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計劃要怎麼設置預算?這有一份超詳細的操作指南

今兒來嘮嘮預算該怎麼設置,重點說說預算和消費的關係。

賬戶層級按照頭條“賬戶-組-計劃-創意”的叫法來叫。

01

為什麼要設預算

預算是什麼呢?就是你告訴媒體你打算花多少錢。你打算花多少錢,就設置多少預算。比如你一天想花2000塊錢投廣告,那你就設日預算2000塊錢。預算的作用是讓錢不要花超了,不強買強賣。

預算是用來限制消費的,消費和預算的關係是:消費≤預算

我經歷過許多次這樣的人間慘劇:老闆要求每天花1萬元,優化師預算設置的不限,等到看的時候發現賬戶裡剩的10多萬全花光了。最後要求優化師賠償……所以一定要設預算。

二類電商 | 新計劃要怎麼設置預算?這有一份超詳細的操作指南


預算還有一個作用是“不知道效果咋樣的時候,先少花點錢測試一下”。一般人要大批量採購點啥之前,總要先拿點樣品驗驗貨,覺得好才會大量買;投廣告也一樣,新計劃先讓它少花點錢,如果成本好再放預算,這樣萬一成本高,也不至於損失太慘重,傾家蕩產。

新的計劃成本不確定,設置預算能限制損失。

實際使用的時候會更復雜:比如我家有的是錢,成本OK就隨便花;比如滿足媒體賠付條件,那是不是就沒有風險。咱們往下看。

02

新計劃要怎麼設置預算

對於一條剛開始投放的計劃(前3~4天),我設置多少預算呢?

我做信息流是晴哥教的,晴哥的風格是小心謹慎,他教我們新計劃預算一定要設的低一點,500塊錢就行了。有2年的時間我都是這麼照著做的。所以對於新朋友:

不知道設置多少預算好,就設置成500,不會有大毛病。

後來有一個賬戶我沒做起來,但別人做起來了,我去看他是怎麼做的。我發現他的新計劃都直接設5000的預算,我都嚇傻了——還能這麼搞?

二類電商 | 新計劃要怎麼設置預算?這有一份超詳細的操作指南

雖然他不一定是因為新計劃預算設得高才做起來的,但這確實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新計劃不是隻能設500的預算,還可以設成5000這種大預算。後來慢慢發現有一些優化師就是習慣拿5千、1萬塊錢來測一條計劃的,這也是一種操作方式。這種方式的好處顯而易見:

大預算更容易花錢,素材定向出價同樣的情況下,預算1萬比預算500的新計劃跑起來的可能性更大。媒體是一個呲水槍,它發現“哎,這個盆大,那我給它點水吧;那個盆那麼小,太小氣,我乾脆一點都不要給它,0消耗”,這個現象在廣點通上比頭條更明顯;

而且我們不是說“流量是一杆一杆的”嘛,直接放1萬的預算能保證你“遇上一杆水的時候,能撈個1萬塊錢的量”,而如果你預算設置1000,那好運氣臨到你的時候,你可能只能撈到1000塊錢的量,錯過了那個機會再想放可能也放不出去了。不過風險也很明顯:如果萬一成本高,你沒盯住,上趟廁所的功夫一下花出去5000塊錢、成本還飆了,那你不涼了嘛。所以新手優化師做賬戶前半年不建議設大預算,風險太大了。

那日常到底新計劃是用500還是5000的預算呢?假設你預算很充足的情況,咱們細一點掰扯預算該怎麼設。

有3個主要的影響因素:錢的多少、轉化單價和賠付規則。(這一篇寫的都是假設對接到媒體的轉化就是最終考核的KPI的情況,考核的比對接的更後端的情況,跟這個不一樣,之後再單獨寫一篇)

1

錢的多少

一般新計劃預算設置成500~2000都比較常見,加上大膽一些的設5千、1萬,幾個常見的數就是{500,1000,2000,5000,10000} 5個值。(綠色代表安全,紅色代表危險)500、1000是小預算,是比較安全的;2000是中間值;5000、10000是大預算,需要小心一點。

咱們這麼想:

你花60塊錢沒轉化,老闆可能覺得沒啥,60塊錢也就是個鼠標錢;

但你花6000塊錢沒轉化,老闆就想拍死你,6000塊錢夠買個電腦了。

所以錢的多少還挺重要的,是影響新計劃預算設置的重要考量。


2

轉化單價

設置預算多少跟轉化單價還有關?是的,跟轉化單價有關。基本上是“單價低,預算小;單價高,預算大”。這也很好理解,新計劃設置預算就是先花點錢拿點樣品看看,樣品便宜,就可以少花點錢;樣品貴,那你花的錢就得高。因為你總得買幾個樣品,買太少了,也看不出好壞。

比如你單價3塊錢,那500塊錢能有快200個轉化,那測試的很充分啊,能知道這條計劃好不好;

但如果做了深度對接,一個轉化單價要1千塊錢,那你拿500塊錢來做預算,1個轉化都沒有,這沒法區分是不是好計劃——因為最好的計劃花500塊錢也沒有一個轉化呢,預算肯定得比1千塊錢高,所以起碼也得有2、3千,最好能有5千或者更多。

因為一條計劃剛開始測試,總要有一些錢打水漂,轉化單價低,就可以少花錢;轉化單價高,就得多花一些。你感覺花了5000塊錢測一條計劃是很多錢了,但其實測試的也不充分,很可能會誤傷一些原本有希望的計劃,總要有個3、5個轉化才能判斷這是不是一條好計劃。3千或5千塊錢算是一個綜合值吧。


3

賠付規則

賠付規則是前3~4天的成本,轉化數達到門檻之後(頭條一般是2個或6個),成本都有保障了。那也就是說轉化數達到門檻之前是沒有保障的,所以設置預算也就是為了考慮轉化數達到賠付門檻以前花的錢,別跑崩

比如你出價100,沒設預算,跑到了1萬塊錢沒轉化,那你不是涼了嘛。設預算就能保證即使計劃跑的很差、達不到賠付門檻,也能兜個底,不至於損失太多。

二類電商 | 新計劃要怎麼設置預算?這有一份超詳細的操作指南


所以,這麼看下來,你一定能夠發現:轉化單價低的,也容易達到賠付門檻;轉化單價高的,不容易達到賠付門檻。我們希望達到的呢,是“第一波流量來的時候,就直接能把計劃的轉化數帶過賠付門檻”這是最省心的。

比如出價是100塊錢,一條計劃跑了1個轉化花了300塊錢,沒轉化,這時候你把計劃關了,那這300塊錢你白花了,啥也得不著;

而如果你繼續讓它花,可能到500塊錢的時候有了2個轉化,那麼看起來你的轉化成本是250塊錢一個,還是很高,但是你達到了賠付門檻,媒體再返給你給你300塊錢,來保你的成本,相當於超成本的錢你沒花。(對賠付規則的詳細說明見這篇——“怎樣薅媒體的'羊毛'”)

所以,如果你的預算設置的大一點,讓計劃有機會直接過賠付門檻,那你就不用糾結前幾個轉化成本高的事情了,讓計劃自己跑、奇葩計劃關掉就行了。省很多心。

我們把轉化單價和賠付門檻綜合起來,再考慮新計劃前幾個轉化成本高,對於新計劃預算的設置,可以參考這個公式

新計劃預算=CPA×20 (CPA指單個轉化成本)

再和{500,1000,2000,5000,10000}取交集

二類電商 | 新計劃要怎麼設置預算?這有一份超詳細的操作指南


舉幾個例子:


CPA是3塊錢,3×20=60,比最低值500還少很多,所以可以設置成500;

CPA是20塊錢,20×20=400,還是小於500,可以設置成500;

CPA是50塊錢,50×20=1000,那就可以設置成1千;

CPA是100塊錢,100×20=2000,那就設置成2千;

CPA是1000塊錢,1000×20=20000,這有點太高了,設置成5千或者1萬吧;


二類電商 | 新計劃要怎麼設置預算?這有一份超詳細的操作指南


這個思路能夠綜合想多接點水、但又怕被坑的心理:這樣就能保證一杆水臨到你的時候,盆不至於太小,沒達到賠付門檻或者錯過了好運氣;也不至於這杆水質量太差,你整了個老大的盆,一下把你賬戶裡的錢都捲走。

預算的部分內容比較多,分成上中下3篇來寫。這一篇就到這,下一篇寫新計劃預算怎麼設。

總結一下

二類電商 | 新計劃要怎麼設置預算?這有一份超詳細的操作指南


  • 設置預算的作用是限制消費,讓廣告主的錢別花超了,消費≤預算
  • 新計劃設置預算是為了限制損失,新的計劃成本不確定,萬一效果不好,不至於損失太多;
  • 新計劃預算的設置有大預算和小預算2種思路,大預算指5000,10000,小預算指500,1000,2000算中間
  • 大預算更容易花錢,也更容易起量,但是風險也更大;小預算是常規操作,新手建議老老實實的小預算,避免一下子成本高又花了很多錢的情況,保命要緊;
  • 有一種情況特殊:如果你的轉化單價低(10塊錢以下)、並且轉化成本是最終考核指標,並且廣告主預算不限,那新計劃設置大預算風險很低,可以新計劃直接設置成1萬;
  • 新計劃預算的設置和“錢的多少、轉化單價和賠付規則”3個因素有關,綜合下來可以參考這個思路:
  • 新計劃預算=CPA×20 (CPA指單個轉化成本)再和{500,1000,2000,5000,10000}取交集。

更多二類電商行業資訊,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或者搜索“二類電商資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