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村老人總是說“養兒防老”,現在還行得通嗎?你怎麼看?

伊人間


我認為行的通,但遠遠不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廣大新農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也發展的越來越好,農村養老變得多元化,老人不僅僅依靠兒女的贍養,還有國家的養老保險支撐,甚至是養老院的公益化都是進步的表現,但是這些是不夠的,農村老人大多寡居,生活枯燥單調,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如果子女僅在經濟上予以支持是不夠的,必須要進一步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二是人民的綜合素質在不斷提升,現代社會中那些不孝子女的負面消息越來越少,主要得益於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和精神世界的不斷充實,整個社會已經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所以農村養老矛盾並沒有舊時代那樣突出,養兒防老也從以前純粹的經濟需求轉變為精神需求,我身邊就有不少老人不缺吃穿,但是很孤獨,性格很古怪,這和子女的撫慰是否到位是分不開,所以養兒防老可行,但是已經遠遠不夠了。





村上村樹


我是一位來自於湖北恩施地區的農民,我想說的是不止是以前的農村有“養兒防老”的思想,即使在現在的農村,依舊是以“養兒防老”為主要的養老手段。可以說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人成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孝順,這樣老年的時候才能夠真正有個好的生活。

現在農村可以說是以留守老人和兒童為主,有些農村長時間見不到年輕人,老人們靠著所謂的老人機和孩子交流。其實長期在農村待著的人就會發現,老農民在六十歲以後的前些年,都不會依靠自己的孩子,只有等到實在是動不了了或臥病在床的時候,才不得不要自己的子女照顧。城市裡的居民因為年輕時繳納了養老金,所以在年老時他們即使不勞動,每個月也能夠拿到一筆不菲的養老金。但農村農民年輕的時候沒有繳納養老金,老年每個月可以得到一百來塊的補助,剩下的還是得靠自己勞動或子女支持,可以說農村老年人的生活是比較悽苦的。

和以前農村有所差異的是,現在農村雖然依舊以“養兒防老”為主,但如今出現了不少其它的養老方式。比如我們這邊就有養老院和敬老院,不少單身的老年人就選擇到養老院去生活,不給年輕子女添麻煩。多種多樣養老方式的流行,使得如今農村農民老年聖後也是越來越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在農村幾十年的生活,使我見證了不少的奇葩事情,有讓自己的父母居住在地下室的:有給自己的父母吃豬食的。但其實在農村,孝順的人還是佔據絕大多數,或者說絕大多數農村子女和父母之間都過著互不相干的生活,特別是子女結婚後,不少家庭都會選擇分家。


誰說農村沒有華爾茲


如果養兒不能養老,那麼,還養兒女幹什麼?難道是閒來無事,養兒女玩兒嗎?恐怕不是吧?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養兒防老的概念永遠是正確的!否則,將會沒有人願意去生兒育女了。

那麼,有人會說,現在有一些兒女是不願意贍養父母的啊!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僅僅存在於現在,而在歷史上就有一些兒女是不願意贍養老人的。民間小調“拉荊粑”說的就是兒子不贍養母親的事情。但是,這樣的兒子僅僅屬於個例,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兒女都不願意贍養父母。

我們村就有許多孝順兒女。他們任憑自己過得苦一些,也會積極地贍養自己的父母。其中,有一個何某某,因家庭接二連三出了幾場意外,導致日子過得非常艱難。但是,何某某在贍養父母的問題上從來沒有含糊過。無論父母有什麼需求,哪怕是自己出外借錢,也會盡力滿足父母,從來不讓自己的父母受到任何委屈,被鄉親們稱為“大孝子”。

說到這裡,有人會說,現在的兒女都很忙,況且負擔很大。根本無法贍養自己的父母啊!

如果真的有人這樣認為,我認為這都是忤逆不孝的表現。在父母養育自己的時候忙不忙?有沒有經濟負擔?他們是如何將自己養大成人的?倘若他們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將自己養大成人,自己就根本沒有任何藉口不去贍養父母。如果自己還想找理由拒絕贍養父母的話,只能說自己的良心已經壞了。

前幾天,我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則報道,報道中說,某男子在媳婦的慫恿下,拒絕贍養父母。父母出於無奈,將兒子告到了法院。結果是兒子既要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又被法院拘留了15天。我真的不知道對於這樣的結果兒子心裡會感受如何。

兒女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無論到了什麼時候,兒女的這種義務都不能解脫。否則,人類的社會倫理道德就已經徹底淪喪。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養兒防老的概念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都能行得通,因為,這是作為一個人的最基本準則。倘若失去了這個準則,那麼,人類的繁衍生息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老胡說三農


導讀: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父母生命的延續。養兒是否能夠防老,還是"啃老",這與父母是否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是否讓孩子得到了良好的家教有著很大的關係。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教,家風很能影響一個孩子的性格的形成。



對於農村老人總是說"養兒防老",現在還能行的通嗎?我談談個人的看法:


首先,孩子的性格受父母的影響很大。孩子在小的時候,不能過分寵愛孩子,培養孩子有一顆感恩,孝順,懂得分享的性格。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講原則,孩子犯了錯誤要及時糾正,該打就打,該罰酒罰。同時,如果是二孩,要一視同仁。

不能偏愛哪一個,不然到時候自己老的時候,返老還童,就會受到孩子的啃老,甚至過激的行為。孩子,就像一顆小苗,小的時候要好好培養,不能荒苗。


其次,孩子是否可以養兒防老的這種性格。與孩子,特別是孩子在叛逆期接觸的人有莫法關係。論語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交朋友的時候,避免教些"狐朋狗友",選擇良友。不然孩子好的性格培養出來。父母老了他就不會贍養。


最後,在農村多數孩子還是能夠"養兒防老"。因為他們知道父母的艱辛,生活的酸甜苦辣。
俗話說,嬌兒不孝,嬌狗兒上灶,嬌女兒不要。最重要,最關鍵的還是給孩子好的家教。


荊山朵朵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具有東方特色的能力道德傳承體系,那就是要講究仁孝禮儀。所以在中國養老跟國外養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中國基本上是以養兒防老為主,以前是現在還是,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農村裡面仍然要堅持以養兒防老為主。為什麼這麼說呢?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農村養老保險保障低,無法完全滿足農民的養老需求

雖然現在農村地區已經開始實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但是由於我國農村養老保險的繳費額度較小,等到60歲以後,能夠領取的養老金也比較少。像今年我們當地養老金的繳納費用,是從300 、400 、500一直到6000的標準來計算的,但是對於一般農民家庭來說,很少有繳納6000這樣大額保險費用的,基本上都是以最低保障標準來繳費,也就是說很多家庭都是交300塊錢一個人。而按照今年我們當地養老金的領取標準是每個人每月111元。

說實話,100多塊錢對於農村人來講,確實很難滿足農民的養老需求。可能在60多歲的年紀,因為自己還能夠勞動,還可以獲得一部分收入,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還勉勵支持,但是如果年紀大了,對於這樣的人一個月100多塊錢真的是沒有辦法完全支撐生活開銷。

第二,農村公共養老設施建設並不完善,同樣難以滿足巨大的養老需求

目前農村地區已經普遍建立了養老院和敬老院,但是它們只是針對五保戶,低保戶等困難群眾。對於一般家庭來說,根本沒有辦法享受農村公共養老設施。即使在有些地區已經開展了公立的養老方式,但是由於我國農村人口數量特別大,而現在農村老人也越來越多,一般的公共基礎設施根本沒有辦法支撐這麼龐大的人口,也不可能為這麼龐大的人口服務。所以農村人要想靠公共服務來養老,這也是行不通的,也沒有辦法實現。

第三,農村私立養老市場仍處於空白,即使有農民也負擔不起

都說農村養老市場是一個朝陽行業,是未來最大的一塊蛋糕。但是真正想要進入農村養老市場,以私人或者資本的形式進入也會非常艱難。因為農民的收入水平有限,他們沒有辦法支付龐大的私立養老服務。說句不好聽的,現在很多農民才剛剛擺脫貧困,仍然在向小康的路上奔波。很多家庭經濟收入不高,生活壓力很大,如果再加上生病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家裡有可能返貧,甚至再次陷入的溫飽都無法解決的境地。所以想要靠私人養老市場來作為主要的養老模式也是行不通的,它只能是一種輔助,只能是相對的為一小部分人服務。

第四,綜上所述,農村養老仍然要以家庭養老為主

養兒防老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觀念,到現在並沒有太多的改變農民家庭,仍然要以自己的子女為自己養老送終為最主要模式。雖然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大,而且很多子女跟父母之間的距離和空間也在不斷的拉大,因為大部分人都在外面打工,或者是在城市裡面生活,而父母在農村,他們想要給父母養老送終,本身比過去難度較大,因為過去不管怎麼說,所有的家庭成員都住在一起,都住在農村,相互之間多少都有照應,但是現在有些子女遠離父母,根本沒有辦法在身邊照顧他們。甚至可以說不是子女不想照顧,而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們也需要工作,也需要掙錢,所以不得不離開他們,這就是目前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但是不管怎麼說,現在農村的養老仍然會以家庭養老為主,仍然是以養兒防老為主,這種模式在短期內不會改變。

以上是我對這個話題的看法和理解,我覺得農村養老應該積極的進行探索,看看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方式。但是目前仍然是以養兒防老為主,這個很難改變,您對此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您在下面留言說說您對農村養老有什麼建設性的想法。


山九


完全行不通。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在的年輕人觀念和處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第一,生活壓力大。

隨著物價持續的高漲,還有隨之水漲船高的房價,車價,現在的年輕人往往高校畢業之後就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壓力。

剛畢業的年輕人,收入有限,開銷又極大,能順利的在城市裡生活,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第二、就業壓力大。

隨著高校畢業生越來越多,現在就業競爭壓力非常大,能找到一份合適的且收入還不錯的工作實在是太難了。

面對辦公室政治 ,面對996加班制度,面對收入不滿意的狀況,很多年輕人,及時想跳槽也會再三顧慮。一朝辭職 後面的路可能會更難走。

第三,結婚壓力大。

現在社會上男女比例差別比較大,男生想找一個合適的女朋友很不容易。

現在,很多女孩結婚的標準是:有房、有車、有存款。而對於剛畢業沒幾年的年輕人,除了家裡幫忙, 一般都拿不出這麼多錢用來結婚。

甚至有些一線城市的小夥伴們,月收入10000+,都不敢談戀愛,日子實在是不好過。

現在的年輕人在生活、就業、結婚的三座大山壓力下,實在是分身乏術,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和能力去照顧父母。

對於父母而言,還是要有自己生活比較好。獨立的經濟來源和精神支柱,會讓你們的老年生活過得快樂安穩。

如果一味的把未來寄託在兒子身上,很可能會落到看人臉色、惶恐度日的地步。

嗨!很高興遇見你。關注我,交個朋友吧。😊😊


W過客匆匆


我覺得還是行的 通的,10年前我和我老公我倆還跟啥一樣的意志堅決的說就要一個孩子,等我倆老了就去住養老院,為啥兩年前會改變主意生二胎呢,原因是我老公的舅舅生病住院。他就一個兒子,按生活條件是很不錯的,自己開著私人醫院,而且他舅舅有醫保和退休金,他生病住院就一個兒子伺候,真的是忙不過來也吃不消,後來我老公他們幾個表兄弟商量商量,他們幾個輪流伺候,直到他舅舅康復出院。回來我老公就改主意了,他說無論啥樣,孩子多一個,還可以有啥事兒倆人商量一下,再說我們這屬於地級市,養老院也不是特別完善,估計到我們這代人老了大多還是選擇,能自理在家,不能自理才有可能選擇養老院!所以我倆生了個二胎,農村就更別說了,根深蒂固的老思想,除非那些五保戶,要不大多選擇還是孩子養老的!


炫淘兒


在醫院心內科上班,住的都是高血壓,心梗,腦梗等患者,遇見過一位大媽,住了三年,三個孩子輪流照看,盡心伺候。這樣的兒女真的是可以防老的。也遇到過一位大伯,把自己的房產給了女兒,兒子沒分到家產,生病住院,兒子很少來,大部分都是女兒伺候,但是時間久了,女兒也煩,後來女兒乾脆找了個保姆,不來了,大伯對想念女兒,經常晚上讓我們打電話給女兒來看他,女兒理都不理。總結:想老有所養,一,孩子小的時候好好教育。二,手上攥著幾套房子,躺著床上不能動的時候,放話,誰對我好,我就把房子給誰[大笑]


中泰苗小護


“養兒防老”這是一個傳承下來的思想觀念,主要是為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走了有人處理後事,有後人延續家族血脈的一種傳承文化,也是導致“重男輕女”的一個因素。以前農村“養兒防老”是行的通的,但是現在農村人“養兒防老”已經幾乎行不通了,現在兒子女兒都一樣,養兒不一定防老了。


現在年輕一代,都和父母相隔兩地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不斷地進步,我們的受教育水平和認知也在不斷地提升。

說到農村,以前都是一家人住在一起,或者同住一個村裡一個組裡。但是現在人人都選擇了進城務工,在城市裡安家落戶,農村裡更多留下來的是自己的父母。

對於以前的農村,女兒出嫁了,就到別人家去了,一年到頭也回不來幾趟,家裡有事也指望不了多少,而兒子住在一起或者就在跟前住,有啥事都比較方便,生病了,老了也能夠在身邊。

但是現在的農村,剩下的都是孤寡老人居多,幾乎見不到年輕人,種地的也都是老人。一年到頭兒子能回來也就春節,甚至幾年才回來一趟。家裡老人生病或者有事也不一定第一時間在身邊,生個兒子和女兒沒有多大的區別。

對於城市裡長大的孩子,結婚後都會買自己的婚房,而更多的是選擇和父母分開住,兒媳婦也不願意和老人住在一起。

城市裡的老人也大多有自己的退休金和養老金,還有比較健全的醫療保障,還有養老院,對他們而言兒女指望兒女養老也就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現在養兒子更多是負擔,養兒不一定防老還會啃老

現在對於農村和城市兒子結婚幾乎都會提到要車要房,或者數目不低的彩禮錢,對於城市的中高層家庭來說不是什麼事。但是對於城市中低層收入的家庭和農村僅靠種地的農民來說就是一筆鉅款,會壓垮一個家族幾代人的脊樑骨,抽乾幾代人的血,大多數都成為了房奴,車奴,父母老了還不能停下來而繼續工作,為兒子們拼搏。

所以養兒防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以前是農民多,城市裡人口少,經商的也少,一個家庭需要壯勞力,生兒子就顯得特別的重要,因為有力氣可以賺錢勞作養家,為家庭分憂。

如今社會高昂的房子錢,車錢大多數父母都成為了兒子的房奴。尤其新生代的孩子小的時候家庭條件都比較好,大多數都不能吃苦,很多人就成了巨嬰和啃老族。

還有就是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競爭也愈演愈烈,相對來說像馬雲這樣的人畢竟很少,二八法則,80%的人還是收入處於中下水平的,尤其是小孩子高額的教育成本,還有大病的高額醫療費,一般的年輕人是負擔不起的。所有的一切開支現在壓著年輕人,老人就不得不相應的分擔,對於女兒來說還好一點,但是對於兒子來說他是家庭的頂樑柱,所以生兒子不防老了。

現在養女兒的優勢

都說生兒子是建設銀行,養女兒是招商銀行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現在呢生個兒子也不在身邊,都是一家人天南地北的,像是我自己,我在上海深圳來回打拼,兩三年才能回一次老家,我的爸媽經常都是我的姐姐在照顧。

生個兒子現在的成本要比女兒高,風險還比較高。生個兒子買車買房就把人愁死了,要是在不孝順,沒本事,找個兒媳婦嫌棄老人的,幾乎生兒子跟沒生一樣,現實中有很多的例子。

生個女兒相對來說優勢更大,生個女兒不需要花太多的彩禮錢,車房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來支出。對於結婚後她們也可以經常來家裡走動,也不會有更多的負擔,相對來說風險比較低。

現在社會女的比男的有能力的越來越多,女兒要是有能力,有本事,還會給自己的父母買房,接到身邊一起生活,跟兒子沒兩樣,甚至比兒子更好。

總結:

無論是兒子和女兒都有贍養老人,孝敬老人的義務,兒子跟女兒一樣。

現在社會男女平等,不該抱有養兒防老的思想,生男生女都一樣,順其自然生個啥就是啥。

百善孝為先,百行孝先行,讓我們停下腳步,多回頭陪陪我們的爸爸媽媽。

養兒防老無非就是圖個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生兒生女關鍵是他們能不能被你養育成才,孝不孝順而已,而不是性別的關係。


炁公子


行不通,這老話已經過時了。

70,80後的父母們不指望子女們把他們養老,而子女們也不喜歡跟父母再一起。

現在社會變了,不像以前了。

以前是沒有養老院,養父母都子女們為他們養老,現在有了養老院,孩子們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就是了。

父母們的心裡是 想跟子女們再一起活到為止,可是子女們不喜歡跟父母一起啊.....

這事兒 別怪子女們,他們也很忙,他們也有自己的孩子,為孩子每天在外邊跑來跑去賺錢 哪有時間賠老人家。

有世面 懂事兒 愛孩子的父母們是自願去養老院過晚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