無邊,庭草交翠”,也是在描繪這種美好的風景。於是,有人在題詞的時候,寫上“風月無邊”四字,這算是中規中矩的寫法,才子是不會這麼寫的。

才子怎麼寫?

他這樣寫:

“風月無邊”是有趣的猜謎遊戲

只把“風月”二字的邊去掉,使其無邊,把這兩個拆分後的筆畫寫上去,乍一看沒頭沒腦,令人費解。但才思敏捷的,會想到這是個謎,會去猜。機智一點的,很快就會知道這是“風月無邊”。這就好比傳說曹操去看新完工的花園,看完以後,一言不發,只拿筆在花園門口上寫了個“活”字。旁人都不懂是啥意思,只有楊修一下說出,“門”加個“活”,就是“闊”,丞相嫌城門太大了,得改小一點。

可為什麼泰山石上是“二蟲”,而不是“蟲二”呢?

因為古字是從右往左寫的啊!

漢字很有趣。


豆子人民藝術家


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是小學前,家裡很多書,父母也買了好多益智的書,我很多字都是家人教了一些後其他連猜帶蒙的讀的。記得很清楚,其中一本兒童書裡就有這個題目,後面帶答案,,,答案是風月無邊,,因為無邊,所以外面的框沒了😂😂


帶襪子的補丁


應該是風月二字。只寫蟲二二字,缺了兩邊,意思是風月無邊,勸世人莫再沉迷,及早醒悟回頭!


金蓮笑紅塵


這是一個字迷,“蟲二”是繁體字“風”和“月”的字芯,寓意為“風月無邊”,全國有兩個“蟲二”,一個是泰山腳下,另一個在杭州西湖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