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不,可能是全球經濟大蕭條

能像08年那樣,就算不錯了。。。

經濟危機?不,可能是全球經濟大蕭條

又見黑色星期一

上週最後兩天,其實全球的資本市場顯現出了一種跌不動的疲憊感。油價也有了一定的觸底反彈。

但是,上週五美股尾盤跳水,給這周的開始蒙上了一層陰影。

經濟危機?不,可能是全球經濟大蕭條

當時小水看到這個大跳水,就感覺很不好。本來還有希望慢慢企穩,這下擊碎了穩住的可能,打開了向下的空間。

果不其然,今天A股就給臉色看了。

經濟危機?不,可能是全球經濟大蕭條

直接跳空低開2個點,接著一路溫吞水的向下,最終收跌3.11%。

經濟危機?不,可能是全球經濟大蕭條

整個亞太市場都崩了,印度的孟買指數更是跌了9.99%。

可以想見,稍晚開盤的歐美股市已經大概率暴跌了。

上週,道瓊斯工業指數一週跌幅達到17.3%,標普500指數跌15%,納斯達克指數跌12.6%。和三大股指在今年2月創下的歷史高點相比,道指已累計下跌35%,納斯達克指數累計下跌30%,標普500指數累計下跌32%。

有人預測,今年二季度,歐洲經濟將出現空前的崩塌式暴跌,最高幅度可能會達到22%,英國經濟將陷入蕭條。

全球經濟的發動機——美國經濟也將暴跌14%,不包括中國,全球經濟將出現13.7%的大幅萎縮。

像這樣金融市場屢屢崩盤的局面,比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還要遠遠嚴重。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金融危機會不會來了,而是金融危機會不會演變成全球範圍內的經濟大蕭條。

全球性大蕭條?

所謂蕭條,按照一般的定義,是指:

當經濟衰退(recession)連續超過3年,或者實際GDP(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負增長超過10%時稱為經濟蕭條(depression)。

但也有人認為,這次的經濟蕭條可能要遠比一般的蕭條來的猛烈。

經濟危機?不,可能是全球經濟大蕭條

比如,亞投行行長金立群的女兒金刻羽,她認為:

但是我現在想強調的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不是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而是一個經濟蕭條的可能性,不是2009年,而是1931年的情況,這是我們要意識到的。

我覺得嚴重程度可能是2008年的10倍左右。危機和蕭條區別很大,一個是crisis,一個是depression。一個是喪失GDP的5%,一個是喪失GDP的50%,危機和蕭條是不一樣的。

而另一位大佬,橋水達里奧同樣看空市場,不過他的觀點稍微緩和一點:

“在我們有生之年從未發生過的事情……我們面臨的是一場危機。我們現在估計,在美國,公司層面的損失大約在4萬億美元左右,全球大概有12萬億美元。”

疫情帶來的損失已經傳導到了公司端。

在截至3月14日的一週內,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增加了7萬人,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達到28.1萬人,是自2012年11月以來的最大增幅。這說明,很多公司已經開始裁員。

歐洲的情況更慘。

3月18日,即便是在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時都未曾出現的一幕發生了,包括大眾、奧迪、斯柯達、保時捷、PSA、勞斯萊斯、戴姆勒、寶馬、蘭博基尼、法拉利在內的所有歐洲汽車製造商悉數宣佈停工。歐洲的汽車工業一夜之間徹底停擺。

如果從這個指標來看,現在的情況已經比當年的經濟大蕭條更嚴重了。

大蕭條有多可怕

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我們可以看看1929年美國經歷了什麼。

首先是企業破產,然後大量的工人開始下崗,據瞭解美國失業率飆升到25%,有的國家甚至達到了33%。

人們沒有工作,那麼溫飽總是需要解決的。據說當時伐木工的工資每小時一毛錢,康涅狄格州100家工廠的工人,每週工資六毛錢。即使是這麼低的工資,還是有人爭著去做,因為沒有工作意味著可能餓死。

經濟危機?不,可能是全球經濟大蕭條

數據顯示,美國有些州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兒童,都處於嚴重營養不良的狀態,因為大家都吃不起飯。

那個時候,據說存在這樣的現象,那就是當年如果顧客每購買高盛集團的一隻股票,就贈送手槍一支。而且有些銀行家、股票專家,每天穿得光鮮亮麗的,其實就是出去乞討,因為金融行業已經是奄奄一息。

當時的美國,有成千上萬人破產,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都不在少數。

這次疫情造成的蕭條,應該不會那麼慘。因為目前的制度相對那時已經成熟了很多。

此外,20世紀初的美國,工人權益保障基本上形同虛設,現在則要好得多。

有幾點可以確定的是:這次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必然會帶來失業潮,以及隨之而來的斷供潮,以及如影隨形的債務和金融連鎖反應。

錢袋子癟了,其實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會不會影響一些基本必需品的供應,有錢也買不到吃的,最後物價飛漲鈔票瘋狂貶值,才是最可怕的。

希望以上這些都不要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