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紅利難持久、線上業務佔比不高,永輝超市起飛乏力


疫情紅利難持久、線上業務佔比不高,永輝超市起飛乏力

3月20日中午,海哥隨意發了一個帖子,問當時“永輝超市為什麼比蘇寧跌的猛”。沒想到,這一問刺激了兩邊的粉絲。對蘇寧的粉絲而言是,永輝和蘇寧不可比。他們沒說錯,確實不好比,我也是這麼認為的。而對永輝的粉絲而言,他們感覺我是在寒磣永輝。

好吧,這正好激發了我瞭解永輝的慾望,本來對它瞭解的不多。

之前,永輝超市漲勢喜人,從2月初是7塊左右衝到了3月初的10塊出。在疫情的背景下,永輝有如此表現,確實是很強。而且,市值也確確實實的超越了蘇寧易購(今天不展開分析這個點,以後會分析的)。

然而,從3月11日以來,永輝已經開始顯現出了在放緩腳步,有種猶豫不前的感覺。這是為什麼呢?

1、目前,永輝超市線上業務佔比並不高。截至2019年上半年,線上業務佔比為3.4%,實現銷售額13.3億元;到第三季度末為4%左右。全年下來,不可能搞到10%,總銷售額不過30億左右的樣子。這意味著,疫情之下,永輝的到家業務還不具備真正強大的競爭力,還有盒馬、家樂福等強勁的對手。它會受益,但不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2、很多人可能會說,這個時候線下銷售一直很火爆啊。對外賣的替代效應也明顯。海通證券的預測是,預計永輝一季度收入增長30%-35%,考慮到1Q19 彩食鮮出表貢獻稅後約1 億元淨利潤,預計2020 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增長20%-30%。

但是,這顯然,只是一個相對而言的概念。畢竟疫情只是一個短期概念,不可能一直在,這個疫情紅利最多能夠享受到上半年。那這以後怎麼辦呢?核心還是要回到線上業務的爭奪上來。那麼,這個市場永輝能搶多少,這就存在不確定性了。

3、永輝的到家業務還存在著整合的問題,也就是“永輝買菜”和“永輝生活”APP的整合。據界面新聞報道,永輝買菜APP會在月底下線,mini店的線上業務將轉向永輝生活APP。 而永輝生活是屬於永輝雲創的。永輝雲創已經被剝離不計入永輝超市上市公司報表。從這裡可以看出,永輝的到家業務還存在著此前擴張及兩兄弟分家留下的各種問題待處理。也就是說,現在還是理清頭緒的時候,到家業務的爆發,要對營收起較大的貢獻作用恐怕還不到時候。

4、加碼投入mini店及到家業務等新業態,短期還是會對盈利有一定的拖累。中金公司的預計是,全年永輝mini店虧損幅度約在2億元左右。要不是永輝此前已經剝離了虧錢貨雲創。永輝在2019年的盈利不會反轉那麼快的。

疫情紅利難持久、線上業務佔比不高,永輝超市起飛乏力

當然,總體上來講,永輝作為生鮮的龍頭,業務足夠專注簡單,僅在生鮮這個賽道上還是蠻有競爭力的。正是得益於此,永輝的營收增長、盈利增長都還不錯。但是,隨著疫情加速到家業務的發展,永輝其實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到家業務佔比不高、到家業務做得越多成本越高、物流佈局不足等問題。

所以,就像我此前判斷的一樣,永輝超市這樣的公司短期是很清晰的,但是長期的不確定性更大。疫情的影響超過人們的想象,商業格局的變化也是風雲變幻,哪有什麼公司可以永遠躺在功勞簿上可以做到一勞永逸呢?沒有!

此前,對永輝超市瞭解不多,若有不對、不正確指出,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