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孝,載入“二十四孝”,孝泉鎮因此得名

川西平原上坐落著一個有兩千多年曆史的古鎮名叫孝泉鎮,這個鎮以孝得名,又以孝聞名。它就是德陽市旌陽區轄下的孝泉鎮。

一家三孝,載入“二十四孝”,孝泉鎮因此得名

旌陽區孝泉鎮

西漢末年,廣漢雒縣有位名士叫龐盛,他有個女兒名叫龐三春,聰明伶俐,從小學習詩書禮儀,織布裁衣,對父母也是百般孝順。龐三春眼看就到出嫁的年紀了,她早就對父親說要尋一戶孝順父母的好夫君。

龐盛打聽到碾子河岸住著一個叫姜詩的孝子。姜詩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姜詩的母親看不見了。姜詩和母親相依為命,對母親十分孝順。鄰里看了十分羨慕,都誇他是孝子。

經過幾次考察,龐盛認定姜詩為人踏實可靠,是個值得信賴的人,於是便將女兒許配給了姜詩。

龐三春雖是大戶人家的女兒,但是來到姜家後,勤勞賢淑,善解人意,和丈夫一樣孝敬公婆。那年秋天,薑母要喝石亭江裡的水,龐三春便一早起來,挑著兩個水桶,到六七里外的石亭江邊取水。待她把水挑回來後,薑母才起床洗漱。

以後的日子裡,龐三春每天都是如此。然而有天一大早龐三春就出門了,過了很久也沒回來。薑母口渴難耐,又想到前幾天,姜詩的表妹回家來搬弄是非,說龐三春咒罵婆婆“為什麼不早死”,還說龐三春不守婦道,她氣不打一處來,在姜詩面前哭訴說:“兒啊,你看你媳婦,明知道我早上要喝石亭江裡的水,她還這麼慢慢騰騰,存心想渴死我,像這樣的媳婦你娶回來做什麼,還不如休掉。”

姜詩知道妻子因為受到大雨的阻攔耽擱了時間,可是母命難為,只好暫時讓妻子不要回來。

龐三春滿肚子的委屈,不好辯駁,只好暫住在鄰居家。她借了鄰居的織布機,日夜紡紗織布,換來的一些錢買了薑母愛吃的東西,讓鄰居大媽送給婆婆。

當時龐三春的兒子已經七歲了,日夜思念母親。小傢伙特別聰明,告訴父親說每天上學,回家吃飯耽誤學業,不如中午就在學校吃。其實中午他是找母親去了,而且每天帶些吃的東西給母親。

一家三孝,載入“二十四孝”,孝泉鎮因此得名

姜詩父母侍母至孝

薑母心中好生奇怪,雖說遠親不如近鄰,但是鄰居頻繁給她送東西,而且都是她愛吃的,她心下生疑。那天鄰居又來送東西,薑母苦苦逼問。那鄰居沒辦法了,才說了實話。

薑母想到媳婦平日裡待她的好,即便受了這麼大的委屈,仍然這樣孝順她,當即便後悔了,叫來姜詩,陪著他一起去接回了媳婦。

一家人又恢復了往日平靜祥和的生活。龐三春仍舊每天一早去打水。據後人傳說姜詩的孝行感動上天。上天特意在他的院子裡布了一眼泉水,泉眼裡每天都會游出兩條鯉魚來供給薑母。這便是二十四孝中“湧泉躍鯉”的故事。

這一家人以孝聞名,名動鄉里。當時人們是很講孝道的,赤眉軍來到這裡,聽說了姜詩一家的事蹟,不但不騷擾他們家,反而給他們家留了米麵糧食。東漢成立後,朝廷因姜詩以孝聞名,便請他出來做官。

一家三孝,載入“二十四孝”,孝泉鎮因此得名

薑母十分愧疚,親自去迎回兒媳

姜詩一家以孝聞名,又有天賜的泉水,因此宋朝的時候,這裡設鎮時,便取名為孝泉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