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澳大利亞要停止恐慌性購買?

人生有味是清歡60


疫情蔓延不管那個國家的人民首先想到的是害怕食品短缺,澳洲人更是瘋狂的購物,從報道中看到貨架上一片空白,澳洲總理發話,你們這些囤貨者們,你們要理智!我們國家不缺食品,我們可以養活7500萬人口,我們國家只有近2500萬人口,為什麼貨架上空了,是因為搶貨的速度比我們補貨的速度快一百倍!你們這是在犯罪!你們想過澳洲還要很多老年人他們怎麼辦?你們一定要做個明白事理的人!


彩虹44423675


開始幾天或許恐慌,現在應該比較淡定了吧,反正寄了半公斤口罩回墨爾本兩天收到貨了,光運費都收了400多元人民幣[可愛]


估理唔道


為什麼要停止囤貨?

說到囤貨行為,澳政府用了一個詞,這很不澳大利亞。

1、根據澳大利亞當地時間3月19日政府部門講話,澳大利亞現有食物儲備可以供應7500萬人口,這個人口數量是現有數量的3倍

2、衛生紙生產廠家正7*24小時加班加點生產,不久超市就會有供應

3、澳大利亞全國4大連鎖超市聯合聲明,將會為所有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

希望大家不要加入恐慌性囤貨當中。超市明文規定,不接受衛生紙等類產品退貨。








松鼠在澳洲的房車生活


首先,如不停止恐慌性購買,就會導致有越來越多的澳洲民眾去各大超市,無休止地進行搶購,人為造成其他人買不到基本的日用食品,如牛奶、麵包,麥片等,加劇惡性循環,人心慌慌 ,促使“搶購”干擾正常生活秩序。

其次,澳洲民眾如不斷地在“囤貨心理”驅使下,瘋狂採購,會造成超市貨架上商品週轉率提高,引發超市工作量加劇,超市甚至不得不為此招聘臨時工,增加了COLES,WOOLWORTH,COSTCO,FOODLAND,ALDI超市員工的工作量,真是苦不堪言。

再者,當人們大量搬走超市日用品,拼命囤積後,會造成部分商品供應困難,供應鏈裂,並人為地釋放出虛假的”需求信號”,使得廠家不得不日夜生產,或加班加點,但實際上一旦生活恢復正常,疫情警報解除,那麼廠方有可能生產了許多市場上根本不需要的大量商品,造成庫存積壓嚴重,資金無法週轉。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澳大利亞向是世界傳統農產品出口大國,澳大利亞的小麥,大麥,牛肉,羊肉出口位居世界第三位,其產量對世界農產品市場價格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甚至可以成批量向中國市場出口活牛和活羊,據測算,澳大利亞的農產品在自給自足,不出口的情況下可以供養7500萬人口,約是目前澳洲總人口的3倍,有這樣的農業產品生產能力,澳洲人還要去囤貨?套用一句俗語:是否是“吃飽了撐了”?

總之,不停止恐慌性購買,就不能阻止人們內心對新冠疫情的恐懼,社會和諧生活秩序被打亂,引發更大的社會恐慌心理蔓延,同時增加黑市交易的風險,而所有一切都由不必要的,瘋狂囤貨,過量採購而引發的。









阿德萊德之聲


人少用不了那麼多,資源應該有儲備。


用戶9158897905676


每逢大事開始是總有恐慌,隨著時間推移和對事情本身的瞭解,人們就從恐慌趨於理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