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怎麼啦?女兒在大二,上週給她200元生活費,對我說乾脆一頓飯一給?

歷史漫談君


如果是一線城市省會城市上大學,家又不是當地的,那一個月沒有1200真不夠,我13級,福州,我們班同學生活費基本是在1000-2500之間。我每月2000,除去水電話費,可以滿足每頓三葷一素,可以每天吃水果,每學期買一身新衣服,然後偶爾跟同學去聚餐一下,僅此而已,這還是沒談女朋友,如果交了女朋友,肯定需要去做兼職才夠。

當然,班裡也有每月就花七八百塊的同學,家裡基本不給錢,靠學校的貧困生補助,每頓飯基本只能一葷一素而已,水果屬於奢侈品,如果不去打零工,那想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都難。


鑰匙從不帶


99年我上大學時,一千塊錢花三個月,有吃有喝半個學期下來胖了七八斤,老爸打電話必問的一句話就是,錢夠不夠,再給你打點。2019年,女兒上初中,每個月零花錢300塊,吃住在家,衣服生活品我買,那個純屬零用,而且往往不夠,她爸經常跟她說的一句話就是,沒事別亂花。



雷哥家有兩個寶兒


其實這不是孩子的問題。



我覺得孩子都已經長大了,父母應該對孩子有足夠的信任,她應該學會自己去支配生活費。

每週給200,每週給200,這就要求父母非常準時的跟孩子打錢,其實過來人可能都知道,錢對一個人來說就相當於說是安全感。



一個女孩子,她肯定是要買一些化妝品,衣服什麼的,但是一個星期只給200塊錢,她想買一點化妝品,可能就要攢上好幾個月。

有的時候要跟同學聚餐,可能都沒有底氣。



而且現在家長給錢給200塊的真的很少,基本上都是一個月給一次或者是三個月給一次。



我是建議你調整自己給孩子錢的這個方式,去訓練孩子自己支配生活費,這是必備的生活技能。


王千夜


我能說我是14-18的,我媽每月1000,可是我花在吃飯上的錢真的好少,400多,一天早上5塊,中午6塊,晚餐3塊,偶爾去外面吃,別問我吃什麼,吃的食堂,6塊的有一葷一素,3塊的兩個素,吃得飽飽的,剩下的錢會買點水果日用品等,一個月存點,就可以買點化妝品啥的,我覺得吧還是基本夠用的,是不是我太節省了[大笑][大笑][大笑]不過到了後面大四的時候用途多了,就感覺不太夠了[捂臉][捂臉][捂臉]


lisaff


額。。200塊一週,一個月800。一天是26.6。如果光吃飯的話可能剛剛好,早上六塊,中午和晚上各十塊。估計只夠吃飽的。孩子還真沒亂花錢,想買點奶啊,水果啊什麼的估計就不夠了,再要想去逛個街,買件衣服啥的就更不可能了,主要是現在的物價漲了。

我是06年上的大學,一個月600塊,除了學費和住宿費,其他的都從這裡出。書費,回家的車票都是自己從這些錢裡出,那時候我一個月花400,攢200,每天就是拉麵,盒飯,涼皮什麼的,不過那時候拉麵2塊錢一碗,盒飯3.5一份。現在就是素拉麵也要7塊錢了。盒飯十塊起。我覺得物價漲了,也不能太苛刻了孩子。畢竟十年前的工資和現在都工資相比也差著好多呢。當然,這一切都要看你家庭情況怎麼樣。如果家庭困難。可以跟孩子直接說,大學裡有時間勤工儉學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條件還可以的話我覺得也可以根據物價調整一下。


囡囡不懂事


我是2018年畢業,一點不誇張的說,每個月除去吃飯一日三餐就非常普通的飯菜,再加上各種生活用品的花銷1000塊根本就不夠,更別說想要點娛樂活動,有時候不是孩子花銷大,而是現在的物價水平就在那兒,我覺得至少每個月1500,保證正常生活的同時每個月還可以略微有點娛樂活動,比如和朋友們吃吃飯逛逛街,如果是物價貴一些的大學,1500就只能保證正常生活了


24小時影視Ym


與其糾結給還是不給,不如弄清女兒的消費層面。

你有沒有問過女兒,她為什麼要這麼多生活費,她的生活費都用在哪些方面了。只有瞭解了背後的原因,你才會心甘情願地給她。

拿我來說吧!我上大學時每個星期的生活費在70元到80元,而我多數室友們的生活費是我的一倍。我能這麼節約是因為我們消費觀念的不同。當時我是一個典型的土包子,在室友們研究穿衣打扮時,我覺得一瓶洗面奶就足夠了。因為我不注重個人形象的提升,導致我在後來的工作和戀愛中都比同齡人慢許多。

所以,在這個看中顏值的社會,適當鼓勵女兒在愛美方面的支出是有必要的。

預防盲目攀比,停止不停給予的溺愛。

在我上大學智能手機還沒普及的時候,當時諾基亞出了一款大屏多鍵盤的手機。當時誰用它就是一件很拉風的事。我的一位室友看到班上有個女生用後,她就吵著要父母給自己買。她的父母都是在家務農,為了能多給她點生活費,兩位老人一直都是省吃儉用。

我當時就不明白,我同樣用諾基亞的磚頭手機用得挺好的啊!為什麼她非要追求最新款?

所以,若是因盲目攀比導致她高額的生活費,請停止不斷給予明確告訴她家裡的經濟條件折騰不起。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她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艱辛。

我上大學時,有許多同學因為熱愛旅遊或是追星而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時,他們都是選擇自食其力,他們在週六週日出去做兼職。既有了額外的收入又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何樂而不為!

所以,培養女兒的獨立性,現在不捨得讓她吃苦,以後吃苦的日子多得是。

最後,在能滿足女兒基本開銷的前提下,不必要再多給她生活費了。因為人的慾望是無止盡的,當你哪天不能滿足她時她還會憎恨你。所以,儘早讓她斷奶吧!


相憶思


如果你女兒不是那種很大手大腳衝動消費的人可以適當多給一點生活費,我沒有上大學但是我高三一年有寄宿太能體會那種自卑感了。大學可能還能找找兼職,高中完全不可能的。我們是週一到週六上午上課,週六下午回家,週日下午就的回學校,我爸就給我25塊。午餐晚餐加起來最最便宜也要五塊。我沒有吃過早餐,晚自修回去別人還能吃點宵夜,我就別提了。勉強保證有飯吃其他別說,每個月我還的省錢買姨媽巾,好幾天一天只能吃一頓!那時候宿舍同學已經有人用洗面奶塗面霜之類的了,我真的特別另類。那種自卑感一直跟隨我到結婚後,開始改變


半度微笑143971369


孩子上大學了可以考慮一個月一給或一學期一給,讓孩子自己學會安排開支,自己在外面生活,不僅是吃飯這麼點事,還有社交、學校活動、添衣服、用品,要預計到這一個學期能添幾套衣服,生活用品是多少?吃飯多少?和朋友聚會多少、自己參加學業有關活動項目需要多少?把這些列出來,和孩子商量好,讓他對自己這一段時間能用的開支最個計劃,他自己心裡有數花錢有計劃,對他自己也是有幫助的,多溝通,相信他可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開支,家長旁邊輔導就行。我上大學的時候父母一次給一個學期的生活費,我大學四年沒有一次是花光的,自己做出的計劃總是能留有餘地,對此我是深有體會


王京149095279


200真的不夠,因為上了大學後除了正常吃飯上課,還需要社交,以及買書、衣服、護膚品、化妝品投資自己。我上大學時一週就300生活費,正常生活沒問題的,但涉及以上問題就捉襟見肘了,所以我都是在課餘去兼職自己賺錢,現在有很多兼職工作適合大學生的,不光賺錢也是很好的鍛鍊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