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漸行漸遠的太原老村名

【它們的來歷與姓氏有關】

  寇莊位於小店區營盤街辦。清道光《陽曲縣志》記載:“萊公別墅在城南八里寇莊”。相傳宋相寇準封萊國公後在此建有萊公別墅,清時官場、花園、土地廟遺蹟尚存,以花園東、西、北立三村,名東寇莊、西寇莊、北寇莊。又傳,明代有陝西渭南寇姓人家來此“扎樁”種地,後立村名為寇莊村。當時有東、西、南、北寇莊,南寇莊後不存,北、西寇莊現在統稱寇莊村,東寇莊則併入了王村。  李家莊位於小店區小店街辦。李家莊現在的老住戶都是李姓人家,據傳李姓始祖約在明代洪武年間從現在的西溫莊鄉北王名村遷來,該村由姓得名。李姓人家從北王名遷來時,有兄弟二人帶來兩個大碓臼,後來有一個遷往現在的晉源區吳家堡村時帶走一個,另一個就留在了李家莊村。2005年春,李家莊村民把它作為建村紀念物,安放於古廟遺址處的一棵老槐樹旁,周砌圍欄加以保護。  賈家寨位於小店區小店街辦。以姓氏而名,是明太原縣屯軍“九營十八寨”之一。明嘉靖十九年時曾修築堡寨一座,高二丈二尺,周八十丈,已毀。  溫家堡位於小店區小店街辦。溫家堡村現在沒有溫姓人家,但在該村耕地範圍內有溫家墳地。村中老人們說,溫家堡村就是因溫姓得名。  宋環位於小店區小店街辦。宋環村始遷居民是在明洪武至永樂年間從洪洞大槐樹遷來的,始遷姓氏為鄭姓,村名為鄭家堡村。到明末時鄭姓人家衰落,宋姓人家雖然戶數少,但有權勢,就把村名改為“宋瑰”。由於“瑰”的繁體字“瓌”與“環”字形似,清雍正年以來書寫時訛變為“宋環”,簡化後叫宋環。  西賈位於小店區西溫莊鄉。傳說,古代戰場上有賈姓弟兄三個潰兵,流竄到太原縣東邊與榆次縣交界的地方。一個落腳北面,一個落腳東面,一個落腳西面。此後不斷有散兵遊勇來此定居。逐漸形成三個村莊,北面的稱北賈村(1950年後被太原農牧場佔用),東面的稱東賈村(現屬晉中市榆次區),西面的稱西賈村。  大吳、小吳、西吳位於小店區龍城街辦,均以吳姓得名,因時間久遠,現在只有小吳村吳姓較多,大吳村、西吳村已無吳姓。大吳村東500米處有史匡翰神道碑一通,鐫於後晉天福八年(943),現為太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吳村內有北極宮,是太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呼延村位於尖草坪區柴村街辦。相傳此地為宋將呼延讚的養馬場。《永樂大典》引《元一統志》:“呼延社,在陽曲縣西北,元魏時部族之地也。”《元和姓纂》:“呼延,匈奴四族有呼衍氏,入中國改為呼延氏。”呼延村名當源於北魏時呼延部族集居地。

【它們的來歷與諧音有關】

  道把位於小店區北營街辦。道把村地處東山地區,外人去道把村,說快到了,但是還得再爬一個坡,才能到達。“道”“到”諧音,“把”“爬”諧音,就演變成道把村。  大村位於小店區小店街辦。傳說元代叫富村,後因村中有回龍寺,村北有青龍河,五條街道呈龍形,稱蟠龍街,村南有臥龍灘、龍窩地,遂改名為臥龍村。清代初年,一巡按路經臥龍村,以村名犯上為由將臥龍村改為代村。村民不服,因“大”字的另一讀音為“代”,且村子又大,就將代村改稱大村。  西溫莊位於小店區西溫莊鄉。西溫莊和東溫莊兩村原為一個村。因明代有一位姓文的千戶在此居住,人稱文千鎮,後傳為溫泉鎮。明末李自成率軍路過此地,鎮內靳姓大家族進行反抗,幾乎被殺絕。部分居民就遷至溫泉鎮東一個名為溫莊的地方,由於居民增加,起名為東溫莊村,舊村稱西溫莊村。  高中位於小店區西溫莊鄉。相傳村中有孫姓之人,是鑄鐘藝師,技藝高超,故村名為高鍾,後訛傳為高中村。  攝樂位於尖草坪區柴村街辦。相傳五代時,後唐與後梁曾混戰於此地,村被夷為平地。後人在廢墟上建村,明稱鑠落村,後因嫌名不雅,諧音改為攝樂村。  芮城位於尖草坪區柴村街辦。傳說五代時,在汾水灣建有小城堡,名為內城。《永樂大典》載:“內城,已廢。”成化《山西通志》亦作“內城”。道光《陽曲縣志》記作“芮城”。“芮”或為“蠕”音轉。《通鑑·宋紀》胡三省注:“芮芮,即蠕蠕,魏呼柔然為蠕蠕。”疑芮城北魏時為柔然(蠕蠕)族集居地。  下元位於萬柏林區小井峪街辦。村名原為柳圪垛。清雍正年間,古交磨石村和北石村的劉、王兩人來柳圪垛的下處定居,種菜成園,故名下園,後來寫為下元。


【它們的來歷與職業有關】

  小店位於小店區小店街辦。舊地處京西官道和平晉縣西官道交接處,又是西渡汾河的渡口,客來車往,便在汾河渡口東岸開設商鋪店面,稱小店。後商賈集聚,逐漸發展為規模較大的村。明嘉靖《太原縣誌》記述:小店,本永安堡,乃四達道也。又因街巷格局形似鳳凰,又稱“鳳凰堡”。  薛店位於小店區西溫莊鄉。薛店村地處地勢低窪的鹽鹼灘,古時常有移民來此地刮鹽土熬製土鹽,人稱鹽坊。後在此逐漸形成一片高臺地,人稱鹽坊圪墶。清代又遷來一戶薛姓人家,在鹽坊圪墶上開了一個車馬店,經營榆次到太原縣西山拉煤車的食宿,移民從此漸增,形成一個村落,名為薛店村。  北瓦窯、南瓦窯位於晉源區晉源街辦。地處古潛丘故址。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重修惠明寺塔,取其土作瓦,潛丘遂湮。而工匠以燒製磚瓦,漸定居成兩村,按方位稱北瓦窯、南瓦窯。  南黑窯位於經濟區。宋太平興國年間修築平晉城時,在城南多設磚窯,形成村落,故名。


【它們的來歷與陵墓有關】

  老峰位於小店區北營街辦。曾名恭園墳,是因晉王朱棡諡號而名。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四月,朱棡薨,葬於此。清道光《陽曲縣志》記載:“明晉恭王墓,在城東南二十里黑駝山南老墳村。”因為晉王王室中較早的一座墳,遂名老墳。又因“墳”“峰”諧音,改稱老峰。朱棡墓址在老峰村東北400米處,坐北朝南,墓園佔地約48萬平方米,四周夯土圍牆,現遺存數段。冢高4米,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為太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峰位於小店區黃陵街辦。為明朝晉恭王朱棡五世孫晉端王朱知烊的墓地,因處恭王墓、寧化王墓之東,故名東墳,“墳”“峰”諧音,後稱東峰。


這些地方曾經也是村


  查閱道光二十三年版和民國二十一年版《陽曲縣志》,還可以發現一些在民國末年到20世紀下半葉隨著時代變遷而消失,只留下村名痕跡的“城中村”:  古城村系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竇犨的食邑,築有城池,因形成年代久遠,故名。在今大同路古城西街附近。  十里鋪村因宋代此地有一家店鋪距太原府城有十里而得名,在今解放北路十里鋪街附近。  永興堡村明景泰初年,府城北關建有城堡,後在北關西修建新堡,名為永新堡,後改為永興堡。在今勝利街永興堡小區附近。  旱西關村位於旱西關而得名。1980年撤村改居,劃歸城區。在今旱西北一條附近。  東崗村地處太原城東部,地勢高,故名。在今東崗路附近。  菜園村因村民多種蔬菜,故名。1980年撤村改居,劃歸城區。在今菜園街附近。  小南關村因位於小南關而得名。在今小南關街附近。  水西關村因位於水西關而得名。1980年撤村改居,劃歸城區。在今水西關街附近。  老軍營村系宋金時駐兵處,明初修建營堡後,稱作老軍營堡。1980年撤村改居,劃歸城區。在今平陽路北口附近。  黑土港村因東山之煤進城行經此地,撒落的煤塊被碾碎後形成黑土,故名。在今五龍口街黑土巷附近。  五龍口村因東山五條山溝在雨季傾瀉山洪時遠觀如五條龍口吐水,故名。在今五龍口街附近。  紅溝子村因此地有一條紅色土質的溝,雨季內流紅色泥水,故名。在今紅溝路附近。  小溝子村因此地有一條自然形成的小山溝,故名。在今紅溝路小溝街附近。  兵工路村因民國年間開辦有兵工廠,故名。在今兵工南馬路附近。


那些漸行漸遠的太原老村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