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是怎麼引起的呢?

王肥肥


家父就是帕金森綜合徵,所以對這個病症瞭解比較清楚。

金森病中醫稱為震顫麻痺,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為65歲以上人群,臨床上以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異常為主要特徵。與中醫學“顫病”相類似,歸屬於“顫振”病的範疇。

起帕金森氏病的原因很多,帕金森氏病有原發性還有繼發性,原發性可能部分與遺傳基因有關,另外在外界環境的作用下,這是一個綜合作用的結果,有些繼發性帕金森氏病,我們又稱為帕金森氏綜合徵,原因很多,主要見於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個就是中毒因素,最常見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我們常常見到的煤氣中毒,也就是一氧化碳中毒,這在北方比較多見,我們現在冬天又快來了,很多地方要生煤爐、生煤氣,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持通風,因為一氧化碳中毒的話,很容易引起腦袋的比較彌散性的損傷,很容易出現帕金森氏綜合徵。

第二個感染因素,一般有腦炎的患者,會在患病期間出現帕金森氏綜合徵,例如甲型腦炎,多數在預後數年內有潛伏期,然後逐漸出現嚴重而且持久的,帕金森氏綜合徵。第三個藥物因素,有些患者長期使用抗精神病的藥物,例如風溼嗪類或者丁鮮類藥物,有可能會引起類似帕金森氏病的症狀,所以很多抗精神病的藥物,它都會引起類似錐體外系症狀,也就是帕金森氏綜合徵的症狀,那麼腦部疾病的因素,有一些原因可能由於腦幹或者基底節多發的腔梗,像腦血管病或者其他的原因,也會引起黑質多巴紋狀體通路,可能會出現這一個綜合症,但是這一類患者,常常會伴有假性球麻痺、腱反射亢進、病理徵陽性,也有可能會出現痴呆的症狀。

另外有些帕金森氏病,其實是跟年齡因素有很密切的關係 ,65歲以上的發病率達到2% ,中國現在大概有200萬的患者,40歲以前發病是比較少見的 ,如果40歲以前犯病,大部分可能跟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係,另外環境因素跟帕金森氏病關係也很密切,現在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帕金森氏病的患病率,存在一定的地區的差異 ,所以呢有可能環境中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質 ,損傷了大腦的神經元,這可能也是導致帕金森氏病的一個重要病因。所以我們在臨床上,帕金森氏病或者帕金森氏綜合徵 ,它有遺傳因素,有各種各樣中毒、感染、外傷,包括環境的因素。

帕金森表現動作緩慢、笨拙。早期表現為手指精細動作如解或扣紐扣、繫鞋帶等動作緩慢,逐漸發展成全面性隨意運動減少、遲鈍,晚期合併肌張力增高,導致起床、翻身均有閒難。體檢見面容呆板,雙眼凝視,瞬目減少,酷似“面具臉”;語速變慢,語音低調;書寫字體越寫越小,呈現“小字徵”;做快速重複性動作如拇、示指對指時表現運動速度緩慢和幅度減小。

走路時患側下肢擺臂幅度減小或消失,下肢拖曳。隨病情進展,步伐逐漸變小變慢,啟動、轉彎時步態障礙尤為明顯,自坐位、臥位起立時困難。有時行走中全身僵住,不能動彈,稱為“凍結現象”。有時邁步後,以極小的步伐越走越快,不能及時止步,稱為前衝步態或慌張步態。附上家父照片和帕金森護理常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誓言開始慢慢沉澱18


我身邊的真實故事,我的叔叔現在差不多八十歲了,用西醫的說法他得的是帕金森症,不過手沒有抖,就是走路慢,反應慢,記憶力差。叔叔中年的時候得過膽囊炎,切了膽囊,那時候我給過他建議,叫他不要切,我說膽囊發炎切膽囊錯誤的,膽囊只是一個儲存膽汁的地方,你沒有解決膽結石生成的原因,就算切了以後還是會長結石的(被我的烏鴉嘴說準了),幾年後又復發了,過幾年又復發了,總共復發了三次。第二次復發差點要了命,因為細菌進入血液裡面。

由於切了膽囊的緣故,一直在吃抗結石藥,後來又得了心臟病,在吃抗結石藥的同時又吃上了心臟病的藥,接下來就又吃上了帕金森的藥了。

我幫他做個梳理,由於膽結石引發膽囊炎,切了膽囊,膽汁無法儲存,造成脂肪代謝發生故障,血脂過高造成血管堵塞,加上常年吃抗結石藥的副作用,兩者一起引起心臟病。

血管堵塞加上結石藥和心臟病藥的副作用,三者一起引發帕金森。

16年我在家給他做過一些指導,一年多下來,症狀有點改善,走路有點快起來,人看起來也不是那麼痴呆狀(他西藥都沒停)。在家時我經常跟他講,我說你吃了十多年的藥,毛病都沒有好是不是給醫生騙了?那有什麼病治了十多年的還沒康復反而身體越來越差的道理,我叫他把西藥都停了,但是他不敢停。一般人都是相信醫生的話,哪怕結果越來越近差。

我為什麼會叫我叔叔把西藥停了呢?其一是我知道西醫對於治療慢性病都是治標不治本的,其二,因為我是看過叔叔吃的那些西藥的使用說明的,裡面的副作用真的很多,尤其是治療帕金森症的藥的副作用,說明書就有幾頁,吃這種藥的人會整晚做噩夢很嚇人,聽我堂妹說,我叔叔經常夜裡嚇得從床上掉下來。對於八十歲的老人來講讓他保持住現在的狀態,不惡化下去就阿彌陀佛了。


天龍尊者ab


說我父親的故事吧。

我的父親,今年73歲,從2003年開始診斷出得帕金森,到今年已經14年了。

從英挺的帥大叔,到如今瘦的只剩一把骨頭的佝僂老人,無論是對於他自己也好,對家人也好,這十多年的艱辛,沉重和無奈,只有自家人才能體會。

老爺子得帕金森的頭幾年,還算是正常的,只要按時服藥(美多芭和息寧,還有一些補腦的保健品),加上畢竟還不是歲數很大,所以生活還能自理,甚至還能幫著我媽去菜地裡種點菜。

但隨著病情加深,他四肢愈發僵硬,震顫越來越嚴重,即便吃藥加量,藥效的時間越來越短,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從08年起,他的消瘦程度越來越明顯了。

父親在性格和心態方面,自己本身就不是開朗的人,心事較多。再加上09——10年我的小姑、叔叔的因病早逝,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他一下子就衰老很多,精神更萎靡和偏執,從此,就很難在他臉上看到笑容。

到2011年的時候,身高175的他已經枯槁到只剩90多斤,整個人渾身震顫劇烈,甚至連嘴和舌頭,也是一直在抖動。家人都清楚,按照這個情況下去,也許用不了一年半載,他就會離開我們....

幸好,二姐夫在無意裡聽說北京的天壇醫院(中國最好的腦神經醫院)可以動手術,能夠有效的緩解帕金森的症狀。於是,通過一番努力和準備後,終於在10月份在該醫院做了手術,在腦袋裡植入了一對進口的腦起搏器(DBS)。整個手術花費了將近30萬,值得慶幸的事,手術很成功,父親的全身震顫終於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術後父親的體重逐漸恢復,加上心情變好,雖然還是很瘦,重新長到110斤還是有的。

但生活的確就是那麼的不公平,磨難往往不會停歇。

就像樓上有的朋友和醫生說的,帕金森本身不是很危險,危險的是身體機能的嚴重衰退,以及免疫功能低下帶來的其他併發症。父親本來前列腺就不太好,到13年的時候,已經嚴重到不能正常小便,每天就是頻繁的出入衛生間,夜間也是如此。而每次小便對於他來說就是一種巨大的痛苦。在吃了幾次藥沒有太大效果後,他又在年底做了膀胱造瘻手術,成為了“”掛袋人“”......更是嘲笑的是,後來他的前列腺居然好了很多,但因為已經尿失禁,最後帶來的結果就是,他必須經常帶成人尿布,否則,每天給他換褲子都換不過來....

帕金森所帶來的肌肉萎縮,也讓他的聲道,食道,吞嚥功能嚴重退化。從12年開始,他說話已經不清楚了,到14年的時候,因為牙齒已經掉光,基本上說的話已經沒有人能聽懂,大部分只能靠去猜。而在吃的方面,只能是流食、粥、肉糜類等流質半流質食物。

到2014年10月的時候,因為長期服用的帕金森藥物,對食慾,胃等影響極大,父親在一段時間已經吃不下任何東西,整個人又劇烈的瘦到了70多斤,那是真正的皮包骨.....家裡甚至已經做好了後事的準備。

還好,轉機又出現了。我們打聽到瀋陽金秋醫院有個專家對帕金森症的調理很有一套,於是又通過關係進了這個醫院,住了半個月進行治療。效果相當不錯,回來後父親的食慾和飯量大增,沒到半年時間,居然長到了120斤。

2015年春天,我那多事的父親,趁我母親不在家的時候,偷偷跑出了家去市場(他在服用藥物後1、2個小時內,還是可以緩慢走路的),結果在回來的時候,因為藥力失效,行動僵硬的他摔倒在離住宅樓附近,額頭正好磕在一個鐵門上,鮮血直流......誰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回的家,反正我接到母親的電話,趕到他家時候,看見從他家的樓梯口一直到2樓,到進門,都是滿地的鮮血,觸目驚心......

細節就不再多說了,幸運的是,到了醫院緊急處理,檢查完後,老頭沒有大礙,只是腦門上縫了20多針,住了半個月院.....其實我一直都很詫異,老爺子流那麼多血,後來檢查血壓什麼的,都很正常,居然沒有輸血。

2016年10月,父親安裝了5年的腦起搏器電池,終於耗盡了。於是,又聯繫的北京醫院,花了10萬,換了新電池......

在父親得病這麼多年的日子裡,我感悟很多。

首先,得了帕金森這樣病的家庭,經濟條件一定要尚可,否則根本無法維持下去。無論是吃的藥,還是手術費等,都是很昂貴的。幸好我父親的單位(雖然已經退休了),隸屬中石油,效益尚可,能報銷一部分。還有,我們姐弟幾個家裡條件也還不錯,能夠分擔起平時的那些支出。

其次,要有人精心的進行伺候。得了這樣的病,受苦的不僅僅是患者本人,家庭的其他人也一樣特別的累和煎熬。我不得不說我的母親,真的是天下最偉大的媽媽,要不是她的精心伺候,也許我的父親早就不在人世了,這點,連醫院的醫生和護士都連稱了不起的。包括我,因為要照顧兩個老人,一直呆在這個小城市,錯過了一些升職和發展的機會。但我沒感覺什麼後悔的。

有一次,父母要去北京複檢,我因為工作忙,實在不能陪他們去(還好大姐家在北京,可以接他們),我就把她們送到了車站。在車站門口,我站在落地玻璃前往裡望,看著老兩口互相攙扶,步履蹣跚的蒼老身影,我的眼裡就一下子流了出來。

把車開到一個路邊,我忍不住嚎啕大哭。

心裡百感交集,心酸,無奈,壓抑,我能怎麼辦啊!

天地為爐,誰不是在苦苦煎熬。沒有人能活的是那麼容易的。

在很多很多地方,我知道總有一些人比你承受著更多的痛苦。

生活如山,我們不得不負重前行。

——————————————分割線————————————

2018年的1月8日,我父親因為在吃飯的時候,食物嗆入氣管,他已經沒有力氣咳出,我母親驚慌失措下,先給我打的電話~~待我5分鐘後趕到家,趕緊打120~~待120十分鐘後到達後,再搶救已經來不及了~~~

其實父親去世前三、四個月,狀態已經很差很差了,飯量變小,喂他什麼都不愛多吃,吃的時候,由於吞嚥功能的進一步退化,嗆的也更厲害。本來就很瘦的他,變得更瘦骨伶仃。原先吃完藥還能在家走路,這幾個月走路很費勁,總是摔跤,甚至坐在沙發和凳子上,也會滑落到地上。最後一個月,已經徹底不能走路,大部分時間只能在床上躺著,或者在沙發上坐著,也不愛看電視了。精神狀態也很差,已經出現失智的情況了,經常現實和幻想裡分不清,然後做出一些可笑又可氣的事情,比如把引尿袋剪破,然後尿撒的滿地滿床都是~

我和母親也私下裡討論過,他的狀態,我們都清楚,也許今年很難熬過去了~

或許是父親自己也感覺到身體情況的惡化,所以臨過元旦前,把自己的私房錢(也不算私房錢,他自己有一張10多萬的存摺,和部分現金,平時都很謹慎的保存著,鎖在寫字桌的抽屜裡,每天狀態好的時候都會打開來看看,查查,打發時間,但堅決不讓我們碰)交給了母親。

去世前三天,母親告訴我,每到傍晚,父親總想要出門,可那時候他根本已經走不了路,但怎麼勸也沒有用,甚至有一天母親哭著給我打電話,讓我勸他,等我趕到的時候,老頭居然坐在樓梯上,一點一點的往下挪。他看我來了,而且很不高興的樣子,才不情願讓我攙回家。

回到屋裡,我問他是不是想出去轉轉,我可以開車帶你轉一圈,但他搖搖頭。母親問他,是不是想回家?他只是愣愣的發呆,沒有任何回應。

或許,老人真的是預感到自己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所以,才想“回家”吧,而這個家,應該是上海老家。

其實對於父親來講,也應該沒有什麼大的遺憾了,因為去年五一的時候,我和我母親,帶著他已經回過一次家鄉,在那裡住了近二十天。那二十天,應該是這些年來,他最為開心的日子。


社會喵屋


帕金森患者我在實習期間就遇到過,今天跟大家來說一下。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痺,是由一位英國醫師首先描述的,屬於一種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臨床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和姿勢步態異常等。



本病的研究已經有快200年曆史,由於其病因和發病機制非常複雜,至今沒有徹底明確,但可能與這幾種因素有關。

一,年齡因素

本病主要發生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65歲以上發病明顯增多。隨著年齡的增加,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數目逐漸減少,紋狀體內多巴胺遞質水平逐漸下降,當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數目減少達50%以上,紋狀體多巴胺含量減少達80%以上時,才會出現帕金森病的運動障礙。但是正常神經系統老化並不會達到這一水平,故年齡增高只是患帕金森的一個促發因素。

二,環境因素

簡單來說就是環境中有四氫吡啶分子結構相類似的工業或農業毒素,如某些殺蟲劑等化合物可能與帕金森病的病因有關。而吸菸,飲茶,喝咖啡者發病率低。但是這裡我不建議吸菸,危害更大。



三,遺傳因素

帕金森病患者絕大數是散發病例,但是也有少量的帕金森患者有陽性家族史,家族性帕金森患者多具有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隱性遺傳特徵,有多代,多個家庭成員發病,而且臨床表現與散發性帕金森有所不同。

此外還有一些原因,如氧化應激,線粒體功能缺陷,泛素-蛋白酶體功能異常等等,帕金森病的發病絕非單一因素,可能是遺傳易感性,環境毒素和衰老幾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目前還是以藥物治療和功能鍛鍊為主,手術治療僅能改善症狀,而不能根治疾病,術後仍需要藥物治療,但是劑量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酌情減量。

我是康復科李醫生,點擊右上角關注我,遠離亞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康復科李醫生


目前,帕金森病確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與中腦黑質多巴胺神經元變性或壞死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係。

現實中最多見的是原發性帕金森病,其病因主要是紋狀體黑質變性,腦內多巴胺含量顯著減少所致。

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徵,多由藥物、感染、中毒、腦卒中、外傷等明確的病因所致。

遺傳性帕金森綜合徵可見於肝豆狀核變性,多巴胺反應性肌張力障礙等。

目前有理論認為,帕金森屬於運動神經元病的併發症。

運動神經元並是病因未明,選擇性侵犯運動神經系統功某一部份的進行性變性病。病變範圍包括脊髓前角細胞、腦神經運動核、皮質錐體細胞、皮質延髓束和皮質脊髓束。在運動神經元病中,有許多臨床症狀具有與帕金森病相同的臨床症狀和表現,治療方法也基本相同,療效也基本一樣。

現有的醫療技術還不能根治帕金森綜合徵。對患者的治療,主要從減輕病痛、延緩疾病發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著手。藥物方面,主要採用複方左旋多巴製劑、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抗膽鹼能製劑和金剛烷胺等。

藥物治療是目前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療手段,當藥物治療失敗、不能耐受或出現異動症的患者,可考慮採用手術治療,如神經核團毀損術或腦深部電刺激術。


純鈞LHGR


帕金森病病因目前尚未徹底明確,但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第一、年齡因素,帕金森病主要發生於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四十歲以前很少發病,六十五歲以上發病明顯增多,提示年齡因素可能與發病有關。

第二、環境因素,某些除草劑、殺蟲劑可能與帕金森病的病因有關,長期接觸或生活在上述相關環境中,帕金森病的發病率高。而吸菸、喝茶、喝咖啡者發病率較低。

第三、遺傳因素,帕金森病患者中絕大多數為散發病例,我國廣東地區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有8.9%的患者有陽性家族史,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多具有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和隱性遺傳特徵,有多代多個家庭成員發病。

第四、氧化應激,氧化過盛和抗氧化功能不足,細胞處於抗氧化應激狀態產生過多氧自由基,進一步影響線粒體功能,最終導致多巴胺能神經元受損死亡。

第五、線粒體功能缺陷,多項研究表明,線粒體功能異常,在帕金森病發病機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第六、泛素蛋白酶體功能異常,多項研究證明,泛素蛋白酶體功能異常在帕金森病發病機制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中基因突變、蛋白異常聚集與氧化應激、線粒體損傷等,可能互為因果關係。

綜上所述,帕金森病的發病絕非單一因素,可能是遺傳易感性、環境因素和衰老幾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三易奇門


感謝提問

目前帕金森的病因並不明確,但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係:

1、反覆外傷史:即反覆頭部外傷史,是非常重要的原因;2、血管性疾病:也為很重要原因,如反覆腦梗塞可導致帕金森形成;3、環境毒物:經常接觸化學、毒藥以及農藥等容易出現帕金森病變;4、遺傳因素:10%左右的患者與遺傳有關,但遺傳比例較低;5、不明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是:PD主要發生於中老年,40歲前發病少見,提示老齡與發病有關,研究發現自30歲後黑質DA能神經元,酪氨酸羥化酶(TH)和多巴脫羧酶(DDC)活力,紋狀體DA遞質逐年減少,DAD1和D2受體密度減低,但老年人患PD畢竟是少數,說明生理性DA能神經元退變不足以引起本病,實際上,只有黑質DA能神經元減少50%以上,紋狀體DA遞質減少80%以上,臨床才會出現PD症狀,老齡只是PD的促發因素。




浩浩帶你看影視


帕金森病又叫震顫麻痺,是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運動異常如動作過緩、肌肉強直、靜止性震顫或姿勢步態出現異常等,同時還會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和感覺障礙,出現精神或認知的異常、睡眠困難等症狀。其主要的病理改變為黑質多巴胺神經元的變形和壞死。

帕金森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醫學界認為可能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遺傳,帕金森病有一定的遺傳性,如果在家族中有帕金森病患者,那麼有血緣關係的近親患帕金森病幾率就比正常人要高,而且一般有家族史的帕金森病人發病年齡都比較輕。

2.年齡,也就是神經系統老化的問題,因為患帕金森病的患者普遍年齡較高,40歲以前患帕金森病的十分少見,所以神經系統的老化也是一個原因。

3.環境,在日常生活環境中經常接觸一些毒素如殺蟲劑、除草劑、汽車尾氣及某些藥物等等,對神經元有毒害作用,時間一久就會引發神經元的變形壞死,導致帕金森病的產生。據調查,曾經發生過顱腦外傷、一氧化碳中毒等情況的人患帕金森病的幾率也會有所升高。

總之,帕金森病的具體發病原因還不明確。目前,醫學界認為,帕金森病的發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淡如九月


人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理論,是如何造成帕金森的。



帕金森多發於60歲以上老年人,不但影響生活質量,還會造成腦部病變,因此治療和預防帕金森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醫學界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帕金森病因理論,但是我們身份證的有些不良習慣是與帕金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飲酒或吸菸
  • 熬夜,失眠
  • 憂鬱焦慮
  • 藥物,輻射,化學制品
  • 病毒感染
  • 其他的不良生活習慣

目前有許多藥物可以延緩帕金森的發展進度,即便得了帕金森,也不必擔心,只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正常服藥就可以了,切記不要添加或減少計量。


藥師聊醫學


帕金森一種叫做原發性震顫麻痺,找不到明確的原因,可能跟遺傳有關係。

一類叫做繼發性震顫麻痺,即因某種腦炎、中毒、如一氧化碳、錳、利血平中毒、腦血管病、顱腦損傷、腦腫瘤等引起。

我們又把它叫做帕金森氏綜合徵或帕金森綜合徵、震顫麻痺綜合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