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小孩不聽話不寫作業愛吃喝,怎麼教育?

用戶9899839309968


沒有別的辦法,只有悄悄講道理,娓娓講故事,誘發潛能,循循善誘,引發興趣,及時鼓勵,養成習慣,就會使其慢慢丟掉不良行為,長此以往就會良性循環,成為優秀的孩子。



青島墨竹


不聽話,就找個讓他聽話的人管他嘍!

我兒子也是6歲,一寫作業事特多,一會兒喝水,一會手癢,一會餓的不行了,爺爺奶奶一般都是順著來,老人嘛,隔輩親,慣孩子都是沒邊的,所以寫作業時,儘量別讓老人在側,這時候如果爸爸在家,大家都默契的選擇沉默,兒子寫作業也特快,特認真,就算真的有什麼要求,也是很禮貌的諮詢爸爸的意見,像上廁所這種,都是速戰速決,作業一會兒就寫完了;如果爸爸不在家,就該我了,我平常在家裡扮演的大部分都是慈母,孩子對我的畏懼要有也只有一點點,所以在經歷循循善誘,口乾舌燥的歷程後,我也已經精疲力盡,這時候只需要一步就可以了,掏出手機,說:“我要把你寫作業的樣子發給老師”,他會立馬端坐書桌前,邊寫嘴裡還唸唸有詞的,偶爾還要偷瞄一眼,你是不是還在拍😂

愛吃愛喝是人的天性,不但是孩子,大人也是如此,這都無傷大雅,前提是把該完成的完成,孩子與孩子是不同的,因材施教,總會找到合適的方法![呲牙]



我有我的態度123


你好,我是思靜,

我現在沒有孩子,但人常說一句"旁觀者清",這次疫情,我在我堂姐家住了一個月

不知道你家裡是一個孩子還是兩個孩子,我堂姐家有一個6歲女兒和一個12歲的兒子,呆了這麼多天,也看到很多孩子教育問題

1.兩個孩子每天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前你都不知道能打架多少次,哭多少次

父母說了也沒有用,總會在一起爭,誰也別想讓對方佔便宜,這時候大的總是吃虧的,因為不管到底是誰先的錯,我姐姐總會先說大的,先打大的,這時候大的總會覺得父母偏心,所以大的孩子現在很容易被大人批評一句就生氣,就哭,完全的玻璃心

其實畢竟血濃於水,有時候打架也是促進感情的一種方式,也是他們兩孩子相互磨合的時期,他們長大以後在回憶也是一段記憶,制止不了,是美好回憶還是悲慘的回憶都在於父母正確的引導

2.不吃飯,不吃菜,不刷牙不洗臉,讓做什麼偏要對著幹,更別說讓她學習了

有一天,我姐說讓她小女兒跟我睡,於是她就拿著她的小枕頭跑到我的房間,睡到一起,自然會聊天,她問我"姑姑,這個世界上有天使和惡魔嗎"?,我當時心裡想,這時候的孩子,思想咋那麼單純呀,哈哈

我對她說,有啊,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天使和惡魔,只要你開心善良多聽父母的話,多吃飯,勤洗手,按時洗臉刷牙,每天早睡早起,多學習等等,你就可以增加天使的能量

如果反之,你生氣,發脾氣摔東西,跟父母對著幹等等不對的事情,你惡魔的能量就會增加

如果天使打敗不了惡魔,那你就要做噩夢,死了就會去地獄,到不了天堂

我當時都感慨我自己即興發揮的編故事能力,她聽的津津有味,不停地反問我很多問題,我都幫她解答,現在的我在她心裡兼職神一樣存在,什麼都懂,對我很崇拜的樣子,立馬跑去刷牙,第二天也按時吃飯,聽媽媽的話

總結:順著事態的發展,用正確的方法方式引導,有耐心❤️


思靜的vlog


這個時候的孩子玩心比較重,我家大寶也是6歲多了,現在疫情在家一天也是看電視的多,玩玩具,讓他看看之前幼兒園拿回來的書也是不看的,讓你寫數字也不寫。

我們作為家長心裡也著急,想著還有不到一個學期不到就要步入小學,不主動點看書寫字,怕以後入小學後跟不上老師的節湊,怎麼辦?是不是就得放學後入培訓班,這樣對孩子也是一種壓力。想想趁著現在疫情都在家,我和寶爸就試著放下手機放下游戲陪陪孩子玩,陪陪孩子看看書,寫寫字。先和孩子溝通,我們陪著他看看書,陪著他寫寫字,也許是之前我們都沒有陪著他吧,還真別說,第二天他竟然主動讓我們陪著他看看書和寫字。所以家長試著先陪著他寫字,試著和他溝通,看看能不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孩子的積極性,水到成渠就讓孩子自己主動寫,寫好再幫他檢查。


那一片星空


中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說三歲到七歲這個年齡段是一個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孩子所養成的習慣對於其性格的形成非常重要,將會影響到一個孩子今後一生的命運和前途。所以,作為家長必須高度重視小孩子的教育,努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是為人父母給孩子的最大財富。

題主所提“6-8歲小孩不聽話不寫作業愛吃喝,怎麼教育”這個問題,做為一個過來人,教育孩子的辛苦我也是深有體會。下面講講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做法,僅供參考。

一,作為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是非對錯的觀念。

6至8歲的孩子在思想上對很多事情上並沒有是非觀念。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要留意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發現不對的地方要及時制止糾正,獎罰分明。不要認為孩子小,也不是大毛病而聽之任之。放縱是害,嚴厲才是愛。

二,作為家長要約束自己的言行,起到榜樣的作用。

小孩子的特點就是喜歡模仿,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言行引導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換句話說,你喜望孩子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那麼你就得首先成為那樣的人。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就不要去看電視,刷手機,打麻將,而應該也去讀書學習。你喜望孩子尊重長輩有孝心,那你平時就要拿出實際行動多關愛自己的父母長輩。你喜望孩子珍惜時間,那你做事就不要拖拖拉拉,要言出必行。

三,作為家長要懂得放手,不要包辦孩子的一切。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小,自理能力差,於是從日常生活到學習包辦孩子的一切,這樣做實際上害了孩子。因為凡事包辦時間久了,孩子會喪失做事主動性和自覺性,變得懶惰,凡事都依賴別人。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應該放手讓他自己去幹,這可以提高孩子的獨立能力,增強自信心。

四,作為家長不要給孩子報太多的培訓班。

現在很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給孩子報了很多的培訓班什麼奧數、英語、鋼琴、美術、國學等等,弄得孩子疲憊不堪。要知道孩子的天賦各異,精力也有限,這樣做會給孩子背上沉重的負擔,造成厭學的後果,實在是勞民傷財。當然根據孩子興趣報一個培訓班既開發智力,塑造性格,培養特長又不影響學習,而且還能相互促進

十分必要。

五,作為家長教育孩子這件事要持之以恆。

孩子養成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家長要有持之以恆跟孩子的壞習慣鬥爭直到好的習慣養成。





房建老張


小孩子不聽話,不愛寫作業。談談我的看法和幾點建議。

相信這是每個家長都面臨的一個頭疼的問題。愛玩是每個小孩子的天性,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剛剛步入小學校門,孩子從以前的在幼兒園以玩為主的狀態到快節奏的課程學習這個轉變過程中,需要家長協助完成。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學會如何引導孩子漸入佳境,這個過程切記耐心!耐心!耐心!(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一、營造環境,培養習慣。

一個好的習慣養成需要持之以恆,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1、為孩子準備一個書桌,買一些學習用品和孩子喜歡的書籍,讓孩子從心裡認知,這是屬於ta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2、父母放下手機,關掉電視,跟孩子多溝通,可以跟孩子一起看書閱讀,一起探討問題,以身作則,裝也要裝的像模像樣。

3、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明確學習和作業是自己的,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完成。遇問題自己先好好思考思考。

4、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徵求孩子的同意後嚴格按照作息時間堅持執行。如:每天背幾個單詞、做幾道數學題、讀幾篇文章......等,養成天天堅持完成的習慣。

5、培養孩子檢查檢驗結果的習慣,引導孩子掌握學習的方法技巧,讓孩子對每個階段的學習進行總結歸納,堅持的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養成一個好習慣,就會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

二、輔導孩子作業時要有耐心。

我們在輔導孩子作業時,一定要有耐心,遇見孩子不聽話時,千萬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對孩子大聲吼叫,讓孩子有心理負擔。

1、孩子不愛寫作業,寫作業時磨磨蹭蹭,注意力不集中,父母要耐心些,多鼓勵,多誇獎,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到學習中來。

2、孩子剛上小學,難免有些不適應,寫作業時會有時不認真,甚至真的學不會,家長要耐心講解。

3、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適當提示,讓他自己認真檢查,即便家長看出錯誤也不要輕易指出,等學校老師閱完,判他錯題,他便會從中汲取教訓。實在想不通的,父母可以給予提示幫助,但不要直接給出答案。

4、輔導孩子作業時千萬不要惡語相加,如:太笨了、別人家的孩子比你強多了、對你太失望了、不管你了...等等,那樣孩子心理上會受到傷害,回有一種放棄ta的感覺,從而心裡留下陰影。

5、要對孩子有信心,容孩子犯錯誤,不要表現出愛怎麼樣怎麼樣吧,耐心幫孩子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達到更大的進步。

6、家長在孩子情緒低落,心情煩躁時,不要責怪孩子。誰都有情緒波動的時候,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要不耐煩,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跟孩子溝通。

三、學中玩,玩中學。

不要一味地讓孩子學習!學習!學習!多帶孩子出門見識外界,培養孩子一些課外興趣愛好,勞逸結合。

1、學習之餘,帶孩子出門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和外界保持一個良好的溝通。如:書店的小小志願者、有關單位組織的才藝表演、親子活動、參觀一些博物館...等等。既放鬆了心情,也會增長見識。

2、每年帶孩子去外地旅遊,遊覽一些名勝古蹟、旅遊景點等,讓孩子把所見所感通過文字、文章的形式寫出來。

3、定期帶孩子走進電影院看一場電影,看完後,你跟孩子各寫一篇觀後感,互相對比一下。

4、培養孩子一到兩個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換一種休息的方式去享受美好時光。

5、帶孩子常回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家,培養孩子的家族親情觀念,接受家族家教的薰陶,增進家庭傳統的意識,發揚美好的傳統美德。

結語:

千言萬語,說到底,孩子的教育是大事,每個父母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們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怎麼能教育好子女還得靠我們做父母的以身作則,讓孩子能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我們不要求孩子以後長大了會有多大的成就、會有多少的金錢財富,我們只希望看到將來ta能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讓我們跟孩子一起努力吧!

我是 長春——胖楊,希望幫到你,請批評。


長春胖楊


我用我的經歷,也來說幾點意見吧。

1、安排一個時間表,當然,小孩子是不可能按照父母安排的時間表去執行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有時間和精力來陪孩子一起執行,否則是行不通的;

2、時間表安排要合理,幼兒園的和小學生的不能一樣,每節課的時間如果是小學生的話,可以安排40分鐘,如果是幼兒園的話,最多不超過30分鐘,然後,休息時間不能少於20分鐘;

3、如果有精力,可以給休息時間也安排一些活動,比如打打球,做手指操等;

4、一定要安排一些孩子喜歡的課程,我家孩子每天都有兩個小時的拼裝和遊戲時間,拼裝一般是孩子自己完成,如果太難,可以幫忙,遊戲的話,最好是親子類的,一是可以玩,二是培養感情了;

5、吃的零食一定要控制,這段時間以來,孩子每天都在家裡,吃的太隨意也不行,要控制孩子吃的東西各類和量,不能吃太多零食,可以把吃零食和完成任務甚至是做家務結合起來,變成獎勵,也督促了孩子學習遊戲,也控制了吃零食。


無為散人


因為我的孩子也處在這個年齡段,我分享一下,我對於這個問題我是從以下方面進行的
教育!

第一、孩子處在這個年齡段,飯量有所增加,這是正常現象,但是也要適度,我會告訴他,並規範他,比如那些不健康的食品以及零食飲料等,這些要控制量,因為這些食品弊大於利

第二、孩子應該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家的孩子放學到家後我會讓他先去吃東西或喝水以及完成相關的這些事情,然後安心的回來寫作業並計時,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寫作業過程中不可以三心二意!

總之我覺得無論從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對你對他自己都會是終身受益!


胡大小新媒體


孩子這是屬於“兒童叛逆期”是非常令家長頭疼的叛逆時期。這個年齡的孩子叛逆的原因主要有:1、父母常用命令的語氣說話,要孩子順從一切,要知道這種方式並不是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行的通的。個性較溫和的孩子,會順從父母的權威,個性較剛強的孩子,則會反彈,反彈的結果,便會形成所謂的叛逆行為了。2、受到同伴的認同,容易受到慫恿,做一些不該做的事。3、父母感情不和睦,時常發生爭執時,孩子心裡討厭但無能為力、覺得無助時便會以逃跑,或以叛逆的行為表現自己的不滿。處理方法所以在7、8歲的兒童出現逆反心理時,應當正確地引導,並給孩子製造良好的家庭氛圍。1、鼓勵批評是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敵人。儘量強調孩子的優點,忽略他的缺點,孩子的自信心才會提高。這點中國父母要好好向美國父母學習。中國父母以批評為主,美國父母以表揚為主。因此美國孩子自信心比中國孩子強。無論成績好壞不要督促。鼓勵和信任孩子會做好,孩子就會做好的。要讓孩子知道讀好書是他的責任不是家長的責任。前途和生活是屬於孩子自己的。父母如何愛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告訴他讀書好和不好的人將來到社會上的等級差別。告訴他你對他百分百有信心只要他努力一點一定有優異成績。2、多溝通多和孩子交流溝通,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瞭解孩子是怎麼想的。這樣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指引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


母愛36度


想改變孩子的現狀,必需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改變,必須長期堅持。

想僅靠家長單方面的說服教育或粗暴干涉,用外力去撬動孩子,從而讓孩子被動改變。這種做法,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不好也行不通,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絕大多數人都曾用或正在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他們企圖通過說教幾句或打罵一通,就能讓孩子乖乖聽話,殊不知此時孩子不聽話應當算是好的,聽話了反而更糟。

不聽話,說明孩子還有主見,還很勇敢,說明你的行為還不足以說服他,說明你還沒有給他樹立榜樣的形象,做不到讓他心服口服,而他還有還擊或無視你的能力。倘若被你的威力震懾住了,委委屈屈的,又不敢表露出來,可以想見孩子的心態,孩子的學習狀態,會好嗎?一時或偶然這樣還行,如若長此以往,孩子將會變成怎樣的人?不敢想象啊!因此,此種情況下,孩子不聽話,家長應當感到慶幸才是。

至於不寫作業,家長必須拾起耐心,尋找孩子為什麼不愛寫作業的理由,除了吃喝以外是不是還有其他原因,比如不會做或僅僅因為懶惰。找到原因後,跟他講道理。一開始要陪著他寫作業,且鼓勵他一鼓作氣做完之後再吃喝。也可以營造一種氛圍,跟他比賽,你看書,他寫字,比比看在規定時間內,誰更專心。做完作業之後可以適當給他獎勵,比如讓他吃東西。持續一段時間後,當孩子已然養成習慣,不寫作業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愛吃東西這事,更不能斷然讓他改變,但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比如週末帶他去郊遊,或空閒時間帶他去溜達一圈,做做運動什麼的。總之,不能讓他總想著吃,要想方設法干擾他,減弱他的慾望,減少吃東西的時間,吃的頻次和數量。每天減少一點點,都是不小的進步。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其實孩子有問題,多半是家長早已出現了問題。俗語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也是我們家長的問題,想改變孩子,必須自身先改變,必須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長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