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血型與父母不同就不是親生的嗎?淺說為什麼滴血不能認親


子女血型與父母不同就不是親生的嗎?淺說為什麼滴血不能認親


子女血型與父母不同就不是親生的嗎?淺說為什麼滴血不能認親


子女血型與父母不同就不是親生的嗎?淺說為什麼滴血不能認親

不少人看過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裡面有一個橋段講的是滴血認親,具體情節不再贅述,想了解的朋友可以趁著目前長假期去複習一下這部電影。著名的大宋提刑官宋慈在所著的《洗冤集錄》中也系統地提到了滴血驗親的方法。那麼滴血認親是什麼原理呢?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如何通過父母的血型推斷子女的血型?子女血型與父母不同就不是親生的嗎?血型相同就一定是親生的嗎?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先普及一下一些基本知識(當然,不想燒腦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最後看結論)。

1.什麼是血型?

我們常常說的血型是人紅細胞表面的特異性抗原類型,目前已經發現這些特異性抗原類型可以歸屬於30多個系統,不同的系統中紅細胞的血型有不同的種類。沒有醫學背景的朋友可能覺得前面這句話很抽象,難以理解。用生活中常見的筷子來舉個例子:我們可以通過材質將筷子分為鋼筷、木筷、竹筷、塑料筷子等,也可以根據顏色分為黑色筷子、紅色筷子、黃色筷子、白色筷子等,還可以根據長度分為長筷、中筷、短筷,這些分類的標準如材質、顏色、長度就好比就血型系統,而材質中的鋼筷、木筷、竹筷、塑料或顏色中的黑、紅、黃、白或長度中的長、中、短就是每個系統的具體血型。最常見的是ABO血型系統,分為A、B、AB、O四型;其次為Rh血型系統,分為Rh陽性和Rh陰性;另外還有MNS、P等極為稀少的血型系統。

2.什麼是等位基因?

染色體的主要成份是決定遺傳性狀和功能的脫氧核糖核酸,即DNA(最近談之色變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在我們人體絕大部分細胞都是成對(啪啪啪,第一個重點)存在的染色體,遺傳學上稱之為雙倍體,除了成熟的精子和卵細胞(為什麼?見後述)。DNA 每一小段都具有獨特的遺傳性狀及功能,這些小段稱為基因。一對染色體中兩條單染色體上相同位置的 DNA 小片段,稱為等位基因。ABO成熟的精子或卵細胞 血型系統的基因位點在第 9 對染色體上,ABO 血型受控於 A、 B、O 三個基因,一共可以組合成AA、AO、BB、BO、AB、OO六對等位基因。就好像一對筷子。若成對的等位基因中兩個成員完全相同,則該個體對此性狀來說成為純合子(如AA、BB、OO)。若兩個等位基因各不相同,則該個體對該性狀來說是雜合子(如AO、BO、AB)。

3.六對等位基因,那為什麼我們通常知道的ABO血型只有四種呢?

這是因為血型實際上是指等位基因的表現式。遺傳的基因不一定都能夠表現出來,能夠表現出來的性狀稱為表現式。血型的表現式和遺傳式之所以不同,是因為遺傳基因有顯性和隱形之分。有的基因無論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它所控制的性狀都可以表現出來,這種基因叫顯性基因;而有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只有在純合子時才表現出來,在雜合子時不能表現出來,這種基因叫隱性基因。在ABO血型系統中,A 和B基因是顯性基因,可以表現出抗原性,而O基因則是隱性基因,不表現抗原性,ABO血型系統就是依據等位點含有A型抗原或B型抗原來分型的。舉個例子,在一對染色體中,一條染色體帶A基因,另一條染色體帶O基因,等位基因組合就是AO,遺傳式為AO,表現式則為A(因為A是顯性基因,O是隱形基因),這個人的血型表現為A 型,而不會是O型。因此:

如果等位點兩基因都含A基因或一個含A抗原基因,另一個為O基因,則表現為A型血;如果等位點兩基因都含B基因或一個含B抗原基因,另一個為O基因,則表現為B型血;如果等位基因兩點都為O基因,則表現為O型血;

如果等位點兩基因一個含A基因,另一個含B基因,則表現為AB型血。

我們將筷子的顏色黑、紅、白擬比於ABO血型的等位基因中的A、B、O,那麼ABO血型的等位基因位點可能出現六種組合,即AA、AO、BB、BO、OO、AB,表現為四種血型,如下圖。


子女血型與父母不同就不是親生的嗎?淺說為什麼滴血不能認親

4.父母的血型是如何遺傳給孩子的?

如上述,人體絕大部分細胞都是成對存在的染色體,即雙倍體;這裡要引出一個遺傳學概念,減數分裂,即成對(2n)的染色體在第一代細胞一分為二變成第二代細胞的過程中,這對攜帶ABO血型等位基因的染色體分開隨機(啪啪啪,第二個重點)進入兩個第二代細胞,稱為單倍體(n)。在父親體內精原細胞通過減數分裂形成成熟的精子,母親體內卵原細胞通過減數分裂形成成熟的卵細胞,成熟的精子和卵細胞都是單倍體。精子和卵細胞受精結合後,形成了受精卵,受精卵又變成了雙倍體,攜帶父母雙方各一個ABO血型等位基因的受精卵就可以生長髮育成雙倍體的孩子了。可以這麼簡單理解,孩子沒筷子吃飯,父母親隨機各給了一支,孩子就有一雙筷子了,孩子能有什麼顏色的一雙筷子,取決於父母雙方四支筷子的顏色。我作了一個表說明不同基因型及不同血型父母的結合後,孩子可能的血型。

閱表方法提示:第一行藍色表格表示父親的ABO血型、第一列藍色表格表示母親的ABO血型。第二行紅色表格表示父親的ABO血型可能的基因型;第二列紅色表格表示母親的ABO血型可能的基因型;表格中白色區域代表各種基因型的父母孕育的每一個子女可能的ABO血型,血型字母前面的數字表示可能性,例如基因型為AO的父親與基因型為BO的母親所生的每一個子女有1/4概率為A型血、有1/4概率為B型血、有1/4概率為AB型血、有1/4概率為O型血。血型字母前面沒有數字表示該血型概率為100%,例如基因型為BB的父親與基因型為BO的母親所生的每一個子女只會有B型血。


子女血型與父母不同就不是親生的嗎?淺說為什麼滴血不能認親

於是,孩子血型與父母血型的關係,在只考慮遺傳學概率的情況下,我們就有了以下16個的結論:

父親A型血,母親A型血:孩子可能是A型,可能是O型,不會有B型或AB型。

父親A型血,母親B型血:孩子四種血型都有可能。

父親A型血,母親O型血:孩子可能是A型,可能是O型,不會有B型或AB型。

父親A型血,母親AB型血:孩子不會有O型血,其他血型都有可能。

父親B型血,母親A型血:孩子四種血型都有可能。

父親B型血,母親B型血:孩子可能是B型,可能是O型,不會有A型或AB型。

父親B型血,母親O型血:孩子可能是B型,可能是O型,不會有B型或AB型。

父親B型血,母親AB型血:孩子不會有O型血,其他血型都有可能。


父親O型血,母親A型血:孩子可能是A型,可能是O型,不會有B型或AB型。

父親O型血,母親B型血:孩子可能是B型,可能是O型,不會有A型或AB型。

父親O型血,母親O型血:孩子只能是O型。

父親O型血,母親AB型血:孩子可能A型,可能B型型血,不會有O型或AB型。

父親AB型血,母親A型血:孩子不會有O型血,其他血型都有可能。

父親AB型血,母親B型血:孩子不會有O型血,其他血型都有可能。

父親AB型血,母親O型血:孩子可能是A型,可能是B型,不會有O型或AB型。

父親AB型血,母親AB型血:孩子不會有O型血,其他血型都有可能。

基本知識普及完畢,我們來一一回答開始的問題。

1.滴血認親是什麼原理呢?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答:滴血認親原理,是不同個體的血液中成分相同的相容,不同的則不相容,對於血型來說,是同型血相容,異型血不相容。因此古人認為,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血液成分及血型應該是一樣的,所以血液會相容,但從現代理論技術來看,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為什麼呢?通過上述的基本知識可以看出,父母和子女不一定有相同血型,而有相同血型的人,可能滿大街都是。所以如果按照滴血認親的方法鑑定身份,那可真是滿大街都是“親戚”了。另外,電影裡面演的血液滴入水中呈現完整的水滴狀是不存在的,因為不同或者相同的血型或者本是直系親屬或者非親非故的二個人的血液滴入水中,不一會就散開了,變成了血絲,不會出現兩滴血相容或不相容的畫面,為什麼?原來血細胞在滴入水中後,組成血細胞的紅細胞由於水分子的進入,會導致紅細胞內滲透壓降低,紅細胞在水中會因為滲透壓吸水漲破,血細胞在水中出現溶血,看起來就像散開了一樣,就會出現我們看到的淡淡的血絲現象。


子女血型與父母不同就不是親生的嗎?淺說為什麼滴血不能認親

2.如何通過父母的血型推斷子女的血型?

答:可以通過上述16個結論去推斷。

3.子女血型與父母不同就不是親生的嗎?血型相同就一定是親生的嗎?

答:血型是由遺傳決定的,正常人ABO血型終身不變。利用血型遺傳規律,可以推知子女可能有的血型和不可能有的血型,相信大家再也不會問“子女血型與父母不同就不是親生的嗎?”這種問題了吧,因為按照血型遺傳規律,A型血或B型血的父母完全有可能生出O型血的子女。那麼,血型相同就一定是親生的嗎?子女的血型可以用來推斷親子關係,但必須注意的是(啪啪啪,第三個重點),法醫學上用紅細胞血型進行親子鑑定,只能做否定判斷,不能做肯定判斷(舉個例子,孩子是A型,爹媽都是O型,那麼可以推斷孩子不是這爹媽親生的;但爹媽都是O型,孩子也是O型,不能因O型血一致而判斷孩子就是爹媽親生的,大家想想為什麼。)。最靠譜的“滴血認親”,要選用DNA親子鑑定。

(終於碼完字了,希望本文沒給大家生活帶來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