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現在的人,普遍幸福感比較強,這是為什麼?

海巖的生活


確實是。

1 物質水平提高了。幸福感首先來自於生存的保證。吃穿不愁,是基礎。隨著溫飽問題的解決,人們不再為一日三餐發愁時,安全感也會上升。生存,安全是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的基礎需求,二者滿足後,就是中國人說的“衣食無憂”,人們的幸福感會提升。

2 成功意義的多元化。傳統意義上單一的“做官發財”的成功觀念不斷收到衝擊。90後、00後對成功有自己獨特的堅持和訴求,興趣、愛好、特長成為另一種成功標誌。

3 娛樂時代的特點嶄露頭角。網絡時代給人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精神空間和人際圈子,人可以輕鬆找到自己精神歸宿和同道。其實也給人提供一種排洩情緒的渠道。

4 通向深層幸福的道路還很漫長。目前我們的幸福感還停留在表層,就是口腹、娛樂之歡。持久深厚的幸福必然來自精神的積澱和文化的燦爛。我們還要努力。做優雅高貴的中國人,而不是相反。



朱顏靈語


中國人有幾個人有幸福感?有的都是做官的才有或者公職退休的。其它就連安全感也少


用戶9048622027298


這是因為它們腳底下踩著窮苦人,所以幸福感強烈。


長安借東風63583187


現在生活並不幸福,壓力大如山!

年輕人啃老族太多了,還不如以前社會好。

變得沒人情味了,都向錢看了!

物質豐富了,人變壞了!

房岱車岱夠年輕人生受的,還要養老!還有生活


王連文自媒體342


幸福、幸福、常常幸福的想哭!


用戶6504571145232


哪來的數據呀。城市白領基本抑鬱。房奴活的憋屈的很。哪裡幸福呀


流浪的小狗847


那只是你的感覺而已


用戶5037041662165


我不贊同,我認為幸福感偏低,物質有很大提升,但是人們的慾望再增加,所以壓力就增大,很多東西推著你前進,作為八零後,曾經可能吃個棒棒糖就幸福,出去轉個圈也幸福,現在的孩子只能玩手機,電玩,電腦,沒有小夥伴,以前過年時候,大家一起遊戲,抓石子丟硬幣,圍在一起聊天,現在已經看不到這樣的場景,有兒孫繞膝,現在大家都奔前程,農村滿眼是留守老人兒童,我們住了大房子,餐餐有肉,但是過去的幸福再也找不到......


小葵愛千晨


我不知道提問者是什麼職業,我想說的是我周圍的廣大的工友都沒有幸福感,年過半百,上有老下有小,從事著體力勞動,原單位破產,4050強迫下崗,沒有人給交保險,自己交一年一萬多,交不起啊!害怕長病也不敢長病,不舒服就硬抗。實在扛不住就喝半斤酒當止疼藥,不幹活就沒飯吃,哪來的幸福感?


澹臺滅明390


個人理解,“為什麼,感覺現在的人,普遍幸福感比較強?”

一:經濟條件提高及物質的滿足

改革開發至今,人們經濟條件都好起來,從計劃經濟的配額到商品供大於求,絕大部分人不再為吃穿發愁,物流快遞及外賣業的成熟,更容易讓我們得到我們喜歡的物品,吃到美味的食品,這都增強了我們的幸福感!

二:人們迴歸家庭和單位

十八大以來,國家持續的反腐倡廉,反對大吃大喝,讓很多之前請客高消費的風氣得到遏制,人們少了很多應酬,很多人開始迴歸單位安心工作,迴歸家庭陪伴家人享受天倫之樂,和諧的工作環境和緊密的家庭氛圍讓我們內心深處感受到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