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存在,江湖就有硝烟——台积电掌门何以雷厉风行干掉接班人?

有时,人的命运会因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发生改变,比如一封信。

大概是2009年2月份的时候,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的手里多了一封薄薄的信件,没有人会料到,这封信竟成了他与自己亲自选定的接班人蔡力行决裂的导火索。

大佬存在,江湖就有硝烟——台积电掌门何以雷厉风行干掉接班人?

写信的人可谓声泪俱下的恳求张忠谋放自己儿子一马,不久之前,他的儿子刚刚被台积电辞退。据张忠谋了解,这次的辞退,实质上是员工的自愿离职,既然是自愿离职,为什么会有这封信的出现?张忠谋亲自找到该名员工和其主管了解情况,谁知,他得到的答案竟是:这个人是个非常优秀的员工,曾经因为业绩优异被总部奖赏,他忽然被打入百分之五裁员的冷宫,只是因为去年妻子怀孕,需要多多照顾,工作就稍微耽误一些,在人力资源部强烈要求拿出百分之五的裁员名额后,他就不幸的成为了“替罪羊”。

看了这封信,张忠谋有些生气,他慢慢地将信折好,找了一根雪茄点上。

在他的记忆中,他曾经跟总执行长蔡力行说过,“如要裁员,一定要我同意”。但事实与他的想法背道而驰,信中说的那样的人不在少数。

有时,张忠谋会回想十年前蔡力行刚进公司或者四年前经自己提拔当上总执行长的情形,那时,他说过一句话,“我喜欢用有团队精神的人,不抢功,不当明星。”所以,蔡力行只在今年接受了第一次采访。

但渐渐的,张忠谋觉得局面有些难以掌控,是之前放权太快?还是给蔡力行的紧箍咒太松?他说不准,但有一件事已经下定决心:他决定出山,代价就是撤掉蔡力行。

大佬存在,江湖就有硝烟——台积电掌门何以雷厉风行干掉接班人?

2009年6月11日下午,一封电子邮件发到了台积电每位员工那里,打开一看,全场一片哗然:“台积电董事会一致推举张忠谋博士续任董事长”。台积电的董事大部分在国外,要做出一致的决议必须有一个人牵线搭桥,这个人是谁?必是张忠谋。由此可见,撤换蔡力行肯定是谋划已久之事,虽然做出这个决定,只用了短短十分钟。

“一定有什么事不对劲。”

蔡力行遭到张忠谋的撤职后,公司议论纷纷,唯一统一的一点是:“他触动了老爷子的底线”。盲目裁员的事让他愤怒异常,他觉得他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

“再怎么说,我也是台积电的创始人。”

张忠谋的这句话没说完,他的后半句应该是: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是公司的老板。即使,已经选出了接班人。

如果裁员事件尽早平息,张忠谋的怒火可能小掉很多,但负面影响仍在继续。

直到3月末,张忠谋还被蒙在鼓里,直到有人给他悄悄传话:“董事长并不知道公司对我们做了什么。”他才让人彻查此事。一查他就知道自己该下狠手了。

大佬存在,江湖就有硝烟——台积电掌门何以雷厉风行干掉接班人?

借假的绩效考核制度,进行裁员。让这位台积电大佬无法忍受,就在他强势介入公司的日常事务的同时,网上的批评接踵而来,“台积电不诚信”、“台积电不忠义”。在成立台积电几十年的时间中,张忠谋似乎从未像今天这样颜面扫地,“说台积电不诚信,等于甩了老先生一巴掌。”

管理团队执行不力,犯了众怒。老爷子要来收拾残局了。

他先是呼吁被裁员工回到公司,因为个人原因不便回归的,他将会提供其他方面的安抚。再者,原本只是两周上一次班的张忠谋,露面的时间大大增加,几个月后,上班的次数已经提高到一周两到三次。人们已经明显感觉到,这个已经78岁的江湖大佬在阔别前线四年后,又一次回来了。

其实,张忠谋想做的很简单,他不是想颠覆什么,而是让公司重新归入正轨。这个正轨不是一定要大权在握,而是公司的发展不发生大的纰漏。即使是自己亲自挑选的接班人出了问题,他也该处理就处理,绝不姑息。

大佬存在,江湖就有硝烟——台积电掌门何以雷厉风行干掉接班人?

在重新披上战袍的那一刻,张忠谋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的人担心他是不是空有余志而力不足?他却回答说:“肯定不会。大家看到我们走对了路会感到高兴。而过去几年他们跟回报的,我都了解,我到底是创办人。”听了这句话,有些人应该会感到战栗。张忠谋原来一直没有远离台积电,他就像一个为莫如深的老者,只是远远的看着,关键时刻才会现身。

至于蔡力行,张忠谋也没一棒子打死,他给他委派了一个新职务,“干好了,一样可以回来。”

在宣布重新出山的当天,董事曾经问了张忠谋两个问题:一个是现在没有了接班人的计划,撤掉蔡力行后,以后该怎么办。

张忠谋说:这次续任,不是短暂性的接班,会留给董事会足够的时间选人。

第二个问题是,张忠谋现在已经78岁,如果健康出现问题,该由谁来主掌公司大局?

张忠谋不假思索的说:可由副董事长曾繁城接任。

大佬存在,江湖就有硝烟,有硝烟的地方,就有大佬的身影。

大佬存在,江湖就有硝烟——台积电掌门何以雷厉风行干掉接班人?

决断就关乎利害问题,决断就要趋利避害。鬼谷子在《决篇》提出了决断的方法,既:“于事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决断的意义在于“夫决情定疑,万事之基,以正治乱,决成败,难为者”。

张忠谋的这次回任与其说是临危受命,不如说是主动出击,因为一切尽在掌控,所以他的每一步都那么的胸有成竹,其决断也雷厉风行。现代企业,无论你已经交权还是即将交权,当公司出现问题,复出便是义无反顾的抉择。拿掉之前的接班人不是颠覆,而是在公司整体利益上的权衡。利害得失往往就在一个决定的选择上,该拍板时即可拍板,即使否定的是从前最看好的人,也在所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