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歷史上有哪些實力遠大於名氣的球員?

汪少山


感謝您的提問!

大家好以下是我個人的分享與觀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當年對位喬丹過後,飛人曾高度評價過這位對手:喬·杜馬斯才是活塞中最難對付的球員,也是最令人尊敬的防守球員。

最後,值得一提的事情是,這位二當家曾是美國夢二隊的隊長,想必這一點,也不是很多球迷知道。

2:在NBA的整個發展歷史之中,實力遠大於名氣的球員有著不少,這些球員多半是因為巔峰時期短暫或者是因為球隊戰績不佳球市小而被廣大球迷們忽視 。

只有一些球隊的死忠粉才能夠記起這些球員輝煌的過往,我在此列舉三位,歡迎各位補充評論。

3:當年活塞軍團的靈魂人物。出色的控球技術匹配他那出色的速度可以撕裂防守。為隊友製造大量的機會。

同時防守端也有讓人窒息的感覺。比如總決賽上一度防得帕克懷疑人生。出色的領導力帶隊能力,沒有他當年掘金單靠安東尼,很難進西決舞臺。

4:很多人都不會了解“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之前的馬刺歷史,在海軍上將被選中十年前的時光裡,馬刺的核心領袖是“冰人”,職業生涯場均拿到26.2分。

拿到過4屆得分王,5次最佳一陣,4次最佳二陣,9屆全明星。雖然沒有總冠軍,但職業生涯幾乎沒有缺席過季後賽,還有一次打入總決賽。

整體來看,“冰人”的個人實力比較接近艾弗森。

5:作為1968年的狀元秀,雖然職業生涯沒有冠軍,但他在首個賽季便場均轟下28.4分17.1板,成為得分王,也險些成為MVP。

之後的生涯裡,12次入選全明星,2次籃板王,3次最佳一陣,3次最佳二陣,2次最佳防守陣容。在1972-1979賽季的六年間,他就是NBA最好的內線之一。

以上是我個人的分享與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與支持!





新鮮體育事


基裡連科

巔峰的2003-2006三個賽季,數據如下:

16.5分8.1板3.1助1.9斷2.8帽

15.6分6.2板3.2助1.6斷3.3帽

15.3分8.0板4.3助1.5斷3.2帽

看看數據就能感受到了,不用多說,幼年姚明的噩夢。

“冰人”喬治-格文

很多人都不會了解“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之前的馬刺歷史,在海軍上將被選中十年前的時光裡,馬刺的核心領袖是“冰人”,職業生涯場均拿到26.2分,拿到過4屆得分王,5次最佳一陣,4次最佳二陣,9屆全明星。雖然沒有總冠軍,但職業生涯幾乎沒有缺席過季後賽,還有一次打入總決賽。整體來看,“冰人”的個人實力比較接近艾弗森。

埃爾文-羅波特森

在冰人退役後,接過衣缽的除了海軍上將外,還有首輪7號秀後衛埃爾文-羅波特森,巔峰期連續多年場均搶斷數超過3個,二年級時的他場均就已經能夠砍下17分6.3板5.5助和3.7次搶斷!職業生涯3奪搶斷王,6入最佳陣容,並且罕見地以後衛身份奪得過一次年度最佳防守球員。

肯揚馬丁

很多人對於他的記憶就是在2003年總決賽中被鄧肯打爆,但實際上,作為2000年的狀元秀,在03年時三年級的他已經打出了96的防守效率,是當時NBA最好的內線防守者之一。於此同時,馬場場均還能拿到接近20+10的數據,可以說是攻守兼備的一流內線了。只可惜鄧肯的實力太過誇張,其實對於最最巔峰期的03鄧肯而言,內線換誰防守,結果都是一樣的……除非鎮守籃下的是拉塞爾或者奧拉朱旺。

阿德里安-丹特利

1976年首輪6號秀,分衛搖擺人,巔峰時期連續四個賽季場均超過30分,六個賽季場均得分28+。在超高得分的背後,是超高的命中率,作為一位外線球員,巔峰時期命中率接近60%!也難怪他被稱為NBA最強“單打王”,

摩西馬龍

職業生涯19年,巔峰賽季場均31.1分14.7板,四年內三奪MVP,一次總冠軍+FMVP,12次全明星,6屆籃板王,4次最佳一陣,4次最佳二陣,兩次最佳防守陣容。

埃爾文-海耶斯

作為1968年的狀元秀,雖然職業生涯沒有冠軍,但他在首個賽季便場均轟下28.4分17.1板,成為得分王,也險些成為MVP。之後的生涯裡,12次入選全明星,2次籃板王,3次最佳一陣,3次最佳二陣,2次最佳防守陣容。在1972-1979賽季的六年間,他就是NBA最好的內線之一。

以上就是本人的觀點,同意請點贊!更多精彩盡在球友圈APP!


球友圈


目前,全世界的職業聯賽幾乎全部停擺,體育迷陷入無球可看的境地。實際上,職業球員跟球迷一樣著急,甚至還更加厲害,因為他們習慣了四處旅行以及比賽的感覺,突然停下來肯定會有些不適應。

在這個過程中,NBA的球員頗為活躍,紛紛想出各種辦法打發時間。有些球員會選擇迴歸家庭,成為一個好的家人。有些球員開始了遊戲人生,窩在家裡不斷打電子遊戲,亞特蘭大老鷹隊的後衛特雷-楊就表示自己幾乎把家裡所有的遊戲都學會了。

對於洛杉磯湖人隊的老將勒布朗-詹姆斯而言,保持訓練強度,維持競技狀態是重中之重,畢竟他已經35歲了,一旦休息就可能難以維持現有的水準。

這樣一來,詹姆斯就開始了居家健身的活動,因為他的家足夠大,還能有一個專門的健身房供他保持一定的訓練量。除了自己堅持鍛鍊,詹姆斯也想到了一個維持熱度的妙招:開始當直播主。

最初,詹姆斯只是玩票性質,開著直播跟球迷聊天,回答一些問題。接下來,詹姆斯想到了更多的點子,於是開始直播自己在家裡健身的情況,期間他的妻子也曾有短暫出境。

不得不說,詹姆斯的想法還是非常不錯的,因為不少別的NBA球員都開始做直播,比如多倫多猛龍隊的伊巴卡除了直播自己在家裡健身,還開始教觀眾不同的圍巾系法。在這個漫長的休賽期裡,球員們不能出門,想出各種辦法保持人氣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籃圈之上


NBA歷史上最被低估的10名球員,他們的實力遠大於名氣

NBA歷史上擁有許多被人們低估的球員,即使他們是常年的全明星。比如西雅圖超音速隊名宿傑克·希克馬(“夢幻腳步”的發明者,麥克海爾和奧拉朱旺為發揚者)。與此同時,在某些情況下,當人們意識到某位球員存在低估的現象後,他可能變得有點高估了。這裡就不做指名道姓的事情了。下面,我們將一起回顧NBA歷史上真正被低估的球員。(注:全明星+最佳陣容數低於兩次;排名不分先後)

1、 邁克爾·庫帕

年份:1978 -90年

榮譽:5次總冠軍、1次DPOY獎、8次最佳防守陣容

邁克爾·庫帕終身效力於洛杉磯湖人隊,總共12個賽季。在名人堂隊友的陰影下,庫帕的得分能力並不突出,僅在兩個賽季中平均得分達到兩位數,更為糟糕的是,庫珀很少出任首發。但是,庫帕滿足於擔任多個位置的防守隊員,以及擁有一個可靠的三分威脅,尤其是在他職業生涯的後期。庫帕正是憑藉其精湛的防守技術和一手可靠的三分威脅,為自己贏得了“終極第六人”的雅號。

2、 弗蘭克·拉姆齊

年份:1954-55年;1956-64年

榮譽:7次總冠軍

雖然拉姆齊在凱爾特人王朝中被許多名人堂隊友的光芒掩蓋了,但他的巨大價值不容小覷,而且他被後世奉為“籃球第六人”的鼻祖。拉姆齊是一名“大心臟”球員,在連續四個季後賽(1957-1960)中,他的投籃命中率和平均得分都超過了常規賽。以1959年季後賽為頂峰,當時他場均23.2分,投籃命中率49.5%。如果不是拉姆齊在東部決賽對陣錫拉庫扎國民隊的第7場比賽中,得到了全隊最高的28分和11個籃板,凱爾特人隊將少拿一次總冠軍。

3、 塞德里克·麥克斯維爾

年份:1977-88年

榮譽:2次總冠軍、1次FMVP

這個綽號“玉米麵包”的人本應該成為凱爾特人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相反,他被廣泛認為是在1981年NBA總決賽上從拉里·伯德手中偷走了最有價值球員獎的那個人。與拉姆齊類似,麥克斯維爾亦是一名“關鍵先生”。他曾在1981年總決賽的“天王山之戰”中砍下28分19板,幫助凱爾特人拿到了系列賽的主動權併成功奪冠;在1984年NBA總決賽“搶七大戰”賽前,麥克斯維爾曾告訴隊友“夥計們,跳到我背上來,我帶你們贏得勝利”,當晚麥克斯維爾得到全隊最高的24分,8個籃板和8次助攻,並且有效地限制了有“大比賽詹姆斯”之稱的沃西。

4、 傑夫·霍納塞克

年份:1986-2000年

榮譽:1次全明星

在14個賽季裡,霍納塞克的投籃命中率接近50%,三分命中率高達40.3%,罰球線命中率87.7%。你可能會以為他是一名類似於科沃爾之類的純投手,其實不然,霍納塞克其NBA生涯共有7個賽季場均助攻數達到5次,除最後一個賽季之外,他每晚都能送出至少4次助攻。霍納塞克擁有一套有創意的罰球動作—每次投籃前,霍納塞克都會擦三次右臉頰,以此向他的孩子們問好。

5、約翰·德魯

年份:1974-85年

榮譽:2次全明星

約翰·德魯以球場外的可卡因毒癮和球場上的統治力而聞名,他也是NBA歷史上第一個因藥物而被終身禁賽的球員。德魯在球員效率評分中排名第54位,是他那個時代任何非名人堂球員中最高的。這位隕落的天才以進攻籃板為生,在其新秀賽季就領銜NBA的進攻籃板榜。然而,他在季後賽中始終沒有任何大作為,他只參加了29場季後賽,從來沒有進入過半決賽。

6、特里·波特

年份:1985-2002年

榮譽:2次全明星

上世紀90年代初是波特蘭開拓者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在名人堂成員克萊德·德雷克斯勒的主導下,開拓者成為了一支在四年時間裡平均57.5勝的強隊,他們甚至還打入過NBA總決賽。特里·波特正是那支開拓者隊中的進攻發動機—他連續5個賽季場均至少8次助攻,而且在其巔峰時期每晚還能貢獻17-18分。直到1990-91賽季,波特甚至是當年的MVP前十候選人之一。

7、裡基·皮爾斯

年份:1982-98年

榮譽:1次全明星、2次最佳第六人

曾幾何時,在NBA裡,有一種叫做中距離的比賽。沒錯—在比賽演變成如此多的三分球之前,球隊更喜歡在中距離附近尋找機會。顯然,裡基·皮爾斯就是這方面上的佼佼者,在16個賽季裡,皮爾斯場均14.9分,命中率49.3%,罰球命中率為87.5%,而出場時間只有24.4分鐘。他曾連續6個賽季(1984- 1990),其投籃命中率都在51%以上,這對於當時的後場球員來說幾乎是聞所未聞的。

8、賈森·特里

年份:1999-2018年

榮譽:1次總冠軍、1次最佳第六人

對於“噴氣機”賈森·特里這麼球員我們非常熟悉。事實上,特里的NBA生涯可分為兩個時期。在前八個賽季的大部分時間中特里都是以控球后衛的形象示人(如今的話說就是雙能衛),之後才演變成為了一名純得分後衛。很少有人能夠擅長這兩個角色。然後,特里在其19年職業生涯中累積了大量數據:18881分(58位)、1603次搶斷(33位)、5415記助攻(50位),以及2282記三分球位列歷史第5位。

9、安德烈·米勒

年份:1999-2016年

榮譽:1次助攻王

米勒在退役後曾說道:“我從來不是個健身狂,也從不為節食或攝入卡路里而煩惱。我只是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吃得好,有足夠的休息。但這並沒有影響我的籃球。在場上,我很努力,每場比賽都全力以赴。” 嗯,米勒的職業生涯非常漫長,在17個賽季裡為9支球隊出戰1304場,並且曾經連續出戰632場比賽。截至目前為止,他是歷史上排名第11位的助攻手。然而,米勒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他是唯一一位職業生涯得分至少16000分、助攻8000次、搶斷1500次的非全明星球員。

10、安德烈·基裡連科

年份:2001-15年

榮譽:1次全明星、1次蓋帽王、3次最佳防守陣容

基裡連科是NBA歷史上做到過5x5的球員之一,亦是唯一一位在常規時間內完成5X6的球員,被喻為全能球員,綽號“AK47”。2005-06賽季,基裡連科平均貢獻15.3分、8籃板、4.3助攻和3.2蓋帽,成為NBA史上第4位單賽季至少貢獻15分、8籃板、4助攻好3蓋帽的球員。


琪琪體育


謝謝題主問題,不請自來。我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肖恩-馬里昂,人稱“駭客”。

馬里昂是一個非常全能的防守型球員,防守位置在聯盟能夠防守5個所有位置,這得益於他驚人的天賦:臂展、力量、速度都是完美。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防守全能球員,其實進攻也是相當強的

2005-06賽季是肖恩的巔峰賽季,這個賽季小霸王斯坦德邁爾因為膝蓋手術缺席了幾乎整個賽季時,太陽依然在常規賽取得了54勝的成績,併成功打到了西部總決賽,這賽季的肖恩常規賽可以說不僅是一名防守型球員,他的進攻達到了個人職業生涯最高:

  • 常規賽得分如下圖:場均21.8分+11.8籃板
  • 再看06年季後賽數據:

數據顯示,他的籃板和得分都進一步提升。

  • 再看這一年他的高階數據:個人的PER和WS都達到了個人生涯最高。

2005-06賽季這個數據是驚人的40.3分鐘。馬里昂相當的耐用,兩個賽季征戰了多達81場的比賽並隨隊打滿了整個時間長久的季後賽,讓太陽的跑轟戰術更加得以彰顯的同時,成為攻防兩端的頭號終結者。

  • 根據數據,馬里昂長時間的出場時間的確有助於他在效率值、勝利貢獻值和同位置替代值勝過納什。在這個賽季,納什在基於單位時間的勝利貢獻值上卻優於馬里昂。但馬里昂總勝利貢獻值更高,因為他比隊友多打了超過1000分鐘的比賽。

  • 主要榮譽上,如下圖一個NBA總冠軍,連續四屆NBA全明星替補。

綜上所述:如果要說實力大於名氣,肖恩-馬里昂應該算是一個。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題主能夠滿意,想了解更多有趣的NBA信息,請關注我。


七七侃籃球


低位進攻怪物”——艾爾·傑弗森

在09-10到18-19賽季10年間,統計球場各個區域投籃命中數最多的球員中,艾爾傑弗森在油漆區左側佔據兩個醒目的位置,同為進攻大殺器的阿爾德里奇、洛佩斯為人所熟知,也早已經入選全明星,而大艾爾無論是星味還是存在感都全面弱化,但他在巔峰時期的低位進攻甚至優於二者,可惜的他職業生涯居然從未入選過全明星賽。

大艾爾職業生涯曾效力於凱爾特人、森林狼、黃蜂、爵士和步行者五支球隊,導致他一直不溫不火、默默無聞的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弱隊老大”屬性,職業生涯常規賽場均28.7分鐘,可以得到15.7分8.4籃板1.19蓋帽。雖然當時在15順位才被凱爾特人摘走,但歷史證明他無疑是當屆僅次於狀元霍華德的優秀內線。


娛樂影視開心劇場


在NBA的整個發展歷史之中,實力遠大於名氣的球員有著不少,這些球員多半是因為巔峰時期短暫或者是因為球隊戰績不佳球市小而被廣大球迷們忽視,只有一些球隊的死忠粉才能夠記起這些球員輝煌的過往,我在此列舉三位,歡迎各位補充評論。

安託萬-賈米森

在1998年首輪第四順位選中的賈米森職業生涯數據非常好看,整個職業生涯場均得到18.5分,7.5籃板,整個職業生涯總共得到20042分,8157個籃板,成功躋身兩萬分先生,總共獲得一次周最佳先生,兩次全明星,一次最佳第六人以及一次最佳新秀第二陣容。賈米森的高光時刻當屬2000年勇士對陣湖人隊的比賽,這場比賽代表勇士隊出戰的賈米森全場29投21中,砍下了51分13籃板5助攻的華麗數據,對面的科比則是35投18中得到51分7籃板8助攻,最終勇士隊以125-122戰勝了湖人隊,賈米森和科比的這場對轟大戰也是被載入史冊,值得注意的勇士隊之前的一場對陣超音速的比賽之中賈米森就砍下了51分,連續砍下51分的操作也是讓人驚歎賈米森的得分能力。

堪稱得分機器的賈米森似乎在球迷心中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象,我們在記住96黃金一代大部分球員的同時,似乎忘記了前後幾年的那些高位新秀是一個什麼情況。這還是因為賈米森職業生涯加盟的球隊戰績並不出色,職業生涯初期加盟的勇士隊還是一支主打炮轟戰術的瘋狂球隊,人們記憶更深刻的還是球隊的整體風格,來到奇才隊之後和阿里納斯,巴特勒組成的奇才三巨頭具備一定的實力,但是球隊戰績不佳,隨著阿里納斯持槍門事件的爆發,奇才三巨頭分崩離析,賈米森雖然轉投騎士隊依舊能夠場均得到15分以上,但是那個時候的騎士隊詹姆斯剛剛離開,球隊關注度也不高。

凱文-馬丁

這位球員在很多球迷的心目中還是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人們的印象之中凱文-馬丁是一個瘦弱的得分手而且他成名的得分方式是依靠罰球,雖然凱文-馬丁還是有著比較多的球迷知道,但是這位球員巔峰時期到底有多厲害恐怕只有資深的國王球迷知道了,馬丁的職業生涯從國王隊起步,在國王隊僅僅打了五年場均數據就來到了24.6分3.6籃板2.7助攻,從數據上來看已經是達到了聯盟的明星後衛的水平。馬丁最為依仗的得分手段還是罰球,在哈登橫空出世之前馬丁就是球場最擅長碰瓷的球員。

在08-09賽季他場均能夠博得10.3次罰球,命中率高達86.7%,在09-10賽季代表火箭隊出戰的馬丁場均博得7.7次罰球,罰球命中率更是達到了誇張的92.4%,馬丁的生涯巔峰表現則是在2009年國王對陣勇士的比賽,馬丁全場22投11中,三分球11投5中,罰球26罰23中,全場得到職業生涯最高的50分。雖然得分能力很強,也曾經做過球隊領袖,但是馬丁領袖力並不強,在國王隊的6年時間裡他僅僅帶隊打了6場季後賽,場均僅僅得到13.2分,明顯關鍵時刻的抗壓能力並不出色,這或許也是馬丁巔峰時期表現鮮為人知的原因。

裡基-戴維斯

這位球員也是大家有所耳聞的,大部分的人都是因為新秀時期的詹姆斯才意識到騎士隊有這麼一號人物,在02-03賽季戴維斯場均得到20.6分4.9籃板5.5助攻,是騎士隊當之無愧的球隊領袖,以至於詹姆斯來了之後戴維斯膨脹的說詹姆斯是來輔佐自己的。但是僅僅過了不到一年戴維斯就被騎士隊交易出去,單單拋開戴維斯的那些不當言論,僅從數據層面來看依舊是要比絕大多數的球員出色。

特別是在凱爾特人以及森林狼時期,戴維斯場均能夠獲得超過40分鐘的上場時間,場均得分也在19分以上,職業生涯最高得分為45分,雖然職業生涯的數據不錯,但是人們記住的依舊是他蔑視詹皇以及垃圾時間自拋自搶自家籃板刷三分的無語表現。狂妄自大的個人性格註定了戴維斯在NBA一輩子都很難被人正眼看待。


籃球兄弟連


我覺得爵士的基裡連科算一位.綽號AK47的他拿過1次最佳防守一陣,2次最佳防守二陣,1次蓋帽王,1次全明星.他是全能型鋒線的代表,球風強悍,臂展出眾,雖然身體看起來很瘦弱,但和其他內線對抗時並不落下風,是NBA補防蓋帽最強的球員之一.進攻時以內線和中投為主,曾經在NBA3場比賽裡拿到過5×5的數據.在05到06賽季,基裡連科平均貢獻15.3分,8籃板,4.3助攻和3.2蓋帽,成為NBA史上第4位單賽季至少貢獻15分,8籃板,4助攻,3蓋帽的球員.


連鵬籃球


NBA歷史上擁有許多被人們低估的球員,即使他們是常年的全明星。比如西雅圖超音速隊名宿傑克·希克馬(“夢幻腳步”的發明者,麥克海爾和奧拉朱旺為發揚者)。與此同時,在某些情況下,當人們意識到某位球員存在低估的現象後,他可能變得有點高估了。這裡就不做指名道姓的事情了。下面,我們將一起回顧NBA歷史上真正被低估的球員。(注:全明星+最佳陣容數低於兩次;排名不分先後)

1、 邁克爾·庫帕

年份:1978 -90年

榮譽:5次總冠軍、1次DPOY獎、8次最佳防守陣容

邁克爾·庫帕終身效力於洛杉磯湖人隊,總共12個賽季。在名人堂隊友的陰影下,庫帕的得分能力並不突出,僅在兩個賽季中平均得分達到兩位數,更為糟糕的是,庫珀很少出任首發。但是,庫帕滿足於擔任多個位置的防守隊員,以及擁有一個可靠的三分威脅,尤其是在他職業生涯的後期。庫帕正是憑藉其精湛的防守技術和一手可靠的三分威脅,為自己贏得了“終極第六人”的雅號。

2、 弗蘭克·拉姆齊

年份:1954-55年;1956-64年

榮譽:7次總冠軍

雖然拉姆齊在凱爾特人王朝中被許多名人堂隊友的光芒掩蓋了,但他的巨大價值不容小覷,而且他被後世奉為“籃球第六人”的鼻祖。拉姆齊是一名“大心臟”球員,在連續四個季後賽(1957-1960)中,他的投籃命中率和平均得分都超過了常規賽。以1959年季後賽為頂峰,當時他場均23.2分,投籃命中率49.5%。如果不是拉姆齊在東部決賽對陣錫拉庫扎國民隊的第7場比賽中,得到了全隊最高的28分和11個籃板,凱爾特人隊將少拿一次總冠軍。

3、 塞德里克·麥克斯維爾

年份:1977-88年

榮譽:2次總冠軍、1次FMVP

這個綽號“玉米麵包”的人本應該成為凱爾特人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相反,他被廣泛認為是在1981年NBA總決賽上從拉里·伯德手中偷走了最有價值球員獎的那個人。與拉姆齊類似,麥克斯維爾亦是一名“關鍵先生”。他曾在1981年總決賽的“天王山之戰”中砍下28分19板,幫助凱爾特人拿到了系列賽的主動權併成功奪冠;在1984年NBA總決賽“搶七大戰”賽前,麥克斯維爾曾告訴隊友“夥計們,跳到我背上來,我帶你們贏得勝利”,當晚麥克斯維爾得到全隊最高的24分,8個籃板和8次助攻,並且有效地限制了有“大比賽詹姆斯”之稱的沃西。

4、 傑夫·霍納塞克

年份:1986-2000年

榮譽:1次全明星

在14個賽季裡,霍納塞克的投籃命中率接近50%,三分命中率高達40.3%,罰球線命中率87.7%。你可能會以為他是一名類似於科沃爾之類的純投手,其實不然,霍納塞克其NBA生涯共有7個賽季場均助攻數達到5次,除最後一個賽季之外,他每晚都能送出至少4次助攻。霍納塞克擁有一套有創意的罰球動作—每次投籃前,霍納塞克都會擦三次右臉頰,以此向他的孩子們問好。

5、約翰·德魯

年份:1974-85年

榮譽:2次全明星

約翰·德魯以球場外的可卡因毒癮和球場上的統治力而聞名,他也是NBA歷史上第一個因藥物而被終身禁賽的球員。德魯在球員效率評分中排名第54位,是他那個時代任何非名人堂球員中最高的。這位隕落的天才以進攻籃板為生,在其新秀賽季就領銜NBA的進攻籃板榜。然而,他在季後賽中始終沒有任何大作為,他只參加了29場季後賽,從來沒有進入過半決賽。

6、特里·波特

年份:1985-2002年

榮譽:2次全明星

上世紀90年代初是波特蘭開拓者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在名人堂成員克萊德·德雷克斯勒的主導下,開拓者成為了一支在四年時間裡平均57.5勝的強隊,他們甚至還打入過NBA總決賽。特里·波特正是那支開拓者隊中的進攻發動機—他連續5個賽季場均至少8次助攻,而且在其巔峰時期每晚還能貢獻17-18分。直到1990-91賽季,波特甚至是當年的MVP前十候選人之一。

7、裡基·皮爾斯

年份:1982-98年

榮譽:1次全明星、2次最佳第六人

曾幾何時,在NBA裡,有一種叫做中距離的比賽。沒錯—在比賽演變成如此多的三分球之前,球隊更喜歡在中距離附近尋找機會。顯然,裡基·皮爾斯就是這方面上的佼佼者,在16個賽季裡,皮爾斯場均14.9分,命中率49.3%,罰球命中率為87.5%,而出場時間只有24.4分鐘。他曾連續6個賽季(1984- 1990),其投籃命中率都在51%以上,這對於當時的後場球員來說幾乎是聞所未聞的。

8、賈森·特里

年份:1999-2018年

榮譽:1次總冠軍、1次最佳第六人

對於“噴氣機”賈森·特里這麼球員我們非常熟悉。事實上,特里的NBA生涯可分為兩個時期。在前八個賽季的大部分時間中特里都是以控球后衛的形象示人(如今的話說就是雙能衛),之後才演變成為了一名純得分後衛。很少有人能夠擅長這兩個角色。然後,特里在其19年職業生涯中累積了大量數據:18881分(58位)、1603次搶斷(33位)、5415記助攻(50位),以及2282記三分球位列歷史第5位。

9、安德烈·米勒

年份:1999-2016年

榮譽:1次助攻王

米勒在退役後曾說道:“我從來不是個健身狂,也從不為節食或攝入卡路里而煩惱。我只是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吃得好,有足夠的休息。但這並沒有影響我的籃球。在場上,我很努力,每場比賽都全力以赴。” 嗯,米勒的職業生涯非常漫長,在17個賽季裡為9支球隊出戰1304場,並且曾經連續出戰632場比賽。截至目前為止,他是歷史上排名第11位的助攻手。然而,米勒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他是唯一一位職業生涯得分至少16000分、助攻8000次、搶斷1500次的非全明星球員。

10、安德烈·基裡連科

年份:2001-15年

榮譽:1次全明星、1次蓋帽王、3次最佳防守陣容

基裡連科是NBA歷史上做到過5x5的球員之一,亦是唯一一位在常規時間內完成5X6的球員,被喻為全能球員,綽號“AK47”。2005-06賽季,基裡連科平均貢獻15.3分、8籃板、4.3助攻和3.2蓋帽,成為NBA史上第4位單賽季至少貢獻15分、8籃板、4助攻好3蓋帽的球員。


體育圈包打聽


看了這麼些年的球,說說我(我也就是看球近二十年而已,有些記得不太清楚)印象中的那些實力大於名氣的球員。不分排名。

第一個姚明。姚明更多的給人感覺就是說,因為他來自中國而不是他自身的實力,從他打爆霍華得,與鄧肯平分秋色而言,又帶隊進入和湖人打比賽,可以這麼09年真正給湖人困難的就是隻有火箭。

第二個漢密爾頓。活塞的漢密爾頓,科比、韋德都說過最不願意防守的球員 就是他了。看過04年總決賽你就懂了,他比你們今天看到的湯普森和庫裡的神準更加準,基本就是跑動拿球投籃。就是跑都累死了,他媽的他還能保持穩定的投籃,真的很強。

第三當然還是活塞的比盧普斯。還是04年的總決賽,還是07還是08年的西決。比盧普斯總決賽的時候雖然得分比漢少,但是關鍵球好多都是想要一個有一個,在掘金,那時確實能提升了至少一個等次有他。

第四羅伊。對羅伊,當年我剛剛工作08年,對他印象特別深刻,因為開拓對火箭的比賽。還看了他的 一些常規賽,他就是一個字“穩”。不單他穩,球隊也穩。你要知道穩定才是球除 贏得冠軍的必經階段,不然你不知道補強在哪兒。參考過去M年的馬刺。那時我就是覺得科比退下來就是他的天下了,可惜的是傷病讓他走向巨星的路嘎然而止啊。真他媽的可惜,真他媽的可惜,真他媽的可惜。我都替他不值。。。。。當時也正值上升期,如果以以前不熟知的,可以參考現在的巴特勒,應該是屬於升級版。

第五自已稱自已的史上最垃圾的狀元奧拓。因為他的比賽比較少,但有他的比賽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可惜傷病啊,如果他不受傷,下一個紀元就是屬於羅伊+奧拓+阿爾得裡奇。

第六白科比——吉諾比利。你看看今天的倫那德就可以知道他的能力了。

第七湖人費舍爾。這人啊,湖人前三冠的常規球員,以下與科比後兩冠的常規球員。這就夠了。只是你沒有關注他而已。費舍爾一個NBA工會主席,湖人的更衣室的老大。絕對是最被低估的球員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