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叫郭成亮


別去報縫裡找,別到電視新聞裡看

  我爺爺的名字只存在於他親人的心裡


  我不知道我爺爺十五歲的腳怎麼把沙溝到赤城的100多里路


  越走越短,那革命的行李捲是怎麼沉重了十五歲少年的肩

  我不知道在馬營鄉政府裡,他語言的火藥味有多大

  多少年後,沒離成婚的夫妻倆會那麼感嘆

  我不知道離不開熱炕頭的爺爺怎麼那麼沒遠見

  主動回到了到虎窩------六七戶人家的村莊去種田

  我不知道我爺爺的羊鏟是不是發射器

  那百發百中的威力使一群羊服帖

  我不知道我爺爺莊稼漢的手,怎麼抱著,揹著,做飯洗衣

  把我表妹拉扯長大

  我不知道50多歲失去我奶奶的

  爺爺怎麼熬過30多個年頭的夜晚


  我不知道我爺爺一年365天為什麼那麼關注政治


  我一回去,就跟我談國家形勢:這次恐怕要打起來了

  我不知道我我爺爺是不是想多和我說說話

  而我每次回去,只是放下東西,和爺爺坐上一袋煙


  我不知道爺爺臨走前與黑衣人進行了怎樣殊死的搏鬥


  只是聽我叔叔說,有嘔吐的痕跡,有抓撓的跡象

  鬥爭肯定不是突然的,

  我不知道我爺爺為什麼不提前和我叔叔說說

  他是有兒有女的老人,他該讓兒女和藥物團結起來  共同和黑衣人搏鬥

  我真不知道,我的爺爺,我認為是毫無徵兆的,就這麼安靜的走掉了

  連一點盡孝的機會都不留給後人


  三寸紅木的棺材,放一個星期,請戲班子,大操大辦


  我不知道這些對我爺爺有什麼用

  撫摸著爺爺的遺像,我無意中照過的照片,我爺爺是那麼安詳淡定

  6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三個孩子的父親,六個孫子外孫的爺爺姥爺  現在我爺爺壽終正寢

  我不知道再過一年半載這些看戲的,弔唁的人們還有誰會記得我爺爺的名字


  我只知道,我的爺爺叫郭成亮,而我的血液裡有著他的熱度


馬營沙溝|我的爺爺叫郭成亮

大沙溝 村建於清代,清代時有君子堡郭姓人家到此佔產立莊,因建村於一條10多華里沙化嚴重的荒山黃沙溝內,得名大沙溝。溝內分東西兩岔,西岔較深稱大沙溝,東岔較小稱小沙溝,該村村莊分佈於小沙溝和大沙溝兩道溝內,而小沙溝又分為半溝和尖溝。因各自的自然村全部坐落在沙溝內,故行政村以此為名。


該村位於馬營鄉北部山區,村委會設於東坡,距鄉政府駐地8公里。地理座標為北緯41°13'47",東經115°35'53"。全村總面積15.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85畝,草場面積5000畝,林業面積3000畝,退耕還林面積687.6畝,全村167戶,379人。


大沙溝村建國前為平北根據地,騎兵支隊常常活動在此。1949年屬赤城縣第三區(駐馬營),1950年屬獨石口區(三區),1953年屬君子堡鄉。1958年8月,成立大沙溝生產大隊,屬長城人民公社(駐馬營),9月屬龍關縣馬營人民公社,1960年屬赤城縣馬營人民公社。1984年設立大沙溝村民委員會,駐地東坡。原轄10個自然村:東坡、西坡、井灣、前頭院、大梁底、許家、石家、閆家、半溝、到虎窩。


革命烈士:12團戰士鄭德、張北縣大隊戰士石貴、騎兵排長柳成新等。


騎兵英雄:副連長鄭義、杜元生等。


馬營沙溝|我的爺爺叫郭成亮


時光匆忙,每處風景都會留下一段過往,夢想依舊,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遠方。正如,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心中的那片海不顧一切。或許大沙溝就是你心中的遠方那片海!


馬營沙溝|我的爺爺叫郭成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